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聲音的特性教案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聲音的特性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聲音的特性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聲音的特性。
2.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
3.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體會現(xiàn)實世界物體的發(fā)聲是豐富多彩的,培養(yǎng)學生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的品質。
2.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的意識。
【教學重點】
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
探究決定音調、響度的因素。
【教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學用具】
鋼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細繩)、鐵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引入新課
。劾蠋煟萆钪形覀兘佑|到的聲音各種各樣,千差萬別。其中有許多聲音讓我們感到悅耳、動聽。例如:歌唱家唱歌的聲音、彈奏鋼琴的聲音、小提琴的聲音、以及其他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它們都是由發(fā)聲體的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物理學中把這類聲音叫做樂音。下面請同學們來欣賞兩段音樂,注意聽它們有什么不同?
。蹖W生甲]第一段聲音大,第二段聲音。
。蹖W生乙]第一段音調高,第二段音調低;
。蹖W生丙]第一段是通俗唱法,第二段是民族唱法;
。蹖W生。莸谝欢温曇舻统粒诙温曇羟宕。
[老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這兩段音樂的音調不一樣,第一段音調高,第二段音調低,為什么聲音會有音調的高低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進行探究。
二、進行新課
。厶骄浚菀粽{和頻率的關系。
[老師]頻率,在物理上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的物理量。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音調和物體振動頻率之間的關系。老師給每組同學準備了鋼尺,請同學們想辦法使鋼尺振動發(fā)出不同音調的聲音。
[學生]用手把鋼尺緊緊按壓在桌子上,用力撥動鋼尺的一端,注意聽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劾蠋煟菘s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一定大小的力撥動鋼尺,注意區(qū)別鋼尺發(fā)出聲音的特點。
。蹖W生]鋼尺振動的比較快,頻率高,發(fā)出的聲音清脆、尖細。
[老師]伸長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鋼尺,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幅度,區(qū)別鋼尺發(fā)出聲音的特點。
。蹖W生]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短時,鋼尺振動得較快,頻率高,音調高;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時,鋼尺振動得慢,頻率低,音調低。
[老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實驗探究活動,明確了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和物體振動頻率之間的關系,各小組同學互相配合,實驗現(xiàn)象明顯,結果準確。請同學們自主學習課本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鄱嗝襟w課件投影]
1.什么是頻率?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2.頻率的物理單位是什么?
3.物體振動得快慢、頻率與音調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4.大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多少?
5.什么是次聲波?什么是超聲波?
[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容,并討論解決上述問題。
。劾蠋煟堇蠋熢谡n堂山巡視指導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
[學生回答]
1.物理學中用每秒振動的次數(shù)——頻率(frequency)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
2.頻率的單位為赫茲(Hertz),簡稱赫,符號為Hz。
3.音調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物體振動得快,頻率高,發(fā)出的音調就高;物體振動得慢,頻率低,發(fā)出的音調就低。
4.大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從20到20000Hz。
5.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因為它們已超過人類聽覺的上限。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因為它們已低于人類聽覺的下限。
[演示實驗]觀察聲波的波形
。劾蠋煟莺唵谓榻B示波器的作用:示波器主要是把聲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然后將看不見的電信號變換為看得見的圖像,便于人們研究各種變化的過程。
在這里,我們要用示波器顯示聲波的波形。
。蹖W生]示波器為什么可以顯示聲波的波形呢?
。劾蠋煟菔静ㄆ鞯膬炔繕嬙毂容^復雜,在以后的學生中會涉及到,現(xiàn)在我們只需要會只用示波器,并能夠利用示波器將生活中的聲信號通過示波器將其波形顯示出來即可。下面我們進行實驗:
1.通過示波器顯示兩個音叉發(fā)出的不同聲音的波形,觀察波形有什么不同?
2.邀請兩名同學(男女各一名)上臺發(fā)聲,通過示波器顯示兩個同學聲音的波形,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實驗結論:
1.兩個頻率不同的音叉發(fā)出聲音的波形相似,但頻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學生聲音的波形不同,女同學的音調比男同學高,波形就密一些。
[學生]老師,輕敲和重敲同一個音叉(即頻率相同的音叉),音叉發(fā)聲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老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
實驗結論:
輕敲音叉時,音叉的振動幅度小,波形的振幅小;重敲音叉時,音叉的振動幅度大,波形的振幅大。但兩種情況下,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
。巯胂胱h議]
。劾蠋煟菸矬w振動會發(fā)出聲音,為什么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學生]分組討論。
[老師生共同活動,總結上述問題]
研究發(fā)現(xiàn):蝴蝶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的次數(shù)不超過10次,蚊子飛行時每秒鐘翅膀振動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動的頻率低于人耳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所以人耳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動頻率在人耳的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內,人耳就能聽到蚊子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老師]不同的聲音,音調可能不同,聲音的強弱也可能不同。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我們一般用高低來描述音調,用強弱或大小來描述想讀。怎樣才能使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更響?
。蹖W生]分組進行討論猜想,可能物體振動的振幅會影響聲音的響度。
[老師]我們能不能通過設計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
[學生甲]俗話說“響鼓要用重錘”。我們可以用大點的力來敲擊鼓面,這是鼓面振動的幅度大,響度大;用小一點的力來敲擊鼓面,這時鼓面振動的幅度小,響度小。
[生乙]撥動小提琴的琴弦,琴弦振動的幅度小,琴聲弱,響度小;琴弦振動的幅度大,琴聲強,響度大。
。劾蠋煟萃瑢W們剛才的猜想和論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值得表揚。下面讓我們利用準備的儀器進行實驗探究,來驗證同學們的猜想。
。厶骄浚蓓懚雀裁匆蛩赜嘘P?
1.我們把乒乓球掛起來,讓其在豎直位置靜止,使乒乓球跟其中的一個叉股接觸。用較小的力敲擊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2.用較大的力敲擊音叉,使音叉發(fā)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3.比較音叉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時,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4.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響度跟什么因素有關。
實驗結果:
1.音叉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小,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小,音叉振動的幅度;音叉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大,音叉振動的幅度大。
2.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可知,響度跟發(fā)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劾蠋煟菸矬w振動的幅度叫振幅。物體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就越大。
。垩菔荆菀粽{和響度的關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輕輕吹“5”。請同學們比較它們音調的高低,響度的大小。
[學生甲]“1”的響度大。
[學生乙]“5”的響度小。
[學生丙]“1”的音調低。
。蹖W生。荨5”的音調高。
[老師]通過上面的實驗,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音調和響度是聲音的兩個不同的特征。
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不一定高;
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也不一定大。
。劾蠋煟莶煌奈矬w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響度可能相同,但是我們還是能夠辨別出來是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說明聲音還有一個特點可以進行辨別。
物理上,把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點叫音色(musicalquality)。
[想想做做]
。劾蠋煟菡垉晌煌瑢W藏在講桌后面,分別用不同的樂器(口琴和笛子)演奏C調的“1”,讓同學們猜他們用的各是什么樂器?
。蹖W生甲]第一位同學用的是口琴。
。蹖W生乙]第二位同學用的是笛子。
。劾蠋煟輧晌煌瑢W猜得都對。為什么這兩位同學猜得如此準呢?
。蹖W生]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
。劾蠋煟莶シ配浺簦ǚ謩e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同學們能不能分辨出由不同樂器演奏的同一首樂曲。
。蹖W生]據(jù)它們的音色不同來分辨。
[演示]觀察波形。
將話筒接在示波器的輸入端,用不同的樂器對著話筒發(fā)出相同音調的聲音(都發(fā)C調的“1”),比較各波形有何異同?
實驗結果:
不同樂器演奏C調的“1”時,波形各不相同,音調相同,頻率相同;但振幅不同,響度不同。
三、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
2.音調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3.響度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幅決定的。
4.不同的發(fā)聲體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布置作業(yè)
1.活動課上,每個同學盡可能帶一種家里有的樂器,觀察是怎樣發(fā)出聲音的,又是怎樣改變音調和響度的。
2.制作音調可變的哨子,并用它演奏一首音樂課上學過的簡單的曲子。
3.把動手動腦學物理的3題寫在作業(yè)本上。
4.自制樂器,在活動課上交流。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整體效果在于注重實驗科學探究,加強學生感性認識。
由于本節(jié)感性的知識較多,單純靠講解是不可行的,必須加進大量實驗探究,通過探究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來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對聲音特性的理解。我通過鋼尺發(fā)聲的小組探究實驗,探究得到音調與頻率的關系。用乒乓球探究振幅影響響度等,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量探究活動中感知聲音的特性,進而再探究實驗得到結論。逐漸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還采用了示波器將聲音的波形顯示出來,從波形的角度來區(qū)別聲音的三要素,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振幅、頻率的概念,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教學中,通過探究實驗與生活中的實例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學歷物理的興趣,真正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聲音的特性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聲音的特性,知道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提高觀察思考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體會現(xiàn)實世界物體發(fā)聲是豐富多彩的,從而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聲音的特性。
難點:聲音的特性之間的辨析。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兩段音頻,問學生兩個音頻各自有什么特點。
學生能得出:女聲的歌聲聲音尖但音量小,男生的'歌聲聲音低沉但音量大,問學生,音量的大小以及尖和低沉在物理中是用哪些物理量進行描述的呢?由此引出今天的課題《聲音的特性》。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教師解釋我們所說的尖和低沉以及調高和調低其實就是音調,音調的高低是由什么決定的呢?教師演示鋼尺實驗,將鋼尺分別伸出桌面不同長度,輕撥鋼尺兩次,學生觀察聽到聲音的區(qū)別。
學生回答:震動快的時候音調高,震動慢的時候音調低。
教師解釋,物體震動的快慢我們用頻率來表示,頻率就是物體每秒鐘震動的次數(shù),以及介紹單位,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補充介紹超聲波和次聲波,按頻率的不同,大于20000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波為次聲波。
教師解釋音量大小在物理學中用響度表示聲音的強弱,響度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教師演示音叉實驗,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輕繩上的乒乓球使音叉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重復以上實驗,學生觀察現(xiàn)象。
學生回答:響度不同,乒乓球彈開的幅度也不同。
教師簡單介紹振幅的概念進而說出振幅決定響度,并且利用生活實例補充響度還與發(fā)聲體的距離有關。
教師提問:我們是怎么清楚地判斷是哪一位同學的聲音呢,預設學生預習回答得出音色,老師說出音色的決定因素,并舉樂器的例子,加深學生的理解。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高聲指的是聲音的哪一個特性?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總結,梳理本節(jié)課知識點。
作業(yè):自制水瓶琴。
四、板書設計
聲音的特性
特性 決定因素
音調 頻率 頻率單位:Hz
響度 振幅、發(fā)聲體的距離
音色 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
聲音的特性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聲音的特性。
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fā)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fā)音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現(xiàn)實世界物體的發(fā)聲是豐富多彩的,從而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和理解音調、響度和音色。
通過實驗探究音調、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
音調與響度的區(qū)分
【教材分析】
教材將聲音的特性按照音調、響度、音色的順序進行講授。但是,生活中的實際經驗往往將“音調”和“響度”兩個概念混同起來。本人考慮到響度比音調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觸到,而且響度比音調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響度的干擾之后,音調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將課本中二者的順序顛倒了一下,將知識的處理由易到難。
【學情分析】
聲音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許多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發(fā)聲體所發(fā)出聲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學生對于聲音的特性的有關知識(尤其是音調和響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錯誤理解。而本節(jié)課能否完成教學任務就看能否順利改正學生的錯誤理解,真正理解音調和響度。
此外,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學生也向著多方向發(fā)展,擁有樂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本節(jié)課可以讓學生自帶部分樂器供課堂探究之用,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資源】
大小木魚、大小銅镲、大小銅鑼、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鋁板琴、學生自帶樂器(吉他、豎笛等)、乒乓球、鐵架臺、示波器。
。ㄕf明:以上器材可從學校音樂器材室中尋找,也可用其他樂器代替)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同學們,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聲音吧!(播放錄音)
請學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關聲音的問題。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分類,抽取與聲音的特性有關的問題作為本節(jié)探究的內容,從而引出課題。
板書:
課題:§2.2聲音的特性
二、新課教學
(一)手耳并用
請學生利用手邊的器材(包括老師提供的器材及學生自帶的樂器)來發(fā)出盡可能多的聲音,仔細傾聽,嘗試用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聲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生1:聲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銅鑼,聲音大;輕敲,聲音小。
生2:有的聲音低沉,有的聲音尖銳。敲大鼓,聲音低沉;用同樣大小的力敲小鼓,聲音尖銳。
生3:有的聲音渾濁,有的聲音清脆。敲大木魚,聲音渾濁;用同樣大小的力敲小木魚,聲音清脆。
生4:聲音有強弱不同。用力敲銅鑼,聲音強;輕敲,聲音弱。
生5:…………
教師將學生的回答進行歸類,并引導學生用專門的物理術語表示聲音的不同。
板書:
聲音
響度:表示聲音的強弱(大小)
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尖銳或低沉,清脆或渾濁)
聲音為什么會有強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問題要追根求源,從本質入手。請同學們回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學生回答: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物體的振動會有什么不同?
教師演示:手來回擺動的動作。學生觀察,總結振動有哪些不同。
與前面聲音的不同對應。
板書:
聲音振動
響度:聲音的強弱(大。┱穹赫駝拥姆
音調:聲音的高低(尖銳或低沉,清脆或渾濁)頻率:振動的快慢
振動是怎樣決定聲音的響度、音調的呢?
。ǘ┨骄宽懚扰c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響度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猜想響度可能與振幅有關,有的學生猜想響度可能與頻率有關。
【進行實驗】
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們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并觀察發(fā)聲體的振動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總結出規(guī)律?
學生分小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成果展示與總結】
學生邊展示,邊總結。
生1:用力敲銅鑼,鑼面振幅大,響度大;輕敲,鑼面振幅小,響度小。
你是怎樣比較出鑼面振動幅度的大小的呢?
生1:將手指輕輕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鑼面,手指振動越強烈說明鑼面振幅越大,振動輕微說明振幅越小。
有其他更直觀的反映方法嗎?
生2: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鑼面,乒乓球被彈開的高度反映了鑼面振動幅度的大小。
肯定學生的回答,點出該物理研究的方法并板書:轉化法。
還有其它的做法嗎?
生3: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的高度反映了鑼面振動幅度的大小。
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幅大,響度大;輕敲,音叉振幅小,響度小。
板書:(將響度與振幅用箭頭聯(lián)系起來)
響度:聲音的強弱(大小)
振幅:振動的幅度
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三)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音調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猜想音調可能與頻率有關。
引導學生分析,要研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必須使振幅一定,即用大小相同的力使物體發(fā)聲。對學生進行“控制變量法”的研究方法教育。
【進行實驗】
請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們發(fā)出不同音調的聲音,并觀察發(fā)聲體的振動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總結出規(guī)律?
學生分小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成果展示與總結】
學生邊展示,邊總結。
生1:用木槌敲小木魚,聲音清脆,音調高;用同樣的力敲大木魚,聲音渾厚,音調低。
生2:用木槌敲小音叉,聲音清脆,音調高;用同樣的力敲大音叉,聲音渾厚,音調低。
生3:用手指撥動吉他同一根琴弦,手指靠上時,音調低;用同樣的力撥,手指靠下時,音調低。
生4:……
生5:……
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用同樣的力敲大小木魚時,它們的振動頻率有何不同?
教師以生活實例做比喻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分析:
大個子同學與小個子同學跑步時,他們蹬腿的`頻率如何?能將這個現(xiàn)象與我們剛才的實驗類比嗎?
學生總結出:
大個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慢,音調低;小個發(fā)聲體振動頻率快,音調高。
同一琴弦,振動部分越長,振動頻率慢,音調低;振動部分越短,振動頻率快,音調高。
教師演示:將鋼筆帽和鋼筆管拆下,分別吹。讓學生比較音調的高低,并分析。
吹氣時,鋼筆帽和鋼筆管中的空氣柱振動發(fā)聲。帽內空氣柱短,振動頻率快,聲音尖銳,音調高。管內空氣柱長,振動頻率慢,聲音低沉,音調低。
板書:(將音調與頻率用箭頭聯(lián)系起來)
音調:聲音的高低(尖銳或低沉,清脆或渾濁)
頻率:振動的快慢
頻率低,音調低;頻率高,音調高。
演示:觀察聲音的波形
將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信號輸入到示波器上,觀察不同頻率的音叉聲音的波形。再將男女同學的聲音信號輸入,比較它們的差異。
聽一聽、議一議:
播放錄音:蚊子和老黃牛的叫聲。
討論:蚊子和老黃牛的叫聲相比,哪個音調高?哪個響度大?
(四)探究聲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游戲:
。1)耳朵“辨”樂器。播放錄音:梁祝1(古箏演奏)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學們辨別是何種樂器演奏的
教師介紹:不同的樂器演奏音調和響度相同的曲子,聲音各有特色,我們稱之為音色不同。
(2)耳朵“辨”人。
請后面的兩名同學讀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請前面的同學說出朗讀者的名字。
引導學生了解:不同人,聲音各有特色,我們也稱之為音色不同。
板書:
音色:聲音的特色。不同樂器,音色不同;不同人,音色不同。
教師介紹: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ㄎ澹┳约洪喿x教材,還能學到些什么?
讓學生自學頻率的概念、單位、超聲波、次聲波等知識,并進行展示與交流。
想想議議:
為什么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
(六)課堂練習:
1、請解釋下面幾句話中的“聲音”各指的是聲音的哪個特征?
。1)對不起,請您講話聲音高一點()
(2)李寧唱歌的聲音真好聽()
。3)電鋸發(fā)出的聲音很尖,很刺耳()
2、有經驗的養(yǎng)蜂人根據(jù)蜜蜂飛行時發(fā)出的聲音就可以判斷蜜蜂是采了花粉回來還是出去尋花源,是因為蜜蜂飛行時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的()不同。
A.音調B.響度C.音色D.都不是
3、用小木槌輕敲與重敲同一鑼面時,音調、響度、音色中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_,不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________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聽見說話和敲門聲之后,根據(jù)什么沒有將門打開()
A.說話聲的響度
B.說話聲的音調
C.說話聲的音色
D.敲門聲音的不同
5、拿一張硬紙片,把它的一頭伸進自行車輪的輻條中間,然后轉動車輪,就會聽到紙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當減慢車輪轉速時,你能聽到()
A.音調變高
B.音調變低
C.響度變大
D.響度變小
聲音的特性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知道聲音的音調與發(fā)聲體的頻率有關。
2.通過自主學習知道次聲波、超聲波。
3.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知道聲音響度與振幅和距離發(fā)聲體遠近有關。
4.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體會、分辨不同物體振動發(fā)聲的不同,感知聲音的另一個特性——音色。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關因素。
2.難點:探究決定音調、響度的因素。
教具
鋼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細繩)、鐵支架、吉他、口琴、笛子、小提琴、錄音磁帶、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回顧思考
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 , 停止,發(fā)聲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依靠 傳播,傳聲介質可以是 、 、 ,而 不能傳聲。
3.聲速:一般聲音在 中傳播得最快,在 中傳播得最慢。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聲速跟 、 有關。
4.我們要想聽見回聲,原聲和回聲應相隔 s以上,即聲源離障礙物至少 m。(取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導入新課
1.生活情境導入
美妙的歌聲,使人心情舒暢,久久不能忘懷。下面請同學們一展你的歌喉,為大家唱首歌。
學生唱歌,其他同學感受、分辨聲音的不同。
教師點評同學的歌,誰的聲音大,誰的調高等,引出今天所學聲音的特性。
2.實驗導入
請同學們利用手邊的器材及自帶的樂器來發(fā)出盡可能多的聲音,仔細傾聽嘗試用形容詞來描述聲音的不同,并展示。
學生1:聲音大小不同。
學生2:有的聲音低沉,有的聲音尖銳。
學生3:有的聲音渾濁,有的聲音清脆。
學生4:有鑼聲,有鼓聲,有鋼琴聲。
教師將聲音歸類,并引導學生用專門的物理術語表示聲音的不同。
進行新課
探究點一 音調
1.什么是音調?
演示實驗1:玻璃杯發(fā)聲
在玻璃杯中裝不同量的水,用筷子敲擊發(fā)聲。
演示實驗2:吉他彈奏由低到高的音。
用吉他彈出幾個音調由低到高的音,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聽到的聲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
學生聆聽、分析:前面的聲音低,后面的聲音高。
教師:是的,有的聲音高,有的聲音低,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音調是聲音的一個特性。同學們想一想:聲音為什么會有音調高低的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來做下面的探究活動。
2.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
教師:仔細閱讀教材第32頁的演示實驗。
引導學生完成實驗: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1)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短一些,注意觀察鋼尺發(fā)聲時振動的`快慢及聲音的特點。
。2)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長一些,再次撥動,注意要使鋼尺兩次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fā)聲的音調。
分析歸納: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短時,鋼尺振動得較快,音調高;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時,鋼尺振動得較慢,音調低。
教師:同學們剛才的探究活動很成功,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2~33頁的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1)什么叫頻率?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
。2)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跟音調的關系是什么?
(3)大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多少?
。4)什么叫超聲波?什么叫次聲波?
教師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內容,并分組討論上述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
。1)頻率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中把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叫做頻率。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
(2)實驗表明,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物體振動得快,頻率高,發(fā)聲的音調就高;物體振動得慢,頻率低,發(fā)聲的音調就低。
。3)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叫做超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叫做次聲波。
。4)大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其中20Hz是人類聽覺的下限,20000Hz是人類聽覺的上限。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都聽不到。
想想議議:為什么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引導學生分析:蝴蝶的翅膀一秒鐘振動不超過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鐘振動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動的頻率低于人耳聽覺頻率下限,所以人耳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而蚊子翅膀的振動頻率在人耳聽覺頻率范圍內,人耳就能聽到蚊子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
3.音調與波形圖
演示實驗: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完成下面這個實驗,請同學們觀察聲波的波形。
(1)通過示波器觀察兩個頻率不同的音叉發(fā)出聲音的波形,比較不同頻率的聲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別。
。2)通過示波器觀察不同的男、女學生發(fā)出聲音的波形,比較男、女學生聲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分析:
(1)兩個頻率不同的音叉發(fā)出聲音的波形相似,但頻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
。2)男、女學生聲音的波形不同,女學生的波形比男學生的波形密一些。女學生比男學生的音調高。
歸納總結:在波形圖上,波形較密表示聲音的音調高,波形較稀疏表示聲音的音調低。
例題講解:(學生先練習,若有問題,教師補充講解)
例1 二胡是中國的民族樂器,有粗(內弦)、細(外弦)兩根弦,拉弓時弓毛和弦摩擦發(fā)出聲音,如圖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變二胡音調的是( )
A.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壓在弦的相同位置,從摩擦內弦換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轉弦軸,增加弦的緊張度
解析: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動部分的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聲的音調不同,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手指按壓在弦的相同位置,從摩擦內弦換到摩擦外弦,由于兩根弦的粗細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聲的音調不同,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加大摩擦弦的力量,可使弦的振幅不同,從而發(fā)聲的響度不同,但不能影響音調,故C選項符合題意;旋轉弦軸,增加弦的緊張度,可使弦振動的頻率加快,音調提高,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C
探究點二 響度
1.什么是響度
教師:聲音有音調的不同,也有強弱的不同。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怎樣才能使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更響?
2.探究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成教材第34頁圖2.2-3所示的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
。1)用細繩把乒乓球吊起來,使乒乓球靜止在豎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個叉股接觸。輕敲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2)重敲音叉,使音叉發(fā)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3)比較音叉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時,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學生觀察分析
。1)輕輕敲擊音叉,音叉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比較。懚刃。,我們會看到乒乓球彈起的幅度比較小。這是運用了轉換法。
。2)用力敲擊音叉,音叉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比較大(響度大),我們會看到乒乓球彈起的幅度比較大。
(3)響度大時幅度大;響度小時幅度小。
引導學生分析:通過上面的實驗,我們知道,響度的大小與發(fā)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幅度小,響度;幅度大,響度大。
歸納總結:物理學中把物體振動的幅度叫做振幅。物體振動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就越大。那么,振幅是決定響度的唯一因素嗎?
分析討論:實際中,響度還跟聽者與發(fā)聲體的距離有關。距發(fā)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響度越小。因為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越到遠處越分散。
3.分析音調和響度是否有關
多媒體播放蚊子的叫聲與黃牛的叫聲。
教師:請同學們討論并回答,蚊子的叫聲與黃牛的叫聲相比,哪個音調高?哪個響度大?音調與響度有關嗎?
引導學生分析:蚊子的叫聲音調高,黃牛的叫聲響度大。音調與響度無關。
例題講解:(學生先練習,若有問題,教師補充講解)
例2 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一端伸出桌邊。先用較小的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保持鋼尺位置不動,再用較大的力撥動鋼尺,聽到的聲音( )
A.響度變大
B.響度變小
C.音調變高
D.音調變低
解析:將一把鋼尺緊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適當?shù)拈L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保持鋼尺位置不動,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鋼尺的振幅變大,響度變大。
答案:A
探究點三 音色
1.什么是音色
多媒體播放:樂曲《二泉映月》(分別播放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
教師:同學們能不能分辨出演奏的同一首樂曲的樂器是什么?
引導學生分析:小提琴和二胡。
教師: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即便音調和響度相同,我們還是能夠分辨它們。這表明在聲音的特性中還有一個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音色又叫音品,物理學中把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我們常說:聞其聲而知其人,就是根據(jù)每一個人發(fā)聲的音色不同來辨別的。
2.影響音色的因素
教師:音色的影響因素較復雜,一般它與發(fā)聲物體的材料和結構等因素有關。即便聲音的音調相同、響度相同,音色也可以不同。
學生觀察教材35頁“演示”觀察圖
2.2-4聲音波形圖,比較各波形有何異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
波形各不相同,即音色不同;波疏密程度相同,頻率相同,即音調相同;波的振幅相同,即波的響度相同。
教師:有時間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6頁的“科學世界”。
例題講解:(學生先練習,若有問題,教師補充講解)
例3 在音樂演奏會上,藝術家使用笛子、二胡、古箏、鋼琴等樂器合奏傳統(tǒng)名曲,聽眾能分辨出有哪些樂器正在演奏,是根據(jù)不同樂器發(fā)出聲音的 不同。
解析:笛子、二胡、古箏、鋼琴等不同樂器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音色
課堂小結
1.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和音色。
2.音調、響度和音色的對比:
3.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在20Hz~20000Hz。人們把高于20000Hz的聲叫做超聲波,把低于20Hz的聲叫做次聲波。
布置作業(yè)
教材第37頁“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至4題。
聲音的特性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知道音調、響度、音色的影響因素。
能用聲音的特性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經歷探究影響聲音特性因素的過程,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科學探究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聲音特性的三個方面及其影響因素。
探究音調、響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2. 難點
頻率和振幅的概念。
用聲音的特性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演示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3 分鐘)
播放不同樂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讓學生感受其差異,引出聲音的特性這一主題。
。ǘ┬抡n講授(25 分鐘)
1. 音調
演示鋼尺振動實驗,讓學生觀察鋼尺伸出桌面長度不同時振動的快慢和發(fā)聲的高低。
介紹頻率的概念,強調音調由頻率決定。
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音調不同的聲音。
2. 響度
播放不同響度的聲音,讓學生感受其差異。
進行敲鼓實驗,改變敲擊力度,觀察鼓面振動幅度和聲音響度的變化。
引入振幅的概念,說明響度由振幅決定,同時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3. 音色
用播放不同樂器或不同人發(fā)聲的音頻,讓學生辨別。
講解音色由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決定。
。ㄈ┱n堂練習(10 分鐘)
給出一些關于聲音特性的題目,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ㄋ模┱n堂小結(5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聲音的三個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五)布置作業(yè)(2 分鐘)
讓學生完成課后相關習題,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與聲音特性有關的現(xiàn)象。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驗和實例讓學生較好地理解了聲音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但在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上還有待改進,例如在講解頻率和振幅的概念時,花費的時間較多,導致后面的`練習時間有些緊張。
在學生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高,沒有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實驗的組織和引導,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探究中來。
此外,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多采用多媒體等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同時,要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更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提高他們的物理應用能力。
聲音的特性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及其相互關系。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音調、響度和音色是聲音的三個特征。
2.常識性了解音調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響度的大小跟物體振動的振幅和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3.知道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現(xiàn)實世界物體的發(fā)聲是豐富多彩的,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教學重、難點解析
重點
聲音的三個特性。
難點
音調的高低是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響度的大小跟物體振動的振幅和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音調、響度和單色三者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
師:收錄機、樂器(電子琴、小鼓等)、鋼尺、發(fā)音齒輪、音叉、示波器、乒乓球、收音機及喇叭
生:自帶器具(如梳子、塑料硬片、鋼尺、塑料尺等)、音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 (約 4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用收錄機播放一曲交響曲。(如《命運》交響曲)
2.講述:同學們剛才欣賞到的震撼人心的樂曲,表達了人們與命運抗爭,在逆境中奮進的精神。有的地方音調低沉,有的地方單調高昂;有時聲音大,有時聲音;有鋼琴和其它樂器組合演奏出了偉大的樂章。為何能奏出如此變化多端的曲子來呢?學了這節(jié)課后,同學們將知道其中的奧妙。
教師板書出課題:“聲音的特性”
1.欣賞樂曲,受到強烈的音樂感染。
2.聽講,產生探究聲音奧妙的迫切愿望。
二、音調:(讓學生體驗探究的基本過程,但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 (約 16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演示:拿出一個樂器(用簡易的兒童樂器也行,沒有樂器可用實驗室不同的音叉)演奏音調高低不同的音符。
講述:剛才同學們聽到的音符,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我們也知道,按動鋼琴的琴鍵,從左到右,音調逐漸增高。我們把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 板書音調的定義。
2.探究:
(1)提出問題:問學們不僅知道了音調有高低,還能分辨高低音,那么音調為什么有高低呢?它的高低又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2)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隨堂學生實驗):同學用自己手邊的器具,能想辦法發(fā)出音調不同的聲音嗎?
大家能拿出既發(fā)出音調不同的聲音,又便于觀察的方案嗎?
引導有些小組進行教材中的方案(其他方案也行)。如P19圖1.3-1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注意使鋼尺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3)分析和論證: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的快慢和發(fā)聲的音調。引導學生分析:鋼尺振動的越快,發(fā)出的音調越高;鋼尺振動的越慢,發(fā)出的音調越低。
3.演示:先介紹發(fā)聲齒輪,請一位學生上臺觀察在同一軸上的幾個發(fā)聲齒輪的齒數(shù),并告訴全體同學,每個齒輪的齒數(shù)不同。
轉動齒輪,用塑料硬片接觸齒輪的齒,使塑料硬片振動發(fā)聲。讓學生注意觀察,硬片接觸不同齒數(shù)的齒輪時,發(fā)出的聲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個高?哪個低?
引導學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觸齒數(shù)多的齒輪時,振動快,發(fā)出的音調高;接觸齒數(shù)少的齒輪時,硬片振動慢,發(fā)出的音調低。
4.講述:可見發(fā)聲體振動的快慢是一個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決定著音調的高低!拔锢韺W中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頻率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的單位為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板書結論。
由演示得出:音調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越低。
5.提問:昆蟲飛行時翅膀都要振動,當蝴蝶和蜜蜂從我們背后飛過時,為什么我們憑聽覺能發(fā)現(xiàn)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fā)現(xiàn)飛行的蝴蝶?
講述: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是有一定的范圍的。大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在20Hz到20000Hz之間。人們把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人們把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
提問:為什么有些聲音在人們毫無察覺時,貓、狗就已經警覺地聽到了?
教師簡要介紹一些動物的聽覺頻率范圍、發(fā)聲頻率范圍與人的差異。并擴展介紹超聲、次聲現(xiàn)象及其廣泛的應用,有些情況下也存在危害。
6. 演示:觀察聲波的波形
將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信號輸入到示波器上,觀察不同頻率音叉聲音聲波的波形。再將男女同學的聲音信號輸入,比較波形。
1.學生聽音而且指出音的高低。(學生音樂課具備這樣的常識)
獲得對音調高低的感性認識后,了解音調的定義。
2. 探究
。1)思考,進行猜想。(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根據(jù)平時自己對聲現(xiàn)象的觀察,發(fā)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管學生的'看法如何,教師都應該表揚、鼓勵,倡導大家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
。2)學生積極地嘗試各種辦法,有的可能用鋼尺、塑料尺撥動,有的可能有長短、大小不同的筆筒吹,有的可能敲動不同的物體、不同的部位。
學生篩選出方案。
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注意聽聲、觀察。
(3)比較、分析,認識到音調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
3.學生觀察器材、弄清原理,認真聽聲、作出比較。
分析、比較,再次認識到音調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為后面的歸納打下基礎。
4.聽講,這里是學習物理學第一個引入了物理量,認識到引入物理量總是為了表達一定的意義,認識到頻率這個物理量的意義和定義、單位及單位的符號。
歸納。作好記錄。
5.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學習小組間有不同看法也可以爭論。
聽講。了解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概念。
學生可自由舉手發(fā)言,然后教師小結學生發(fā)言,并作明確解答,擴展知識,活躍思維。
學生也可以舉一些自己了解的超聲、次聲現(xiàn)象及其應用。
6.觀察。獲得“單調與振動頻率有關”的感性認識。
三、響度:(繼續(xù)探究活動,鍛煉學生大膽嘗試、大膽實驗的精神)(約 12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演示:用一面小鼓或音叉,輕敲和重敲讓其發(fā)出聲音。問:同學們聽出聲音有何不同?
講述:物理學中,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
板書響度的定義。
2.探究:
(1).提出問題: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2).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
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觀察乒乓球彈開的幅度。使音叉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
(3)分析和論證:比較不同響度的情況下乒乓球彈開的幅度。引導學生分析:音叉的響度越大,乒乓球彈開的幅度越大;音叉的響度越小,乒乓球彈開的幅度越小。
3.演示:關于響度跟振動的振幅的關系,除了以上所述的實驗外,在紙盆喇叭上放置乒乓球,改變音量大。挥们脫粢舨鎸⑹⒃诒P內的水濺出等實驗都可以觀察,效果也很好。但在實驗時要注意可見度,如果可見度不佳,可請后面的同學上講臺來自己做,做后大聲地告訴全班同學。
4.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并板書結論。
5.演示、補充:拿出鬧鐘讓同學們聽。前排同學可以清晰地聽見鬧鐘滴答的聲音,后面幾排的同學幾乎聽不見。表明:響度還跟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1.觀察、聽音,然后回答:聲音的強弱不同(或聲音的大小不同)
了解響度的定義。
2.探究:
。1)思考。提出猜想。
(2)設計實驗:除了教材中的實驗方案,有其它實驗方案更好。提倡學生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案。
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3)比較、歸納。認識到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3.觀察演示實驗或上講臺進行實驗。對實驗方案有創(chuàng)新的同學給予很好的評價。
4.了解振幅的意義和定義。
在實驗基礎上,在老師引導下歸納出結論: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響度跟物體振動的振幅有關。物體的振動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5.觀察、了解。
四、音色:(通過體驗和事例,認識音色這個特征) (約 5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演示:用不同樂器(如電子琴、吉它、音叉等等)發(fā)出同一音調的聲音。大家閉上眼睛能辨別出來嗎?
找四個同學在后面分別念一首詩,能指出是哪一個同學嗎?
講述:除以上音調、響度外,音色也是樂音的一個特征。板書出“音色”這個概念。
不同的樂器的音色不同,演奏同一曲子,我們可以聽出差別。不同人說話的音色不同,所以就有了“聞其聲而知其人”。
2.演示:觀察波形
將話筒接在示波器的輸入端,用不同的樂器對話筒發(fā)出相同音調的聲音,例如都發(fā)C調的1(do),比較各波形有什么不同。
1.聽聲音、參與活動。
聽講。甚至有些同學的思維得到擴散,“我們能聽出敲桌子聲和打碎玻璃聲,是因為音色不同嗎?”“在家里,我還能辨出爸爸、媽媽的腳步聲,是因為音色不同嗎?”等等,教師給以肯定。
2. 觀察波形。對“不同樂器音色不同”獲得感性認識。
五、簡單小結(鞏固本節(jié)的知識點) (大約 2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了樂音的三個特征,即音調、響度和音色。恰當?shù)臉芬艚o人以精神上的調節(jié),藝術上的享受,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通過本課學習,希望同學們知道:
1.什么是音調?音調是由什么因素決定?
2.什么是響度?響度跟哪些因素有關?
3.人們能分辨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是根據(jù)樂音的哪一個特征?
回顧本節(jié)內容,回答。
六、課堂練習: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深對聲音特性的理解,鞏固基本知識和技能。(約6分鐘)
練習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出示題目,引導學生思考、分析。
1.雷雨季節(jié),有些小孩害怕雷聲,是因為雷聲的 ( )
A、頻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響度很大 D、音調很高
2.“震耳欲聾”反映了聲音的______很大;“聲音刺耳”反映了聲音的______很高;我們能夠分辨出各種不同樂器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______不同.
3.馬戲團的訓狗員,在舞臺上用一種特殊的信號訓狗,觀眾完全沒有察覺,狗卻準確的聽從信號做各種動作。試說一說這其中的奧妙?
1.根據(jù)對雷聲的體驗回答問題。
答案:C
2.根據(jù)對生活的觀察和教學中對音調、響度和音色區(qū)別的認識,得出答案。
答案:響度,音調,音色。
3.經過小組討論,利用人與動物聽聲的頻率范圍的差異回答。
答案:人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數(shù)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大約是20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狗能聽到的聲音范圍遠比人耳聽到的范圍大,使從15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聽到人聽不到的高頻率的聲音,馴狗員用的是超出人的聽覺范圍但在狗聽覺范圍內的信號。
七、課后延伸練習
P21“想想議議”
(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動頻率低于20Hz,蚊子的翅膀振動頻率在500~600Hz。蝴蝶的翅膀振動頻率低于人的聽覺頻率范圍,而蚊子的翅膀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內,所以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卻聽到了討厭的蚊子聲。)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聲音的特性
一.音調
1.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跟物體振動快慢有關。
2.頻率: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3.超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
次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
二.響度
1.響度:指聲音的強弱。
2.響度與振幅有關。也與距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三.音色
我們能聽聲辯物是根據(jù)音色不同。
【聲音的特性教案】相關文章:
聲音的特性教案(精選11篇)03-17
大班科學《認識聲音的特性》教案02-06
《聲音的特性》教案設計(精選9篇)01-06
《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05-02
聲音的特性教學反思04-06
聲音的特性 訓練題05-01
金月升聲音的特性課件教案學案04-25
聲音的特性 課堂練習05-01
《聲音的特性》優(yōu)秀教案設計(通用12篇)09-21
八年級物理《聲音的特性》教案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