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巧用幽默教育孩子
巧用幽默教育孩子
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抱怨:“孩子非常不聽話,越不讓他做的他越做,越叫他做的他越不做,做什么都和我們對著來”;“孩子犯錯,打了,也罵了,可是還是屢教不改,下次接著犯,接著打,最后都打皮實了,并且越打月不聽話”;“講道理根本講不通,有的時候和他說,他比你還清楚呢,說多了吧,又嫌你啰嗦”……面對孩子的這種狀況,家長的批評教育顯得如此無力。有的家長在想,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那樣調皮不聽話,別人的孩子就那樣乖順呢?甚至覺得自己的孩子或者天生就是這個樣子,教育不好了,于是放任自流,任其自暴自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犯錯的孩子,更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應用不當?shù)姆椒ā?/p>
孩子為什么難管教?禁忌效應引發(fā)叛逆心理。
經常看到1歲多的孩子,媽媽對他說:“不要扔奶瓶啊!苯Y果孩子聽后馬上“啪”把奶瓶扔了!安灰涯欠e木放進嘴里!”孩子聽后馬上把積木塞嘴里。媽媽的“不要”最后都成了提醒孩子“要”。
3歲的女孩大冬天把鞋子脫了在地上走,她媽媽為了叫她把鞋子穿上,手拿小樹枝打她:“你穿不穿?”“不穿?!不穿?!……”每說一個“不穿”就把樹枝抽下去,女孩痛哭著喊:“不要打,不要打……”可是任憑媽媽怎么打,就是不穿鞋子。
鄰家7歲的君君總喜歡在自家的院子里踢足球,媽媽在多次警告無效后,對正在踢球的君君威脅道:“如果你把球踢到窗戶上,我就揍你一頓!辈灰粫皣W啦”一聲,窗戶玻璃碎了。
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呢?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威脅、打罵,只能誘發(fā)孩子的挑戰(zhàn)性,孩子最終就以反抗家長意志的行動,來證明自己并不是膽小鬼,這就是所謂的禁忌效應。
“禁忌效應”告訴我們:如果對被禁止的事情掖著捂著“捉迷藏”,孩子往往會尋根問底闖禁區(qū),探個究竟試試看。因而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宜硬性禁止,而應該注重引導。首先別把不好的東西當成禁忌,人為地增加對孩子的吸引力。(勵志 www.ishadingyu.com)其次是要把孩子不喜歡而有價值的事情人為地變成“禁忌”以提高其吸引力。最后就是對于觸犯禁忌后的引導,孩子在觸犯禁忌后,家長和孩子之間就處在了矛盾的對立面上,在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利用“幽默效應”,巧妙化解矛盾,避免造成因為不當引導而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形成惡心循環(huán)。
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大都嚴肅多于寬容,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往往弄得非常對立。其實,風趣幽默的教育更能觸動孩子活潑的天性,它不僅能使孩子免去在大人面前的拘謹,還能使孩子在輕松的笑聲中受到刻骨銘心的啟迪,在他的心靈中留下不滅的印跡,使他時刻以此警示自己。
例如,有個4歲的孩子因為癡迷于武俠電視劇,天天沖沖殺殺的,他的父親很是擔心。一天,孩子又在商店里看中了一支新式玩具步槍,纏著要買,而家中的武器玩具早就堆積如山。爸爸說:“兒子,你的軍費開支也太大了,現(xiàn)在是和平時期,咱們裁減點軍費如何?”孩子“撲哧”一聲笑了,從此,再也沒有要父親買武器玩具。
前蘇聯(lián)著名詩人依爾·斯洛夫也是一個用幽默教子的高手。有次,詩人回到家,見一家人慌作一團,詩人母親正在打電話向醫(yī)院請求急救。原來詩人的小兒子舒拉為出風頭,別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詩人明白,墨水不至于使人中毒,用不著驚慌,這正是教育舒拉的好時機。于是,他輕松地問:“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帶墨水的舌頭,做了一個怪相。詩人一點不惱,從屋里拿出一疊吸墨水的紙來,對舒拉說:“現(xiàn)在沒辦法了,你只有把這些吸墨水的紙使勁嚼碎吞下去了!“一場虛驚就這樣被詩人一句幽默沖淡了,并在家人的嬉笑中結束。舒拉原想以此成為家人的中心,但未能如愿。此后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出風頭的錯誤了。
由此可見,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靈。家長不妨巧用幽默,化莊為諧,讓教育變得平和親切,容易接受。
【巧用幽默教育孩子】相關文章:
孩子幽默的自我介紹05-08
幽默夸女孩子的話10-20
哄女孩子的幽默笑話05-19
求女孩子原諒的話幽默09-10
和女孩子聊天幽默的話07-11
夸胖女孩子幽默的話08-16
教育孩子的小故事09-22
教育孩子的經典語錄08-10
讓女孩子暖心幽默的話76句10-05
讓女孩子暖心幽默的話58句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