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術優(yōu)質課比賽引發(fā)的幾點思考論文
【摘要】美術優(yōu)質課比賽時間緊、強度高,教師難免有遺憾之處。但比賽課可以真實地體現教師的設計理念和教學能力。文章就美術優(yōu)質課比賽中學科本位、學習方式、課程評價、教學目標、課程容量這五個問題進行探討,通過對這幾個問題的認識,給美術教師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鑒。
【關鍵詞】美術優(yōu)質課課堂教學
又一次參加了“銀川市第四屆初中美術優(yōu)質課”的評審工作,耳聞目睹了22位青年教師的精彩表現,看到了他們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實踐,呈現出的教學新理念和勃勃生機,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生美術靈性的閃爍和智慧。此次活動也促使了筆者對美術課堂教學深深的思考,結合本次優(yōu)質課出現的問題,通過筆者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在此與同行們作一交流。
一對美術學科本位的思考
美術作為一門學科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它有完整的知識和技能體系,而且在人格完善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術作品中,文化通過一定的美術語言和形象體現,它與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習緊密聯系在一起,如果離開了對美術語言和技能的學習,只能給學生一個錯覺:老師講的是文化而不是美術。在比賽中看到一些美術課,出現了忽視和淡化美術本體的價值和功能的現象。有些教師在課前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尋找經典的圖片和影像在課上給學生展示,其目的是希望借助聲與畫的有機結合、動與靜的巧妙配置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愿望,但事與愿違,因為教師在展示圖片和影像中沒有交代觀察目的,沒有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深入的理解,沒有幫助學生用色彩、構圖、造型、線條、材料等因素分析作品,結果是學生欣賞了影片和圖片,看了熱鬧,卻對所學課程的重難點和作業(yè)設計沒有任何幫助。長此以往就會致使學生缺乏對美術語言的理解和實踐能力。
怎樣更好的把握學科本位呢?
第一,深入理解新課程的定義、理念和教材,要做到透過教材表面的內容理解每節(jié)美術課的基本要求。不要過多地考慮表層的教學形式,而是要考慮這些形式為這節(jié)課的內容服務多少。
第二,在教學設計中要有一個“度”。要主次分明、不能本末倒置,一定要考慮所采用的教學形式為這節(jié)課服務的有效性是多少,只有考慮到這些,形式才有可能是最佳的。
第三,美術是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學生的作業(yè)最后都要落實到美術的造型、色彩、構圖等上。不能把提倡學科綜合理解為淡化美術的本體,應把對美術的體驗和把握貫穿于整個美術課堂教學的始終。
二對美術教學目標敘寫的思考
課堂教學是落實課程改革最主要的渠道,也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實施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設計和敘寫又是關鍵點,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學目標要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其中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更傾向于方向目標,這類目標的表述“空”一點似乎情有可原,盡管如此,也應該努力表述得具體并具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知識與技能目標更傾向于達成目標,在制定時,一定要清晰、具體和適度。然而,比賽中的一些美術教師在此方面并沒有做更多的思考,表述草率而抽象。這就導致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雖然看起來很流暢,師生間的互動頻繁,學生的熱情很高,但一節(jié)課下來,反思教學內容,學生掌握了什么,或體驗了什么,答案無跡可尋。
如何正確合理的敘寫教學目標呢?
按照王大根先生《美術教學論》里的論述,有以下幾點:
第一,美術教學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要切實可行,抓住重點;靖袷绞牵海▽W生能)了解××藝術語言和特點(知識);用××材料、××方法做(畫、設計、制作等)出××作業(yè)(技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
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應該分為“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兩部分,要切實而可行;靖袷绞牵悍椒,(學生)以××、××(學習、操作、創(chuàng)作、合作、研究等方法),完成××(學習任務);過程,×××——×××——×××——×××(學習活動)。
第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并不能單獨實現,也不能說教,必須與“知識與技能”或“過程與方法”的活動結合,然后再思考具體的對策以及實施步驟;靖袷绞牵呵楦校▽W生能)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體會表現對象之美,表達對表現對象的愛和情;態(tài)度,(學生能)形成××學習、工作或生活等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能)了解××藝術的實用價值或社會價值及其所體現的某種深層的人文價值觀念。
三對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方式的思考
美術教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一種手段,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的,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在比賽中,筆者看到每位參賽的教師在作業(yè)練習中都選用小組合作完成作業(yè)的方式,但其中一些教師只是片面追求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的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看起來熱熱鬧鬧,卻收效甚微,存在著“流于形式,缺乏實效”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小組合作的時機欠妥當,分組欠科學,任務欠明確,時間欠保障,評價欠合理,于是出現了“有的事情沒人干,有的人沒事干”的狀況。 此外在一些課堂上還看到了小組合作討論這一方式。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馬上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評委們剛把問題記下來,有時只有幾十秒鐘,學生剛進入狀態(tài),教師就宣布討論結束,請小組代表發(fā)言,所說的只是代表同學的個人觀點。其實在課堂中教師提出的有些問題根本不需要討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教師只是為了體現新理念,而進行無效的討論。這些流于形式的學習方式不但達不到合作、探究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熱情,養(yǎng)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
怎樣更好的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呢?
。1)教師在選擇這一教學方式時,應出于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考慮,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構建合理的合作小組,幫助學生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提供充足的合作學習時間;
。3)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和鼓勵方式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四對美術課程容量的思考
容量適當指的是一次教學給予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量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課堂容量過大,教師會因教學內容過多而提快語速,加快節(jié)奏,這樣就使教師在教學時少了幾分從容、自然,多了幾分緊張、壓力。學生也會因信息過多,一下子接受不了,學起來囫圇吞棗,吃夾生飯,不消化,最終導致大腦皮層疲勞,消極倦怠,學習提不起神,久而久之便失去學習興趣。當然課堂容量過小、節(jié)奏過慢也不可取,因為容量過小,信息就很少,必然導致放慢節(jié)奏,那會使學生有了玩小動作、開小差的機會,尤其是優(yōu)生“吃不飽”便會分心,久而久之,也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喪失學習的主動性,難以主動探究問題。課堂容量適當,于師則教得從容,于生則學得輕松,并且有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怎樣才能做到容量適當呢?
第一,教師要好備課。就一堂課來說,最低限度的必要內容和必要學習時間,決定了最佳學習負荷量。雖然教材是一致的,但具體到每一節(jié)課又應該因時因人而異,教師必須要因材施教,靈活地取舍教學內容,有選擇地使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從而使課堂容量趨于合理。當然。課堂節(jié)奏的快慢還取決于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重點和非重點。這時,教師應把握好“變速器”。
第二,要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感受、思考所學內容。要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現狀,不因重視優(yōu)生而忽略差生,也不因遷就差生而拖垮優(yōu)生。還要考慮時間問題,只有讓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來感悟所學內容,學生的思考才能到位,才能使學生學有所獲。同時又要避免時間浪費,要實施有效教學,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學生掌握的有效知識量與教學時間的比值達到最大化。
第三,恰當運用教學多媒體技術手段。教學技術手段引入教學系統后對教學活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不僅增加了課堂傳播信息的窗口,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實現了教學方法的改革,縮短了教學進程,提高了教學效益,但是這些教學技術手段只是教學輔助手段,不是運用得越多越好。
五對美術課程中作品、作業(yè)評價的思考
美術課程評價的目的是兩個促進和一個改進。兩個促進就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課程的發(fā)展,一個改進就是改進課堂教學。因此,美術教師要深入認識評價的多重價值,正確把握激勵和改進的作用,只有正確適當的評價才是有價值的。在比賽中看到一些美術老師給學生以泛泛的評價,缺乏針對性的評價,而學生在自評、互評時又多注重介紹制作過程,很少關注作業(yè)中美術的成分,這就需要老師在點評時,不單是使用“好、你真棒、真有創(chuàng)意、真聰明”等字眼,而是要運用美術詞匯來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構圖、色彩、點線面的安排等,讓學生養(yǎng)成用美術的眼光來評價作品。除了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評價之外,對學生作品的評價也是一節(jié)美術課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作業(yè)評價一般是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雖然每位老師都設計了這一評價環(huán)節(jié),但常聽到老師們在學生做作業(yè)時不斷地催促“快點快點”,甚至學生作業(yè)還未完成,就被教師匆匆貼上展示臺,評價環(huán)節(jié)以貼上作業(yè)宣告結束。所以說教師僅僅為了追求課的完整性而進行評價,這樣的作業(yè)評價成了“課堂的尾巴”,這樣的教學就會助長學生草率的心態(tài)和行為習慣。
怎樣提高課堂評價的效率呢?(1)要有充足的評價時間。教師要控制好講和練的時間。(2)要明確評價標準。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確定評價標準的主要依據。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緊緊圍繞這兩個問題來確定評價標準。(3)作品要有代表性。教師展示的學生作品要精挑細選。一類是代表普遍問題的作品,這些作品起到“診治”的作用;另一類是符合基本要求又具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給人以啟迪。
當然,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在優(yōu)質課比賽的精彩演繹中,這種遺憾也為比賽抹上了一筆真實的色彩。雖然評審工作結束了,但它留給了我們許多值得研究的空間和領域。希望筆者的思考能引起更多美術教師們的反思,能夠給大家以借鑒。
參考文獻
。1]王大根.美術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11
【由美術優(yōu)質課比賽引發(fā)的幾點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由美術優(yōu)質課比賽引發(fā)的幾點思考的論文04-16
由廢品引發(fā)的思考作文08-23
由祝福短信引發(fā)的思考12-29
由汶川地震引發(fā)的思考01-23
由工時質疑引發(fā)的分析與思考10-05
由“升官符”現象引發(fā)的思考07-18
由產融聯姻引發(fā)的思考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