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加多寶充滿挫折的一年,在經歷了2008年的高速發(fā)展之后,市場進入了疲憊期,當加多寶駕駛的王老吉高速的列車速度放慢時,一系列的問題也就接連出現了,
加多寶困局
。在銷售上有一句話叫做一俊遮百丑,很多企業(yè)當銷售高速增長時,什么問題都不會有,一旦銷售滯漲,一系列的問題也就全部出來了。去年的蒙牛危機是如此,今年王老吉的現狀也是如此,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讓王老吉一時間從被人景仰的寶座上重重地摔了下來。先是全國各地的銷售人員狀告加多寶拖欠工資,沒有兌現承諾,然后又是市場發(fā)展受阻,銷售表現不佳,接著又是業(yè)內人士透露說加多寶很多高管被霸王集團挖走,投身到霸王涼茶的事業(yè)中去了,也難怪霸王涼茶敢放眼說,要迅速成為王老吉之后的第二品牌。這些消息的不斷釋放出來,給我的感覺是加多寶管理出現了問題。那么加多寶為什么會在如日中天的時候,迅速進入到危局中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系統地闡述加多寶王老吉的困境。
品牌困局——品牌租賃模式,讓加多寶無法成為中國的可口可樂
近日,廣藥集團在人民大會堂中國知識產權高峰論壇上宣布,經第三方評估,廣州藥業(yè)旗下的“王老吉”商標評估品牌價值為1080.15億元,成為中國目前第一品牌。這一新聞發(fā)布出來后,引起多紅罐王老吉生產方多加寶公司的不滿。這是為什么呢?市面上的用王老吉商標涼茶的有兩種,一種是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一種是綠色的盒裝王老吉。關于王老吉的品牌爭議由此推上了高潮,這也是加多寶最致命的軟肋所在,畢竟王老吉是加多寶租賃廣藥集團的,廣藥作為王老吉的生母,與加多寶這個養(yǎng)母,因此打發(fā)口水戰(zhàn)。
雖然養(yǎng)母加多寶把王老吉這個孩子帶大了,但問題是目前王老吉的品牌還在廣藥集團名下,而廣州藥業(yè)在2005年專門成立了王老吉藥業(yè)——廣州藥業(yè)控股48.05%,香港同興藥業(yè)持股48%,管理層持股2%,
管理資料
《加多寶困局》(http://www.ishadingyu.com)。王老吉藥業(yè)成立之時,總裁施少斌稱,“新公司成立之后,將在“適當的時候”以“公平市場價格”從廣藥集團手中買斷商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和“承諾協助王老吉藥業(yè)以“公平市場價格”或獨立評估專家的評估價格取得在香港或海外注冊的“王老吉”等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截止2009年6月30日,王老吉藥業(yè)注冊資本金20476萬元,凈資產6.17億元,營業(yè)收入8.57億元,半年度凈利潤1.096億元。由此可見,在即將到來的王老吉品牌租賃期限2012年,各方斗爭已經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可以說,導致加多寶王老吉祥的困局根源應該從,王老吉的品牌模式上來說,王老吉并不是加多寶的品牌,而是1997年從廣藥集團手上租賃而來的,整個租賃期到2012年結束,也就是明年合同就要到期了。作為租賃品牌,加多寶對王老吉品牌沒有擁有權,做大了品牌是廣藥集團的,做不好品牌也不會是自己的。更何況,王老吉的配方也是廣藥提供的。所以加多寶其實就是王老吉養(yǎng)母,最后品牌還是要認租歸宗的。用營銷術語來說,加多寶其實就是王老吉品牌的銷售公司,市場發(fā)展好,就多賺點,市場發(fā)展不好,就少賺點。按理說,這樣的方式并無不妥,據我所知,現在在白酒行業(yè)就有類似的模式,有銷售能力的人組建銷售公司,租賃和承包酒企的品牌,進行市場推廣。這也是一種資源共享的有效模式,企業(yè)通過有銷售能力的人,把品牌做大,有銷售能力的人,通過借用企業(yè)品牌及技術,迅速建立形成自己的產業(yè)。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老吉卻能夠在涼茶品類一直無法走出兩廣的背景下,卻能夠在飲料市場上異議軍突起,并且銷售出奇的好,以至于直逼國際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讓兩可樂在中國輾轉反側。因此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品牌擁有者開始躁動不安,先是推出盒裝王老吉產品,從低端開始蠶食王老吉市場,并共享罐裝王老吉廣告資源,今年更是想把品牌收回,如果品牌一旦被收回,那么這就意味著加多寶這么多年的品牌培養(yǎng),將付之東流。加多寶如果無法捍衛(wèi)住自己的權利,那么結果只有一條——出局。
加多寶的這種困境,歸根結底是品牌租賃帶來的后遺癥。這也是為什么王老吉無法成為中國可口可樂的原因,一方面中國人向來喜歡內斗,而且寧愿讓外人貨利,也見不得自己人賺點蠅頭小利,注定了加多寶要處于劣勢。另一方面,因為租賃模式使得加多寶并不擁有王老吉品牌的核心資產,可口可樂的核心技術,一直被可口可樂掌管,而王老吉的配方在廣藥集團。所以說,這樣的品牌模式,很難讓王老吉能夠成為中國的可口可樂。
不僅如此,在產品上,王老吉的困局,也注定了它無法成為中國的可口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