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騫墓
張騫墓
張騫墓(張騫墓)
張騫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城固縣城西3.5公里的饒家營,是西漢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張騫的陵墓。張騫墓座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對漢代石虎雕工粗獷,姿態(tài)雄偉,格局大方。墓前豎有石碑三通,正中一通,高182厘米,寬80厘米,上刻隸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是清干隆時陜西巡撫畢沅所立。左側(cè)有碑“漢博望侯墓碑記”,為清光緒時城固知縣胡瀛濤立。右側(cè)一碑,上刻“張氏后商”諸名。張騫墓也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絲綢之路:起始段與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22處申遺點之一。
目錄 簡介 申遺價值 人物簡介 地理位置 簡介張騫墓座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對漢代石虎雕工粗獷,姿態(tài)雄偉,格局大方。 百姓緬懷張騫,賦予石虎以神話色彩:傳說他們是張騫泛搓時所得天宮織女的一對支機石。解放前,這一對石虎一直是當?shù)匕傩斩\病乞嗣求雨的神靈。 陵園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布。獻殿內(nèi)置著名書畫家張重光所繪大型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鑿空圖”。東西配殿為展室,分別推出“張騫生平偉績”展覽和具有鮮明陜南特色的民間藝術展覽。闕式大門青磚筒瓦,古樸大方,兩闕相對,飛檐斗拱,再現(xiàn)了兩漢宮闕的建筑特色。 1986年與1993年,兩屆“張騫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這里召開,大力弘揚張騫“敢為天下先”的開拓進取精神,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如今,城固每年舉辦一次張騫文化藝術節(jié)。 張騫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墓地在縣城西2.3公里處饒家營村,現(xiàn)為張騫紀念館,屬陜西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騫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為紀念西漢著名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而建,包含有張騫墓等文物景點,位于陜西省城固縣城以西三公里處的博望鎮(zhèn)饒家營村。 張騫墓坐北朝南,東西寬15米,南北長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圍有古柏環(huán)繞,墓前有石碑四通、漢代石虎一對。大門前豎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組成的石華表一對。1988年修起了雄偉壯麗的漢代闕式大門門樓,鋪設了墓園甬道,栽種了名貴花木。1991年又修建了氣勢雄偉的三間獻殿,東西墻壁上懸掛有“張騫出使西域圖” 和“鑿空圖”。 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長3公里、寬10米的全縣第一條旅游專線公路,可由縣城直達紀念館。如今,修葺一新的紀念館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頗受游客青睞。 2006年05月25日,張騫墓作為漢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申遺價值張騫墓是公元前2世紀漢帝國杰出的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辟者張騫的墓葬,與絲綢之路開辟這一東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歷史事件密切關聯(lián)。 張騫墓位于漢中市城固縣博望鎮(zhèn)饒家營村,是中國西漢時期杰出的外交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的.墓葬。公元前114年張騫病逝于長安,歸葬故里。該墓自漢以來,歷代文獻均有著錄,沿革明確。1938年,西北聯(lián)大對張騫墓墓道進行了初步發(fā)掘,出土刻有漢隸“博望造銘”封泥,及灰陶片、瓦罐、漢五銖錢等文物,從考古學上證明了該墓的真實性。 張騫墓是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開辟者、漢代杰出外交家張騫的墓葬,與絲綢之路開辟這一東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歷史事件密切關聯(lián)。其以具有漢代特征的封土墓葬形制、“博望造銘”封泥、石首等出土物,與張騫這一偉大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特征相印證。遲至當今社會,張騫這一偉大歷史人物以其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仍受到后人的追思和紀念。
人物簡介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著名的外交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地理位置地址: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
【張騫墓】相關文章:
張騫人物簡介08-01
張騫出使西域的原因10-30
關于張騫的作文(精選16篇)11-06
曾侯乙墓03-20
過懷王墓,過懷王墓張說,過懷王墓的意思,過懷王墓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張騫紀念館導游詞04-20
河間獻王墓,河間獻王墓張繼,河間獻王墓的意思,河間獻王墓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岳母墓介紹11-18
張載墓祠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