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變教學模式 服務生物教學論文
摘 要:目前,素質教育已經全面推行,現(xiàn)在又提出了新課程改革。在生物教學新要求中,需要的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改革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 新模式 創(chuàng)新 多元化能力
自2001年秋季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新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改革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笨梢姡瑢W習方式的變革是第八次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和亮點。然而任何事物具都有兩面性,若運用不當,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暴露出許多問題,直接影響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下面簡要探討我是如何實施新模式展開生物教學的。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指出:“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是在全面考慮教學規(guī)律、原則、現(xiàn)代教學的形式和方法、該教學系統(tǒng)的特征以及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為了使過程從既定標準看來發(fā)揮最有效的(即最優(yōu)的)作用而組織的控制!比缃袼刭|教育已經全面推行,現(xiàn)在又提出了新課程改革。在生物教學新要求中,需要的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在新的教學理念中,教師應轉變課堂為主體,轉化師生關系,讓老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位置,這是轉換教學模式的基礎。
二、實施合作探究學習的指導
合作學習是轉變學習方式的需要。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倡導學生要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所實施的合作學習就是要改變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改變教學過程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能力的思想,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把學習變成是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不斷生成、發(fā)展和提升的過程。
高中生物教學要根據社會用人要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生物教學中可通過如下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實驗實訓教學;開展社會實踐調查;加強社會實踐。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yǎng)應用型高素質技術人才,擔負著培養(yǎng)數(shù)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高中學校要確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因此,學校的各科教學都要根據社會用人要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有效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
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紛繁多樣,生物的生長、發(fā)育、繁殖、進化微觀復雜,傳統(tǒng)教學中的掛圖及幻燈片很難將其予以準確地描述。一個嚴謹、豐富而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除能免去教師攜帶掛圖、模型等繁瑣的教具外,教師可借助電腦、投影儀、觸摸屏、電子白板等先進的電腦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授課內容,不僅形象直觀,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如在講述“人的生殖和發(fā)育”的一節(jié)內容時,對于學生來說是相當敏感的一個話題。他們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由于性器官和性機能的不斷成熟,性意識逐漸覺醒,對性生理和性心理感到好奇。但由于社會、家庭等因素,使到他們對性的知識了解不多,只能查閱書刊,獲取的內容不一定適合青少年,甚至使學生誤入歧途,產生性行為偏差。于是我先利用教學錄像使學生對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位置形態(tài)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知道男女生殖系統(tǒng)的異同點;而后利用從互聯(lián)網上下載的教學軟件,先展示“精子和卵細胞的結構圖”,介紹它的結構、功能,隨后展示“排卵、受精、受精卵發(fā)育和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圖”,從而使學生都能科學對待青春期發(fā)生的變化,消除了心理障礙,正確認識“性”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學生介紹了一個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雙胞胎的成因”,使學生對“新生命的誕生和胚胎發(fā)育”有一個易于接受教學的良好氛圍,這樣一來知識的掌握變得易于接受了。
四、強化實驗實訓教學,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在教學中更應注重學生的實驗實訓,要讓學生在實驗實訓中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強化實驗實訓教學,既能加強對理論教學的理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驗實訓的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實驗時間的先后順序和內容的銜接,適當減少基礎性、驗證性的實驗,增加綜合性、實用性的實驗內容,使實驗保持知識和技能的連貫性,通過實驗確實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生物學科實驗多,若按照實驗指導進行,對于當代中學生來說,缺乏成功感的刺激。生物實驗教學一直以來都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往往是在教師演示后,學生照著教師的思路演練一遍,從而造成學生成為單純的觀看者或者學一步做一步。此過程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形成過程的體驗,學生的心理活動基本上處于被動狀態(tài),觀察、創(chuàng)新能力受到限制,探究問題的興趣和動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因此,有的生物實驗完全可以改成學生研究的課題,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在上實驗課時,不要簡單地照本宣科,而是應提出研究的目標,讓學生組成課題小組去設計,盡量做到與眾不同,讓學生從實驗的材料、實驗方法、實驗效果等角度下手,達到相應的目標。
【轉變教學模式 服務生物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轉變教學模式,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論文05-02
生物教學論文06-16
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與現(xiàn)代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論文05-02
實踐教育論文教學模式論文05-0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教學的實踐論文05-02
體育教學分組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4-30
轉變教學理念,探索新課程歷史教學論文05-02
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