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羅盤讀后感
我一直喜歡看外國的魔幻類小說和電影,這種興趣是由初二時候看的電影《哈利波特和魔法石》激發(fā)的,看完電影后,帶著那種天馬行空般的喜悅感去看了哈利波特原著,驚喜連連。覺得其實電影雖然已經(jīng)足夠魔幻,但是比起來細細雕琢,情節(jié)緊密,人物形象著筆豐滿的原小說,電影還是略略遜色了。
《黃金羅盤》也是,我是首先在兩年前看了它的電影版,當時只是模模糊糊地記得妮可基德曼在里面演反角,電影雖然特技也做得還不錯,但當時看了還是一知半解,不是很清楚電影具體在描述一個什么故事。直到前些天,居然在圖書館找到了這個三部曲。
我最喜歡書里面描述的一個世界:人的靈魂是以一個以動物形式存在的精靈,而且人與精靈密不可分,不然,生命將不復(fù)存在。 多么巧妙地構(gòu)思!無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有著如何親密的朋友,我們總會有不得不孤獨存在的時刻。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個完完全全只是屬于自己的,可以和自己進行對話的精靈。如同另一個自己從身體分離出來。那么我們將不再面臨孤單。如同《黃金羅盤》的最后,主人公萊拉決定跨進另一個世界之前,作者所寫的:他們身后是痛苦,死亡和恐懼,前面是疑惑,危險和無盡的神秘,但是他們不是孤獨的。 這樣就令主人公擁有足夠的勇氣去獨自探尋另一個世界。
而且關(guān)于每個人的精靈的構(gòu)思也寓意深刻:1,精靈與人的性別相異。這是否就暗示著,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有異于自己性別的另一面呢?一個溫柔如水的女子,心底可能有著如同男孩子般倔強的一面。同樣,一個看起來大大咧咧的男孩子,(www.ishadingyu.com)也有可能有著如女孩子般感性的一面。2,孩子的精靈的形狀是可以隨意變換的,但是一旦成人后,精靈的形狀就會定型。這又暗示了孩子在未成長成人之前,是有著無限的可能和可塑性的。而一旦成人之后,他(她)固定下來的精靈,就是自身性格特征的最好體現(xiàn)。比如說,書中寫道,有些水手的精靈是海鷗。而所有的奴隸的精靈的形狀都是狗。3,精靈之間可以進行交流,人與人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但是人不可以和不屬于自己的精靈進行身體接觸或者任何形式的交流,這是人與其他精靈之間極大的禁忌。這又暗示著每個人都有著完全向外界封閉的一面,不允許任何外人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