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趕考記
袁君燦背著碩大的旅行包,滿臉疲憊,他剛從鄭州趕來北京。有早到的自考生朋友告訴他,可以住在北方交通大學附近的一家旅館,這是他們外地自考生來京趕考的固定投宿站,可他是第一次來北京,記錯了位置,詢問一位老大爺學院路該怎么走。
袁君燦身后是他的一班7個同學,他們來自鄭州工業(yè)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來北京趕考,袁君燦說他們都考心理學專業(yè),只有北京才有。袁君燦打聽著路,順利地從北京教育考試院自考辦教材部買來一大抱新教材。他的同學在附近的北京銀行等他,保安們奇怪又緊張地看他們發(fā)教材,然后往大包小包里塞。
北京10月自考有20萬考生參加,其中70%多是家在外地的考生,這8個同學只是他們中普通的一族。像他們一樣,每年考試期間,朝陽區(qū)、大興區(qū)、通州區(qū)都會有不少外埠考生結隊來北京參加考試,大興區(qū)自考辦主任就不只一次幫他們安排過宿舍。這事比較難辦,因為學生們只肯住價格不超過20元,最好是10元的大通鋪。
超過15萬的外地考生,更多的是自己在北京蝸居讀自考,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這叫“熬”自考。來自廣東的王薔蝸居在小南莊,在人大西南的一個小地方,這是自考生中很有名的一個地理名詞。她跟來自山東、湖南、湖北、河北的5個同路人住在一起,睡上下鋪,房間面積不超過10平米。
王薔已經“熬”了三年,自考的苦日子快“熬”出來了。30日考完試,她準備出去找份工作,自己養(yǎng)活自己。雖然房租每月只有200塊錢,但生活費很高,她不想再從家里拿錢了。10月23日,是王薔的大日子,這天下午考英語。她已經折過兩次,非常緊張。早上5點多,她就起床了,簡單收拾一下,開始背單詞、語法。中午12點10分,她非常奢侈地打了一次“的”,把那種沉迷在英語中的狀態(tài)保持到考點。
北京吉利大學的小周也是早上5點就起床了,宿舍樓里早起的人不少,已經很喧鬧。他跟幾位同學前天就商量好,6點出校門,打車到昌平考試。小周說,像他這樣自己湊堆兒,合伙參加考試的人不少,覺得時間比較自由些。
校門口的黑車司機知道他們今天是去考試,故意把價錢抬高,小周一伙兒5個人,湊了30塊錢,要司機送他們到考點,這在平常可以砍到20塊,但小周他們害怕過一會兒就打不到車。小周說自己在學校是比較窮的學生,父母都在農村,平常吃飯、買菜都是要便宜的,但在考試時絕對不敢馬虎,一點都不能心疼錢,奢侈一次是應該的。
小周早上7點多就趕到了考場,天氣有些冷,大伙又湊錢買了一堆烤紅薯,算是早飯了。陸續(xù)地,分散在市內各處的考生們匯集到考點門前,雖然互不相識,但只要碰上了,還是笑一笑,打個招呼,倍感親切。
20萬自考生們境遇不同,但夢想是相同的。10月22日,風大,天涼,北方交通大學附中門口的自考生們成了一道風景線,考生或坐,或立,或蹲,都捧著教材,忘我地看著。北京考生幸福得多,得到了家里支持,父母開車相送,坐在車里溫暖地讀著書。
自考是沒有圍墻的大學,兩天里與大家一同走進考場的,還有4位殘疾考生,110多個考場的監(jiān)獄考生。10月23日下午,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朱善璐來到北方交通大學附中,檢查了這里為殘疾考生王斌忠設立的特殊考場。這是附中領導的一間辦公室,溫暖而又明亮。陪同檢查考場的北京教育考試院院長一直囑咐在場記者,拍照不要用閃光燈,不要說話,聲音不要太大……
20萬考生來自五湖四海,雖然家境不同,衣著或鮮亮,或簡樸,但都懷著一個夢,希望自考能成就他們的夢想,早日拿到文憑、學位。
北京考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