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認知里面,“活魚活吃”已成為魚類的最佳吃法。其實這是非常不健康的做法,因為活魚活吃并不好!下面我們來看看活魚活吃為什么不好。
活魚活吃并不好
營養(yǎng)學家認為,無論從營養(yǎng)價值還是口味上說,烹鮮活魚或剛死不久的魚,均非最佳選擇。
魚和其他動物一樣,死后肌肉組織仍然繼續(xù)進行著僵硬、自溶、腐化的生物化學反應。處在僵硬階段的魚,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zhì)尚未分解為氨基酸。這時燒的魚吃起來肉質(zhì)較硬,不夠鮮嫩,同時營養(yǎng)物質(zhì)不易被人體吸收。而魚體經(jīng)過高度僵化后,即開始向自溶階段轉(zhuǎn)化。在這一階段,魚體中的蛋白酶使蛋白質(zhì)逐漸分解為人體容易吸收的多種氨基酸。此時魚肉質(zhì)地松軟,食后易于消化吸收。
魚從僵硬到自溶,取決于環(huán)境、溫度、時間。外界溫度越高,時間就越短。一般來講,夏天放置兩三個小時,冬天放置四五個小時,即可烹煮食用。處于這個階段的魚不管您用什么方法烹制,味道都是非常鮮美的。
活魚什么時候吃最好?
活魚的最佳食用時間是宰殺后2—6小時,即魚肉僵硬階段的后期、自溶階段的前期。這時的魚肉既鮮嫩味美,又有利于人體消化吸收。在這之前,最好把剛殺好的魚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儲藏。
不僅活魚活吃不健康,蝦蟹也不應活食,當你生吃魚蝦蟹貝肉等食物時,寄生在魚蝦上的寄生蟲囊蚴會不動聲色地寄生在你的組織和器官里。
有人認為魚蝦食前只要加些酒、鹽、醬油、醋等作料,就可殺死寄生蟲囊蚴,何況食入后還要經(jīng)過酸性胃液的消化,生食無妨。但科學家經(jīng)過多次實驗證明,上述方法不能完全殺死囊蚴,仍有近一半的囊蚴存活。常見的寄生蟲病有肝吸蟲病,就是人們生食淡水魚蝦,感染上了肝吸蟲囊蚴。人一旦攝入囊蚴,它便可以在人體內(nèi)發(fā)育成成蟲,侵襲組織和臟器,造成病變而出現(xiàn)各種癥狀。為防止生食魚蝦損害健康,人們必須改變吃生魚、活蝦或半生不熟的水產(chǎn)動物的飲食習慣。魚蝦食前必須燒熟煮透。
同樣常見的不健康活食食物,還有雞蛋和涮羊肉,在追求舌尖美味的時候,不可把健康放置一邊。
活魚的營養(yǎng)價值
魚肉質(zhì)細嫩,有溫中益氣、暖胃、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yǎng)生食品。
魚肉脂肪含量低,供熱能低,有益氣養(yǎng)血,柔筋利骨等功能。
魚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風等功能。
魚肉含蛋白質(zhì)、鈣、磷、鐵、維生素B1、卵磷脂,可增強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延緩腦力衰退。
魚肉有利于心血管功能,還可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
魚肉有養(yǎng)血、明目、通經(jīng)、安胎、利產(chǎn)、止血、催乳等功能。
魚肉里面富含膠原蛋白,能夠增強身體活力修補人體細胞組織。
魚肉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等功能。
吃魚要注意什么?
1.魚肉過紅過白不吃。魚因品種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槍魚這樣的紅肉魚和帶魚這樣的白肉魚之分,但如果魚的顏色過于鮮紅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劑的“功勞”。
2.個頭挑“八分大”的。魚的個頭決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魚還沒有長大成熟,肉質(zhì)不夠鮮嫩,魚刺也會顯得格外多。太大,意味著魚的年齡老,肉質(zhì)粗糙,體內(nèi)可能積聚了不少有害物質(zhì)。因此,買魚選個頭“八分大”左右的比較合適,例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鯽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3.魚眼渾濁塌陷、魚鰓發(fā)灰的不買。選購“冰鮮魚”,應該先觀察其眼睛和鰓。新鮮魚眼球飽滿,角膜透明清亮,鰓絲清晰呈鮮紅色。其次,鮮魚眼球不飽滿,眼角膜起皺,稍變渾濁,有時眼內(nèi)溢血發(fā)紅,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腐敗魚眼球塌陷或干癟,角膜皺縮或有破裂,魚鰓呈褐色或灰白色。
4.現(xiàn)殺活魚放放再吃。剛宰殺后的魚肉品質(zhì)并不是最好的,因為魚肉會有一個“排酸”過程,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更加鮮美。像草魚、鰱魚這樣的小型魚,應該立刻冷藏,2小時后再烹調(diào);而大型魚需要冷藏超過2小時。
5.水箱內(nèi)水的顏色不對不選。在超市購買活魚時,要看看“水色”。因為它是水質(zhì)好壞的體現(xiàn),如果呈現(xiàn)深綠色或是藍色,可能是藻類過多,說明很久沒有換過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會影響魚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動更換的水箱中的魚,一般會更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