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和絕句的關(guān)系:
1、共同點:律詩和絕句都是格律詩。所謂格律,就是在聲韻上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定的規(guī)范。
(1)講平仄,在聲韻聲調(diào)上有音樂的節(jié)奏和美感。比如哪個地方要用平聲字(可粗略視為現(xiàn)代漢語拼音的第一、二聲調(diào),用A表示。但是古漢語與現(xiàn)在略與不同),哪些地方該用仄聲(可粗略視為現(xiàn)代漢語拼音第三、四聲調(diào),用B表示。但是古漢語與今也略有不同,還有古語中有入聲,用C表示。今普通話則無)。
舉個例子來說。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領(lǐng)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在聲調(diào)上看:
BB/AAA/BB,CA/BBB/AA。AA/AB/AA/B,AB/AA/BB/A。可以兩字或三字劃出一個音塊來,而且音塊相互交替。
注:除了一二聲用A表示,三四聲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聲字,屬于仄聲,今則無。
如果換成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蜀相》
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BB/AAA/BA,BA/BBC/AA。AA/CB/BA/B,CC/AA/AB/A。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AB/AAA/BB,BA/BBC/AA。CA/BC/AA/B,AB/AA/BB/A。
注:除了一二聲用A表示,三四聲用B表示,注有C的是古入聲字,屬于仄聲,今則無。
這里講得有點深了,不必在意,目的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什么是格律。以上講的只是一個模式的格律,格律按以上這種兩字或三字的音塊彼此交替,有的地方可以通融,有的地方必須遵循,不能隨意變動,否則就不合規(guī)范。
2、律詩和絕句的區(qū)別:
先認識一下絕句和律詩的基本結(jié)構(gòu):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領(lǐng)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一首有四行(四句)。逗句也算一句,與今之語法不同。
律詩:
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首聯(lián)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h聯(lián)(要求對仗)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i聯(lián)(要求對仗)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猜(lián)
一首有八句。兩句為一聯(lián)。分別為首、頷、頸、尾(末)聯(lián)。
(1)行數(shù)句數(shù)。上的區(qū)別:簡單的看,
絕句是每首四句。每句有幾字就是幾言絕句,如每句五個字就叫五言絕句,簡稱五絕;有七個字就叫七言絕句,簡稱七絕。這兩種出現(xiàn)的較多,當然也有每句六個字,八個字的,數(shù)量極少。
律詩是每首八句。同絕句一樣,每句幾字就是幾言律詩,可以簡稱幾律。
(2)格律上的區(qū)別。因為句數(shù)不一樣,所以導(dǎo)致格律上也有稍微的區(qū)別。
(3)對仗要求的區(qū)別。絕句不一定要對仗對偶,也就是沒有嚴格規(guī)定,可以有也可以沒有。但律詩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
綜合上邊所說的:律詩和絕句的共同點是:都是格律詩。
最簡單直觀地區(qū)別是:律詩是每首有八句的格律詩。絕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