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
春節(jié)是個很熱鬧的節(jié)日,各個地區(qū)過春節(jié)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五花八門。而我外婆家的過節(jié)方式也是十分新奇。
除夕那天,天剛亮我就被雞給吵醒了,睜眼卻發(fā)現(xiàn),外公外婆早已起床,給門貼上了春聯(lián)。我穿好衣服看了看鐘,才早上五點,此時貼好門聯(lián)的外婆點燃了一束香火和火把。我很是好奇,就問了問旁邊的媽媽:“媽,外婆這是干嘛?”“這是這里的習俗,除夕這天早上每家每戶都要派家里一個人點燃一束香和火把,拎一個水桶到山上的泉水邊,把帶來的香火先插上,然后往泉水里丟幾枚硬幣給水神,接著用水桶將“新水”挑回家……”媽媽像講故事一樣,和我講著我也像聽故事一樣專心地聽著。
不一會兒,外婆回來了,還拎了一桶水,這時舅媽拿來一個碗,媽媽也給我拿了一個,讓我喝一碗,之后家里的人也都喝了,喝完之后又各自忙各自的`了,睡覺的睡覺,燒飯的燒飯。
大年初一根據(jù)外婆家的習俗,早上吃水圓,當天均吃素食。初二也是最熱鬧的一天,用香紙敬財神,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唱山歌,穿著當?shù)氐姆椞,還會在空地上舉行活動。全村人民擠在那塊地上,看著空地上的人們精彩的表演,那一天全村上下家家燈火通明。
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間,人們在谷坪大開歌堂,日里唱“歡冬久”夜里唱“歡古!闭率逡估锏絼e人家菜園摘幾片菜葉回來,青草也要抓一把,稱為“偷青”……
等正月十五過后,年的味道開始疏散。工人們開始返工了,孩子們各自回校上學。老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習俗也是我覺得家鄉(xiāng)最獨特的習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2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在我的家鄉(xiāng),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端午風俗。
小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只是覺得這天有好吃的,好玩的罷了。
早早的算好了時間,得知今天是吃粽子的日子,我一大早就喜得快要發(fā)瘋了。
懶得在臥室與灶房間來回周旋,我干脆搬了個小板凳來,就這么坐在奶奶跟前,看著她包粽子。
“這里臟,妮兒,你快出去!
“沒事兒,我不嫌臟!毕啾汝P(guān)注這臟兮兮的瓦灶和墻壁,我還是更想看奶奶包粽子。
那雙布滿皺紋的手是多么靈巧啊!一彎,一放,一折,一綁,短短幾步,短短幾十秒,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誕生了。
要煮粽子了,奶奶怕熏著我,硬是把我推出了灶房。自己留在那兒隨時準備著添柴火。
望著灶房煙囪里冒出的濃濃的煙,不知為什么,我感到那次的粽子格外的甜。
“五月里有午端陽,粽子油條泡雄黃。”在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油條、糖糕一類的油炸食品。雄黃油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一個關(guān)于雞蛋的端午風俗。在這天,我一起床奶奶就會拿來一個提前煮好的熱騰騰的'雞蛋,然后讓雞蛋從我的頭頂一直滾到腳尖,嘴里還念念有詞“骨碌骨碌災(zāi),小病大災(zāi)都滾下來........”滾好后,再讓我把雞蛋猛地一摔,然后立刻拿起來,剝掉殼,給我吃掉。
據(jù)說,這個習俗的由來是因為老人們堅信,熱騰騰的雞蛋可以粘走孩子們身上的一切病災(zāi),在下一次端午節(jié)前都平平安安,幸幸福福。
端午在奶奶對我的關(guān)懷中走來,又在奶奶對我的祝福中離去。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3
寶清,一個坐落于東北的縣城。
雖沒有高大雄偉的建筑,也沒有遠近聞名的景色,但在寶清人的心里,這座與世無爭的小城,正是我們心中的全部,人們樸素的性格,極具風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們留戀它的原因。
東北,冷的代名詞,哪怕是立春,也仍舊是一片白茫茫,寶清人愛殺豬菜,就像北京人迷戀北京烤鴨,在冬天,嚴寒也抵不住我們火熱的心,叫上幾桌親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嘮一嘮家常閑話,小孩兒成群結(jié)隊,到外面拉爬犁,轉(zhuǎn)冰上陀螺,到了飯點,再端出用酸菜,血腸,五花肉做成的殺豬菜,邊吃邊嘮,其樂融融。
不僅殺豬菜,湯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寶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為天冷的緣故,這些食品更容易儲存,逐漸的成為寶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嘗試過在冬天釣魚嗎?對于寶清的'釣魚愛好者,這些都再平常不過,與兩三個好友,來到冰厚一米的水邊,用專屬的工具在水面鑿出兩個洞,搭上帳篷,擺上爐子,坐等魚兒上鉤,雖然外面寒風刺骨,但爐子溫暖的火光,與朋友之間釣魚的快樂,將這份看似難熬的時間,賦予了別具一格的樂趣。
說到這里,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著鑼鼓,人們穿著鮮艷的服裝,舞著,舞著,期間既有20多歲的小伙子,也有60來歲的大爺阿婆,還有一群玩玩鬧鬧的孩子,好不熱鬧!
每個人對于家鄉(xiāng),都有著同樣的感覺,寶清,一個坐落于東北的縣城,地冷,心不冷!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4
隨著時間的推移,春節(jié)的腳步離我們近了。又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一天。
備年貨
超市里人聲鼎沸,里面的音響又在大聲播報:“豆角二塊六毛錢一斤,西紅柿三塊錢一……”隨即又響起了喜氣洋洋的歌聲:“好運來,祝你好運來……”人們在各個貨架上挑選著自己心儀的物品,一瞬間貨架前竟擠滿了人。
有人在挑選著蔬菜,有人在挑著魚肉,有人在挑著新衣服……可能是因為過年的緣故,人們都有秩序地排好隊,等待著付款。出了超市門,每個人都憧憬著新年除夕夜的到來……
大掃除
過新年,當然要有一番新氣象,新面貌。正是為了辭舊迎新,所以才會打掃自己的家。掃地、拖地、擦窗、洗被子、洗碗筷……每一個縫隙都不放過。雖然很辛苦,累得直不起腰,但是辛勤換來了一番干凈、整潔。地板可以照清你的臉,窗戶閃閃發(fā)光,干凈的衣物在窗外翩翩起舞。然后是自己的衛(wèi)生,每個人都要洗澡,換上新衣新襪。整天大家都忙得團團轉(zhuǎn)。
除夕夜
除夕的光景總是短暫而美好的。飯菜一個個送上餐桌,濃郁的'香味頓時敞開來,使人垂涎三尺。當全部菜肴上桌時,就好比一桌“滿漢全席”。
大人們站起來祝酒,小孩子們就抓緊時間,爭先恐后地夾起好吃的往嘴里送。燙燙的飯菜總是會使我們張開嘴哈氣。大人們坐下來時,除夕的團圓飯才剛開始:有人一聲不吭地享受著美食,有人和老者們談笑風生,顧不上吃飯,還有人吃一口,然后沒等咽下去就開始說話了。
飯后,大人們笑著離開,小孩們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裝的全是零食。除夕夜里,老人們守歲,小孩子們總是沉沉地睡去,做著香甜的夢……。
春節(jié)已經(jīng)過去了,但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記憶。它像一本書,記載著我的成長,它又像一盞燈,照亮了新的開始。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5
在家鄉(xiāng),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風俗過節(jié),我們的風俗也不遜色于別的地區(qū)呢!
就拿離我們最近,也最喜慶的節(jié)日——春節(jié)來說吧!
春節(jié),在我們家鄉(xiāng),過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買肉,買糖,屯年貨,生怕去晚了就沒得挑了。還有做饃饃,殺公雞,拜社王爺?shù)蕊L俗?赡悴恢腊,這還要分日子做呢!
我的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啊,很講究,每天該干啥干啥,多做少做都怕壞了風俗。例如陰歷臘月二十八需要“把面發(fā)”,那就必須“把面發(fā)”,缺了少了都不行。還有春節(jié)得貼對聯(lián),不貼,“!本筒粊,也沒年味兒。還有吃餃子,象征團圓吉祥,春節(jié)就也得必須吃餃子。大年三十一晚,大家要熬夜通宵,小孩子還會收到壓歲錢,并且會對長輩說祝福語。
而第二天,則是串門送禮,祝福親人在新的一年里順心、健康、有才、進步。我們村里,還會有“會”。就是大家出來擺攤,還有人逛“會”!皶鄙峡捎性S多小孩兒見了兩眼一亮的.:糖畫,棉花糖……那兒不僅有吃的零食,面攤也有!賣玩具、衣服、首飾、掛畫的也很多,年味兒十足,大家也都喜氣洋洋的。十分熱鬧,人們肩膀碰肩膀,腳尖碰腳跟。
春節(jié)還有一個都有的風俗。過年回家,與長輩團圓。這也是家鄉(xiāng)的風俗。
還有,家鄉(xiāng)過節(jié)的風俗很多:端午節(jié),包粽子,系彩繩;重陽節(jié),團聚,插茱萸;七夕節(jié),看星星;中秋節(jié),吃月餅,賞月;……
家鄉(xiāng)的風俗,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帶著,都要記在心里,做在手上!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午,溫州人家家戶戶都有草頭湯洗澡的傳統(tǒng)。每年這個時候,大街上都飄著一股草藥的味道。
所謂的草頭湯其實就是艾草、葛蒲、金銀花等十多味揮發(fā)性中草藥混合煮成。在端午節(jié)這天溫州人習慣用草頭湯為小孩子洗澡。據(jù)說,可以防止皮膚病,洗了之后不會長疥瘡,還可以清涼解毒,驅(qū)暑避熱。
端午在五月,“五”為陽數(shù),正逢夏至左右,天氣開始轉(zhuǎn)熱,陽氣會開始變盛,寒氣收起,一起蚊蟲蒼蠅滋生。
五月開始,由于氣候溫熱的原因,食物容易變質(zhì),小孩子容易長痱子。因此,端午節(jié)時,溫州人們就用中草藥洗澡來防止皮膚病。
記得五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跑大老遠買來了菖蒲,說要用“草頭湯”給我洗澡。
到了晚上,從浴室中飄出一股中草藥的味道,一探頭,看到盆中的液體是棕黃色的,于是上前詢問媽媽:“這是什么呀?”我指著盆里的`液體。媽媽笑了笑“這是草頭湯,給你洗澡用的,快點進來吧。”
媽媽一邊幫我洗澡,一邊給我念詩:吃爻雄黃酒,毒蛇遠遠游。重五草頭湯,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麥麥,字眼學得快。吃爻重五卵,做個狀員卵。重五吃大蒜,讀書做高官。
洗完澡,整個人感覺神清氣爽。
那年之后的每年端午,再也沒有用草頭湯洗過澡,真希望這家鄉(xiāng)的風俗可以永遠流傳!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7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節(jié)日當天,街上的攤位有賣香包的、有賣粽子的、有賣粽葉的。大自然的味道在鼻尖環(huán)繞,仿佛置身于森林。在這天還有人會喝營浦酒或濁酒,認為能辟邪氣。
南方的端午節(jié)會舉行賽龍舟、插艾草、放紙鳶等。在我們這里會有摔跤、蕩秋千、斗牛等活動。我最愛看的'是摔跤比賽,尤其是摔跤比賽。兩位比賽選手腰上分別會系著一條紅色或藍色的摔跤帶,他們單膝跪地摟住對方右肩,再慢慢起身。隨著裁判一聲音哨響,兩人同時向?qū)Ψ缴砩习l(fā)力;蚬赐、或抱起對方,總之是誰能把對方摔倒誰就獲勝。最終的冠軍將會獲得一頭披紅掛彩的大黃牛。
所有的比賽再怎么熱鬧,都不如我們家里包粽子比賽熱鬧。粽子起源于人們紀念投江的大夫屈原。往年我都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做幾個,雖然老是掉江米、掉餡料的大粽子。我包粽子時總喜歡問大人,這樣做對不?那樣做對不?這樣包好看不?最終還是在捆粽子時,把最初的完美敗得一塌糊涂,搞得大人們煩得直搖頭。好在我的作品出了鍋,他們還會專門把它挑出放到我的碗里,讓我獨享。
中國之大,有南北之分。就連粽子也要分南北。每年這時南北方總會“吵”得不可開交,爭論是肉粽還是甜粽好吃。肉香品幸福,甜棗嘗快樂,我覺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端午臨中夏,千載意蘊長。端午節(jié)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處處洋溢著歡歌笑語。在這個懷念屈原的日子,我們看著傳統(tǒng)活動,吃著香甜美食,和家共度團圓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8
當火車飛馳著駛?cè)牒幽暇硟?nèi)時。爸爸告訴我,我們跨過長江了,長江以南是冬天沒有暖氣的世界。沒去過南方的朋友,一定會很好奇南方人是怎么度過寒冷的冬天的,或許會覺得痛苦難耐。而我卻覺得南方冬天的取暖方式別有一番樂趣。
記得小時候,在南方家鄉(xiāng)的冬天穿得厚厚的棉衣,室內(nèi)室外一樣的冷。每當入冬時,奶奶就會搬出一個東西——暖腳器。暖腳器插上電便開始發(fā)熱,用一個方形桌子罩們它。桌子上蓋一張曬得香噴噴的方形小棉被,這樣能更好的保留住溫度。閑暇時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將小棉被蓋在腿上,將腳放在暖腳器上,感受著桌子底下暖腳器的熱量慢慢的從腳底傳便全身,不一會兒身上就暖烘烘的了。桌子上總是擺著水果、瓜子、花生、堅果、零食,大家說說笑笑特別愜意。
南方農(nóng)村的取暖方式更為原生態(tài),堂屋中間放一個木質(zhì)方形低矮的架子,架子中間是圓形大鐵盆,將燒紅的木碳堆在鐵盆里面。不一會兒整個屋子就開始暖和起來。聰慧的人們當然不會就只是用來取暖喲。將生的地瓜、玉米、土豆、糍粑埋在鐵盤中燒盡的碳灰里,能煨出非常香甜可口的烤地瓜、烤玉米、烤土豆、糍粑;鹋璧恼戏酵掛著一串串香腸、臘肉,借用木碳燒出的煙將它們熏得焦黃焦黃的顏色。這樣熏過的'臘肉能存放一整年呢!人們圍坐在火盆周圍,像每天都有篝火晚會一樣,吃吃喝喝、聊著家常,談笑風聲。時不時會有臘肉滴下來的油掉到火堆中,傳來滋滋拉拉的聲音,好一派生活的生機與樂趣。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城市里的取暖方式更加豐富多樣起來,然而農(nóng)村很多家庭依然延續(xù)著最原生態(tài)的樣子。雖然南方?jīng)]有政府集中供暖的便利,但人們都在利用自己聰明的才智過著自己最有樂趣的冬天。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9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個地方都有各個地方的風俗,我要講的是我老家漯河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風俗。
臘月二十三的習俗一般是祭灶、掃塵、貼窗花等。據(jù)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進行獎懲,而在灶王爺?shù)淖焐险成咸牵筒粫f壞話。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爺?shù)淖,再把灶王爺(shù)漠嬒駸,美其名曰送灶王爺上天?/p>
在漯河,臘月二十三這天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有干爹干媽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媽家過小年。為什么會有干爹干媽呢?為什么要去干爹干媽家過小年呢?原來,在老家有這樣一種說法:有的孩子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三天兩頭去醫(yī)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們就會講,這孩子呀不好養(yǎng)活,一家養(yǎng)不活,得兩家一起養(yǎng)才能行。于是,選個黃道吉日,給孩子找一家適合的人家,磕頭拜干爹媽。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著父母給孩子準備好去干爹干媽家拜年的禮物,去干爹干媽家住一天。拜年的禮物可是有講究的,除了過年的禮品,特別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雞,這大公雞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萬選選出來的,據(jù)說雞冠越大,顏色越紅,就說明孩子的運氣會越來越好。九點從家出發(fā),到干爹干媽家吃中午飯,然后待到下午四五點,這才回家。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媽家過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圓了孩子兩家養(yǎng)的說法。有些孩子養(yǎng)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養(yǎng)到十二歲才能行,這以后干爹干媽就變成親戚,逢年過節(jié)去拜年走動。
這就是我們漯河過小年的特殊風俗,是不是不一樣呀,你們那里呢?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0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的家鄉(xiāng)就用隆重的儀式迎接著這個端午節(jié)的到來。家鄉(xiāng)的風俗有不少,不過在家鄉(xiāng)的這些風俗之中,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最為隆重,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
端午節(jié),清晨河面上的'水霧還在蕩漾著,不過隨著人群的集中,這些水霧悄然的散去。等到一陣陣的鼓聲響起,家鄉(xiāng)的那一條河流上已經(jīng)停放了不少的龍舟,河兩岸也都擠滿了前來觀看劃龍舟比賽的人群。
在鼓聲中,換龍舟比賽的所有準備全都齊全,所有的劃龍舟的選手也都上了船。等到時辰一到,三聲鼓聲響起,隨后一聲尖銳的槍聲響起,河道里所有的龍舟一時間全都爭先恐后的向前追逐起來。家鄉(xiāng)熱鬧的端午節(jié),隨著劃龍舟比賽開始漸漸進入到高潮階段。
在整個劃龍舟比賽的過程中,在場的所有人都顯得無比的激動,口號聲,歡呼聲,驚叫聲在同一時間響起。讓整個場面都熱鬧至極,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著興奮與激動,大家都在等待著劃龍舟比賽結(jié)束,然后看到今年劃龍舟比賽的冠軍。
每一年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都會為劃龍舟比賽的冠軍送給上一份大禮,這份大禮可是不少人都想爭奪的。
隨著劃龍舟比賽結(jié)束,人們等來了冠軍,接著河兩邊的人群也就都一一散去。你們可不要以為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就此結(jié)束了,當然還沒有的,在家鄉(xiāng)的晚上,街道兩旁都亮著彩燈,不少的商鋪上擺著大大小小的粽子,整個街道上都熱鬧極了。晚上的人們也都從家里出來,都置身在這條熱鬧又繁華的街道,在這一天結(jié)束的最后時刻感受著端午的精彩。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過去了,我的心里立即期待起了明年的端午節(jié)。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1
我的老家在歙縣許村,許村是以許家為“核心”的一個古村落,我就是許家的后代。
許家習俗中,最著名的就是“舞大刀”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許家中的“力之霸王”們,便舉著把四米多高的“大刀”,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宵!許家怎樣會有這種習俗呢?這個節(jié)日又是怎樣被許家設(shè)立的.呢?
這要從唐代的開始說起,那時候,有一位許家的首領(lǐng),名叫許遠。他精通兵法,智勇雙全,并創(chuàng)立了許家刀法。安史叛亂時,許遠與援軍主帥張巡一齊奮勇抗戰(zhàn),保家衛(wèi)國。他的許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敵人聞風喪膽。在一次戰(zhàn)斗中,許遠身先士卒,身殺千人,最終因寡不敵眾,與張巡一齊英勇犧牲。為了讓許家刀法不失傳,也為了永遠紀念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許村人都要舞大刀,這個習俗一向流傳到此刻。
哦,差點兒忘了說正月十五傍晚時分的情景了,午時五時許,看熱鬧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陽橋、大觀亭、五馬坊一帶。大約半小時后,嘰嘰喳喳的人群突然靜了下來,只見一把紅色的大刀“砍”過來!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砍”出一條道路,隨后又跟在大刀的后面。興奮的人群一齊涌到河邊的一塊寬闊的場地上,精彩的演出開始了:各部門準備就緒,跟京劇差不多的音調(diào)響起,只見四個肌肉發(fā)達的壯漢涌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著系在刀背上的繩子,大刀開始傾斜,并迅速地轉(zhuǎn)動,像有人在揮舞一般。一會兒,他們又將大刀揮上揮下,有時橫割,有時斜砍,還有時來個“暴劈”。四米多長的大刀在他們手上真是“舉重若輕”,在刀光閃閃中,我仿佛看到了許遠當年揮舞大刀,殺敵如割草般的英雄身影……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大刀”又要轉(zhuǎn)移演出,可惜媽媽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告別了“大刀”。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2
我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可多了,有端午節(jié)包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中秋節(jié)吃月餅,但我覺得最特別的還是大年初一的拜年。
拜年的由來是什么呢?原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頂長獨角,口如血盆,每逢臘月三十晚上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為此,人們只好準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后把大門關(guān)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食后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慢慢的,流傳至今就形成了“拜年”的習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大年初一早上,鞭炮聲絡(luò)繹不絕,家家戶戶都貼著紅紅的對聯(lián)和威武的門神,還有的.掛上兩大紅燈籠呢?到處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這一天不僅大人們開心快樂,見面就相互說著吉利的祝福話,更是小孩子們激動不已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起床去拜年了,為的是拿到更多的紅包。首先,我見到奶奶和爺爺就興奮地把雙手合起來,放到胸前祈誠的歡聲說:“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話音剛落,我就滿臉期待著,激動到眉毛都飛起啦!下一秒兩個紅通通且厚厚的紅包就出現(xiàn)在我面前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接過,并大聲喊:“謝謝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也滿意的笑了。我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了,哼著小歌,蹦蹦跳跳地跑到鄰居家向其他小孩炫耀并趁機再向長輩討紅包去。我每遇到一個人,總是不厭其煩地做那套拜年的動作,說著吉利喜慶的祝福話,這樣紅包也越來越多,看著口袋里滿滿當當?shù)募t包,開心得像心里攢著一罐蜜似的。
拜年是家鄉(xiāng)特有的風俗習慣,也是我最喜歡的風俗了,這樣既讓我拿到了不少的零花錢,又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多好呀!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3
“軟、糯、順、滑,絲絲入扣,回味無窮,寓意深遠……”沒錯,說的就是我們龍游的風味——發(fā)糕,這一過年必備點心。
龍游發(fā)糕是圓形的,大小不一,看起來像一個個大圓盤。它有一股獨特的清香,嘗一口你會不自覺地贊嘆道;“啊!真是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弊罹咛厣,當然是它在制作過程加入糯米酒發(fā)酵,吃著比用發(fā)酵粉發(fā)酵的面食更松軟,一口有一口的味道,一口有一口的香味。
關(guān)于這個加糯米酒的工序還有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女子,年年做發(fā)糕給人們吃。有一年她在制作過程中一不小心倒入了糯米酒,于是她就將錯就錯,發(fā)糕做出來后不但聞起來沒有酒氣,而且淳香了不少,吃起來也更加有味道了。后來它成了眾人皆知的'美食。就這樣人們做發(fā)糕就會有放糯米酒的習慣。
要說起來發(fā)糕的起源,那么可要從明代說起,據(jù)《龍游縣志》記載:龍游發(fā)糕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制作工藝獨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澤潔白如玉,孔細似針,因“發(fā)糕”為“福高”之諧意,所以有吉祥涵意,即為逢年過節(jié)必備名點,又是饋贈親友之佳品。
在幾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龍游發(fā)糕形成獨特的制作技藝和習俗文化,是龍游人民過節(jié)等喜慶的場合必備的食品,是民間任何酒席的首道點心。隨著龍游人民把發(fā)糕贈給親友們,親友又把發(fā)糕分享給其他人,這便讓龍游發(fā)糕這一美食,傳到了大江南北,成為了廣大人們都愛吃的一道甜點。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吃了呢?心動不如行動,快來龍游嘗嘗發(fā)糕吧!
過年吃發(fā)糕,便是我的家鄉(xiāng)——龍游的一種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9-28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精選】11-20
家鄉(xiāng)的風俗07-26
家鄉(xiāng)的風俗07-16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熱門)01-04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推薦】12-06
(薦)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1-1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合集)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