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光葉蕨
光葉蕨
光葉蕨(光葉蕨)
光葉蕨(拉丁學名: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蹄蓋蕨科中等大的林下陰地常綠植物。根狀莖短橫臥,葉近生,基部褐色,稍膨大,葉片狹披針形,羽片近對生,平展,無柄。孢子囊群圓形,囊群蓋卵圓形,薄膜質,灰綠色,孢子圓腎形,深褐色,不透明,表面具較密的棘狀突起。是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國瀕危物種。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二朗山山地長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下。
目錄 形態(tài)特征 生長環(huán)境 分布情況 繁殖方式 收縮展開 形態(tài)特征根狀莖短橫臥,被有殘留的葉柄基部,先端被有淺褐色卵狀披針形鱗片;葉近生。能育葉長40~45厘米;葉柄長可達7~8厘米,直徑約2毫米,基部褐色,稍膨大,略被一二伏貼的披針形鱗片,向上禾稈色,近光滑,向軸面有一條淺縱溝;葉片狹披針形,長可達35厘米,中部寬6~8厘米,向兩端漸變狹,頂部羽裂漸尖頭,向下一回羽狀一羽片羽狀深裂;羽片30對左右,近對生,平展,無柄,相距約1厘米(下部的較疏遠),基部一對長僅1厘米左右,三角形,中部最長的羽片長3~4厘米,基部寬約1厘米,狹披針狀鐮刀形,漸尖頭,向上彎,基部不對稱(上側較寬,截形,下側較狹楔形或鈍圓),羽狀深裂達羽軸兩側的狹翅;裂片可達十對左右,斜向上,長圓形,鈍頭,彼此以狹缺刻分開,在羽片下部,羽軸上側的裂片較下側的略長,且基部2片較大,長約5~8毫米,寬約3毫米,向上逐漸變短,基部下側一片近卵圓形,略縮短,邊緣全緣,或下部1-2對略具小圓齒。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側脈上先出,3~5對,單一,斜上,伸達葉邊。葉干后近紙質,淡綠色,無毛;葉軸上面有縱溝,無毛。孢子囊群圓形,每裂片一枚,生于基部上側小脈背部,靠近羽軸兩側各排列成一行;囊群蓋卵圓形,薄膜質,灰綠色,老時脫落,被壓于孢子囊群下面,似無蓋。孢子圓腎形,深褐色,不透明,表面具較密的`棘狀突起。
生長環(huán)境終年潮濕,霧、雨水多,日照少。年平均氣溫6~8℃,極端最高溫28℃,極端最 低氣溫-16℃;年降雨量1800~2000毫米;相對濕度85~90%;年霧日達280天以上;日照時數(shù)不足1000小時。土壤為石灰?guī)r、砂巖、頁巖發(fā)育的山地黃壤及山地黃棕壤,pH值4.5~5.5。光葉蕨生于陰坡林下,主要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山地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群落樹種為包槲柯,扁刺錐,珙桐,香樺,糙皮樺,水青樹,連香樹,疏花械,川滇長尾械等。晚春發(fā)葉,7~8月形成孢子囊。9月成熟。
分布情況分布區(qū)屬四川盆地西緣,“華西雨屋”的中心地帶,氣候終年潮濕多霧,主要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山地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 四川天全二郎山鴛鴦巖至團牛坪。
繁殖方式光葉蕨常見的繁殖方法有孢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組織培養(yǎng)等幾種方法,其中小面積生產(chǎn)可采用分株法,規(guī);a(chǎn)通常采用組織培養(yǎng)。分株繁殖一般于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把植株從盆中倒出,根據(jù)需要將一株分成數(shù)株,每株帶有根和葉。 分株時要小心,切勿損傷生長點,盡量保留根部原有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損傷的葉和根,按原來定植的深度栽植。分株繁殖無嚴格的季節(jié)要求,一年四季皆可進行。要求土壤富含有機質,疏松透水,微酸性(pH值5.5至6.0)。基質一般以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巖或粗沙按2:1:1的比例配制,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巖按1:1的比例配制。
【光葉蕨】相關文章:
熱帶蕨婁植物專題(五)長葉實蕨的栽培管理05-02
扇葉鐵線蕨葉片對巖溶環(huán)境的生態(tài)適應05-03
鞭葉鐵線蕨的功效與作用、藥用價值11-03
光葉楮苗木繁育技術研究初探04-26
闊葉鱗蓋蕨和粗毛鱗蓋蕨(碗蕨科)配子體發(fā)育的研究04-26
紫葉稠李全光噴霧嫩枝扦插繁殖技術04-29
多鱗鱗毛蕨的功效與作用02-01
新蹄蓋蕨--一個細齒角蕨的不必要組合04-26
暗適應葉光誘導期間出現(xiàn)的光聲瞬態(tài)研究初報04-30
設施葡萄高光效、省力化樹形和葉幕形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