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偏科生現象分析及對策論文
眾所周知,使學生各科平衡有效地學習是初中教學的目標之一。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聽到老師提到“偏科生”這個詞。在英語上偏科生無非有兩種:一類學生英語特別好,其它科目薄弱;另一類學生英語特別差,甚至在及格邊緣,其它科目相對較好。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初中英語教師,筆者想談一下針對后一類偏科生的想法和意見。
一、表現
通過日常教學并與其它科目的學習比較,筆者發(fā)現這類偏科生在英語學習上有以下表現。
1.認識上
態(tài)度決定一切,而認識又是態(tài)度的基石。這類學生在學習一開始對英語重視不夠,導致學習態(tài)度不好,平時英語學習散漫,等到后期發(fā)現想要挽回已經為時太晚,再調整學習態(tài)度,因為英語基礎薄弱,越往后學越力不從心,對英語又愛又恨。更有甚者視英語為洪水猛獸,干脆放棄英語科目,試圖加強其它科目的學習,來達到個人總分的提升。
2.興趣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就有了動力。偏科生一般對英語興趣不濃,面對每天大量的聽、說、讀、寫練習,這類學生抱著厭惡卻又不得不面對的態(tài)度;對于老師的提問、試卷的檢測,有的學生甚至害怕面對。在初中的英語學習中,快樂體驗基本沒有,反過來弱化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3.課堂表現上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本途徑,也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大部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積極開展生生互動合作、師生互動交流等活動,自然覺得上課快樂有趣。但是偏科生因為原先的基礎差,上課比較吃力;或者上課投入不夠,被動地跟隨教師、同學的節(jié)奏,課堂表現相對遜色不少,其結果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
4.作業(yè)處理上
作業(yè)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有力根據,也是教師查漏補缺的有效依據。偏科生由于偏好其它科目,在作業(yè)處理上對其它科目花費的時間較多,而對英語則較少;或者花大量時間機械被動地處理作業(yè),不求甚解,不注重作業(yè)的質量。
二、原因
1.個人主觀因素
學習態(tài)度消極是大部分偏科生英語學習成績低下的主要原因。有的學生在英語學習初期,因為學習內容簡單,上課輕松容易,就把英語歸結為一門簡單易學的科目;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將來的工作、生活與英語無關或者與英語聯系不大,從而對英語學習采取應付的態(tài)度;甚至有部分學生始終認為與其花時間在英語學習上,不如學好其它科目,發(fā)揮其它科目的特長,更容易獲得進步。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英語學習馬虎,導致英語成績愈下,隨著內容加深加難,信心缺乏,英語終于成為一個難題了。
另外,英語學習中的快樂體驗缺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快樂體驗簡單而言就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體驗到了樂趣。
面對每天的聽、說、讀、寫練習和枯燥乏味的文本,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加以整理,沒有形成自己的見解和領悟,無法運用到實踐中,更享受不到學習中的樂趣。此外,由于部分學生基礎薄弱、學習后勁不足,他們在學習上獲得的成功愈來愈少,阻礙了學習上的快樂體驗。
2.外部環(huán)境因素
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外因是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學生而言,英語學習始終缺乏學以致用的.環(huán)境。即使在學校里,學生有大量充分練習使用的機會,但是在校外,學生基本沒有練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機會,或者在使用中,學生開始說英語,到了最后說中文結束,可見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
另外,教師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第二個外因。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部分英語教師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對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缺乏必要的關心和鼓勵,造成英語課堂中師生配合程度降低。同時,部分英語教師對學生不鼓勵不關心,反而通過一系列的強壓政策迫使學生學習,導致這類學生學習信心缺乏,學習興趣匱乏,英語學習更加糟糕。
三、策略
1.端正學習態(tài)度
嚴謹的態(tài)度可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并達到學習效果的最大化。筆者認為,偏科生要想改變現狀,轉變態(tài)度至關重要。首先,要確立“我能學好英語”的態(tài)度,能夠學好其它科目,自然也能學好英語。其次,要明白英語學習在信息化社會的重要性,英語對他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再次,英語學習就像吃中藥,過程緩慢而悠長,但是效果是有的。所以,英語學習必須是踏實穩(wěn)步地學習,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
2.營造學習氛圍
偏科生長期處于英語的焦慮中,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擔心。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引導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確保日常教學不會引起或者加重學生的焦慮。教師在課上呈現豐富精彩的知識,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對知識的渴求上;課后,通過與學生的談心,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對知識的總結反思上。教師幫助學生進行合作小組的劃分,促使學科優(yōu)秀生和差生一起合作學習,必然促成偏科生英語成績的提高。
3.開展合理教學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學生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兩者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講究教學策略,讓學生“跳一跳,摘得到”。在課堂上,可向偏科生提一些容易的問題,讓他們有話可說,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幫助他們建立英語學習的信心,獲得快樂學習的體驗。
4.堅持有效評價
教學評價作為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可以加強學生繼續(xù)深入學習的動機。針對偏科生的特點,對他們在教學中的表現,教師要適時、合理地進行表揚和批評,堅持表揚和批評相結合。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敢于在課上積極發(fā)言回答問題,教師就應該表揚;而對于因為進步而驕傲自滿的學生,教師就要及時批評。利用表揚和批評使學生形成競爭的機制,從而達到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總之,教師不能放棄偏科生,也許一次進步,就可以促使他們全科平衡發(fā)展。教師要多給予關心和鼓勵,促使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幫助他們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享受學科平衡的快樂。
【淺談偏科生現象分析及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告狀現象論文10-06
高考復讀有關現象分析與對策01-16
村鎮(zhèn)建筑隱患現象及對策分析07-10
小學體育課鬧堂現象的分析及對策論文09-27
師專學生聽課分心現象分析及對策07-14
淺談建筑施工技術控制管理的對策分析論文01-09
淺談研究生論文寫作中的問題與對策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