植樹節(jié)的作文[匯編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樹節(jié)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植樹節(jié)的作文 篇1
今天是三月十二日,植樹節(jié)到了。早上,風和日麗,春風拂面,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有的好像小羊在吃草、有的好像棉花糖在飄來飄去。老師帶著我們?nèi)ド狡律现矘洌覀兒孟窨鞓返男⊥米右粯优芰说缴狡律稀?/p>
到了山坡,老師說:“我們開始植樹啦。”有的挖坑、有的小心翼翼的把樹苗放入樹坑,再把土填進去,然后同學們提著小桶給小樹澆水。同學們種了一棵又一棵,終于種完了。同學們個個汗流滿面的,滿身是泥……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笑了。
。∥蚁嘈盼覀兎N的.樹苗會快快長大的。
植樹節(jié)的作文 篇2
今天老師帶同學們?nèi)ド狡律现矘洹?/p>
同學們來到山坡上,山坡上的空氣特別清晰,感到很舒暢,時不時還有嘰嘰喳喳的鳥叫,像在唱歡樂的歌曲。老師先給我們分了組,我和揚冬一組,老師給我們找了一個合適的地方,我們領了小樹苗和勞動工具,就開始植樹了。同學們有的挖坑,有的提水,有的`鋤草,還有的……大家忙得熱火朝天。
我們這一組揚冬力氣大,負責拿鐵鍬挖坑,我力氣小負責提水。我提著水桶到了河邊,把水桶放到河中,河水好像是有什么急事一樣,飛快地流著,水桶差點就被沖走了。我好不容易提好了水,回去一看,揚冬已經(jīng)挖好了坑。我先在坑里施好肥,接著把樹苗栽好,揚冬把土填回到坑里,我澆了點水,樹就栽好了。
看到栽好的小樹,我特別高興,一陣風吹來,把小樹吹彎了腰,好像在說:“謝謝,”小鳥也飛來了,在小樹上嘰嘰喳喳地唱歌,我們開心地笑了。
看著栽好的小樹,我們戀戀不舍地回到了教室。
植樹節(jié)的作文 篇3
春天來了。
一天清晨,郊外的山坡上沸騰起來了,鳥兒在天空飛翔,還唱著動聽的歌兒。
遠處,隱約可見層巒疊嶂的山峰和高樓大廈的宏偉身影 ,近處的樹枝長出嫩葉,小草伸出嫩黃的尖尖兒,大地一片新綠。
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山坡上植樹。同學們?nèi)齼蓛傻刈杂山M合后,便認真、積極地干了起來,挖坑的挖坑,放苗的放苗,培土的培土,澆水的澆水,干得熱火朝天。
近處,是小明和小艷,他倆配合得很默契。小明挖好樹坑后,小艷小心翼翼地把樹苗放進樹坑里。樹苗比小艷高,小艷精神抖擻地站立著,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不松不緊地扶著樹苗,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讓樹苗立得直直的。
小明雙手緊握著鐵鍬,左手握在前面,右手握在后面,站成“弓字步,使勁地把泥土一鍬一鍬地進樹坑,隨著樹坑里的'泥土逐漸增多,當明也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額頭上的汗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顆顆往下滾。小艷見此情景,關心地說:“小明,我們換一下吧,你扶樹苗我鏟土!
小明堅定地說:“不,我有使不完的勁兒!
小明說完,就一鼓作氣地把樹坑填滿,用腳將土踩實。小艷提起身后的小桶,去河邊提了滿滿一小桶水回來,澆在樹坑里,讓水慢慢地滲透下去。
一排排、一行行的小樹苗整整齊齊地在山坡上扎下了根。春風吹來,樹枝搖搖擺擺,仿佛在向同學們招手致意呢!小明和小艷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小樹苗啊小樹苗,綠樹葉呀新枝杈,我們生長在祖國的大地上,共同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快長大!”
植樹節(jié)的作文 篇4
就這樣, 最有趣的是小朋友在月球挖出一個大洞,小朋友隊第一名,我連忙把它踩死了,乘上飛船去月球植樹,像一群忙碌的大人似的,蓋上土,漸漸地匯成了一條小溪,小樹茁壯成長,裁判是天上明亮的.星星, 20xx年,澆在樹上,突然,。
別的隊顯得垂頭喪氣, 星星宣布說,有幾個力氣大的小朋友挖泥土時,我們小孩忙來忙去,有幾個小朋友沒注意。
大家連聲道謝。
我用顯微鏡仔細觀察,一挖就是10米,我們先把土挖開, 叮呤呤鬧鐘響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占一方。
掉進了洞里, 我們挖著挖著,并且把洞填補好。
三下二下就把地挖通了,看來不是一條益蟲。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驚奇地看見一條從未見過的小蟲,幸好潔白的云朵把洞里的小朋友給托了上來,種了很多樹苗,原來,因為今天是3月12日植樹節(jié),過了一會兒,我們臉上布滿了汗滴,該起床了,幾個女孩從長江黃河拎來一些水, 啊!月球上特別熱鬧,它專門破壞樹苗, 我們緊張地忙碌著,可我還在美夢中呢! , 開始植樹了,我拿著樹苗,快樂時光很快就過去了,我們高興地歡呼雀躍,再把小樹放進去,這就是一條蠕蟲。
【植樹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植樹節(jié)作文10-13
植樹節(jié)的作文08-31
植樹節(jié)作文06-12
植樹節(jié)作文08-06
植樹節(jié)作文08-06
植樹節(jié)作文08-06
植樹節(jié)作文08-05
植樹節(jié)作文08-05
植樹節(jié)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