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染病流行病學和防制
提要 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兩個影響因素(社會因素與自然因素)。疫源地、流行過程、流行強度;傳染病的防制措施(綜合措施、主導措施);預防接種、計劃免疫;消毒。疾病監(jiān)測。
案例 某縣C村共有64戶,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發(fā)生腹瀉病人252例,罹患率高達71.79%,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為2個月,15歲以上的罹患率為68.12%,15歲以下為78.69%。主要癥狀為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病程短暫,一般3~4天即恢復健康。經調查全村351人均飲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數人飲用1號與2號井水,飲用者罹患率為77.81%;而飲用其他井水者為2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x2=48.8、P<0.01 )。病前有飲冷水習慣者罹患率為81.45%;無此習慣者僅為39.5%,兩組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x2=50.9、P<0.01)。于發(fā)病后10天采水樣,從水源中分離到1株大腸桿菌。
你認為這次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流行面貌呈現什么型?它的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進行病因學調查?怎樣控制及消滅這類腹瀉?(摘自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1,12(5):319)
第一節(jié) 傳染病流行病學
傳染。╥nfectious disease)在人群中的發(fā)生,必須具備三個相互連接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染途徑和對傳染病易感人群。這三個條件統(tǒng)稱傳染病流行過程三個環(huán)節(jié),當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并相互作用時就造成傳染病的發(fā)生與蔓延。掌握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與影響因素,有助于制訂正確的防制措施,控制傳染病的發(fā)生和蔓延。
一、傳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傳染源泉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紓魅静〉牟∪、病原體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等均為傳染源。
(一)人作為傳染源
1.病人(patient) 病人是一個重要的傳染源,因病人體內存在著大量有毒力的病原體且病人的某些癥狀亦有利于病原體從體內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咳嗽,細菌性痢疾等腸道傳染病患者的腹瀉。病原體污染外界環(huán)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機會。
各種傳染病的病程長短不一,按病程的發(fā)展過程可分為潛伏期、臨床癥狀期、恢復及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各期病人作為傳染意義的不同,主要取決于他是否排出病原體,排出數量與頻度及持續(xù)時間的長短。
(1)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體侵入機體至最早出現臨床癥狀這段時間稱潛伏期,潛伏期的長短因病而異,短的僅有2~4小時(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長的可達數月、甚至數年(如麻風。M环N疾病不同病例潛伏期亦有長短,但在一定范圍內變動。有些傳染病在潛伏期末可排出病原體,此時病人已有傳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潛伏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及用途:①潛伏期長短影響疾病的流
[1] [2] [3] [4] [5] [6] [7] [8] [9]
【傳染病流行病學和防制】相關文章: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流行病學與防制措施05-01
動物傳染病的發(fā)展趨勢及防制進展05-02
仔豬傳染性胃腸炎的診斷和防制05-02
新疆和內蒙兩起羊痘流行病學調查05-02
禽流感的綜合防制04-28
山羊痘診斷及防制04-26
狂犬病的防制04-26
豬痢疾的防制措施04-27
流行病學實習指導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