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會孩子應對陌生人的三個技巧
本文導讀:去年余杭警方做了一次誘拐實驗,讓警察扮演“壞蜀黍”,利用零食玩具半小時就“拐”走了19個小孩。
這樣的實驗結(jié)果讓在隔壁觀看的家長心驚肉跳,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沒有教好孩子應對陌生人的技巧,使得孩子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尤其是上幼兒園的孩子,即將走到外面世界,父母更應該加強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灌輸安全意識。
技巧1.讓孩子有說“不”的權(quán)利
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父母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要乖,要聽大人的話,不準頂嘴”之類的,應該讓孩子學會用肢體語言和堅定的語氣說“不”,所以當陌生人接近孩子時,孩子感到害怕時,會有說“不”的意識,甚至會呼救家長。比如逃跑、叫喊引起旁人的關注等。
此外,要讓孩子學習撥打110,知道父母的姓名及電話還有地址,建議家里的電話要設置110快撥鍵,讓孩子知道在緊急情況下應該撥打110求救。
孩子面對陌生人的直覺是有“恐懼因素”存在的,父母應該教會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覺,告訴孩子如果覺得那個“怪叔叔”或“怪阿姨”很危險,就要立即離開,拒絕陌生人的親近,不是一件沒禮貌的事情。
再者,和孩子建立一個“暗號”甚至是求救代碼。是有家庭成員之間才知道,讓孩子不要透露給其他人家庭“暗號”,碰到麻煩時將求救代碼告訴父母。
父母應該知道的是,不管孩子多聰明,避免讓孩子獨處是最好的防拐方法,不管是去公園玩,還是去上公共衛(wèi)生間,至少要有同伴在身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 單獨一個人,那要學會向身邊可以給予幫助的人求助,比如商店服務員,警察,保安等這些工作人員。
技巧2.教會孩子辨認陌生人的可疑行為
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所以父母不能只給孩子灌輸“是陌生人就很危險”的意識,應該辨認陌生人的可疑行為,比如無端向孩子尋求幫忙的陌生人、要給孩子糖果或玩具的陌生人、告訴孩子爸媽有危險的陌生人、突然跑來告訴孩子自己就是警察要跟他走的人、告訴孩子自己是父母朋友,要帶出去玩的人、詢問很多孩子的個人信息,讓孩子保守秘密甚至是冒充是其他孩子的父母,指責打傷他孩子,要帶他走的人等都在可以行為范疇內(nèi)。
父母在給孩子講這些陌生人可疑行為時,要穿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涉及的地方或活動,讓孩子印象更加深刻,感覺到危機意識。比如父母離開家時,要告訴孩子獨自在家時不用應門,更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如果有人打電話來,就說父母現(xiàn)在在忙,等會兒回電話等,不要透露父母不在家的信息給陌生人。
技巧3.給孩子實景演練應對陌生人的技巧
教孩子應對陌生人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在各種情景幫助孩子演練應對陌生人的安全技能,并且對孩子的進步當場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加深自己安全防范技能的認知。
比如走在一輛陌生的車子旁邊時,父母可以問孩子“假如有一個大人跟你說他車里有好玩的游戲機或好吃的東西讓你上車,你要不要跟著他去?”如果孩子說要,那要糾正孩子行為的危險性,講解那種行為的危險性;如果孩子說不,那父母在表揚孩子做得對的同時,也要給孩子講解這種陌生行為的危險,加深孩子的防范意識。
【教會孩子應對陌生人的三個技巧】相關文章:
怎樣應對孩子起床磨蹭02-08
面對不同類型客戶的語言應對技巧06-16
孩子玩拼圖有三個好處03-06
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的應對方法03-25
讓孩子收拾房間的技巧02-27
是你們教會了我作文07-15
你教會我什么作文12-05
什么教會了我什么作文08-06
如何應對考前焦慮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