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組建設論文
摘要:新課程的實施呼喚教師群體智慧的凝結,而傳統(tǒng)的教研組管理與建設出現(xiàn)了工作形式、競爭機制、反饋機制及校本研究等方面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無法滿足廣大教師尤其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切實轉變教研方式,實施有效管理,推進有效教學,構建和諧的教育教學平臺。
關鍵詞:新課程;教研組管理;對策
在新課程如火如荼發(fā)展的背景下,教研組的管理與建設需要適應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積極促進自身各方面的轉變,統(tǒng)籌兼顧,從而才能發(fā)揮教研組的管理與建設的整體優(yōu)勢與作用。與此同時,在教研的過程中,探索一條發(fā)揮教研組與教師凝聚力的發(fā)展之路,有助于提升當前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
一、教研組及教研組長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一般而言,教研組是指以本校教師為基礎形成的學科教學研究組織,它是學校的基層組織,具有教學、科研、培訓等基本職能,是有效地實現(xiàn)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師校本培訓、推進課程改革的關鍵。所謂教研組長主要是指學科組或年級學科組的負責人,組織本組教師進行學科和教學研究以提高本學科教學質(zhì)量。教研組長的主要職責包括:組織本組教師認真學習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組特點,制定教研計劃,采取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措施,并負責檢查落實情況;組織好本組的教學活動;引導教師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的法規(guī)和文件,鉆研學科新課標、新教材,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開展好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說課等活動。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鋪開的背景下,應該清醒地意識到,教研組必須承擔起教學和科研的雙重任務。因此,優(yōu)秀的教研組長除了要完成教研組所賦予的傳統(tǒng)職責之外,還要處理好組內(nèi)常規(guī)教學和教育科研之間的關系,成為學校教學科研良性循環(huán)的推動者。
二、教研組管理與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中小學教研組管理與建設整體情況不容樂觀,各種配套制度管理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土壤,尤其在一些具體環(huán)節(jié)還存在嚴重的缺陷和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研組工作形式化、單一化。長期以來,中小學教研組工作流于形式的狀況較為嚴重。通常學期初,學校要求教研組長擬訂一份學期教研計劃,上交到教導處,至于計劃是否可行,不得而知。集體教研活動也往往是由學校統(tǒng)一指定,多數(shù)教師只是隨便聊聊,或是就某一問題談談看法。到學期末,每人寫一篇教研心得和聽課筆記一起上交,一學期的教研活動就此劃上了句號。
2、教研組工作競爭機制不合理。由于學校引入了較強的競爭機制,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考核規(guī)則,其中對同學科教師教學成績的考核份額相對較大,又牽涉到獎金的分配和教師的聲譽,因此造成同事間的不良競爭,甚至相互嫉妒、猜疑,不利于教師的真誠對話和交流。在開展教研活動中,教師投入的精力不夠,難以協(xié)調(diào)配合,或是怕得罪人而口是心非,這些都不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更不利于教師合作文化的形成,使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機會白白流失,使本來該生動活潑的教研活動變得死氣沉沉,流于形式。
3、教研組工作反饋機制不夠健全。目前教研組工作普遍存在只檢查不反饋的現(xiàn)象,或者只向上級匯報總結而沒有把工作信息反饋基層教師。教研組給沒有絲毫的獨立決策權,只有人微言輕的建議權,常常導致費力不討好的結果。由此可見,教研組工作權力沒有一定的制度保障,加上在實施工作中存在反饋結果的模糊性和籠統(tǒng)性,教研組工作反饋機制遲遲不能落實到實處。
4、教研組工作缺失校本關照。在這些年的實踐調(diào)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中小學教研組工作一直存在著千篇一律、按部就班的缺陷,他們在實際的調(diào)查、總結報告中反映的往往是些過時的教學問題和矛盾,并沒有保持新課程改革的高度熱情,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激發(fā)教師的“示范”作用,挖掘出自身所在學校、學區(qū)的校本資源,轉化為實際的校本課題研究,從而促進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和教師發(fā)展。此外,有些學校的教研組機構形同虛設,幾年下來都沒有真正開展過教研活動,更不用說組織學校教師進行校本研究?傊,如果缺失新課程的校本理念支持,那么學校教研組就失去了普遍意義。
三、教研組管理與建設的實施對策
1、學習是教研組建設的首要途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學教研組要形成一種濃厚的重視學習、熱愛學習的風氣,要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有利條件,便于教師開展學習活動。
同時還要不斷地通過處理問題、解決困境的過程來激發(fā)教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教師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自覺地做學習型教師,通過學習來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來強化教研組功能,努力建設學習型的教研組。
為推動教研組工作,可具體采取這樣一些措施:
。1)提出一些可行性指標,督促教師完成。如要求每位教師在一學年中,研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或業(yè)務書籍,寫出一篇好的教研論文,聽一次或幾次學術講座報告,參加一次教學觀摩交流活動,參與一項科研課題研究,等等。
。2)在教研組內(nèi)介紹一些好的圖書雜志書目、好的網(wǎng)站文章,動員教師去購買或借閱學習;通過校園網(wǎng)建立教研組的網(wǎng)上圖書館,方便教師的學習和查閱,使學習資料的使用更具便捷性、時效性。
。3)創(chuàng)設適宜的工作環(huán)境,促使教師自覺地進行學習、交流。如組織教師參加科研課題研究,參加校本課程的開發(fā)研究,參加學校課改實驗的研究,參加校際公開課等等。
。4)對教師的學習心得體會、學習研究成果提供一些交流展示機會。如每期輪流請一位學有所得或學有所長的老師在組內(nèi)作學習研究專題講座,一方面可促進講座的老師在準備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使其產(chǎn)生一種被認同感,一種成就感,從而更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并形成示范效應。
2、科研是教研組建設的基本動力。在新課程體系下,教師所教的每一節(jié)課都會遇到一些新的情境,產(chǎn)生一些新的困惑。因此教師必須要樹立一種全新的理念,“在研究的狀態(tài)中進行教學”,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科研。教師要努力形成一種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態(tài)度、研究的方式來從事教學的工作狀態(tài),從而在教學活動中能不斷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悟、有所創(chuàng)新,以更好地順應當前課改形勢發(fā)展的需要,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因此組織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是教研組責無旁貸的任務,是教研組建設、發(fā)展的基本動力。 在教研組中開展科研活動,應堅持以下兩個原則:
一是科學選題原則。選題要注意實用性、可行性和參與的廣泛性。實用性是指教研組選擇科研課題的目的要十分明確,必須是直接與學生發(fā)展、與教學發(fā)展有密切關系的,必須是教學活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或新出現(xiàn)的問題?尚行允侵敢哂幸欢ǖ膶嵤l件,具有可操作性。教研組做課題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決不可貪大求全、好高騖遠。參與的廣泛性是指所選的課題必須是大部分老師感興趣的、關注度很高的問題,必須是大部分老師愿意參加的,具有參與熱情、參與積極性和參與能力的課題。
二是研究方法可行性原則。中小學教師的教學科研必須要立足于解決教學問題這一研究目的來確定研究的手段方法,找出、找準問題是教學科研的突破口,解決問題是教學科研的基本內(nèi)容。
、。校本是教研組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研組建設的好壞在相當程度上關系到學校教學工作的好壞,關系到一個學校校本教研水平和質(zhì)量。那么,教研組應該如何做到實施有效的校本教研。首先,教研組有必要通過舉辦各種課型的講評活動,調(diào)動教師的教研積極性,活躍學校的教研氣氛。在此基礎上,教研組還要有更深層次的課題驅動力。對于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有一些教師自己可以解決,或在他人的協(xié)助下解決,但有些問題卻要教師長期追蹤,集體研究,這樣的問題就應當把它提取出來,作為課題,組織教師有計劃、分步驟、有策略地去研究、去解決。其次,教研組作為學校教科研的基礎機構,應當承擔起打造師資隊伍的重任。既要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及注重新教師的培養(yǎng),又要關注教師隊伍的學習和科研。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門什么需要天才的藝術,但它是一門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專業(yè)。”因此,教研組要經(jīng)常組織教師們學習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方法等。
教研組在校本教研工作要有新思路。加大對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視力度,制定科學、規(guī)范、可操作的校本教研制度,實施課題帶動策略,專業(yè)引領學科化、聚焦課堂,掌握與運用校本教研的方法,優(yōu)化校本教研形式,豐富校本教研內(nèi)容。特別是教研組應該以課題為動力,深化校本教研。課題研究要“兩條腿走路”,一是“立項課題研究”,鼓勵學校和教師積極參與各級立項課題研究;二是“行動研究”,要求教師“人人都參與,人人有課題”,走“小課題,大研修”之路,引導教師開展以解決自身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主的行動研究,以解決教師教育內(nèi)涵問題。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牟映雪.教研組協(xié)作文化構建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課程·教材·教法,2006,(9).
[3]劉澤平.教研組工作的組織與管理[J].教學與管理,2004,(1).
[4]朱寧波,張萍.校本教研中的教師同伴互助[J].教育科學,2005,(5).
[5]張云潔.以合作為基礎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上海市D小學教研組個案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6]徐麗華,吳文勝.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組織:教師協(xié)作學習共同體[J].教師教育研究,2005,(5).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組建設論文】相關文章:
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備課方式的改革06-14
新課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論文05-02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探討05-01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論文05-02
淺析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研工作論文05-01
新課程背景下的研究性學習論文05-01
新課程改革下初中音樂教學改革論文04-30
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學中的美學體驗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