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目的與方法、證明與裁判
摘 要:[編者注]本文為2004年第6期《法學研究》雜志《“證據法的基礎理論”筆談》中的一部分,整理出來以供讀者學習研究之用。原文引文內容為:“2004年8月28日—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刑事法學重點學科組在京郊召開了”刑事法前沿問題暨證據法的基礎理論“研討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山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單位的3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與會專家重點圍繞著王敏遠研究員在《公法》第四卷上發(fā)表的《一個謬誤、兩句廢話、三種學說——對案件事實及證據的哲學、歷史學分析》一文展開了對事實、證據、證明標準、客觀真實、法律真實、證明方法等問題的探討。我們約請其中的幾位專家提供了筆談稿,作為研討會的部分成果呈現在這里,希望以此深化對證據法基礎理論問題的討論,并促進證據法學在研究重點和研究方法上的轉變。”
關鍵字:證明,裁判,證明標準,證據法
王敏遠教授關于案件事實與證據問題的長文《一個謬誤、兩句廢話、三種學說》(以下簡稱“王文”),運用哲學、歷史學和語言學的研究方法,試圖在訴訟程序與案件事實之間建立“可操作性標準”的努力是顯而易見的。在我看來,該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這樣的作用:首先,推動證據學研究的理性化發(fā)展。在以往的研究中,關于證據學的理論大多以“舶來品”作為理論的平臺,而且沒有對這些舶來品的結構特征加以分析。例如,關于與客觀真實和法律真實關聯的證明標準“standardofproof”,原本并非單純指用以衡量證明主體所要證明自己主張的一個尺度,而是指當事人為了達到能夠使裁判者相信其主張的程度而需要承擔的一種責任,因此與證明責任“burdenofproof”密切關聯。王文試圖說明證明標準其實在中國語境中更近似于證明要求,這與責任是直接關聯的。王文的努力,給如火如荼、各執(zhí)一端的議論降了些雨,這將有助于研究的理性化。其次,統(tǒng)一認識。盡管目前的理論界以及實踐部門關于證明標準的爭論仍在繼續(xù),但是就筆者的觀察,在理論界,贊成王文觀點的學者數量呈現上升的趨勢。相信通過與其它觀點的交流,這一數字還會上升,而且有望對實踐部門形成實質影響。再次,研究方法的擴張。在有關的議論中,運用哲學、歷史學、邏輯學、實證理論等方法進行議論的的論者不少,但是,王文的議論顯然綜合了較多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遠不止他標明的哲學和歷史學的方法)。雖然要承認,由于理論的深化可能使一些人擔心出現“陽春白雪”的局面,但是其議論的深度和效果卻是不容置疑的。
不過,作為評論者,進行挑剔乃是天職所在。就筆者看來,王文對目的與方法、證明與裁判之間關系的議論存在致命的缺陷。
應該明確的是,當下關于上述命題的議論,其基本的出發(fā)點以及分歧點都與認識論存在不可分割的關系。無論是客觀真實說還是法律真實說,抑或是科學證明說的持論者,都存在主觀上如何看待訴訟中面臨的案件事實的問題(下面僅就客觀真實說和法律真實說進行議論)。換言之,任何一方都是在以包含著自己概念體系和認識體系的知識就對象(事實)進行解釋,進一步說就是主觀思想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問題。關于這一點,許多論者并不否認。然而,在對上述觀點的評述上,王文并未意識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各方學說在認識的目的和方法上存在醒目的混同。持客觀真實說者既將客觀真實作為訴訟認識的目的,也力圖將其作為標準;而持法律真實說論者同樣也將客觀真實作為訴訟認識的目的,但是強調了客觀真實發(fā)現的困難,轉而求諸于在法律范圍內確定事實,即以法律作為標準來取而代之?墒,事情其實并非可以這么簡單化。如果從哲學的認識論層面上審視問題,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我們正在議論的基礎可能發(fā)生了偏差。
這一基礎就是我們所追求,并且想以其作為證明標準尺度的真實。而真實(無論是法律真實還是客觀真實)是什么呢?如果將真實僅視為環(huán)繞事實周圍的一系列的證據鎖鏈,似乎只要能夠找到證據(而且是越多越好),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然而,真實與目的卻又是分割不開的。如果沒有發(fā)現真實,不能說已經達到目的;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達到目的,則意味著人的追求與真實之間仍有距離。在哲學家看來,真實只不過是追求真理的一個初級階段。如此看來,發(fā)現真實本身僅僅是使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開始有了認識的基礎平臺。但是,必須指出,這一平臺必須是真實的存在,必須是客觀的,而非“法律”的。否則,
[1] [2]
【目的與方法、證明與裁判】相關文章:
證明垂直的方法04-29
證明平行的方法01-02
正弦定理的證明方法04-29
用配方法證明04-29
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04-29
正弦定理證明方法04-29
勾股定理證明方法04-29
裁判04-30
證明線面平行的方法04-29
證明面面垂直的方法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