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大全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大全
度:小兒初生之時。
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赤子、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shè)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1歲
牙牙:象聲詞,嬰兒學(xué)語的聲音。如牙牙學(xué)語,因亦指小孩過程子開始學(xué)話。清袁枚《祭妹文》:“兩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敝軙,指嬰兒周歲。
2歲: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歲的兒童。
8歲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fā)扎成兩結(jié)于頭頂把頭發(fā)扎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里,“總”就是聚攏束結(jié)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偨鞘前司艢q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童齔[chèn]:齔,《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梢钥闯,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恒牙,稱為“齔”!巴b”,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也有說成“髫齔”的,如《后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齔,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jù)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10歲
幼學(xué):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xué)。”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xué)”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15歲及笄:
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后,就把頭發(fā)盤起來,并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jīng)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jié)發(fā):束發(fā),扎結(jié)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束發(fā):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fā)束起來盤在頭頂。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16歲二八:為16歲。破瓜、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古文人把瓜拆分為兩個八字以紀年。《通俗編》中云:
“若品巖贈張洎?功成當(dāng)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锻ㄋ拙帯D女》“宋謝幼盤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20歲 加冠:指二十歲。
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jié)發(fā):束發(fā),扎結(jié)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叭豕凇奔茨隄M20歲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30歲而立(而立之年):
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30歲為“而第一文庫網(wǎng)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抖Y記·內(nèi)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壯:正當(dāng)壯年。古代三十歲為壯。唐魏征《是漸不克終疏》:“貞觀之初,時放克壯!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40歲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保ǹ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歲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爸笔恰爸烀钡目s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抖Y記·曲禮上》:“五十曰艾!卑Q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60歲耳順、耳順之年
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保ǹ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 “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70歲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保ǹ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汗糯嘶畹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77歲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耄[mao]耋[die]之年:
均指八九十歲。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yǎng)》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 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
[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焙笕艘蚍Q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88歲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歲上壽:九十為上壽。
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zhuǎn)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頤,朱熹講是“謂當(dāng)養(yǎng)而已”。即生活起居詩人養(yǎng)護。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期頤指一百歲!捌陬U”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抖Y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编嵭ⅲ骸捌,猶要也;頤,養(yǎng)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yǎng)道而已!币馑际牵喝酥涟贇q,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yǎng),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108歲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140 雙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古代稱謂大全-謙稱04-27
球隊稱謂篇 Titles05-04
老公、老婆稱謂探微04-26
中西社會稱謂比較及漢語社會稱謂系統(tǒng)的缺環(huán)與泛化04-30
漢語夫妻稱謂的古今嬗變04-29
中西禮貌稱謂對比初探04-28
英漢稱謂語與文化04-26
商務(wù)書信格式稱謂差異05-04
古今親屬稱謂雜談(二)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