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元旦的來歷(精選7篇)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歷年”“陽歷年”。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碛嘘P元旦的來歷,歡迎大家閱讀。
元旦的來歷 篇1
今天放假了,是因為明天就是元旦。元旦的來歷是什么呢?下午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由我來告訴大家吧: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元旦在古時候稱為元日,據(jù)說“元旦”最初的`稱呼起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顓頊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而后來的夏、商、周、秦、漢各個朝代對元旦的規(guī)定各不相同。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云 《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 《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jié)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哦!原來每個節(jié)日都有來歷,以后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多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
元旦的來歷 篇2
中國的元旦,據(jù)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tǒng)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guī)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guī)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并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jié)”。
由于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于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于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元旦的來歷 篇3
元旦是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法定節(jié)假日,我國在1949年9月27日確立公歷1月1為元旦,在我國元旦一詞最早起源于《晉書》,描寫的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到現(xiàn)在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原文為”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
在古時,元旦還稱作元日、元正、元長、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最早被說為新年是在宋吳自牧《夢梁錄》中《正月》開篇話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很多人會誤以為正月初一就是元旦,其實不是的,春節(jié)指的是農歷正月初一,是我國農歷算法,而元旦則是公歷算法。但對我國來說春節(jié)更為傳統(tǒng),而元旦則是世界性的節(jié)日。
我國歷史上的.元旦時間:
在中國歷史上,“元旦”的具體日期隨朝代更替而不同:
夏代為夏歷正月初一
商代為夏歷十二月初一
周代為夏歷十一月初一
秦朝時期為夏歷十月初一
漢朝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創(chuàng)立了“太初歷”,重定夏歷正月初一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近代
每年1月1日。按公歷計,中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元旦的來歷 篇4
首先我先介紹一下元旦節(jié)的來歷。“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也通指白天。元旦就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媽媽還告訴我,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后來在1949年我國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農歷正月初一稱“春節(jié)”,將農歷1月1日定為“元旦”。
元旦那天,我先飽飽的睡了一覺,8點多起床,吃過早飯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到家后我最著急的就是找小貓玩,可是找了一圈都沒找到,我只好放棄不找了,自個兒去練習跳繩啦。吃午飯時小貓好像也餓了似的,自己就跑出來了,我高興極了,我看小貓沖我喵喵大叫,好像在向我打招呼,我高興得跑去屋里拿餅干喂它,它吃得香噴噴的。我還放音樂《水云禪心》給它聽,它好像能聽懂似的,靜靜地聽著,一動不動。我吃午飯時它還安靜地臥在我的'身邊聽音樂,我說我不能動了,然后小貓就臥到一邊去聽了,它好像能聽懂我的話,真是太棒了。我們要和動物交朋友,和動物和諧相處。
元旦的來歷 篇5
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由于他們的農業(yè)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fā)生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guī)律的,他們把這個時間都記錄在竹桿上,從中得知兩次河水泛濫的時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他們還發(fā)現(xiàn),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的開羅城附近時,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時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據(jù)稱,這是元且最早的由來。
元旦,在我國也被稱為“新年”或“陽歷年”,是指公歷的1月1日。在漢語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則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就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但是,我國古代所說的.“元旦”卻并不是公歷的1月1日,而是正月初一,又稱“元日”。現(xiàn)在的元旦以公元紀年為準,公元紀年是西方歷法,以基督誕生年為公元元年。
在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為一年。但是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guī)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最早來自我國的三皇五帝之一—額項,他規(guī)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且”。中華民國建立后,孫中山定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而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世界各國通用的公歷!
現(xiàn)在,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把每年的1月1日作為“元旦”,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tǒng)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jié)氣候的不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像在我國的穆斯林的“古爾邦”節(jié)、藏族的“藏歷年”、傣族的“潑水節(jié)”、彝族的“火把節(jié)”等等,都是他們民族的“元旦”或“新年”。
元旦的來歷 篇6
每年公歷的1月1日,人們稱它為元旦,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在漢語里,元是開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兩字合稱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這從一開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定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jié),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
現(xiàn)在,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tǒng)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jié)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中國人習慣將每年的1月1日稱為元旦。專家介紹說,元旦一詞在我國已沿用4000多年。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元旦一詞,是中國古代的土產。中國很早就有過年的習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們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在中國夏朝時候產生了夏歷,就是現(xiàn)在的農歷。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歲首這天就叫元旦。在我國漢語中,元旦是一個合成詞,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的'形狀。元旦之意就是初始的日子,即一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詞已經在農歷(夏歷)中沿用了4000多年。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tǒng)治,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jié),把公歷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決定采用公歷即陽歷紀年,并把1月1日叫元旦。這一天,我國城市和農村,都張燈結彩,披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不少單位懸起慶祝元旦的巨幅標語,歡慶新年。
據(jù)介紹,由于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從上面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元旦在那個國家,或者元旦不同的由來,都是關于古代的一種說法,是先人為我們開好的節(jié)日。
元旦的來歷 篇7
中國的元旦,據(jù)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霸币辉~最早出現(xiàn)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jié)序,此為首之。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朝c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語,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從哪天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不統(tǒng)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并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從漢武帝起,才規(guī)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滿清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了滿清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在當時的決定下把農歷的正月初一當做“春節(jié)”,把公歷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時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但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民國規(guī)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年我們所說的“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歲首第一天。為了區(qū)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jié)”,陽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jié)日。
【元旦的來歷】相關文章:
除夕的來歷11-04
小年的來歷和習俗02-03
重陽節(jié)來歷10-15
端午節(jié)來歷06-06
清明節(jié)的來歷04-03
春節(jié)的來歷03-14
臘八豆腐的來歷故事01-18
臘八粥的故事及來歷01-18
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古詩06-30
關于中秋節(jié)來歷介紹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