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1
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是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蹦蔷褪恰獪贤。溝通能力是幼兒教師的一項基本功,與家長溝通是幼兒教師不可回避的工作內(nèi)容,為此園長為我園老師購買了《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完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有十章,主要從介紹溝通的基礎(chǔ)知識、與家長溝通的心理效應(yīng)、與不同類型的家長、不同性格的家長、不同從業(yè)背景的家長、存在不同教養(yǎng)誤區(qū)的家長、不同年級幼兒的家長、有特殊需求的幼兒家長、難以溝通的家長、與家長溝通的多種途徑這十大方面展開講述。本書的作者晏紅,是北京市幼教學科帶頭人,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特邀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常務(wù)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在兒童情緒管理、家庭教育咨詢和親子教師培訓有相關(guān)的專業(yè)經(jīng)驗,深受家長和老師們的歡迎。讀這本書的時候給人很輕松的感覺,它所講述的個個都是現(xiàn)實教育中的案例,作者自始至終都用案例來告訴幼兒園老師溝通之道,讓我好好學到了一些與家長溝通的方法。
書中的案例對我?guī)椭艽,其中有一篇《與小班幼兒的家長溝通》對我?guī)椭艽螅驗榻衲晡医尤瘟诵“嗟陌嘀魅。小班的孩子剛(cè)雸@,家長難以控制自己的擔心與不安,就像晏紅老師列舉的案例一樣,經(jīng)常有“探頭探腦”的家長,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結(jié)合晏紅老師在書中所教的方法利用早入園、放學和發(fā)飛信的方式與家長溝通,提醒家長放松心態(tài),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期,并列舉我們平時遇到的一些實例,為他們提供一些實用性和操作性較強的教育策略,像緩解幼兒焦慮情緒的一些方法:有的家長會采取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悄悄離開,或者放下孩子轉(zhuǎn)身就走等不辭而別的方式,這樣不但不能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反而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讓他們對分離產(chǎn)生強烈的恐懼心理。其實,媽媽可以蹲下來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看見媽媽離開會很難受,但是媽媽必須要上班。如果你難受就哭一會兒,你是想哭5下,還是想哭10下?媽媽陪著你!睂τ诤⒆觼碚f,不讓他哭,他做不到,讓他少哭,他做得到。孩子的情緒壓力得到適當釋放,有助于降低分離焦慮的程度。還有就是讓孩子帶上心愛的小物件到幼兒園和家長避免說一些“你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之類的話等。
讀了這本書后我還知道了有效的溝通取決于溝通者對溝通對象的充分了解與尊重,要依據(jù)溝通對象的個性特點采取因人而異的溝通方式。每一個家長的合作意識不同,教師也是需要因人而異的。家長是一個復雜、多元的.群體,在年齡、性別、性格、職業(yè)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我們不能正視他們的差異而采取單一、雷同的溝通方式,同時也不能對每個家長進行過于主觀的猜測和推斷,我們必須整體把握家長的基本特征,來解決自己面臨的溝通問題。晏紅老師在書中根據(jù)幼兒教師經(jīng)常遇到的家長群體,分門別類的概括了家長在教育觀念和教育習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了相應(yīng)的溝通策略。其實想取得家長的信任必須先重視情感溝通,贏得孩子對老師的熱愛也就贏得家長的信任,孩子越愛你這一位老師,家長也就越信任你。
一位哲人說過:“掌握了溝通,你就掌握了世界!迸c幼兒家長的溝通是一種基于知識又超越知識的實踐智慧,需要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磨練,積累更多的溝通經(jīng)驗,做一名合格和深受幼兒與家長歡迎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2
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是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則是幼兒園和家庭合作共育的橋梁。一開始打開這本書,看目錄就讓我心中一震,書中主要從家長溝通的心理效應(yīng)、與家長溝通的多種途徑、與不同類型的家長、不同性格的家長、不同從業(yè)背景的家長、存在不同教養(yǎng)誤區(qū)的家長、不同年級幼兒的家長、有特殊需求的幼兒家長、難以溝通的家長溝通方法,這九大方面展開講述。而每一大方面又分的很細致,數(shù)了數(shù),光是家長的種類就有43種?雌饋硪龅墓φn真的很多!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幼兒園教師,面對與家長交流,確實有些無所適從感,讀了本書后,獲益良多。幼兒園家長是一個復雜多元的群體,不能用單一的方法溝通,應(yīng)根據(jù)不同家長采取不同的辦法,比如說與媽媽溝通,現(xiàn)在的媽媽可能通過網(wǎng)絡(luò)雜志書籍對育兒心得頭頭是道,但是不排除這些信息有不正確的偽科學,我在將來的工作中會以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和家長說話,一些育兒理念可能還是我不知道的也可以向家長學習。
還有媽媽與祖輩的教養(yǎng)觀念差異,兩輩人各有所長,我會鼓勵媽媽們以平和尊重的態(tài)度跟祖輩溝通,雙方各取所長,以"家和萬事興"為基礎(chǔ)。爸爸有四種類型,不管型爸爸、嚴管型爸爸、溺愛型爸爸、伙伴型爸爸,要向不管型爸爸宣傳父親參與早教的意義,幫助嚴管型爸爸樹立親和的父親形象,幫助溺愛型爸爸尊重兒童的獨立性,讓榜樣型爸爸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在與祖輩家長溝通時宣傳"生活即教育"的教養(yǎng)觀念,有些祖輩家長潛意識里生活就是生活,教育是教育,因此他們認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環(huán)節(jié)不需要教育,只要把孩子照顧好就可以,缺乏寓教育與生活之中的教育觀念。還有些祖輩家長認為小孩子什么都不會,事事都要包辦代替照顧周全,并且認為這是種愛護孩子對孩子好的表現(xiàn),應(yīng)該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試一試想一想,做事情可以家長做一半給孩子留一半,有時候可以巧妙的裝懶,讓孩子分擔一些事情,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獨立性以及與他人的合作意識。
晏紅老師還告訴我要取得家長的信任則側(cè)重情感溝通,贏得孩子對老師的熱愛情感也是贏得家長信任的基礎(chǔ),孩子越愛你這一位老師,家長也就越信任你。每一個家長的.合作意識不同,教師也是需要因人而異的。晏紅老師同樣密切聯(lián)系幼兒教師日常工作實際一一舉例、一一剖析,所給出的案例都能引起共鳴,解決方法都是那么恰到好處,給我一種豁然清晰的感覺。
書里的一個個案例給我的啟發(fā)很大,促使我思考、重視該如何做好家園聯(lián)系工作:那就是要"理解"、"信任"、"合作"。如書中有個例子,一位媽媽為了照顧孩子把工作辭去,全職在家,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強,喜歡說甜言蜜語,每天打扮的干干凈凈,很討人喜歡,但是她自己動手的愿望不強,每次讓小朋友自己洗手吃飯總落到最后,并且對老師說:"老師,你幫幫我吧。"老師說;"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得的事自己做。"她就說:"就幫我這一次嘛,求求老師媽媽了。"老師把這個情況告訴家長,沒想到媽媽聽了哈哈大笑,覺得孩子很可愛,說著"謝謝老師了。"還有另一個情況,孩子不肯好好午睡,總是影響其他人,老師告訴媽媽才了解到,孩子跟大人保持著一樣的作息時間,晚上到十二點才睡,然后跟大人一覺睡到自然醒。媽媽對老師的態(tài)度很好,對老師的建議卻不在意。本書首先分析了這類家長的心理特點,全職父母由于生活交際圈子狹窄,教育孩子便成了她們的首要任務(wù),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認可,所以教師首先要對她們表示認可,會對她們產(chǎn)生很大的鼓舞,然后再把孩子的情況跟實際聯(lián)系起來,而不是只空講大道理。比如,提醒家長不要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隨意推遲孩子的睡眠時間,影響孩子第二天的午睡,可以將一些國外的研究報告告訴家長,孩子睡覺時會分泌一種叫褪黑色素的荷爾蒙,它與預防癌癥有關(guān),分泌最多的時期在一至五歲。通常情況下,22:00開始分泌,23:00逐漸上升,凌晨2-3點達到高峰,然后逐漸下降,所以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我想自己也會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不斷磨練,積累更多的溝通經(jīng)驗,成為幼兒與家長歡迎的幼兒園教師。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3
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是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倍己玫臏贤ㄅc交流則是幼兒園和家庭合作共育的橋梁。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和參考,從我們在與家長溝通中會出現(xiàn)的誤區(qū)、表現(xiàn)、目標,溝通時的心理反應(yīng),與不同類型、性格、從業(yè)背景、不同年級幼兒的家長溝通到與有特殊需求的幼兒、難以溝通的家長和與家長溝通的途徑這方方面面的家長都考慮到了并且有為之匹配的方法,加之以詳實的案例,給了我在家長溝通方面很好的參考素材。
書中提到的與家長溝通越位的表現(xiàn)也讓我印象深刻。我記得在我剛來到一心童的時候,靳秀姐給我們上過一堂關(guān)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課,其中也提到我們在與人溝通時要保持合適的距離,這樣的溝通才會更加禮貌和文明。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適宜采取46-122厘米的個人距離,以至少不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說話時的呼吸為宜,F(xiàn)在和家長溝通的.還不是很多,我在與別人溝通時可能有時會沒有注意這種小細節(jié),但是細節(jié)往往是體現(xiàn)一個人個人素質(zhì)的時候,所以我們在溝通的時候應(yīng)更加注意細節(jié),這樣才能和家長有效溝通。
在與家長溝通的心理效應(yīng)中首因效應(yīng)和投射效應(yīng)是我們老師應(yīng)該多加注意的。
首因效應(yīng)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的效應(yīng)。老師在與家長初次溝通時,家長關(guān)心的可能不是老師說了什么而是老師說話的態(tài)度,他們會觀察老師是否親切,是否受孩子喜歡。這個第一印象常常被人們優(yōu)先加工,先入為主地半段一個人,進而形成難忘的記憶。想象我們自己也是這樣啊,常常會根據(jù)第一印象在心理給別人一個評分,作為日后的參考。首因效應(yīng)對家長的影響也是尤為明顯的,我在實習的時候,一個家長特別喜歡小班的主班李老師,常常和老師聊天,也和別的家長說李老師是個關(guān)心孩子的好老師。有一次那位家長的孩子的頭上在幼兒園不小心磕了一塊皮,李老師細心解釋之后,家長也能特別理解老師的工作。所以老師要積極發(fā)揮首因效應(yīng)的作用,主動想辦法給家長們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投射效應(yīng)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強加于人的一種心理。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shè)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或傾向等,常常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其實這不僅是在與家長溝通中我們常有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不自覺的“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比如自己喜歡吃花菜,可能在招待客人時就會做一盤花菜,讓客人吃花菜,客人不吃你心理就會覺得他辜負了你一片心意,可是你想過客人喜歡吃花菜嗎?客人對花菜過敏嗎?這些都是我們生活在紅的小事,卻時時刻刻體現(xiàn)著投射效應(yīng)。在與家長溝通時更要注意自己的想法是否強加于家長,對自己的經(jīng)驗不要過度自信,在對家長提建議時要考慮到家長是否會產(chǎn)生壓力,一視同仁的對待所有家長,多多換位思考,這樣我相信與家長的溝通就會更加順暢。
不管是首因效應(yīng)還是投射效應(yīng),作為老師我們想要達到的結(jié)果是得到家長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我們更應(yīng)該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成為家庭和學堂之間良好的橋梁。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05-02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800字10-19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讀后感范文3篇05-05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