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命名理論的研究論文
摘要:長期以來,指稱問題一直是邏輯學、哲學和語言學共同關注的焦點。克里普克以自己獨創(chuàng)的模態(tài)邏輯語義學為基礎,不僅挑戰(zhàn)了以弗雷格、羅素等一直倡導的摹狀詞理論的統(tǒng)治地位,還提出了以可能世界,嚴格指示詞為支撐的歷史因果的命名理論,克里普克的命名理論從語言的社會功能角度研究專名問題,克服了傳統(tǒng)指稱理論的很多具有爭議性的不足。對于指稱理論來說,提供了新的研究指稱問題的思路和視角。本文試圖通過立體螺旋線解析此理論,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分析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理論。
關鍵詞:克里普克;螺旋線;歷史因果理論;命名儀式
現(xiàn)代語言學的發(fā)展、語言哲學特別是分析哲學的再次興起使指稱問題再一次成為了各語言學家和哲學家的焦點。提倡傳統(tǒng)的摹狀詞指稱論的羅素和前期的維特根斯坦始終主張根據(jù)意義來確定所指。也就是說,摹狀詞理論主張,專名具有涵義,專名的同義詞就是一個或一簇摹狀詞,是通過專名的涵義來確定其指稱的。而提倡歷史因果指稱理論的克里普克(Kripke) 和普特南( Putnam)卻認為,決定專名指稱的是一系列相關的歷史命名。即專名并沒有任何涵義,而是嚴格指示詞?死锲湛说臍v史因果理論并不贊同將專名的意義等同于同摹狀詞的觀點,因為根據(jù)他的觀點,摹狀詞描述的只是事物的偶然屬性,而并非本質屬性。既然描述的并非是決定事物指稱的本質屬性,那么二者必然不同等同?死锲湛苏J為,專名才是指稱事物的本質屬性的方式。本文就以此理論分析為基礎,在找出其理論基本要素的同時,試用圖示來分析理論的獨特的命名方式。
一、歷史因果的命名理論的組成要素
(一)歷史因果理論的理論基礎:可能世界
眾所周知,克里普克用投擲骰子的方式解釋了“可能的世界”這一概念。把兩個骰子投擲后會出現(xiàn)兩個朝上的數(shù)字,而每個骰子都有六個面,因此一對骰子擲出的結果就有36種可能的結果。而克里普克就把這36種可能的狀態(tài)比作36個可能的世界,而實際投擲出的最后顯現(xiàn)的那個結果則就是現(xiàn)實的世界。作為克里普克命名理論的基礎,可能世界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很多個世界,而現(xiàn)實得世界只是這些可能世界中的一個而已。
(二)“嚴格指示詞”理論
克里普克在其哲學專著《命名與必然性》中以可能世界為基礎提出了嚴格指示詞的概念。他指出:“如果一個指示詞在每一個可能的世界中都指示同一個對象,我們就稱之為嚴格的指示詞。否則就稱之為非嚴格的或偶然的指示詞!笨死锲湛艘舱墙柚@一概念,清晰的區(qū)分了專名和摹狀詞。他認為,諸如肯尼迪,“7”,伊麗莎白這類的專名是都是嚴格指示詞,因為在一切可能得世界中這些都指稱同一個對象。也正是他如此明確的區(qū)分了專名和摹狀詞的概念,才為后來理論的闡述解除了很多誤區(qū)。
(三)歷史因果命名理論的命名儀式
事實上,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命名理論與傳統(tǒng)的摹狀詞理論最大的矛盾無非是名稱給事物命名的方式?死锲湛苏J為,在命名之初是有命名儀式存在的。儀式中的對象以實指的方式命名,或者借助摹狀詞來確定。也就是說,在一個命名儀式上,把Q賦予了一個對象,Q這個專名從一個說話者不斷地傳遞給其他說話者,按照這樣形成的鏈條,每個接受者都用Q去指稱前一個說話者用Q指稱的對象,以此類推。
二、淺議圖形分析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命名理論
兩幅圖分別是一個沿著圓錐軌跡延伸的立體螺旋曲線的平面圖(圖示一)和立體圖(圖示二)。其中NC:命名儀式(Baptism)螺旋曲線(Spiral Curve): 歷史因果鏈條(causal—historical chain)P: 鏈條上的傳遞者(predecessor)
順時針方向代表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因果鏈條的不斷發(fā)展和延伸。圖二的立體圖:鏈條和命名事件這點形成的圓錐行立體空間代表這條鏈條上每個傳遞者所處的言語社區(qū)(SPEECH COMMUNITY)的關系的集合。螺旋狀曲線:既然這是一條歷史的鏈條,那么在這條鏈條上的傳遞者的出現(xiàn)必然有時間的先后,因此在命名事件后,越早出現(xiàn)的傳遞者離命名事件的距離就越近。因此若把鏈條的軌跡比做封閉的圓形的話,從這個傳遞者到命名事件為圓心的半徑就越短。以此類推,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后期的傳遞者就應該在以命名事件距自身知道命名事件的時間為較長半徑的圓的軌跡上。如圖所示:P1、P2絕對不是在距NC相等距離的同心圓上,因為按照螺旋線的走向,P1是先于P2的名稱傳遞者。所以直線P1N>P2N。(P1N代表從命名事件到傳遞者P1出現(xiàn)的時間)所以這種螺旋曲線恰好能滿足按順時針方向從中心點到軌跡上的任意幾點的距離都是一次遞增的。圖十二中的紅色直線: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鏈條的理想走向,即按照理想前提:每個歷史因果鏈條的傳遞者都按照命名人的初衷指稱為傳遞目的或使用目的前提下,所形成的軌跡。事實上,紅色垂直線是不可能的,因為其理論的重大局限性之一就是因果傳遞鏈條與語境因素的脫節(jié)(說話者的心理意向、知識背景、個體差異等等語境因素的影響)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主體意向的一致性太難了(一個名稱的接受者必須意圖以和他由之聽到這名稱的那個人同樣的指稱使用那名稱)。
綜上所述,以上的兩幅圖利用歷史因果理論中的主要素對其理論的分析,并且通過這種方式發(fā)現(xiàn)其自身理論所存在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A。P。馬蒂尼奇(編)牟博 楊音萊 翰林合等譯,語言哲學[M], 北京:商務印館,2004
[2]、陳波,《邏輯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賈國恒,摹狀詞與專名的關系解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
[4]、[美]克里普克,命名與必然性[ M ],梅文,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5]、阮松,專名的意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5)
【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命名理論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克里普克的歷史的因果命名理論評析04-29
論克里普克的本質主義05-03
自然種類名稱與嚴格性--克里普克通名理論的一個疑點04-27
刑法因果關系研究論文05-01
論克里普克的先驗偶然命題和后驗必然命題04-27
歷史真理論論文12-07
因果原理的石里克解04-27
DNA之父克里克逝世等05-01
教育管理理論發(fā)展研究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