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山會館
三山會館
三山會館始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由福建旅滬水果商人于1909年集資興建,1914年竣工。位于上海市南浦大橋橋堍中山南路1551號,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會館建筑。因福州城內(nèi)有三座山:東南于山、西南烏石山(亦稱道山)、北面越王山(亦稱閩山),故會館得名“三山”。三山會館1959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F(xiàn)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市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上海市紅色旅游基地,2010年世博會城市文化特色展示館。
建于清末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的“三山會館”,是一座四周護有高約10米紅色清水磚面圍墻、院落開闊的古建筑。原是福建水果商人營建用以聚會和奉祀天后的地方,故又名“天后宮”!叭健笔歉V莸膭e稱,館名取意于福建省會福州城中有三山、即東九仙山,西閩山,北越王山(又一說為于山、冶山、鳥石山)。此說出于北宋文學(xué)家曾鞏的文章,曾鞏曾出任過福州的地方官。三山會館不僅有很高的藝術(shù)欣賞價值,它還是本市唯一保存完好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遺址。1927年3月21三山會館日,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舉行了第三次武裝起義,同封建軍閥進行了殊死的斗爭,譜寫了中國工運史上光輝的一頁。起義勝利后,上海總工會工人糾察隊南市總部就設(shè)在這里。三山會館內(nèi)還陳列著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的圖片和文字史料。
建筑特點
會館原建筑處在豐淞園路239弄引安弄15號內(nèi),被包圍在深巷民居之中。會館主體建筑占地一千平方米,整幢建筑雕梁畫棟、殿宇高大、別致秀麗,富有福建特色。會館大殿中央原來供奉一尊湄州天后神女像,所以在入門處"三山會館"的門額上方刻有“天后宮”的字樣和圖案。天后女神在福建一帶民間亦稱之為媽祖。
與大殿遙相對應(yīng)的古戲臺兩邊建有觀樓。古時演戲是敬神的,看戲的人只能位于兩邊。古戲臺建造得非常精致,戲臺中央頂上有覆盂形的藻井,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四周雕有上海老城墻城門的模型,設(shè)計科學(xué),臺上演戲時能起到擴大音響的效果。古戲臺前的兩根青石柱上刻有對聯(lián)一副:“集古今大觀、時事雖異,得管弦樂趣,情文相生!弊肿骤F劃銀鉤,古戲臺的藻井與四周的“魚尾龍”均為初建時貼的金,至今仍保存完好。南面進門圍墻為一青磚雕刻照壁,臨一天井。坐北朝南巍然立起一座紅磚建造的.高大門樓宅第建筑。
門框砌青石,上方嵌以橫形巨石,上陰刻“三山會館”,再上方嵌以雕花豎石,中間呈現(xiàn)“天后宮”3字。今雕花已遭損毀,看不出原花紋面貌。在門兩邊墻基上壘著大形方石,石上都有精美的浮雕,古樸清雅,極含裝飾意味。樓門山墻原也嵌著青石周邊欄桿,上頭雕刻著各種神話人物故事圖及花卉圖案,刻工極其精細,與墻基方石上的浮雕形成呼應(yīng),今山墻欄桿、石雕已不見,改為綠白相間的水泥裝飾,呈現(xiàn)簡樸。
進入大門,面對正殿,中間是一石板鋪成的大天井,銜接門樓突出的一座建筑為戲臺,即“打唱臺”。兩邊為二層樓廂房,三面穿連。大殿內(nèi)原藻井呈圓錐形、頂上雕有蓮花,有落英繽紛之感。四角刻有福壽圖案,至今保存完好。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殿堂正面沿墻,原塑有湄州天后林默及其父母等家人塑像。中間設(shè)祭臺,供奉航海保護神天后娘娘。兩邊塑有歷代名賢像。正對大殿的戲臺,裝飾也十分華麗。臺頂部為喇叭形藻井。楹柱上也繪有彩圖,金碧輝煌。四周刻有上海城墻一高大玲瓏玉石,稱異彩紛呈,是一幢工藝高超的古建筑。
歷史沿革
三山會館始建于1909年(清宣統(tǒng)元年),歷時5年竣工。全館占地4畝,是滬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會館建筑。飛檐翹角、氣勢雄偉,具有典型的三山會館福建建筑風(fēng)格。館內(nèi)古戲臺的設(shè)計與制作工藝尤罕見,項部是金碧輝煌喇叭型的藻井,四周刻有上海城墻模型。
1959年三山會館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滬上新的歷史文化景觀。上海開埠以后,各地商人云集上海,相繼建立了數(shù)百家同鄉(xiāng)會館和同業(yè)公所,作為福建會館的三山會館建于1909年,整幢建筑別致秀麗,雕梁畫棟、流金溢彩。古戲臺的藻井為全木結(jié)構(gòu),雕刻著“五福捧壽”、“暗八仙”圖案以及上海老城的八座城門、城墻。城門上有百鳥朝鳳,鑲嵌著夜明珠。古戲臺前的石柱上鐫刻著對聯(lián)“集古今大觀時事雖異,得管弦樂趣情文相生”。三山會館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的遺址,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為響應(yīng)北伐、推翻軍閥政府在上海的反動統(tǒng)治,先后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指揮部就設(shè)立于此,周總理曾到三山會館慰問工人。民國29年前后,在會館內(nèi)創(chuàng)辦三山中學(xué)和八閩小學(xué),1950年中學(xué)部停辦。
1952年后,小學(xué)由人民政府接辦,改名半淞園路第一小學(xué),直到1979年停辦。1980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為辟通中山環(huán)路,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將三山會館作移位修復(fù),工程歷時3年完成。三山會館除了繼續(xù)保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外,還在文物保護、旅游功能等方面加以拓展,上海民間收藏品陳列館以其新、奇、精、博的特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賞者。三山會館古色古香的古建筑與美輪美奐的民間收藏品融為一體,珠聯(lián)璧合,相映成輝,給人以美的享受。設(shè)在三山會館內(nèi)的上海民間收藏品陳列館,自1992年開館以來,每年舉辦一次至二次大型的收藏展覽!1992上海民間收藏品大展”,被列為92中國友好觀光年上海十大活動之一;1993年12月“紀念毛主席誕辰一百周年大型收藏展”;1994年4月“古董藝術(shù)家具展”;“2002年上海民間收藏展”等。這些展出活動,參展者之多,藏品之豐富,給人新、奇、精、博的感覺,展現(xiàn)了上海民間收藏“半壁江山”的風(fēng)采。會館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上海的會館公所興起、繁榮至消逝,歷史過程長達三個多世紀。據(jù)史料記載,鼎盛時期上海的會館公所多達400余座,大多沿黃浦江和老城廂一帶而建,它們在助推上海近代化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會館是城市發(fā)展的見證,也是上海移民城市、多元文化形成重要的組成部分。始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的三山會館是滬上唯一保存完好、對外開放的晚清會館建筑,也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唯一保存下來的革命遺址。
1959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三山會館如今已走過了百年歷程,經(jīng)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夕,一座以展示上海會館公所“興衰史”的陳列館在三山會館拔地而起。它與會館古建筑融為一體,相映生輝,將成為中外文化傳播與交流的橋梁。
【三山會館】相關(guān)文章:
多倫山西會館04-28
重慶湖廣會館導(dǎo)游詞02-25
重慶湖廣會館的導(dǎo)游詞12-29
蘇州三山島導(dǎo)游詞04-30
三山島-倉上成礦帶控礦規(guī)律與深部外圍找礦研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