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亚洲二区亚洲三区,国产成人高清在线,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牛牛,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日韩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老子哲學思想

時間:2023-05-01 06:32:49 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老子哲學思想

老子其人其書

羅安憲

今天來講一下老子,我想講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于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第二個問題是講一下老子的基本思想,第三個問題是講一下老子思想對于后代的影響以及現(xiàn)代價值。

我們先來講第一個問題,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關于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著爭議。我們可以把這種爭議概括為三派的觀點:第一派的觀點認為,老子這個人是春秋時代的人物,比孔子要早,《老子》這本書也基本上體現(xiàn)的是老子的思想;第二派觀點認為,老子這個人是戰(zhàn)國時代的人物,他的書形成于戰(zhàn)國的中期;第三派觀點認為,老子這本書出現(xiàn)的更晚,它只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各種學說的一種總結(jié),是一種遺說,這本書大概形成于秦朝到漢朝之間。關于這種爭議,我認為應當有一個基本的歷史的依據(jù),這個歷史的依據(jù)就是在《史記》中,司馬遷對于老子的一種記述。如果后代的思想、后代的人、思想家、學問家發(fā)現(xiàn)司馬遷對于老子的記述是錯誤的,那么我們可以糾正司馬遷的觀點,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歷史證據(jù)去推翻、糾正司馬遷對于老子的記述,那么我們還應當維持司馬遷對于老子在《老子傳》中的說明。

一、老子其人

我們就回到司馬遷,看一下司馬遷對老子是怎么記載的。在《史記·老子列傳》中,全文一共有500多字,第一句話就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焙髞碛种v到,孔子到周朝去“問禮于老聃”,還講到老子對孔子有過一段說話,后來孔子離開老子以后,回去給他的弟子還說了一段話,“鳥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可以看得見的,魚也是我們每個人可以看得見的,但是關于龍,我們每個人并不一定有機會看到全龍,我們可能會看到龍的一角、一藻、一鱗,但是要見全龍肯定很難,今天我見到老子以后我有這種感覺,老子真是一條龍。”這種記述本來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史記》中,關于老子的事情又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說,“或曰老萊子亦楚人,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边有一種說法,“或曰儋即老子”,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秦國出現(xiàn)了一個人物,他叫太史儋,“或曰(太史)儋即老子”。這樣就出現(xiàn)了所謂的三個老子,一個李耳的這個老子,一個是老萊子這樣一個老子,以及太史儋這樣一個老子。所以有人認為,在司馬遷寫《史記》的過程中,老子這個人已經(jīng)不清楚了。

其實問題也許并沒有這么簡單,司馬遷為什么又講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呢?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做《史記》有一種基本的歷史的方法、一種史學的方法,或者說他做歷史的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呢

就是八個字,“信以傳信,疑以存疑”,就是說我認為是可靠的,我就把它詳細的記載下來;如果我認是有疑問的,那么我就把它做為輔助的材料、附錄補充進去。我們認為這兩個“或曰”可以說是以疑以存疑的史學方法所做的一個附錄而附加在《老子傳》中的。 關于老子這個人,我們要搞清楚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有沒有孔子向老子問過禮的事件,問禮這件事情是解決孔子與老子之間關系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第二就是關于老萊子、太史儋與李耳也就是老聃三個人之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如果把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搞清楚了,那么老子這個人就基本上可以搞清楚。

1、孔子問禮于老子

第一個問題就是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很多人否認這件事,但是在歷史上,從儒家的文獻中,對這個事情也有一個比較詳細的記載。比如說《禮記·曾子問》中就提到了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我們知道《禮記》是儒家的經(jīng)典,是《十三經(jīng)》之一,道家

的人物為了抬高老子的地位,說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的孔子還曾經(jīng)是老子學生,向老子問過禮的話,在儒家的文獻《禮記》中,對于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有一個詳細的記載。

孔子曾經(jīng)有過一次幫助老子去助葬,助葬在過去來講,就是在埋葬人的過程中,有一個主持的人。后來,也許是因為孔子走在前邊,老子就向孔子發(fā)出了一個命令,他就和孔子說,現(xiàn)在應當把這個隊伍暫時停下來,為什么要停下來呢?因為當時出現(xiàn)了日食,老子就向孔子發(fā)出了命令,應當把送葬的隊伍停下來?鬃釉谑虑榻Y(jié)束了以后就問老子,送葬的隊伍一旦出發(fā)以后在中途是不能停的,為什么今天要停下來?老子就給他解釋說,按照你的規(guī)定,夜間走路的人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奔喪的人,一種人是逃犯,現(xiàn)在這樣一個日食,太陽看不見了,跟夜間沒有多大區(qū)別,所以按照你的規(guī)定,我們應當是在這個期間停下來,等日食過去了以后,我們才可以繼續(xù)前行,這也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孔子聽了這樣的話,覺得老子講得很在理。這是在《禮記·曾子問》中,對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有這樣一個詳細的說明。在關于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其實在這個問題之外,還有三處都提到了這件事。比如說在《禮記·曾子問》中,還提到說孔子和老子相遇,孔子講道,“吾聞諸老聃曰”,這說明在儒家的典籍中,對于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其實是有過具體的記載的。 關于《史記》中對于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還有記載。比如說《莊子書》中也有一個記載,說孔子年五十一難見老聃,但是《莊子》這本書多是寓言之作,很多事情都是為了表現(xiàn)作者自己的一種思想,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我們要去推測一下,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當時在魯國做中都宰,他基本上沒有時間,不可能去到周朝的都城,到就是今天的洛陽,去拜訪老子去的,是沒有這個時間的。即使想要去去,他也不需要別人給他引見,因為在歷史中記載,魯昭公24年的時候,孟僖子剛死,他的兒子南宮敬叔年僅13歲,向這個魯國的國王提出,說孔子是他的老師,一直想到周朝的都城去觀禮,但是沒有錢,希望國王能夠資助能夠贊助孔子到周朝都城去觀禮。后代的人對這一個事件有講法,南宮敬叔當時十三歲,并且父親剛?cè)ナ,他不可能跟隨孔子一塊去到周朝的都城去,這種說法并不是沒有道理的,我認為也是成立的。但是問題在于,如果說南宮敬叔沒有跟隨孔子去,孔子就一定不會去嗎?也可以這樣來講,南宮敬叔向魯國的國王提出資助孔子到魯國去,并不意味著自己一定要跟隨孔子到魯國去。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個事件,一個是在《莊子》書中所記載的,一個是在歷史上也有過記載的,比如說像《史記·孔子世家》中所記載的。我們認為在魯昭公24年的這樣一個時代,孔子到周朝的都城,也就到現(xiàn)在的洛陽去觀禮,并且在這個期間向老子問禮這件事情,基本上是可信的,這是第一件事。

2、老聃、老萊子和太史儋三人的關系

第二件事就是提到了這樣三個人,老聃、老萊子和太史儋這樣三個人。有人講,三個人是不是搞混了,他們是不是一個人呢?其實,這就是三個人,他們在歷史上是有過記載的。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講過一句話,“孔子所嚴事者,于周老子,于楚老萊子!痹凇妒酚洝分,在司馬遷看來,老萊子和老子并不是一個人,講到老子的時候說,老子著書五千言,老萊子著書十五篇。這說明在司馬遷在其它的地方認為,老子和老萊子并不是一個人,關于太史儋與老子就更沒有多大關系了。后代的人總是把老聃和太史儋放在一起,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老子西出關的時候,必然要向西行,太史儋要到秦國去,也要出關,因為兩個要出關,所以這兩個人是一個人。還說“儋”和“聃”這兩個字音相近,既然相近可以相通,這都是一些牽強附會之詞,我不認為這兩個人中間有什么關系,他們時間相距一百多年,把這兩個人要扯在一起,我認為這是沒有道理的。

3、老子與孔子的關系

通過孔子向老子問禮這件事,通過老聃、太史儋以及老萊子三個人之間的關系,我們認為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列傳》中,對于老子的記述基本上還是清楚的。當然這里邊還有一個問題,后代的人還講到老子和孔子之間的關系,孔子的第十四世孫和老子的

第七世孫同時都是漢初的人物,不可能想象一個比孔子還要大十多歲的人,他的第七代的孫子和孔子的第十四世的孫子,這兩個人會是同時的人。因為它不可能同時,所以老子這個人只能是在孔子之后,不可能在孔子之前。

關于這樣一個問題,其實胡適也做過一個說明。胡適說,他們胡家是所謂的大宗,與他同時代的,比他小幾十歲的,輩分高三四代的人是有的。像孔子這樣的人、像老子這樣的人,經(jīng)過幾百年之后,中間出現(xiàn)了一種輩分上的差異是可能的。而且這里講到說,孔子的十四世孫是基本肯定的,而老子的七世孫一定是肯定的嗎?我也認為也不能完全肯定,因為那里用了一個玄孫,玄孫既可以是實數(shù),也可以是虛數(shù),就是說是他的后代,多少代的后代之后都叫玄孫,并沒有指出說玄孫一定就是第四代或是第五代。這是關于老子這個人。

通過這一切的分析,我們基本上還是回到了《史記》,回到司馬遷對于老子的記述。我們認為老子這個人基本是春秋時代的人物,比孔子年長一些,孔子曾經(jīng)向他問過禮,這樣一件事并不損害、也并不妨礙孔子的崇高與偉大,因為孔子說,“吾少也賤,多能鄙事”,孔子也講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孔子好學多問,他向一個比他年長的人問禮這件事,并不損害孔子的形象。這是我要講到的第一個問題,關于老子這個人。

二、《老子》其書

第二個小問題就是《老子》這本書,現(xiàn)在也叫《道德經(jīng)》,當然講《老子》和講《道德經(jīng)》還是有區(qū)別的,從道家、道教的意義上來講,就把它叫做《道德經(jīng)》;從一般學術的意義上來講,我們還是把它叫做《老子》!独献印愤@本書一共有五千多字,“老子五千言”,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老子》這本書,是在魏國的時候,經(jīng)過王弼整理以后所流傳下來的,也叫傳世本的《老子》。

1、帛書《老子》

后來也出現(xiàn)過兩本與這個版本不相同的《老子》的版本,一個是在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文獻中,有一本書是寫在這個絲絹上的,我們把它叫做帛書《老子》。帛書《老子》不分章,我們現(xiàn)在知道,老子的書一般都分為81章,但帛書的《老子》不分章,而且分為上下兩篇。我們把《老子》也叫《道德經(jīng)》,叫《道經(jīng)》、《德經(jīng)》,但是帛書的《老子》是從第38章開始,也就是說《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這是帛書《老子》和傳世《老子》最不相同的一點。

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甲本不避漢高祖劉邦之諱。我們知道避諱是中國古代文獻流傳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現(xiàn)象,當朝的人物抄寫書籍,當朝的皇帝以他的祖先的名字、名諱都是不能出現(xiàn)的,比如說像唐代人所寫的文章、書就不能出現(xiàn)“民”字,因為我們知道唐太宗叫李世民,比如說柳宗元寫《封建倫》,里面就沒有“民”字,當出現(xiàn)“民”的時候,他用“然”來代替,還有比如說我們在唐代之前都叫觀世音,但是唐代的時候,人們就不能叫觀世音,因為有“世”字,就把觀世音簡稱觀音,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都還叫觀音。也就是說,帛書《老子》的甲本不避漢高祖劉邦之諱,由此我們可以證明,這本書是在漢高祖劉邦稱帝之前所抄寫的。

乙本避漢高祖劉邦之諱,但是不避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之諱。我們知道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都是劉邦的兒子,是漢初的皇帝,先是惠帝,惠帝之后出現(xiàn)了一段時間呂后專政,后來到文帝。因為它避了漢高祖劉邦之諱,而沒有避漢惠帝劉盈之諱和漢文帝劉恒之諱,我們可以證明,是在劉邦稱帝之后,惠帝、文帝稱帝之前所抄寫的,這個年限是可以具體的。

2、郭店楚墓竹簡《老子》

還有一本書是在1993年,湖北荊州郭店出現(xiàn)了一批文物。這批文物中大量的都是儒家的文獻,其中有少量的有道家的文獻,有三組文字與老子有關。這三組文字加

起來,一共有一千七百字,我們把這一千七百字合起來叫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因為它是寫在這個竹簡上的。這是現(xiàn)在可以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關于老子的版本。經(jīng)過專家考證,墓主下葬的年代,至少應當是在公元前300年前,它的下限應當是公元前300年,這樣一個時代是什么時代呢?是莊子還在世的時代,由此可以看出,這是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老子的版本。這個版本出現(xiàn)以后,一時在社會上、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覺得這批文獻非常的珍貴。

通過對這一批文獻的分析,我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它有它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老子是五千言,郭店楚墓竹簡的《老子》三本合起來,一共只有一千七百字,這一千七百字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有的人認為這就是老子最早的版本,也就是說,在公元前300年的時候,老子五千言還是沒有的,只有這一千七百字,后來的三分之二的字數(shù),都是后人附加上去的。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一本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不是一個完整的《老子》的版本,而是一個節(jié)選本,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版本。理由是什么呢?有人認為這與墓主人的身份有關系,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個陶杯,陶杯上面有四個銘文,“東宮之師”,我們知道東宮就是太子,因此人們認為墓主人應當是太子的老師。再結(jié)合這個墓中大量的其它的文物都是儒家的文物,太師教育太子的時候,顯然不可能去教導與儒家相悖的或者是消極的、無為的思想,它可能是正面的、積極的思想。也就是說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這本書,是經(jīng)過有選擇的、有挑選的節(jié)錄出來的一些話,這樣一種觀點,我們認為基本上是成立的。如果我們證明在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說在莊子生活的時代,在其它文獻中如果證明除了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之外的其它的文字還是有的,那么我們就認為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這個版本,不是一個完整的版本。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通過對這個時代的其它文獻的搜集,看有沒有關于《老子》書中的原文在別人引用了,但是在郭店楚墓竹簡中是沒有的。這個工作其實很簡單,我們發(fā)現(xiàn)在《莊子》、《劉向說苑》里都有這樣文字。《劉向說苑》這本書雖然很晚,但是它所記載的很多的事件是古代的,是孔子所生活的時代的事件,他引用了孔子講老聃怎么說,而這些話在現(xiàn)在的郭店楚墓竹簡中都沒有出現(xiàn)。由此我們可以簡單地說,郭店楚墓竹簡這本書,不能認為是一個完整的《老子》的版本。也就是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公元前300年的時候,郭店楚墓竹簡的《老子》就是個完整的老子,《老子》書一共不是五千言,只是一千七百字,這樣的一種觀點實際上是不成立的。

我們又可以再歸結(jié)起來,關于《老子》這本書,我們又回到了一個傳統(tǒng)的觀點,也就是說老子這個人是春秋時代的人,是比孔子大概要大十多歲的一個人,《老子》這本書基本上代表著老子的思想,基本成書應當是在戰(zhàn)國時代,戰(zhàn)國的中期以前,而不是像人所想的那么后,五千言就代表是老子的思想,而不是像有人所講到的老子五千言,在公元前300年的時候還只是只有一千七百字。

還有一種觀點,這也是我不得不提出來的,有的人說也許歷史搞錯了,當初王夫之、司馬光、朱熹所看到的老子,其實都不是完整的老子,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帛書《老子》才是真正意義上老子。問題不能這樣說,

我們講到老子,只能是這個人,是通過《老子》這本書所表現(xiàn)出來這樣一個人物,老子不是一個一般的人,他是對中國的政治、思想、文化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一個偉大的人物。你不能說王夫之錯了,他所看那老子是不對的;你也不能說司馬光所看到的《老子》這本書是不對的,只有現(xiàn)在看的這個《老子》才是對的,王夫之也好,司馬光也好,都不能再說話了。

歷史不能改變,對中國歷史上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就只是通過《道德經(jīng)》,通過我們今天看到的傳世的《老子》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一個老子。我們現(xiàn)在提到老子,顯然

是以老子五千言為基礎的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思想家。

老子論道

大家好,上一次我們講了老子這個人和《老子》這本書,這一次,我們來講一下老子的基本思想。老子的基本思想有幾個基本的觀念,我們把這幾個基本的觀念講清楚,其實也就把老子的基本思想講清楚了。在《老子》這本書中,有這樣幾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第一個觀念是道的觀念,第二個觀念是自然的觀念,第二個觀念是無為的觀念,第四個觀念是無為而無不為的觀念,第五個觀念是貴柔處弱的觀念,我想分別講這幾個基本的觀念。

1、道的引申

第一個觀念就是道,道無疑是《老子》書中最為關鍵性的詞匯。道這個字,最先、最初的意思就是道路,不是一般的路,是大路、坦途。在《詩經(jīng)》、《尚書》中,道這個字多次地出現(xiàn),基本含義還是在講道路的意思。后來到了周代末年,道這個字出現(xiàn)了一種引申,出現(xiàn)了王道、周道這樣的提法,講到了王道,有了王道蕩蕩、王道浩蕩等說法,還有周道這樣的說法。這里講到的王道、周道,顯然已經(jīng)不是具體的道路了,它引申為一種正命、政策、原則,也就是說,這里講到的周道,講到的是周朝的政治、政策、基本制度。在西周的末年,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變化,后來,在春秋時代又出現(xiàn)了天道說法。不管是周道也好,王道也好,天道也好,人道也好,這里所講到的道,更為重要的是有一個順序的關系。比如說人們都講人道應當依存于天道,王道政治應當服從于天道。關于天道這個詞,在整個這個詞組中,它的偏重點并不是道本身,而是天,天道是說天的運行的規(guī)則、順序。作為人,作為人世間的生活,作為人類的社會生活,應當依存、依順于天道,所以天道這個詞的偏重不是在道上,而是偏重在天上。

2、老子的道

老子對道有了一種革命性的改造,他說有所謂的人道,有所謂的地道,有所謂的天道。在老子之前人們都講到人應當依存于地,地應當依存于天,老子就講天之上又是什么?他認為人道也好,地道也好,天道也好,在這個之上有一個不變的、永恒的東西,這個永恒的東西是什么呢?這就是道。也就是說老子,他是要把人的眼光引向天之外,我們一個人可以看到身邊的事物,看到人、具體的物,人與物之外是什么?看到了空氣,再把你的眼光朝上看,看到了天,那天之外又是什么?人也好,地也好,天也好,我們周圍所看到這一切為什么會發(fā)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為什么會存在?像這些問題,就變成了老子的問題。老子提出一個道,就是要把人的眼光引向天外,要為整個人這個存在確定一個基礎。

老子這樣講,他認為有沒有這樣一個東西存在呢?他認為是有的!独献印吩诘25章中講了一段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太!庇幸粋先于天地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的東西,這個東西是天地得以產(chǎn)生,得以出現(xiàn)的一個原始存在,是先天地而生的,它寂它寥。所謂寂是指獨立,天地間只有一個它,沒有什么其它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講到,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就感到寂寞,當時世間只有這一個存在,沒有天,也沒有地,沒有任何事物,所以它感到寂。它又感到寥,寥是空曠、空闊。老子說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什么,就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就把它叫做道。老子給它做了一個形容,形容它是太,太就是無以復加,說到一個太字,就不能再說什么了。在老子看來,天下的所有的事物,我們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一切的事物,包括我們?nèi)嗽趦?nèi),都是由道演化而來的。在25章中《老子》還在講道,這樣一個道它寂、它寥,但是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獨立天地間只有一個它,所以叫做獨,但是它又周行而不殆,不殆就是不停止,永遠的不停止。因為它不停止地運行,所以它可以演化,它可以演化為天

地間的萬世萬物。

3、道的演化

怎么演化的呢?《老子》的第42章講了這樣一段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有這樣一個順序的。這個順序是什么呢?

首先“道生一”,這里的一是指氣,忽然之間由原始的渾沌,道可以說是原始渾沌,“道生一”的過程,就是道變成了原始渾沌之氣的過程,是一股清氣、流氣,這就是所謂的“道生一”,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說,“一生二”,這種清陽的氣一分為二,變成了陰陽二氣,這里講到的“一生二”就是這樣一種原始渾沌之氣發(fā)生分化,分化為陰陽兩種氣。陰陽這個概念,也是中國哲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國人把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簡單地來講,就是所謂的陰與陽,陰與陽不簡單地來講,就是陰氣和陽氣,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為陰陽。“一生二”就使一種氣就變成了兩個事物。比如說天為陽地為陰!耙簧币部梢越忉尀檫@樣一個原始渾沌發(fā)生改變以后,清氣上升變成了天,濁氣下降變成了地,這是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二生三”有了陰氣和陽氣,這兩個氣又相互的交合,陽作用于陽,陰作用于陽,由于這種作用,使對方都發(fā)生一種改變,產(chǎn)生出一種新的氣,這種氣就是所謂的合氣。這個氣中既有陰又有陽,就像父母一樣,后來生了一個孩子,但是父母生完孩子以后,并不是說父母就不存在了,因此就有了三,這里的“三”,就包括了父母和他的孩子。有陰氣,有陽氣,有陰氣和陽氣之間的相互作用所產(chǎn)生出的一種新的氣,這種氣就是合氣,這就是所謂的“二生三”,這是第三個階段。

有了這樣一個“三”,三不簡單的是一個實數(shù),也是一個虛數(shù)。作為實數(shù)來講,它講的是陰陽二氣,再加上合氣,所以說它可以是一個具體的“三”。但中國人講到“三”,它又是一個虛數(shù),“三”意味著多,“三”并不簡單就是一二三的“三”,它意味著眾多,有了“三”,天下的萬事萬物都是這樣出現(xiàn)的。所以第四個階段,就講到“三生萬物”,由三就演化成為萬物,這個萬物不簡單是天地之間的萬物,有天,有地,還有天地間的一草一木、一走一獸、一蟲一魚都是萬物,人也是這萬物中的一物。這是老子對于宇宙演化的一種觀點。

4、道的演化與西方觀念的不同

這樣一種演化的觀點如果和西方基督教做一個比較的話,我們就會認為,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這個很大的不同是什么?在西方基督教看來,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上帝創(chuàng)造的,上帝在六天之內(nèi),創(chuàng)造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后來最后創(chuàng)造了人,上帝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人呢?上帝造萬物,是把萬物供奉給了人,人是宇宙的中心,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為人服務的,而人是上帝的兒子。這里有一個明顯的,和中國文化不同的,就是造物主的觀念,有一個人是宇宙中心的觀念。而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中沒有這些,它沒有造物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沒有造物主,而道是里一種自然的演化的過程,演化的過程變成了一,變成了二,

變成了三,變成了天地萬物,這是一個不同。

第二個不同,人并不是天地間,最為尊貴的東西,人只是天地間的普通的一物,所以后來中國文化講天人合一,西方文化為什么就沒有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國文化為什么會有天人合一的這種觀念?因為人只是宇宙間的普通的一物,沒有一個造物主,造出來天地萬物是供人使用的,人沒有這樣一種資格去掠奪、摧殘?zhí)斓亻g的其它的事物,因為沒有事物賦予人這樣一種權(quán)利,天地間萬事萬物的演化的過程,都是由道演化過來的。

5、道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系

既然萬事萬物是由道演化而來,從道本身來看,與天地萬物之間是什么的

關系呢?道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既可以把它叫做有,也可以把它叫做無!独献印返牡1章中就講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我可以把這個東西叫做無,無指的是天地之始,是天地沒有出現(xiàn)之前的那個東西,所以它是無,這里的無不是不存在的,不是沒有,而是無以名狀、無以說明的。所以這一句話也可以有另外一個標點,就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边@里的“無”也就是無名,無以名狀。《老子》在25章講的,“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太!彼宰鳛樘斓刂级,這樣的道,可以把它叫做無。而作為萬事萬物都是由它演化而來的觀點,這樣一個存在又可以把它叫做有,所以“有,名萬物之母”。這里的有和無,用老子的話講是同出而異名,是同樣一個東西的一種不同的說法。講到無、無名,是說它是天地萬物的開始、開端,講到有、有名,是說它是天下萬事萬物的起源,天地萬事萬物都是由它演化而來的。這樣一種觀念是中國人認為的,宇宙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在老子看來,演化的一個時機,最先的一個存在,就是所謂的道。

道僅僅是天地萬物存在的一個時機嗎?還不是。道化生為天地萬物之后,道并不是不存在的,就像我們剛才所講到的,父母生育了孩子,但父母并不因為生育了孩子以后,父母就不存在了。道化育天地成萬物,但道化育成為天地萬物之后,并不因此就不存在了,道仍然存在。道怎么存在呢?道存在于天地萬物之中,變成了天地萬物的主宰,變成了天地萬物的靈魂。

天之所以為天,地之所以為地,人之所以為人,都是因為天遵從了天道才使天成為天,地遵從了地道才使地稱其為地,人也是一樣,人如果不行人道,人就不再是人。《老子》的第39章講過一段話,“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边@里的“一”,和我們剛才講到的《老子》第42章中所講到的“一”雖然同是一個字,但它的意思有所不同。為什么會有所不同呢?“道生一”,“一”與道是有區(qū)別的,如果道與“一”都是一個東西,那“道生一”就變成“道生道”了,就變成了同一反復,這說明

“一”與道是有差異的。而第39章中所講到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這里的“一”與道就是一個字,這里的“一”就指的是道,“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寧,神之所以靈,谷之所以盈,人之所以生”,都是因為道,都是因為得了道,道使天成其為天,使地成其為地,使神成其為神,使人成其為人。如果說天不遵從天道,天就不再是天;地不遵從地道,地就不再是地;人不遵從人道,人就不再是人。這就是說,道不簡單的是萬事萬物的起源,它還是萬事萬物的主宰,是萬事萬物的靈魂。

6、道不可道

中國人的語言很豐富,道這個字是中國語言中概括性最強的一個字,沒有一個字,像道具有這么強的概括能力。在西方哲學中,雖然它也可以講到宇宙的起源,講到宇宙的主宰,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主宰顯然不是一個東西,要么就是萬事萬物是由它起源的,這叫宇宙起源的理論;還有一種是一個事物之所以稱其為它的原因是什么,這叫本體的理論,本體論和本原論是不同的,是有差異的。但是在中國的文化中,道這個字既是萬事萬物的起源,同時又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它具有這兩個方面的含義,沒有哪一個字比道更為根本,沒有哪一個字更在道之上。講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我們中國人來講,道字可以說盡一切,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因為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所以道并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明白的。

什么是道?如果要去回答什么是道的話,老子就講到,“道不可道”,道是不能說清楚的。我們簡單地來講,道既是萬事萬物的起源,又是萬事萬物的本根,但只具有這兩個方面的意思就是道嗎?還不是。我們又講到道是萬事萬物的靈魂,那這就是道嗎?也不是。

翻開《道德經(jīng)》第1章就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什么意思呢?道如果是可以說清楚的,可以說明的,那它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道是說不清楚。非常道就是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不是常道,不是大道。一個名如果是可以命名的,那這個名就不能說是一個常名、是一個大名、是一個不可改變的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名不是常名,雖然這個名這是很清楚的,因為這個名字代表著我,一叫我的名字我就知道是在叫我,我一叫你的名字你知道是在叫你,但是正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名字是具體的,所以它不常了。我們一個人不是要總是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在這世界上存在下去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凡是能夠說清楚的,都是具體的,抽象的、一般的是說不清楚的,是不能說清楚的。所以老子在這里講到,道是不可道的,真正意義上的道,是說不清楚的,是不能說清楚的。

這樣一種思想在后代有了進一步地發(fā)揮。比如說《莊子》書中,也講到“道無問,問無應”,你要問我什么是道,我回答你我不知道,不管是什么樣的回答,都是錯的,因為道是一個無所不包,是一個永恒的,不改變的一個東西。宋代的一個理學家程顥就說過一句話,“幾時道堯盡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盡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來依舊!边@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堯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的、最為杰出的天子,但是堯行君道,君道也沒有增加;我們也知道舜是非常孝的,他的父親對他不好,但是他還是很好地對待他的父親,但是并不因為舜做了這一切的事情,孝道因此而增加了。

就君道、孝道而言都是如此,再說到一個道字就更是如此了。因為道包含著天道、地道、人道,在人道之中,君之所以為君之道,臣之所以為臣之道,父之所以為父之道,子之所以為子之道,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在這之上的另外的一個道字怎么能夠說清楚呢?你問道是什么,道什么都是,但道什么都不是。所以莊子后來講到,“道無問,問無應”,凡是對道所做的一種回答,所做的任何一種解釋,說道就是什么,這都是錯的。

有人就說了,剛才不是就犯了一個形式上的錯誤嗎?我們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根,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主宰,是天地萬物的靈魂,有的人還講說,老子說道不可道,但是老子卻寫了五千言所道何事?我覺得這里邊把問題搞混了,老子寫的五千言,他并沒有告訴人們道就是什么,老子只是通過五千言對道做了一個形容,讓人們自己去體會、體驗一下道到底是什么,老子并沒有告訴你道就是如此。我們剛才說,道是天地萬物的起源,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根,我們也只是對道所做的一種形容,不是說道僅僅就是如此。我們在講到莊子的時候,可能還會再講到一段話,在莊子的書中,他甚至用了一種過河拆橋的辦法,來引導你說道是什么。簡單來講,佛教里講到,小和尚問老和尚月亮是什么,老和尚用手指指了一下月亮,但小和尚不開竅,他以為老和尚的手指頭就是月亮,這里邊就是一個問題。其實老子所講到的五千言,是讓你通過五千言去體察、體驗道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說通過手指頭讓你自己去看心中的月亮、心中的道,而不是說這五千言本身就是道,手指頭本身就是月亮,這里面是有差異的。

我們通過對五千言的閱讀,我們的體會是完全可以夠一個人讀一輩子,你自己去體會道到底是什么,我應當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我信奉一種什么樣的哲學,每個人讀老子都會有不同的體會,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個感受、體會就是你所體會到的老子心中的道,但是那只是你心中的道,可能不是他人心中的道,也不可能是老子本身說的道。

道我們可以講得非常的豐富、非常的圓潤、非常的圓滿,相信大家過去可能讀過《老子》,你下次再去讀《老子》的時候,你自己去體會一下你心中的道。

老子論自然

上一講我們講到了老子哲學的基本觀念,講到了第一個字“道”,這一講我們來講一下老子哲學的基本觀念第二個字“自然”。

1、何謂“道法自然”

自然這一詞是從屬于道的,我們必須先講完道,然后講到自然。那什么是自然呢?《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有一句話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樣一句話,人法地,是說人應當以地做為效法的對象,而地是以天做為效法的對象的,天是以道做為效法的對象的,最后一句話說道法自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人應當以地為效法的對象,地應當以天為效法的對象,天應當以道做為效法的對象,而道應當以自然做為效法的對象。所以臺灣有一名學者就這樣講,他說在老子的書中道并不是最高的范疇,在道之上還有一個自然,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前面的這些講法都沒有錯,人應當以地為效法的對象,這都沒有錯,一直到天法道,但這里最后一句話說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呢?關鍵是自然這個詞,我們要對它做一個什么樣的理解。

我們現(xiàn)在講自然界、大自然,大自然、自然界的這種提法在中國古代基本上是沒有的,也就是說自然這個詞,我們現(xiàn)在把它當成了一個名詞來用,但是在古代最起碼在老子的書中,它不是作為名詞來去用的。自就是自己,然就是樣態(tài),那么自然這個詞如果要說的話,就是自己使自己成其為這樣一種狀態(tài),而沒有外在力量的強迫,沒有外在壓力,沒有外在制約,沒有外在限制等等,這樣的含義。道法自然,那不是說道之上還有一個自然,而是講道應當以自己做為它效法的對象,道使自己成其為自己這個樣子、這個樣態(tài),而不是任何一個事物使道成其為這樣一個樣態(tài)。所以道法自然實際上不是別的,就是道性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剛才我們講到自然這個詞不能做名詞講,而是做為一個形容詞,形容沒有任何外在的壓迫,沒有外在的制約,沒有外在的限制等等這些含義,如果大家不同意這種說法的話,那我們還可以再舉出老子書中其它幾處關于自然的一些話,我們來再仔細地考察一下,自然是不是這樣一個含義。除了這一段話之外,在《老子》的一共五千言中,還出現(xiàn)了自然這個詞四次,一共出現(xiàn)了五次。

2、幾種政治統(tǒng)治的模式

比如說在第十七章中,他講了一句話,“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疤,下知有之”,這里講的太上不是簡單的一個時間范疇、時間概念,更為重要的可能是一個價值的范疇、價值的概念。太就是無以復加、最好的,最好的這么一種政治統(tǒng)治的模式、政治統(tǒng)治的方式是什么?應當是下知有之。什么叫做下知有之?就是做為普通百姓、做為下面的人,只知道有這么一個統(tǒng)治者,而這個統(tǒng)治者做了什么事,不知道,也許他做事了,也許他沒做事,但是百姓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這樣一種模式、這樣一種體制,在老子看來是最好的一種模式。

我們現(xiàn)在說那些當領導的有時做得事越多,做得事越多實際上是讓百姓在做事,不是他在做事,那可能再做得不好的話,就變成一種擾民。所以西方管理學、西方經(jīng)濟學的理論中也有一句話,管得最少的政府其實是最好的政府,而這個話現(xiàn)在做為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的一個理論,其實在老子的思想中早就有,就是第十七章這句話,“太上,下知有之,”只知道有這么一個統(tǒng)治者,這個統(tǒng)治者做了什么事,大家不知道。

那“其次,親而譽之,”他做了很多有利于、有益于民眾的事,所以人們民眾親愛他、贊譽他,這叫“親而譽之!北热缛藗冎傈S帝,黃帝做了什么事,大家都不知道,我們說現(xiàn)在炎黃子孫,黃帝做了什么事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堯舜禹湯做了什么事,我們知道。所以人們贊美的是堯舜禹湯,人們沒有贊美黃帝,但是按照老子的觀念來講,黃帝

是比堯舜禹湯更為偉大的人物。其次是親而譽之,就像堯舜禹湯,這樣的人物。

“其次畏之”,再其次就是人們害怕他,人們?yōu)槭裁春ε滤?因為他很厲害,因為嚴刑峻法,任何一個人如果一旦觸犯了刑律,他都會給你嚴厲的處罰,比如像秦始皇這樣的人,人們害怕他,但是他的地位就要比堯舜禹湯要低。

再下來第四個層次,“其次侮之”,其次人們連怕他都不怕他了,他不管怎么樣的囂張,不管怎么樣表面上多么厲害,人們都不怕他,人們就敢說他、敢罵他,這是最低的一個層次。

《老子》接著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我們講前面這些話,主要是在講太上這句話,其實是為了講自然,為什么講到這個自然呢?他講的就是說,“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做了很多事,但是就百姓而言,他認為沒有一個人干涉了我,不是因為別人干涉了我,而使我成為現(xiàn)在這個樣子,好象是沒有人管我,我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鞍傩战灾^我自然”,百姓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就這樣做的,不是別人教導我這樣做的,不是因為別人勸告我這樣做的,而是我自己這樣做的,我自己這樣做的就是所謂的自然。那么在太上的時候,人們只知道有一個帝王、有一個管理者,而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這樣一種狀態(tài)就是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在老子看來是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

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除了直接講到自然的話之外,在《老子》書中還間接地講到一些話,我們從這些話中也可以體會到老子所講到的自然是一個什么樣的含義。比如說,老子書中還有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就是祭祀的過程中,用草扎起來的那種祭祀品,一次性的,祭祀完了以后就扔了。在儒家看來天地是一個仁愛的化身,陽光雨露哺育萬物,哺育萬物了以后把這一切萬物都給了人類,所以在儒家看來天是一個仁慈仁愛的形象。但在道家看來,在老子看來,天地不仁,它以萬物為芻狗,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在它看來都是一樣的,沒有差異的、沒有區(qū)別的。圣人不仁,這里的圣人也不是一般的圣人,他講的是有職位的人,以百姓為芻狗,這一個統(tǒng)治者他以百姓為芻狗,他不是親愛某一些人而不親愛一些人,他對一切人都一樣。

這里有一句話說不仁,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不是說他們不做對民眾有利的事,不是說他們只做對民眾有害的事,不是這樣一個概念,也不是這樣一個含義。而是他做任何事或者他不做任何事,都沒有一種考慮、沒有一種想法,是說我故意做這件事,因為做了這件事可以對他人、可以對民眾帶來什么樣的好處,會不會帶來什么好處,他沒有想,因為沒有想,所以他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是自然的。我們現(xiàn)在其實在很大意義上仍然在講到這樣一個話,說誰自然誰不自然,導演告訴演員你應當自然一些,自然一些是說別太戲劇化,別太演戲、別太表演,你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放松,這是自然的意思。那么這個意思其實就是自然這個詞本來的意思,本來的意思就是如此,自然不是別的,就是沒有外在約束,怎么樣就怎么樣,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做,這才是自然。

4、自然是道的基本屬性

這樣一種自然在老子看來,它是道的一個基本的屬性,自然是道的基本的屬性,道成就了天地萬物,道成就天地萬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陽光雨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這就是自然,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這樣一個過程本身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誰命令它,沒有誰制約它,就是如此,這樣的一個過程不是為了成就什么,或者不成就什么。那么道化生為天地萬物也是如此,它不是因為要成就天地萬物才化生天地萬物,它什么都不想做,它即使做了,也沒有任何的想法,也沒有任何的索求。

所以在《老子》第五十一章中,它就講到這句話,“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钡乐宰,德之所以貴,就是因為它沒有遵從什么樣的命令,而保

持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所以自然這個詞,它是道的一個屬性,是道做事的一個基本的原則。既然是道的一個屬性,既然是道做事的一個基本的原則,那么我們?nèi)税ㄌ斓亻g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道化育而來的,都是由道化生而來的,那我們做事也應當像道一樣,也應當遵從一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自然的原則。

5、“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學的核心

所以老子講到“道法自然”這四個字,甚至可以說是《老子》五千言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四個字,是老子哲學、老子思想的一個核心,它所遵從的一個原則就是自然的原則,而這個自然的原則就是沒有外在強制、沒有外在約束、沒有外在壓迫。我們一個人不管做什么事,你想這樣做嗎?你為什么要這樣做?當我們一個人想著要去這樣去做的時候,我們可能有一個欲求、有一個想法、有一個愿望,因為我做了這件事可以得到什么、不可以得到什么,當我們有這些想法的時候,其實就不是那么自然了。而這個自然在老子看來,人類的這樣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是在兒童身上表現(xiàn)得最為清楚、最為明白的,所以老子對于嬰兒、對于那些小孩,他給予贊美,他覺得那些小孩沒有受到后來利欲觀念的一種約束、一種誘惑,所以他們做事才是最自然的,他的德行才是最足的,他提倡我們一個人就應當像小孩那樣,保持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

老子也推崇一種璞,我們講到返璞歸真,在老子的哲學中講到一個璞字,璞就是不加雕飾、不加修飾。所以中國古代對于事物的一種追求的境界,就講到對于自然的追求、對于璞的追求,中國古代的藝術所追求的境界是什么?最高的境界不是別的,就是自然。有的人講到繪畫應當是什么?像唐代一個畫家說,“同自然之妙有”,自然界本來是什么,你就把自然界本來有的東西,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通過你的手、通過用你的筆把自然界本來有的那種狀態(tài)給它都畫出來。比如中國人講寫字,寫字的那一點不叫點,它叫側(cè),它說那就像一個巨巖在懸崖邊上獨立著一樣;它把那一橫不叫橫,它叫勒,那一橫是要有力度的,就像馬的韁繩用了力以后所出現(xiàn)的那種狀態(tài),應當是有力度的;還有那一豎也不叫豎,說那一豎應當“如萬歲之葛藤”那樣自然的垂掛下來。這樣一些思想、這樣一些觀念,其實它最早的根源都是來自于《老子》遵從自然的這樣一種思想,那么對于自然的這種推崇、對于自然的這種贊揚,在老子的書中雖然講得話不多,但是這應當是一個最高的追求,老子所最高的追求就是自然。

6、自然與無為之間的關系

當然,我們還可以再通過其它的話去引申一下老子這個思想,比如說自然與無為之間的關系。老子說道法自然,這個自然從積極的意義上來講就是自然,從消極的意義上來講就是無為。那么我們剛才從積極的意義上來講,自然就是沒有外在的約束、沒有外在的限制、沒有外在的強迫,是這樣一種意思、這樣一種狀態(tài)!独献印窌羞講到,“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這實際上已經(jīng)開始在講無為了,但是講無為他不是在講無為,他還是在講自然,他最后一句話說,“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為什么要這樣講呢?是說我不敢為,為什么不敢為,以輔萬物之自然,所以不敢為。

7、希言自然

《老子》書中還有一句話,只有四個字,叫“希言自然”。希就是稀少,言就是政律,我們現(xiàn)在講到法律制定得越多、規(guī)則越多、規(guī)程越多,人們變得無所適從,所以作為一個統(tǒng)治者、作為一個領導者,應當是少發(fā)政令,少發(fā)這樣一些指示,那么其他人才可以做到自然,這就是“希言自然”。

8、道法自然的真正內(nèi)涵

《老子》書中講到的這五句話,這五段提到自然,我們可以看到,沒有一處是在講外在的自然界。中國古代雖然也講到外在自然界,但是它講外在自然界的時候,不用自然這個詞,它用天或者用地,或者說用萬物,就沒有自然這個概念。比如《周易》里面

有一句話,“有天地然后有萬物”,天地當然也是萬物,但是天地不是宇宙間的普通一物,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之間有萬物,它沒有說天地之間的這些東西都是自然物。通過這些我們想要給大家說明,老子所講到的自然這個詞,不能按照我們今天把它名詞化了的這樣一種理解,這種理解實際上是不正確的、不對的,它就是一個沒有約束、沒有制約的意思。

那么老子講自然的這樣一種意思、這樣一個觀念,在后代很多人也都這樣講,比如說宋代的經(jīng)學大師、易學大師、相術學大師邵雍,他就對中國的歷史做了一個分析、做了一個說明。他說中國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時代,分別叫做皇的時代、帝的時代、王的時代和霸的時代,它叫皇、帝、王、霸,當然他也把霸叫伯。他說皇的時代就是以道化民的時代,我們現(xiàn)在來看就是黃帝、伏羲、女媧那樣的時代,以道化民的時代,人們所遵從的就是一個自然,這應對了老子書中所講到的“太上,下知有之”這樣的話,而這是最好的時代。第二個時代是帝的時代,他說是以德化民的時代,道與德之間是有區(qū)別的,德不是別的,德就是一種自德,老子講到道就是自然,而德就是沒有失去這種自然。到了第三個時代,叫王的時代,就是以功勸民的時代,你一個人做了好事,我對你有獎賞,你做了壞事,我對你有懲罰,鼓勵大家做好事、不做壞事,是這樣一個時代,那是王的時代。還有就是霸的時代,就是一個以力率民的時代,就是一種強權(quán)政治,就是一種爾虞我詐,那就是到了春秋末期、戰(zhàn)國時期的這樣一個時代。他講中國的歷史都是如此,而他所遵從的、所敬仰的、所贊賞的時代就是一個道的時代,一個皇的時代,一個帝的時代,一個遵從自然的時代。

從領導者來講應當是少發(fā)政令,應當是少做事;作為百姓來講,應當是自己只做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這樣一種狀態(tài),在老子看來才是一種最好的時代。那么也可以說《老子》五千言也講政治,它不是不講政治,它講的政治是社會政治,跟莊子不一樣。莊子有時候是講個人安身立命的一種政治,老子講的是一種社會政治,社會的狀態(tài)應當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他給我們指出來,應當是作為統(tǒng)治者來講不做事、少做事,而百姓自己只做自己的事,這樣一種時代,這樣一種狀態(tài),這是他為我們所描繪的一個社會的圖景。所以他講到,“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樣一種田園村舍般的生活。當然到了現(xiàn)代社會,一個人要去過這樣一種生活,追求這樣一種狀態(tài),其實是很難的,甚至是做不到的,因為做不到,我們才覺得可貴。

我們一個人應當為自己的心境、為自己的心情留下來一片凈土,我們有時就要想一下,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菢尤プ觯乙灰蛔觯乙灰僮鲆恍,有的時候我甚至什么都不做,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為什么一定要去看別人的臉色做事,作為我們一個領導者,為什么要那樣想著貪大喜功、好大喜功,這是老子哲學給我們現(xiàn)代的人可能所做的一種啟示。而在他看來,用一句話來講,這就是所謂的“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學的一個根本,老子反復強調(diào)的、老子哲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概念,除了道之外,那就是自然,自然是對道的一個說明,是對道的屬性的一個說明。我們一個人信奉道、遵從道,我們一個人就應當信奉自然、遵從自然,用老子的話來講,作為一個人應當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這個話老子哲學中具有首要的地位。

老子論無為

上一次我們講了老子哲學的一個基本的觀念——“自然”,老子所追求的就是一種自然,自然我們可以說是個一般的概念,也是一個一般的范疇。老子講“道法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成就天地萬物,不是為了成就什么,純粹就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把它叫做道法自然,這是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如果具體到人,具體到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具體到一些有職有權(quán)的人而言,老子講這樣一種自然就是“無為”,所以對老子哲學、對道家

哲學稍微有所接觸的人都會知道,道家老子是講自然無為的。我們剛才講的是“自然”兩個字,接下來我們講一下“無為”兩個字。

1、何謂“無為”

無為的為當然就是作為,按照有的人的理解,無為就是不做事、不作為,無為不是不做事,也不是不作為,無為是人的一種行為。為什么要有這種行為呢?這種行為是為了遵從自然,所以在老子的哲學中,自然一詞出現(xiàn)了五次,而無為這個詞雖然出現(xiàn)了十四次,但是在老子的哲學中,并不是說無為就比自然還重要。我在前面講到,自然是從屬于道的,是道的一種屬性;那么現(xiàn)在又講到無為,無為又是從屬于自然的,是自然的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對于人事而言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自然作為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無為,所以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也就是說,自然是從屬于道的,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道是第一層次的,自然是第二層次的,無為是第三層次的,老子哲學中的這一種層次的關系,我們應當搞清楚。

那什么是無為呢?按照老子的理解,順應自然就是無為,表面上看來,無為也許是不做事,也許是做事而不圖報答,這都可以是對無為的一種解釋。老子講到“我無為而民好靜,我無事而民自樸”,這里的我都是講統(tǒng)治者,那么這里講到了無為,為什么要無為?我們先來看一下,有的事情有的時候是不能有所作為的。

老子講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盀闊o為”這三個字而言,不是無為、沒有作為,無為也做了一種為,做了一種無為。這就是類似于我們說一個人可以說話,也可以不說話,表現(xiàn)上看來不說話這是無為,但這里頭不說話不是簡單的不說話,而是選擇了一種不說話的方式。比如說我們在這個選舉權(quán)中,有三種權(quán)利,一種是贊成的權(quán)利,另一種是反對的權(quán)利,還有一種棄權(quán)的權(quán)利,在一個場合我可以贊成、投贊成票,我可以反對、投反對票,但是當我覺得我既不能贊成也不能反對的時候,我投了一個棄權(quán)票。這里說棄權(quán)其實是不準確的,為什么不準確?不是別人剝奪了我的權(quán)利,也不是我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權(quán)利,是我主動選擇了這樣一種權(quán)利,我不能贊成,我也不能反對,我只有既不贊成也不反對,我堅持不發(fā)表任何意見。

2、漢代的無為而治

漢代的第二個皇帝是漢惠帝劉盈,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他當了皇帝以后,他的丞相叫曹參,這是曹操的祖先,曹參當了宰相丞相以后,什么事都不做,整天就是喝酒。別人向他來請示什么問題,他就拿著酒去喝了,等別人向另外的官員說,別的官員做什么事了做得不好,剛要說這話的時候,曹參就拿著酒說喝酒喝酒,不要再說了,反對這人說話,不讓別人說。這件事情當然不久就傳到了惠帝劉盈的耳朵里,劉盈就把曹參召過來,聽說你什么事都不做,有沒有這回事?曹參說,對,是這樣的。劉盈說有人向你舉報別人,說別人什么不好的事情你也不愿意聽,有沒有這回事?曹參說,有;莸劬蛦,你為什么要這樣,你作為百官之首,身為丞相,你卻不做事,你想干什么?曹參說,那我請問陛下,以你的才能,和高祖劉邦比起來,你覺得怎么樣?劉盈說,我怎么敢跟高祖比,我的才能肯定是沒法和他比的。曹參說,那么你把我和前上代的丞相蕭何比一下,你覺得我們兩個人的才能誰高誰低?劉盈說,我覺得當然你也不如蕭何。曹參說,我也這樣認為,我覺得我也不如蕭何。他說你不如高祖,我不如蕭何,高祖和蕭何給我們把一切都制定好了安排好了,我們要做什么,我們需要這樣去做事嗎,我們還要做什么嗎?我們就按照高祖,按照蕭何給我們所立下的這樣一個規(guī)程,去維持這樣一種狀態(tài),這就是最好的,我們還要做什么事呢?還要繼續(xù)做什么事呢?還要再去改變這一切嗎?不需要。所以漢代經(jīng)過漢代初年的時候,經(jīng)過惠帝劉盈、經(jīng)過文帝、經(jīng)過景帝,到了武帝登基之前,一直都是信奉道家的這一套“無為而治”。相傳到漢朝初創(chuàng)國家的時候,皇帝出行要在全國找出四匹顏色一樣的馬都找不出來,王公大臣出去的時候連馬車都坐不起,只能坐牛車,因為沒有那么多馬。這你可以去想象,經(jīng)過春秋、

戰(zhàn)國、秦代連年不斷的戰(zhàn)爭,對社會生產(chǎn)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但是經(jīng)過惠帝、文帝、景帝五、六十年的與民休養(yǎng)生息、無為而治,到了武帝登基的時候,達到了漢代的頂峰時代。當時講“京城之錢,累巨萬”,那種銅錢用皮筋皮條串在一起,銅錢都生銹了、都銹在了一起沒法再用了;太倉里面的糧食都變壞了、腐爛了,說明了社會的生產(chǎn)、社會的財富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有了一個很大的恢復,也可以說達到了這樣的程度。我們并不能說到了景帝登基之前,漢代人們已經(jīng)不為衣食犯愁,不能這樣說,但是可以說,與漢朝初立朝代的時候,那根本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3、君道無為,臣道有為

為什么要這樣去做?作為一個統(tǒng)治者、作為皇帝、作為國王、作為丞相,他所做的事可能并不是要去做具體的事,道家所講的這樣一種無為。到了后代,到了《淮南子》、《呂氏春秋》,都把它總結(jié)成一句話,就是“君道無為,臣道有為”。君可以不做事,不做事不是說他什么事都不做,他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把一個合適的人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讓他去做事,而他自己不需要做事。丞相作為皇帝、國王的一個助手,他所要做的事也是這樣一件事,就是向皇帝舉薦官員,誰應當合適做什么事,他只需要把這件事做好,那么其他的人、其它的事情他不需要做,這就叫做君道無為。而臣道必須有為,不能說作為一個部長、作為一個具體辦事的人,也不做事,他是需要做事的。這是我們首先要分清的,這里的無為不是不做事,它是分兩種情況,是做什么樣的事,作為君是不做事的,作為臣必須是要做事。

那么作為君,道家講的這一套無為的政治,從君道的理論上來講,其實有三層基本的含義。第一層含義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就是“我無為而民自化”;第二個方面是“我無欲而民自正”,是講作為君王,無為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你的無欲;第三層含義是“迫不得已而做事”,做了事做出來了成績,功成事遂,但并不以功臣自居。從政治學的意義上來講,從君王、王道政治的意義上,無為具有這樣三層含義,所以它并不是簡單的不做事。

4、具體到個人的無為

那么對于我們一個具體的人,對于我們一個普通百姓而言,我們怎么去做到無為?無為是我們的一種選擇,就像我剛才所講到的,沉默并不是簡單的不說話,棄權(quán)并不是放棄權(quán)利,沉默是我主動的選擇了沉默,棄權(quán)不是說我放棄了自己的權(quán)利,而是我主動地選擇了這樣一種權(quán)利,我主動地放棄了自己作為贊成、作為反對的這樣一種權(quán)利,我選擇了這樣一種權(quán)利,所以這里邊是自主的。作為一個個人,為什么這樣去做?都是因為順應了當時的一種實際的需要,那么這種需要是什么?在這里我們講到,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道的本性是自然,自然是沒有外在的約束、沒有外在的強迫、沒有外在的壓力,自其然而然,那么無為是達到自然的一個途徑,所以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我為什么要不說話,為什么要不做事?我不說話、不做事,不是我什么話都不說,不是我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我通過這種不說話、通過這種不做事,所產(chǎn)生的一種效果。

所以有時候我們講,我們有時候就不能說話,為什么不能說話?一旦說出來了以后,有的人是未發(fā)而威,你要發(fā)脾氣,你脾氣發(fā)出來了以后,那么別人就說,你原來脾氣就這么大,那沒有什么可害怕的;你沒有發(fā),你沒有發(fā)之前那是最可怕的,因為你不知道、誰都不知道你會發(fā)多大的脾氣,你會說什么。比如現(xiàn)在作為一個領導,你看到你的部屬在做什么,但是你卻什么都沒有說,你不是對你的部屬、對你的部下不聞不問,你很慈善的、很威嚴的去看著他們在做事,但是你卻沒有去指責任何人,誰做得好你沒有去表揚他,誰做得不好你也沒有這樣去批評他,特別是那些沒有做好的人,那么他會很感激你,他覺得我做錯了,我們的領導還沒有說我,我下次不能再這樣做了,一旦你要說出來了,那反而變得沒

有意思、沒有意義了。實際上無為是一種智慧,它是一種能力的表現(xiàn),無為不是簡單的說我什么都不做,表面上看來是不做,但實際上他是在做,他是在仔細的在籌劃著、在想著應當怎么樣。

5、自然和無為的關系

我們講到無為,也講到了自然,如果把自然和無為合起來講,就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的一個基本的歸宿,也是一個基本的傾向,它就是講自然,就是講無為。那么自然和無為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自然是最根本的,自然是個一般的狀態(tài);無為是達到自然的一個途徑。那么這樣一種無為的觀念、這樣一種自然無為的觀念,它對中國古代社會、對中國的文化也產(chǎn)生了一種深遠的影響。

6、無為是一種高深的境界

我們剛才講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為了一個什么?為了一個無為。做了一個什么?做了一個無事。無為并不是沒有為。其實最高的、最好吃的東西,你是說不出來它有什么味,既然一下子說不出它有什么味,那就叫無味,不是像礦泉水那樣淡而無味,那也是無味,當然礦泉水這樣一種淡而無味也是很好的,不管你喝什么,你喝可口可樂、雪碧,那里邊都有味,但是其實最佳的飲料就是礦泉水,它沒有味。最高的湯不是說它咸,不是說它酸,不是說它甜,而是其中有酸有咸有甜,但是既不酸、又不咸、又不甜,那叫合,那叫無味。中國古代所追求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就這樣一種無為的境界,這種無為的境界,我們在前面講中國人一方面是追求一種自然,最后也在追求一種無為,這種無為是中國人的一種風尚,一下子說不清楚。追求那種自然的純樸,因為對于自然純樸的一種追求,追求到這樣一種無為,無為也是一種自然。

這樣來講,有的人說那么這種無為在老子的哲學中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地位?為什么要這樣無為?在老子看來,有的時候我們只能采取這樣一種無為的態(tài)度,不能采取有為的態(tài)度,無為的態(tài)度是我們所自己選擇的一種態(tài)度,通過這種態(tài)度,我們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至于老子所講到的“無為而無不為”,從“無為而無不為”的這個作用上來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似乎無為只是一個手段,而無不為才是一個目的。但話不能這樣說,我們一個人追求一種自然的生活,追求一種清靜的生活,追求一種無為的生活,其實是一種非常美妙的生活。

現(xiàn)代社會的人一天忙忙碌碌的,我們可能是從早忙到晚,家里邊裝修得很豪華很舒適,但就是沒有時間待在家里,早早的時候就離開家了,到晚上很晚的時候才回來,回來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洗澡睡覺,第二天還得再去忙忙碌碌,那么這樣一個家就是再好,它于我們一個人來講,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當然我研究道家,我也追求道家的這種精神,但是要讓我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我也很難,我很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我也曾經(jīng)有過一段時間什么都不做,其實到圖書館里邊去拿上一本書,這個書不是因為要從事科學研究、要寫論文、要查閱資料而去看,而是隨便地看書,不加思考、不加思索;出去散步,散步時什么都不考慮、什么都不想,腦子里邊一片空白。我們一個人的生活中,是不是需要一定時間、一定時期內(nèi),需要有這樣一個機會,需要有這樣一個過程呢?文明社會使每個人都變得忙忙碌碌,都變得身不由己,這種生活是我們應當檢討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一個機器,變成了一個部件,變成了一個碎片,變成了一個螺絲釘,我們身不由己地在做著這樣一種機械運動。

老子哲學告訴我們提倡自然,提倡無為,它就是要給我們的心靈提供一片凈土,使我們這種過分緊張的神經(jīng)在一定的時期內(nèi)、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所放松。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人生就是一場苦役,如果人生僅僅就是一次磨難,那么這種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嗎?老子哲學所告訴我們,就是應當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愛護自己的生命,要為自己的生命尋求一片閑適、尋求一片安靜,使自己的心靈在經(jīng)歷動蕩、經(jīng)歷波折以后,還能夠平靜下來。

7、儒道的結(jié)合

當然這里話又說回來,它需要一個過程。中國除道家之外還有儒家,儒家強調(diào)的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強調(diào)積極進取,我們一個人真的應當有這種精神,沒有這種精神是不行的,一個人不能說一輩子都不做事,一輩子都不發(fā)表任何意見,不發(fā)表任何議論,那人和其它的動物是沒有區(qū)別的。人需要積極地做事,但人又不只是簡單的機械的去做事,所以我給我的學生強調(diào)一點,就是要一種儒家的精神、道家的情懷。儒家的精神是積極做事的一種精神,但是道家的一種情懷是一切都可以放得下,人世間的一切糾葛,功名利祿等等這一切,你會看出這都是過眼煙云。我們該需要靜的時候,我今天可以靜下來,我可以排除一切打擾,我可以把手機關了,什么都不做。其實什么都不做,也是做不到的,說什么都不做,在做什么?我去從書架上隨便拿下一本書,沏一杯茶,在那里去曬太陽,在那里去看書?紤]什么問題?什么都沒考慮,看這個書看了幾頁,把它再放回去,再隨便拿一本書,再這樣去翻著看。這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并不是一個人想做就可以做到的,這與一個人的地位無關,與一個人的財富無關,地位越高、財富越多的人,往往還越難做到這一點,但是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如果我們在一生的經(jīng)歷中沒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沒有這樣去做,我覺得真的是很大的一個遺憾。

話又說回來,作為我們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是需要積極做事的、需要努力的,甚至需要挫折、需要失敗的,這種挫折、這種失敗可以磨煉我們一個人的意志,可以鍛煉我們一個人的能力。但是到了步入中年以后,我們就要有這樣一種心態(tài),事情并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好的,并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就可以做成的,做成了當然好,做不成做不好也沒有什么,也無關緊要,來日方長。

生命并不是要在今天就把它耗盡的,要懂得對于生命的一種珍愛,懂得對于生活的一種享受,懂得從勞累忙碌中尋求一片閑適,尋求一片寧靜。這是當我們講到老子提倡無為的時候,我們所應當提到的,所以不要以為老子就是講無為,無為是為了無不為,無為的這種生活本來就是一種非常美妙的生活、非常適宜的生活、非常甜蜜的生活,這是我對老子無為思想的一種理解。

當然我又說回來,如果一個人一天什么事都不做,年輕的時候就這樣無所事事,那不行,我反對這樣去做。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并不簡單的就是一個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傳統(tǒng),還一個儒家的傳統(tǒng),我認為在我的心里邊,儒家的精神、道家的情懷對我來講都是圓融的,我可以積極做事,可以努力工作,但是能不能達到結(jié)果,至于達不達到結(jié)果,這都在其次。我們要有一種放得下的精神,道家給我們所提倡的就是一種放得下,把人世間的一切功名利祿這些東西都可以放得下,可以超越它。當我們真的有了這樣一種精神的時候,有了一種儒家的精神,又有這種道家的情懷的時候,我們才可以使自己的生活變得不失意,變得有色彩,這才是一種真正的生活。

這一次我們主要是在講到兩個字,“無為”,講了一下我對無為這兩個字的一種理解、一種體會。

老子論無為而無不為

上一節(jié)我們講了老子哲學里的第三個基本的觀念——“無為”,我們講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而自然是從屬于道的,道的基本屬性是自然,如何達到自然,是通過無為而達到自然的。這一講我們來講一下這樣一個無為在老子看來,它不簡單的是一個無為,通過這種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所以老子哲學中第四個基本的觀念,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我們上次已經(jīng)講了,通過無為可以達到自然,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但無為也有它的一個作用,無為的另外一個作用是什么呢?這樣一種表面上來講的無為,它不僅是一種自然的行為,而且是可以無不為的行為,可以通過無為而達到無不為。

1、何謂“曲則全”

《老子》的第二十二章是這樣講的,“曲則正,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表面上看來是曲的,但實際上通過這種曲,可以達到一種直,通過曲它可以達到一種全,曲則全!胺蛭ú粻,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笨磥怼扒鷦t全”這一個講法也不是老子的發(fā)明,在老子之前,肯定這已經(jīng)是社會上流傳的一種觀念,我們現(xiàn)在也有成語叫委曲求全、以曲求全,還講以曲求伸,那么通過這種表面上的曲途、曲徑,或這種彎的這樣一種途徑,可以保全自己、保全自身。

2、“曲則全”是天地間的大理

在動物界有很多這樣的事例,是屢見不鮮的,有一種毛毛蟲,它就通過這種曲可以求生;壁虎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都是通過斷尾而去,保全自己的生命,這都是曲,但是通過這種曲它可以保全,它可以保全自己。那么在老子看來,通過這種無為,曲也可以是一種無為,通過這種曲,通過這種無為,可以達到一種無不為!胺蛭ú粻,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很多東西并不是你爭就可以爭得來的,以一種不爭的態(tài)度來對待,那么就可以達到無所不為。

它還說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碧斓倪@種自然下雨的過程,沒有哪個什么東西可以命令它,要什么時候下雨、下多少,但是一年四季一個地區(qū)的降雨量基本上都是大體相當?shù),這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那么以不爭去對待,在老子通過對自然事物、自然現(xiàn)象的一種總結(jié),總結(jié)出來這樣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曲則全。曲則全是古代人所講到的,那么老子講到這一點,可以說是整個學說最重要的一個根本,就是在教人要以曲求全、以曲來保全。

3、“曲則全”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這樣一個理在老子看來不僅是一個天地間的大理,而且我們每個人如果用到了自己身上,也可以說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一個所在!胺蛭ú粻,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樣一種處事的態(tài)度,就可以成為個人安身立命的一個信條,別人都以爭去爭奪一切,而道家而老子卻是教導人以一種不爭來處理問題、處理事態(tài),在任何事態(tài)面前都不是說要去爭。 它還講到,一個統(tǒng)治者只有下民,民才可以使他成為一個領導,就說你總是處于一種下態(tài),你總是不是在考慮自己的利益,你總是在想到我不是在為個人謀利益,為自己在考慮,只有這樣的話,你的民眾其他的人才能夠擁護你。所以這樣表面上看來,是一個下,圣人“后其身而身存,處其下而為先”,是一種下的姿態(tài),但是他以下的一種姿態(tài),民眾擁戴他,使他成為一個領導;“后其身而身存”,我總是在最后考慮自己,不是優(yōu)先考慮自己,而是最后考慮自己,后其身而身存,就是你作為一個領導者,你這種身份才可以保存下來。相反,有的人如果遇事做任何事情都是首先想到的是我自己,我自己應該怎么樣,這對我有多大的好處,比如你作為一個領導,這次當了一屆領導,你總是在謀私利替自己考慮,那么下一屆可能就沒有人再選你當領導了。所以這里講到,“后其身而身先”,也就是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你不爭,你不想當領導,我們現(xiàn)在也有些人不想當領導,從來沒想到去當領導,但是你不想當還不行,非得讓你當,民眾擁護你讓你當,你的領導、你的上級非得讓你當,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有的人想盡千方百計要當官,但是沒有人能夠支持他,因為他的私心太重。所以這樣一個曲則全,它不僅是一個大的道理,而且是我們一個人安身立命的一個所在,是我們應當當成安身立命的一個信條去對待的。

4、“曲則全”是侯王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

第三個方面,在老子看來,這樣一種曲則全、無為而無不為的態(tài)度,它還

可以成為侯王治理國家的一種基本方針。他說“我無欲而民自樸,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那么以這樣一種無為的態(tài)度去治理國家、去處理事物,因為你是無為的,所以你可以達到無不為。這樣來看,在侯王治理國家的時候,他也是應當以無事來處有事,以無為來對有為,所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由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我們上次講了一下無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那么這里面就有個無為與無不為的關系。

5、無為與無不為的關系

從無為與無不為的關系來看,“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自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無為而民自化”,這些講法都是在提出,似乎無為這是一個手段,無不為才是目的。在老子的哲學中,無為確實具有手段和工具的意義,無不為具有目的和結(jié)果的意義,但話不能絕對地講,為什么這樣說呢?在老子的哲學中,無不為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它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結(jié)果。對于無欲之人而言,無為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我們上次講到就是一種非常愜意、非常舒適的一種生活。老子是對有欲之人而言,可以通過無為而達到無不為,但這樣的無不為,仍然不是一個目的。

目的是我們一個人內(nèi)心里邊的一種期待,我們期待做什么,期待一種結(jié)果的出現(xiàn),我們按照自己的心里邊的想法,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做,這可以說是我們的目的,目的是指引行動的一個指南。而結(jié)果卻不是,結(jié)果是我們采取的某種行動,我們沒有預先這樣一個目的,但是達到了這樣一個結(jié)果。其實我們一個人做很多事,我們所做到的現(xiàn)在這樣一種程度,對于有些人來講、對很多人來講,可能還并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包括我本人。如果說20年前讓我想著我可能會成為一個大學的老師,成為一個教授,我說我可能壓根沒這種想法,我上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我有一天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不是我沒有理想,我的理想不是現(xiàn)在這樣,我當時的想法不是現(xiàn)在這樣,那么為什么成為現(xiàn)在這個樣子呢?成為現(xiàn)在這個樣子,它是一個結(jié)果,并不是我的理想,并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一個結(jié)果,結(jié)果是不期然而然的。

所以我們采取的行動,或者說我們沒有采取行動,而最后所達到的一個過程、而出現(xiàn)的一個過程,就是結(jié)果。人世間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即使有了愿望、有了想法,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出發(fā)、去努力、去采取行動,這就好象我們說一個人的人生旅途就像一艘小船,我們抱著一個目的、抱著一個愿望、懷著一個理想,我們離開港灣出發(fā)了,按照自己心中的目標去前行,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離開港灣以后,有風、有浪、有流水、有岸邊的這個人以及那邊的人向你招手、向你致意,他要求你到他那里去,結(jié)果我們可能就像一艘小船一樣,離開港灣以后失去了目標,我們忽然有一天達到了一個目的地,但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目的地絕對不是我們開始離開港灣的時候心中的目的地,我們落在了我們目標的下游。還有些人出發(fā)了結(jié)果再也找不到方向,飄飄蕩蕩飄飄的后來來到了一個孤島上。大多數(shù)人的作為可能都是如此,這叫結(jié)果,這并不是目的。

就像我剛才所講到的,我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一個結(jié)果而已,如果讓我再重新生活一次,我仍然可能沒有選擇現(xiàn)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但是也許我還會成為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一些無奈。面對這一切,老子說,你以無為的態(tài)度去對待它,那么這樣一種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因為你的想法比較少,對于無欲之人而言,你的欲望很少,你得到一點點,你就很多了,所以對于無欲之人而言,無為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生活。而對于有欲之人而言,老子教導他你可以通過這種無為可以達到無不為,那么這種無不為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是一種不爭而得的狀態(tài),很多人都教導別人要去競爭、要去拼搶,但是老子卻是教導大家,不要去競爭,不要去拼搶,以一種自然的無為的態(tài)度來對待一切,因為你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沒有丟掉什么。

6、德自于道

所以《老子》書中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字,這個字就是“德”。什么是德?中國字都是通假字,道德的德,也就是德行的德,德者得也,得就是得到。這個德是得自于道,德者得自于道也,但是得自于道的什么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來源于道,天地間的任何萬世萬物都是來源于道,德也是來源于道的。對于我們一個人而言,若是在我們一個人自身而言,這就是所謂的德,一個有德的人在外是道,若是于自身就成為德。這樣一種德我們也叫德行,但是這個德并不是獲得、不是取得,不是爭奪來的所得到的一種東西,在老子的書中,這樣一個德其實更為直白的說法是,“不失之謂也”,是你沒有丟掉,你本來就有,你沒有丟掉它,所以你還得著。

老子講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有了道的時候就沒有德了,就不需要德,有了德的時候也不需要講仁,有仁的時候也不需要講義。這里邊的德是什么?我們剛才講德之以道,它實際的含義是沒有丟掉,所以老子很贊賞很欣賞那些嬰兒。我們上次也講到他很推崇那種純樸的東西,“我無欲而民自化”,作為一種政治哲學,作為一種統(tǒng)治哲學,它強調(diào)統(tǒng)治者建立一種無欲。我在上次也講到,這種無為從政治意義上來講,它有三方面的含義,一種是“我無為而民自化”,一種是我“無欲而民自樸”,因為我沒有這種欲望,所以民眾自然會追求一種純樸的風尚,老子很強調(diào)這種樸、這種樸素。

那么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里的無為而無不為,它還是侯王治理國家的一個途徑,是治理國家的一個政策。從無為與無不為之間的關系而言,無為不簡單的就是一個工具、一個手段,無不為也不能說就是一個目的,它只是一個結(jié)果,它只是對有欲之人而講的,只是一個結(jié)果而已。這樣一個結(jié)果對于有欲之人而言,肯定是非常喜歡的、非?粗氐,在老子的哲學中,其實它更為強調(diào)的不是無不為,而是無為。

很多人沒有理解到這一點,說老子是一個陰謀家,老子講無為,是為了無不為,表面上來講什么都不做,其實內(nèi)心里邊什么都做著,做著一切,內(nèi)心里邊想著一切做著一切,但就是嘴上不說,我覺得這對老子是一種誤解。老子雖然對后代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對韓非子也有影響,韓非子是中國研究陰謀權(quán)術的一個比較有名的人物,但老子并沒有這樣的因素。老子的思想中更為重要的,還是在講到無為,講到自然,從無為到自然,自然無為,這是老子哲學的根本。至于無不為,那只是一個結(jié)果而已,那對那些侯王而言,對于那些統(tǒng)治者而言,是說你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手段,可以達到一種無不為。還是以不爭對爭,有的東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爭來也可以,也可以失而復得,這是老子哲學的一個基本的情況。

7、侯王治理國家的方針大略

《老子》的第三章是這樣講的,“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這一章所講到的實際上是一種侯王治理國家的方針大略,為什么說不尚賢?墨子書中專門有一篇講的就是尚賢,而這里《老子》講不尚賢,你遵從了賢人,大家都會這樣來去做,就出現(xiàn)了一種競爭,老子反對這樣一種狀態(tài),“不尚賢,使民不爭”!安毁F難得之貨”,我沒有想到這東西很貴,那么使民不為盜,民心就可以不為盜,所以他所追求的生活就是那種純樸的、樸素的一種生活。

我們講《老子》書的第八十章講到,“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樣一種治理國家的方針,這是道家對于治理國家的一種基本策略,這種策略和儒家是截然不同的。老子所生活的時代和孔子所生活的時代都是一個時代,這個時代簡單來講,就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人們?yōu)樗麨,強盜橫行。面對這樣一種社會混亂,以儒家為代表的孔子所提倡的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克己復禮,提倡作為國君應當行仁,應當愛民。而《老子》不這樣講,《老子》講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應當

是“我無欲而民好靜”,我沒有欲望,那么民眾自然就會安靜,不尚賢,講無為,講自然。雖然都講治理國家,但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很不相同的,雖然也都講圣人,儒家也講圣人,道家也講圣人,儒家的圣人是不學而能,彪炳創(chuàng)法立范,彪炳千古之有德之人;而道家之所謂的圣人是虛以為懷、無以為事、無以為用的有道之士。

我這里講到有道,它是懂得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是以不爭去處下、去處理一切事務。

這樣一種做法在《老子》這里得到了一種提倡,在后代得到了一種繼承,這種做法在漢代的時候得到了具體的實行。漢代初年,從惠帝到文帝到景帝,都實行的是無為而治,這樣的無為而治是可以見得成效的,是可以取得成效的,因為它可以取得成效,所以這樣一種做法也不失是一種政治策略。當然除了漢代之外,中國的歷代沒有一個王朝能夠真正實行道家的這一套政治制度、這樣一種政治設想,沒有人走道家的這一條道路,大多走的仍然是儒家的這樣一條道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不能走,因為在漢代畢竟它還是出現(xiàn)了。

8、四種不同的人格風尚

最后還有一句話,就是在《老子》的第三十八章中,有一段話講到無為與無不為之間的關系的問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像繞口令似的,這四句話其實講到了四種不同的人格風尚。

最高的風尚是什么呢?我們過去所講到的無為與無不為,實際上僅僅只是一種,無為無不為在《老子》的哲學中并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上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為而無以為就是在講到我自己沒有做事,但是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沒有做事,我并不是要通過這種沒有做事而達到什么、而謀求什么,這是最高的一個境界。我沒有做事,當別人說我為什么沒做事的時候,我也沒想到我為什么沒有做事,我不知道我沒有做事,這是最高的一個境界,這種境界甚至可以說是我們一個常人所無法得到的。

我們剛才所講的大多都是下德,“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他沒有做事,但沒有做事是有用心的,是有想法的,他是自己想好了以后,要用這樣一種無為來對待有為,也就是說,在他的思想中,他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所以他采取了這樣一種做法,采取了一種無為的做法。就像我們上次所講,我知道什么該做,道什么不該做,所以我就選擇了不說話,我不發(fā)表意見,這叫“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第三個層次是上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他有為,他做事了,他也在做事,但是他不圖報答,他沒有企圖通過做這件事而達到什么目的,所以表面上他在做事,他做事就是做事,他沒有想到我通過做這件事而得到什么,這叫“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那么《老子》的哲學中第四個層次就是上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他也是有用心的,也是有目的的,我做這件事是有原因的,也是有期待的,如果沒有這種期待我就不做。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可能都停留在這樣一個層次,是“為之而有以為”。

那么在“為之有以為”之上,還有三個層次,“為之而無以為”,做任何事情不圖報答,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圖報答,這是上仁;在上仁之上是下德,下德“無為而有以為”,表面上是不做,不做但是是有原因的;那最高的更高的境界就是上德,上德是“無為而無以為”,沒有做事,什么都沒有做,并且沒有想到自己沒有做,這是最高的一個境界。所以在《莊子》的書中把它叫做“至人無為”,你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至人無為,圣人無名,神人無功,表面上來講沒有做什么事,但實際上這才是一個最高的境界。

在道家哲學中,最高的境界是這樣一種上德的境界,是“無為而無以為”的境界,這樣我們來看,我們講了無為講了無不為,我強調(diào)的仍然不是無不為,《老子》哲

學的更為重要的仍然是在講“自然無為”這樣一個概念,自然無為才是《老子》哲學的根本。

老子論貴柔處弱

我們在前面講了老子哲學中的幾個基本觀念,這些基本觀念都很重要,除了道、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之外,老子哲學中還有一個基本的觀念,按著我的理解,是第五個基本的觀念,這個觀念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貴柔處弱。老子的第40章有這樣兩句話,一句話是在講,“反者道之動”,第二句話是在講,“弱者道之用”。這里講到了“道之動”和“道之用”。

1、反者道之動

什么叫“反者道之動”呢?所謂“反者道之動”,就是在講道的一種運動的趨向,它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用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一句話來講,這就是物極必反。物極必反的概念,其實在《周易》中也得到了很充分的發(fā)揮,《周易》也是在講一個事物發(fā)展到了它的極致,發(fā)展到了它的頂峰,就必然要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變。老子也是這樣講的,事情發(fā)展到了它的頂峰,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當然事物發(fā)展到了最低處,也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這就是所謂的“反者道之動”。

在老子的第58章中,有一個對“反者道之動”的注腳是這樣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講到福與禍之間的關系的問題,當然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幸福,都盡量避免栽秧,但是在遇到福的過程中,可能福中本身就隱藏著一種禍,所以這里講到說“福兮禍之所伏”。人們追求幸福,但幸福中可能潛伏著、隱藏著一種災禍;人們躲避這一個災禍,但災禍是“禍兮福之所倚”,如果你能夠正確的對待這樣一場災禍,平安的渡過這場災禍,實際上就是一個幸福,所帶來的就是幸福。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寓言故事去說明這個問題,就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大家可能都聽過這個故事,在邊塞、邊疆有一個老人,他養(yǎng)了很多馬,這一天他發(fā)現(xiàn)一匹馬丟掉了,他的鄰居都來安慰他說,馬丟掉了不要在意,老頭其實真的就沒有在意,他就說了一句話,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福還是禍。當時周圍的人都沒有對這句話有所在意,以為老頭可能是很傷心了,說了這樣一句話。結(jié)果過了幾天以后,這匹丟失的馬是一匹好馬,它不僅回來了,還引了幾匹馬回來了,這當然又變成由禍而得福了。人們來向他道賀,果然不錯,你那樣是說的,你的馬丟掉了,現(xiàn)在不僅失而復得,還多得了幾匹馬,老頭還是那句話,誰知道這是福還是禍。果不其然過了幾天,他的兒子騎馬,騎馬從馬上摔下來腿摔斷了,這當然就是因福而得禍了。別人又來安慰他,老人還是說那句話,誰知道這是福還是禍,為什么這樣說呢?結(jié)果不長時間又應驗了老人的這句話,因為他是在邊疆,兩國之間要打仗,青壯年男子都無一例外的要上前線打仗,因為他的兒子腿摔斷了,不能成為戰(zhàn)士了,不能上前線打仗,所以沒有能夠上前線,而上前線的人后來大多數(shù)都沒有能夠回來,因為他的兒子腿摔斷了沒有能夠上前線,所以他的兒子保全了生命。這是一個寓言故事,它實際上在講到表面上看來是福其實是禍,表面上看來是禍其實是福,這就是講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表面的禍、災禍,如果我們一個人能夠正確地去對待,能夠從災禍中走出來,這就是福;如果說我們得到了幸福,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這種福,驕傲自滿,那么這種福本身就潛伏著一種危險、危害。

想到2000多年前,老子這句話其實是非常深刻的,這就是在講到“反者道之動”,我們現(xiàn)在講到樂極生悲也是這個意思。所以當我們一個人取得成績,事業(yè)到達高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提心吊膽,一定要知道這個時候是非常危險的,弄不好可能就要出問題。

2、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章中還講到有一句話,“弱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什么呢?這個弱我們都反對,每個人都在追求強、剛強、自強,老子卻要大家追求一種弱,為什么要這樣講呢?其實《老子》的第七十八章對這句話也有一個注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边@里就講到了“天下莫柔弱于水”,水是天底下最柔弱的東西,但是“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我們講到滴水可以穿石,大家都知道石頭是很硬的,但是滴水可以穿石,我們現(xiàn)在看到河里邊有很多圓滑的石頭,石頭本來不圓滑,本來不圓潤,之所以會圓滑、圓潤,都是因為水把石頭磨成了這樣一種圓滑、圓潤,水一滴一滴的從高處滴下來,可以穿透一個石頭,當然這需要的是時間,經(jīng)年累月,甚至要經(jīng)歷幾千年、上萬年才可以穿透一個石頭,但是它畢竟可以做到這一點。

我剛才提到《周易》,《周易》中有八卦,八卦中有兩個卦,一個卦是離卦,一個卦是坎卦,離卦代表的是火,坎卦代表的就是水,我們都知道火是最強的東西,也是剛之所極,是極剛的事物;我們都知道水是極陰的事物,也是極柔的事物。但是在八卦中它恰恰相反,火不是陽而是陰,水不是陰而是陽,坎卦是一個陽卦,離卦代表著是火,反而是一個陰卦,為什么這樣講呢?又是前面那樣一個道理,“反者道之動”,火是極陽的事物,是陽到了極處,所以它必然是陰;水是極陰的事物,極柔的事物,但是這個極柔的事物不是陰而是陽,所以在八卦中,這樣一種反向思維表現(xiàn)得非常的明顯。

老子也有這個思想,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但是攻堅強的靠的是就是水,從能夠勝極強的事物而言,這樣的水就不柔、不弱,它反而是陽,反而是剛。所以這里講到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大家都知道滴水可以穿石,但是大家都做不到,都不能這樣去做,都做不好。

這樣的態(tài)度、心態(tài)在老子的書中還有多處的表現(xiàn),它所體現(xiàn)的是不簡單是一個辯證思維的問題,我們還要在想到,在老子的思想中,它在提倡柔,它在提倡事物向相反方向的一種運動、一種轉(zhuǎn)變。如果說儒家的思想代表著是一種積極進取的陽剛之氣的話,那么道家的思想所代表的就是一種順應事物發(fā)展潮流的柔氣、一種弱!吨芤住分杏袃删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可以說代表著儒家的思想,還有一句話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實際上就代表著道家的思想,它講順、講柔,講以柔克剛。

這樣的思想在中國的文化中,還有各方面的反映、各方面的表現(xiàn)。比如說氣功,中國的氣功里邊講到的一種柔功,中國的這個功夫里的太極拳,太極拳就是在講柔,剛的反而是有限的。武林中那些真正的功夫很深的人,他給人的感覺是不會功夫的,但是你打他你打不著,即使你忽然有一招打到他身上,你會發(fā)現(xiàn)你軟綿綿的,他身體軟綿綿的,他把你的一切的力量全都化解了,這就是老子思想一種實際的運用、應用。

3、事物的相反相成

除了這樣一種貴柔處弱之外,在《老子》的思想中講到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一個,必然有另外一個!胺凑叩乐畡印笔窃谥v到對立的兩個方面,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的事態(tài)。在《老子》的第二章也講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薄肮视袩o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边@里就講到了有無,講到了虛實,講到高下,講到難易,這一切都是相反的,但都是相成的。因為有了上,所以有了下;因為有了無,所以有了有;因為有了難,所以有了易;因為有了美,所以有了不美。美與不美,善與不善都是相比較而言的,世間沒有絕對強的東西,也沒有絕對大的東西,沒有絕對美的東西,也沒有絕對丑的東西,美與丑、難易、大小都是相比較而言的,相對于他者而言,大的可能就變成小的了,小的也可能變成大的了,美的可能變成丑的,丑的也可能變成美的!疤煜陆灾乐疄

美,斯惡矣”,有了美,就有了惡,有了惡,自然就有了美,美與丑之間是相比較而言的。

這樣一個相比較,其實在很多這個文學作品、藝術作品中都是通過這種表現(xiàn)出來的。我舉一個例子,中國人這樣講,西方其實也懂得這樣一個道理,也會這樣去講,法國著名的雕刻家羅丹,雕刻了一個少女的胸像,少女的面容非常的圓潤的,但是為了襯托出少女面容的圓潤,它的底座是非常粗糙的,是略加加工而成的。如果底座也搞得很精致,就不能襯托出少女面容的滋潤、圓潤,通過這樣一種粗糙,產(chǎn)生了一種對比、對照。我記得法國作家左拉寫了一個小說,里邊寫了一個陪襯人。婦女用化妝品、穿好衣服都可以體現(xiàn)出自己的美,但這畢竟都是有限的,畢竟都是有限的,只有通過他者,通過另外一個人,才可以襯托出自己的美。有一個公司就有了一個創(chuàng)意,他們就是招了一些很丑的模特,這些模特不需要進行訓練、培訓,只要長得丑就可以來應聘。公司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呢?這個公司只提供陪襯人的服務,你要上街、購物,這里有一個丑的女人陪著你,兩個人在一塊很親密的說話,別人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長得這么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和她說話的那個人長得很漂亮,以使那樣一個人滿足這方面一種虛榮。這個道理實際上是中國《老子》所講到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美之為美,斯惡矣!边@種思想,在中國古代早就有。當然剛才講到,法國作家左拉寫的這個小說,有一天這個公司啊來了一個人想要找陪襯人,但是公司費盡了心力仍然找不出來一個陪襯人,因為這一個顧客長得確實太丑了,

他們公司任何一個陪襯人都比他還要好,所以無法滿足對方的一個要求。這里講到的似乎是一個笑談,但也不是笑談,他就講到通過一種對比去體現(xiàn)出另外的一種東西。 這種東西在中國的藝術中,比如說戲劇、繪畫、詩歌中都有表現(xiàn),而這種表現(xiàn)最先的來源、理論依據(jù),就是《老子》的這樣一種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相反而相成的,有一個甲就必須有一個乙,有難才有了易,有易才體現(xiàn)出了難,如果沒有易,就不能體現(xiàn)出來難。

4、貴柔處弱的應用

它在這里講到的反、弱、柔,這種柔、弱表面上看來是不好的,但正是因為家都覺得好,一個人要這樣去做的話,肯定可以達到他的目的,他肯定可以好,它的辯證的思維在這里。所以在老子看來,它強調(diào)弱、柔,并不是說柔弱本身就有正面的價值,柔和弱本身也并不具有正面的價值,但是通過這種柔、弱,可以使自己處于不敗之地。還是《老子》前面所講的那句話,“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爭就是剛,

不爭就是柔、弱。

還可以再講一個故事,大家可能對魏晉時代的一些人有所了解,魏晉時代有些名士都放浪形骸,居于竹林之中,以喝酒、以不守禮法去為世,被人稱做“竹林七賢”!爸窳制哔t”中有一個人叫劉伶,劉伶是一個非常愛喝酒的人,當然喝了酒,可能有時候就會失態(tài),可能有時候說話會得罪人。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個記載,有一天劉伶跟人發(fā)生了言語上的沖突,相傳劉伶這個人長的是又瘦又小,對方把袖子朝上一抹,拳頭就過來了,準備就要打劉伶,劉伶這個時候不失時機就說了一句話,是我們都沒有想到的一句話,“雞肋豈足以安尊拳”,這是一個文言的話。什么意思呢?我長得這么瘦小,你的拳頭那么大,你來打我你,我的身體可經(jīng)不住你那一打,你那一打會把我打趴下的,你千萬別打我。這個表面上看來是調(diào)侃,其實一點都不調(diào)侃,我不打你,我也打不過你,但是我也不向你求饒,我就用了這么一種柔弱的、低下的姿態(tài)說了這句話,你不要打我,我也打不過你,你也不能打我。這實際上是《老子》哲學中處弱、處柔思想的一種具體的運用。

5、幾個基本概念的關系

講到這里,我們可以說把

《老子》哲學的基本觀念都講完了,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都講了哪些基本的觀

念:我們講了第一個是道,第二個是自然,第三個是無為,第四是無為而無不為,第五是貴柔處弱。

這里邊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我們講到《老子》哲學的一個基本的范疇是道,道是天地萬事萬物的本根,天地間的所有的事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成的,都是由道生發(fā)出來的,而道的基本屬性是自然,而自然就是自其然而然,自然是道的基本的屬性。

作為我們一個人也應當遵從自然,但是我們一個人如何達到自然?我們是通過無為而達到自然、實現(xiàn)自然,無為是達到自然的一個途徑。所以第一層是道,第二層是自然,而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

無為在《老子》看來,表面上來講是一個消極的,但是它可以達到無不為,無不為是通過無為而達到的,但這種無不為又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結(jié)果。對于無欲之人而言,無為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狀態(tài),對于有欲之人而言,可以通過無為而達到無不為。 如何去達到一種無不為呢?除了無為之外,還有一種途徑,就是貴柔,就是處弱,以低下的姿態(tài),以一種柔弱的姿態(tài)面對一切,這樣的做法代表了《老子》哲學的一種基本的傾向。

《老子》哲學告訴我們,這五個概念中最為重要的仍然是自然。我剛才講到,自然是自其然而然,沒有外在約束,沒有外在強迫,道家強調(diào)的是自然。如果說一個人為追求自然而自然,這種自然有內(nèi)在的,也有外在的,內(nèi)在的心里邊怎么想,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是什么,然后把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表達出來,不加掩飾、修飾,這就是一種自然,但這只是自然的一個方面!独献印匪鶑娬{(diào)的自然還不僅如此,《老子》所強調(diào)的自然更為重要的是一種不強、不違背外在規(guī)律,所以這個自然是與無為相聯(lián)系的。如果沒有無為作為修飾的一種自然,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說,那么我今天想罵人、今天想殺人放火、我就去殺人放火,我就去罵人,那是自然嗎?那不是自然,其實自然是要通過無為來做為補充的。 無為在后代的影響是什么?更為重要的影響是,講到一種政治,君道無為而臣道有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有的人強調(diào)的是無不為,你可以強調(diào)無不為,但是我們也可以強調(diào)無為,因為無為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狀態(tài),是一種很好的生活。這樣一種無為從另外的角度來講,就是柔、就是弱,任何人都在教導別人應當怎么爭強好勝,而《老子》哲學卻告訴人們是貴柔、是處弱,貴柔處弱也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生活。

《老子》的哲學是一種智慧,智慧不簡單的是一種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也是我們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準則。所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這是講到的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就是我們個人安身立命的準則。所以《老子》哲學不僅具有政治學的意義,也具有我們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哲學的意義。

課件名稱:老子哲學思想

測試題目共:23 ,總分值:100 ,測試時間:60分鐘

第1題、 自然這一詞是從屬于道的。(是否題) (分值:4)

A. 對

B. 錯

B. 帛書《老子》

C. 竹簡《老子》

D. 傳世本《老子》

第22題、 老子講的幾種政治統(tǒng)治的模式包括( )。(多選題) (分值:5)

A. 下知有之

B. 親而譽之

C. 畏之

D. 侮之

第23題、 宋代的邵雍是( )大師。(多選題) (分值:5)

A. 經(jīng)學

B. 道學

C. 易學

D. 相術學

本次測試(老子哲學思想) 您的得分為79分

判斷題部分 共有8題 答對6題 得分:24

單選題部分 共有7題 答對5題 得分:20

多選題部分 共有8題 答對7題 得分:35

第9題、 “我無欲而民好靜”,是( )提出的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單選題) (分值:4)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第10題、 《老子列傳》出自( )。(單選題) (分值:4)

A. 《論語》

B. 《孟子》

C. 《中庸》

D. 《史記》

第19題、 漢代的( )實施了無為而治。(多選題) (分值:5)

A. 惠帝

B. 文帝

C. 景帝

D. 武帝

第20題、 道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系叫做( )。(多選題) (分值:5)

A. 有

B. 陽

C. 陰

D. 無

第2題、 無為是從屬于自然的。(是否題) (分值:4)

A. 對

B. 錯

第12題、 ( )是道的基本屬性。(單選題) (分值:4)

A. 天地

B. 人

C. 自然

D. 無為

【老子哲學思想】相關文章:

論蘇轍立足老子的哲學思想04-28

王弼詮釋老子哲學思想的進路-從王弼對老子宇宙哲學思想的繼承與改造看04-28

《老子注》與《周易注》--王弼哲學思想管窺05-01

老子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的生態(tài)哲學思想發(fā)微04-29

泰戈爾的哲學思想04-30

淺議墨家法哲學思想對儒家法哲學思想的抗爭04-28

《老子》心得04-26

老子簡介08-17

論簡本《老子》與今本《老子》的關系04-29

中國哲學思想批判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