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教育學教學對師范類大專學生學習行為的改善
摘要:教育學是師范類大學生的公共必修的基礎課,對其他教育類學科具有奠基性、引導性和統(tǒng)領性。其任務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形成先進的教育觀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穩(wěn)定的教育專業(yè)思想。教和學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所以師范類大學生自己的學習行為直接關系到將來他們所教學生的學習行為。因此,著力借助教育學這門基礎課的教學,并延續(xù)至相關所有教育類的學科的教學,對師范類大學生學習行為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教育學;任務重點;學習行為;改善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7-0168-02 一、面臨的問題 以下是近七年來,本人所教的近七千名師范類大專生學習行為存在的共性問題。 1.沒有遠大的學習目標和規(guī)劃,對未來是得過且過。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以后,沒有遠大的人生理想,更不用談及規(guī)劃。不少學生覺得大學生活空虛、無聊、寂寞,在大學的日子是過一天算一天。目標具有導向、激勵、選擇、評價和凝聚等作用。由此看來,學生對自己不良學習行為的改變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就不足為奇。無論外部條件多么優(yōu)越,學校相關部門、教學系和教師做的努力是多么大,學生不良學習行為的改變都是收效甚微或者沒有效益。 2.大一時對大學的生活和學習不適應。據專家、學者的問卷調查和訪談發(fā)現,大一新生學習適應性有以下特點:學習不適應現象普遍存在;適應過程長短不一,適應能力有差異;不同高中類型學生適應性有差異;專業(yè)的滿意度影響學習適應;農村和城市的學生適應性有差異。原來環(huán)境與現有環(huán)境的差異越大,適應越困難,適應期越長。大一新生的適應包括文化、心理、教育和學習節(jié)奏與方式,以及學科專業(yè)的適應等。大學生能否適應,適應得是快是慢,是好是壞,直接影響到大學生人格的發(fā)展狀況和學業(yè)的成功與否。 3.學習態(tài)度、習慣、方法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少學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不科學,再加上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模式,使學生進入大學沒有或缺失自主學習、探索求異與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上課不主動、不積極和不配合,不習慣教師講解教材以外的知識點;非教師點名不回答問題;作業(yè)不認真對待,小組合作作業(yè)中,有時是一個學生代勞;考試要教師劃定重點范圍,要到就業(yè)考試之前才開始著急。 二、解決辦法和措施 1.學校、教學系和任課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的理想的樹立!鞍呀虒W理解為德性生活,才能確立教學的根本使命,即引導受教育者判別什么是他值得過的善的生活,生活的意義何在以及如何謀劃自己的生活”等。在大一新生進入學校起,首先借助學校和教學系的入學教育和專業(yè)導論課的教學,引導、鼓勵學生立足現實,認識自我,克服困難,樹立崇高的學習和發(fā)展的理想和目標。其次,教育學的開設,三年制的大專學校應該安排在大一學期。這樣,可以借助教學及時督促學生學習和發(fā)展方面目標的樹立。教育學中就有“教育功能”、“教育目標”等章節(jié)的教育內容。“教育目標”直接與學習和發(fā)展目標相關;“教育功能”中,涉及教育的社會化功能,個體化功能,都與共性和個性發(fā)展相關。教師應該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配合學生輔導員或班主任,借助就業(yè)指導相關知識和實踐,及時、適當地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發(fā)現自我,制定契合社會和個人需要的發(fā)展目標,并在以后不斷完善和修正。 2.學生進入大學后不適應,需要學校、教學系、任課教師的幫助和指導。如前所述,大一新生的不適應問題包含文化適應問題、心理適應問題、教育適應問題和專業(yè)認同問題等。 首先,文化適應方面,同樣要借助學校和教學系的入學教育、專業(yè)導論課以及心理輔導和咨詢方面的教學、輔導預警,請老生來現身說法,引導和幫助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文化適應方面,給新生介紹學校所在地區(qū)的地理位置、生活習慣和文化環(huán)境,使學生知彼知己,在心理和行動上做好準備。對于教育學的教學,特別是在“教育功能”的“教育的文化功能”部分,“教育制度”中“學校教育制度”的“高等教育”的特點部分,“教育目標”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目標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學生的主體性”部分的授課內容中,教師要用講授,學生自學、合作學習、討論等形式,可以對比本大學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和學生中學的文化環(huán)境,使學生在心理和行動上積極主動地適應大學的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復雜和松散的人際關系以及自由探索、主動求學的氛圍。 大一新生心理適應的問題包含:遠離父母、獨立生活,諸多獨生子女共處一室,文化背景、生活習俗、經濟狀況、城鄉(xiāng)差異等帶來的矛盾;學習和表現一貫優(yōu)秀的學生,現在和同學相比之下卻自慚形穢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同樣也需要借助學校和教學系的入學教育、專業(yè)導論課以及心理輔導和咨詢方面的教學、輔導預警,請老生來現身說法,引導、幫助學生面對現實,克服困難。教育學教師通過本學科的教學,配合學生輔導員或班主任,鼓勵、引導和幫助學生基于之前掌握的心理學基礎知識,進一步學習、掌握和在實踐中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心理輔導、咨詢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首先學會自我引導、自我治療等。 專業(yè)認同問題的出現,是由于中學生對學科專業(yè)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和有限性,高考志愿填報存在諸多影響因素,而且新生修讀喜歡的專業(yè)后也會若有所失甚至大失所望。大學階段使學生在中學的基礎上能更充分、更自覺地認識自己,發(fā)現自己并準備好實現自己的能力。如果能換到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更好。如果現實情況是不能換,只能在學校、教學系和學生輔導員或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的幫助下,使學生安于原來的本專業(yè),鞏固其專業(yè)思想。不少學生對本專業(yè)失望是由于期望過高,應該引導其學會腳踏實地,外在條件只是其成才的一個次要方面,個人的內在努力才是最關鍵的。 三、指導、幫助和監(jiān)控大學生改善學習態(tài)度、習慣、方法 如前所述,學習態(tài)度、習慣、方法方面的問題也是大學生的教育適應問題。在上面所述的對策中也包含對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習慣、方法方面的改善的引導。下面借助教育學的教學,進一步具體說明如何指導、幫助和監(jiān)控大學生改善學習態(tài)度、習慣、方法。結合高等學校學分制的改革和推行,除了講求教學內容的現代化、國際化和基礎化以外,成立學生學習活動小組,通過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個人獨立研究等形式,采用案例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和學術沙龍式等教學,教師進行相應的監(jiān)控和考評,主要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指導、幫助和監(jiān)控大學生改善學習態(tài)度、習慣、方法。我們可在課程這一章的教學進行之前,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設備觀看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后的中小學教師教學的錄像,請學生結合自己上中小學的教學經歷,思考、討論、交流、分享他們的讀書生涯中、錄像中教師的教學好在何處,還有什么值得改進之處;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思考寫成小論文,使他們在教學中學會科學研究;并督促學生對共同感興趣的問題,比如:特級教師(如魏書生)的教學是如何讓全班特別是學困生進步的,展開職前、職中和職后的持續(xù)性的思考和研究;利用微格教室和大學的中小學實習、實訓基地等,使學生在領會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的具體目標后,能真正指導教學實踐。由于課程是教育學教學的重點章節(jié),所以監(jiān)控和考評的重點也應該放在這個章節(jié)。教師可以在班委和學習小組組長的幫助與配合下,進行平時和期末的綜合考評,這又包含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完成學習任務情況的抽查和普查。 綜上所述,教育學教學并延續(xù)至相關所有教育類的學科的教學應該是有助于師范類大專學生學習行為的改善的。 參考文獻: [1]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別敦榮.高等學校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劉萬海.教學即德性生活,走向新的教學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05,(7). [4]胡建華,等.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改革30年[J].教育研究,2008,(10).
【論教育學教學對師范類大專學生學習行為的改善】相關文章:
關于改善學生學習行為的思考04-29
論行為創(chuàng)新05-02
論言語行為的性質04-28
行為美論綱04-26
論城市住宅聲環(huán)境的改善04-28
論運用行為矯正改變兒童行為04-30
行為規(guī)范教育學習心得體會05-09
體育市場法律行為論04-30
論高師公共教育學教學方法的改革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