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突破地理教學難點論文
教學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師難以講清的教學點。其實質是學生與教材之間較為突出的矛盾。如果處理不當,往往成為教學活動的嚴重障礙,使學生在學習中“知難而退”,喪失信心,視學習為苦役,甚至產生不學的念頭!教學難點是一個相對的教學概念,同一教學內容,因學生的知識基礎、認識水平、思維能力的狀況不同,有的易于接受,有的則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但一般說,抽象性、綜合性、靈活性強,分散性大的教材內容,常常成為地理教學的難點。教學難點的“難”處不同,突破的方法也不同。
一、抽象性強的教學難點及其突破方法
只有真正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才能形成正確的概念,進而通過準確的判斷,和合乎邏輯的推理,方可認識事物間的本質聯系,形成系統的科學原理。但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它們之間的本質聯系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和隱蔽性、無法被人直接感知。而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在感知過程中,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質與非本質的現象,往往作為刺激信息,同時輸入人的頭腦。科學的概念,是人們從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現象中,經過抽象、歸納等思維過程而形成的,而反映事物非本質屬性的現象,對人的認識都起著干擾與破壞作用。所以“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是認識發(fā)生飛躍的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因此越是抽象的教學內容,往往成為教學上的難點。
突破這類教學難點,決不能用教師無私“奉獻”和學生機械背誦概念定義的方法,要強化對典型事物的感知過程和抽象、歸納過程,抓好“兩去”和“兩存”這一關鍵性的認識環(huán)節(jié)。為此教師要研究: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質與非本質的現象,某類事物的個性、共性各有哪些;制訂觀察計劃,明確觀察目的,確定觀察內容,安排觀察順序;去什么,存什么,如何去,如何存,如何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邏輯關系用語言準確地表述概念和原理;如何利用“變式”,檢查學生對概念、原理認識的是否正確。如講解“天氣”這一概念時,可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讓學生說出每天電視臺預報天氣的內容;將天氣預報內容進行如下分析:
。1)空間范圍的有限性。
。2)時間上的短暫性。
(3)大氣的某些物理性(溫度、濕度、降水、風力等)。
按上述三性表述“天氣”這一概念;待講完“氣候”的概念后,將二者進行比較;舉出人們日常生活中運用“天氣”與“氣候”兩概念的正反實例,啟發(fā)學生辨認正誤。
概念的本質屬性越多,認識與掌握它的難度自然也就越大。如“太陽常數”這個概念,是指在下列條件下,接受的太陽輻射能量:
。1)日地平均距離。
。2)在大氣的上界。
。3)垂直光線。
。4)一平方厘米。
。5)一分鐘內。
為了防止學生遺漏其中的任何條件,或無端增添其他條件,必須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每個條件,在形成概念中的作用。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到,科學概念內涵的表述必須完整和準確。
由于地理事物存在空間的廣闊性與演變時間的漫長性,和人視野的狹小性與感知時間有限性的矛盾,決定了學生對許多地理事物(或現象)都無法直接感知,認識這樣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自然也是十分困難的。突破這樣的教學難點,除了充分借助圖象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外,還可進行形象化的比擬和鮮明對比。即選取與新學事物有某種相似之處,而又為學生所熟悉的舊事物來說明。從比較兩事物的異同點的過程中,使學生想象出新學事物的形象,并認識其本質屬性。如為了使學生認識洋流的形象與屬性,用學生已有的河流的表象講解:象河水在陸地上流動一樣,洋流是一部分海水在海洋中的流動。接著又從以下三個方面將兩者進行對比:
。1)洋流(指風海流)是一部分表層海水常年穩(wěn)定地作水平流動,而河流則是由河面至河底,整個河床內的河水在流動。
。2)洋流規(guī)模之大遠非河流所能比擬(如墨西哥灣暖流在英國附近的流量,相當于長江的2600倍)。
。3)河水總是由高處向低處呈不規(guī)則曲線流動,而大多數洋流系統則是呈環(huán)狀路線流動(通過觀察世界洋流圖而得),即流動有定向性。
通過上述對比,使學生能想象出他們從未見過的洋流的形象,對其本質屬性和流動規(guī)律也有了正確認識,最后要求學生概括出洋流的定義。
一般地理事物多是呈三維狀的實體,而表示它們的圖象多是二維狀的平面圖。看平面圖識立體物,對于缺乏立體概念和想象力的學生來說,的確是十分困難的。突破這樣的教學難點,首先要通過觀察模型或實物,使學生對地理事物獲得正確的表象。進而通過演示教具,使學生理解立體物如何轉化為平面圖,轉化后原物的各部分是否發(fā)生變化,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如面對缺少測量知識的初中學生講授等高線平面圖,可用畫有假想等高線的地形模型,先引導學生認識各種地表形態(tài)的名稱及其特點,進而向學生說明,等高線平面圖的形成可以這樣設想: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線按比例縮小后,垂直降落于同一平面而形成的(演示教具)。平面圖上的等高線與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線形狀相似,但大小與空間位置卻各異,后者分居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內,而前者則位于同一平面內,其高度只能用相應的數字標注。其次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將圖象還原成原物。如把表示山地的等高線,按其標高將它們遷移,置于相應的高度,再按比例擴大,就變成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線了。
二、綜合性強、應用靈活的教學難點及其突破方法
地理概念之間的因果聯系,是地理事物之間相互制約的反映,地理概念之間的多種關系是地理事物復雜結構和多種屬性的反映。地理概念體系就是對地理事物之間的多種聯系和關系的高度概括。一般來講,具有多因、多果、多層次關系的地理知識,因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規(guī)律較多,而且因果關系、主次地位也常因具體情況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掌握這樣的知識,不僅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還需要有較高的分析問題和靈活應變的能力,故而成為教學中最為突出的難點。
比如有關氣候的知識層次較多,各層次之間的聯系和關系也十分復雜,每個層次又含有多個知識要點。如氣候分布規(guī)律若按緯度位置,可分為低緯、中緯和高緯;若按海陸位置又可分為大陸東岸、西岸和中部,以及靠近大陸東、西兩岸的島嶼和大洋中部的島嶼。氣候因素可分為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和地面狀況等。各知識要點的主從地位,又常因具體情況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如在一般情況下,太陽輻射是一地氣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對“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來說,地勢高則成為影響其氣候的主要因素。即是同一層次的各知識要點之間,也有比較復雜的聯系和關系。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舉一反三,靈活應變的能力是難以掌握的。
突破這樣的難點,必須按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fā),制訂總體“戰(zhàn)略戰(zhàn)術”規(guī)劃,實行先“個個擊破”、“步步為營”、穩(wěn)步前進,一旦時機成熟,再立即發(fā)動“總攻”。具體作法如下:
第一、在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概念內涵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地理概念,并通過“變式”,鍛練學生準確識別地理事物(或現象)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第二、在充分揭示地理事物各種聯系的基礎上,形成相應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選擇適當的時機,通過小結建立起某種地理事物和現象,與其他多種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的聯系,發(fā)展學生多端思維,并培養(yǎng)學生全面論述地理問題的能力。
第三、通過章節(jié)或者專題
總結,在理清相關概念多聯系、多關系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地理概念體系。因為知識是由概念與原理組成的體系,沒有一個概念、原理不與其他概念、原理發(fā)生聯系,也沒有一個概念或者原理不包括在一定的知識系統之中。只有當學生了解一個概念、原理與其他概念、原理的相互聯系,和它在知識系統中所處的位置時,學生對這個概念、原理的理解才會深刻,記憶才會牢固,運用起來,才能靈活易于遷移。
地理概念體系建立的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揭示相關概念之間縱橫聯系和各種關系的過程。隨著揭示活動的深入,宜將揭示的結果,盡量用圖示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因為在圖示中,需用最簡煉的文字顯示出各個知識要點,使它們猶如閃光的“珍珠”,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圖示中使用的各種符號,就好像人們探索各知識要點之間聯系的通道。這些通道猶如人們思維活動的“金線”,將顆顆“珍珠”串聯起來,形成一條一條的知識鏈,從而使分散孤立的知識點,組合成一個排列有序的知識整體。
地理概念體系的建立,能夠使學生頭腦中的各段思路相接,各支思路相通,從而構成龐大的四通八達的思路網絡系統。實踐證明,地理概念體系能夠為學生分析、論證地理問題,提供理論依據,也能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線索。當他們探索地理問題時,容易做到目標明確,思路廣闊,邏輯嚴密,思維敏捷,結論正確。
第四、培養(yǎng)學生具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和良好的思考習慣。學生靈活應變能力的高低,集中反映了其思維品質的優(yōu)劣。法國數學家笛卡爾曾說:“那些只是極慢前進的人,如果總是遵循正確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著然而離開正確道路的人走在前面許多。”欲有正確行動的路,必先找出正確思維的路。正確的思路從哪里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建立在客觀規(guī)律基礎上的思想,才是正確的思想。根據這一基本原則,地理概念是人腦對地理事物(或現象)本質屬性的反映;地理原理是人腦對相關地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反映。學生對地理概念、原理、規(guī)律認識的形成過程,都能使他們地理思路隨之得到一定的“延伸”,或增添新的思路支脈。
而每個地理概念則成為地理整體思路網絡上的思維點,每條思路都是由若干相關的思維點之間固有的聯系渠道,在人腦中的反映。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有優(yōu)良的思維品質,在地理概念、原理的教學中,應著重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在揭示地理概念體系的形成過程中,應著重開拓學生的思路;在思考和解決地理問題時,應著重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和流暢性。
為了使學生善于思考,還必須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遇到問題,應三思而后行。要通過各種實例,使學生懂得:具體情況是分析問題的出發(fā)點,要盡量挖掘問題中的已知因素,已知越多,掌握事物間聯系的渠道也越廣,按事物間聯系的渠道和層次,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步驟;從地理知識的結構和地理概念的含義中,尋求解決問題的綱與目。
分析問題時,始終遵循地理事物的聯系渠道和層次關系,采用歸納法或演繹法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要靈活,但步驟環(huán)節(jié)要嚴密。決不能朝令夕改,邏輯混亂,使學生無所適從。
三、分散性大的教學難點及其突破方法
任何版本的地理教材內容都具有兩重性,既有集中性,也有分散性。這是因為:
。ㄒ唬┚帉懡滩闹荒馨茨骋环N概念體系展開由于各部分知識出現的先后順序,受到邏輯關系和學生的認識水平、認識規(guī)律的制約;每個章節(jié)只能圍繞著有限的幾個中心編寫,涉及的知識范圍,只限于與中心內容有聯系的知識。但是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和關系卻是復雜的,同一地理事物可能有多種屬性和復雜的結構,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概念。
從而造成同一地理事物出現于多個章節(jié),同一地理概念又可能與多個地理概念發(fā)生聯系,同時成為不同知識體系中的知識要點。如緯度這個概念,在“經緯網”、“地球公轉”、“大氣環(huán)流”、“洋流”等多處出現,而每處只闡明它在某個方面的作用。
。ǘ榱吮苊饣A理論過于集中編者有意將一些地理基本理論分散在區(qū)域地理各章節(jié)之中講述,把枯燥乏味的地理原理,與千變萬化生動形象地理事物有機結合,起到分散難點,提高信心的作用。如影響氣候的諸因素分散于《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中講授,最后在《高中地理》中才作了系統的總結。
知識的分散性雖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將同一地理事物的不同屬性、各部分結構、不同的作用和某個地理問題各個方面分散于多個章節(jié)之內,使學生對它們難以形成系統的整體認識。講授新課時留給學生的印象較為淡薄,教學時間相隔又長,所以極容易遺忘。從而造成學生知識上的重大缺陷,勢必影響他們繼續(xù)學習,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突破這樣的教學難點,要不斷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識記,注意同遺忘做斗爭,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專題知識的總結。具體作法如下:第一,要認真熟悉教材,對知識的分散狀況作到心中有數。教學時注意以舊帶新,或以新帶舊,邊講邊歸納,講多少,歸納多少。像滾雪球一樣,把與它們相關的知識化零為整。
第二,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系,選擇適當的時機,打亂章節(jié),做好專題總結,如地形對氣候影響的總結。這樣可使學生對某個地理問題,某種地理事物有較為全面的認識。
四、突破難點時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難點既是教學活動征途上的“堡壘”和“堅城”,欲取得“攻城”和“破壘”的勝利,就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此,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ㄒ唬┥钊肓私鈱W生,認真鉆研教材
教學難點既然是學生與教材之間較為突出的矛盾,首先必須遵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的作戰(zhàn)方針。對于教師來講,學生與教材都是教學活動中的“彼”。智育要求的實質是:把學生的已有知識,擴展和加深到教學大綱要求的水平;將學生的認識,提高到理解、掌握和運用新知識應達到的水平。了解這兩方的基本情況,是教師備課時進行“運籌惟屋”的重要“情報”和“依據”。
學生的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教師應引導學生跳出現有知識的圈子,為其主動求知開拓思路,指示方法。所以應著重了解學生以下諸方面的情況:學生對本學科及其與其他學科相聯系的知識中,都學過了哪些;學生對上述知識的掌握尚存哪些漏洞,對地理事物的認識有哪些混淆與片面之處;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實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思維品質的狀況如何。鉆研教材一般要經過懂、透、化三個階段。懂,就是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的每個字、詞,每句話都要弄清。對教材的了解做到由“薄”到“厚”,由局部到整體。透,就是對教材的系統性和聯系性,新教材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哪些舊知為基礎,又為哪些未知作輔墊都能了如指掌。把“厚”的教材經過加工、提煉,變?yōu)楹堋氨 钡耐暾到y的綱領性知識;褪墙處煹乃枷敫星、思維方法、認識水平,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溶化在一起。達到了化的境地,就算精通教材了。
在上述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研究:學生在接受新知識可能有哪些困難;在探索知識的聯系中,思路會出現哪些叉道;學生在感知、理解、掌握,運用新教材中各會產生怎樣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恰當地確定如何組織教材、選用教學方法,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程序,把教材的文字、圖象儲存信息,轉化為符合認識規(guī)律,又富有嚴密邏輯性的教學輸出信息。
。ǘ┱_處理學好基礎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的關系
教學難點是一個相對的教學概念,同一教學內容是否能成為教學難點,與教材本身的難度,學生基礎知識扎實的程度和認識水平的高低都密切有關。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欲減少教材難點的數量,降低教學難點的難度,決不能用削減教材內容,降低大綱要求的辦法,必須正確認識與處理好學好基礎知識與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關系。
認識能力的內涵是多方面的,但思維能力是其核心。列寧指出:“我們需要用最基本事實的知識來發(fā)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边@充分說明,學生認識能力的發(fā)展依賴于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知識是認識能力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人們常說的“無知必無能”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學生學習的科學文化知識,既是人類知識長期積累的結果,又是他們認識能力的結晶,其本身就隱含著極為豐富的認識方法。教師只有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運用教材中所隱含的認識方法,去認識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它們之間的各種聯系,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認識能力也得到逐步發(fā)展。恩格斯說:“頭腦的辯證法只是現實世界(自然界和歷史)的運動形式的反映!边@足以證明,學生的認識能力不是主觀自生的東西,而是在自覺地認識世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
遵照恩格斯的教誨,在教學中應當組織好教材,使教學輸出的信息既具有嚴密的科學性,極強的系統性,又符合學生實際,具有易接受性。不論選用何種教學方法,都要采用啟發(fā)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認識能力,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演繹、歸納等一系列思維活動,使他們深刻理解知識所反映的客觀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規(guī)律。
學生認識世界,掌握知識,需要憑借自己的認識能力。實踐證明,認識能力發(fā)展水平高的學生,接受能力強,對知識理解的深,學習效率高;相反,認識能力低下的學生,學習中往往有較多的困難。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知識無論如何是教不完的,教師欲從“教”達到“不用教”的境地,更需要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學習知識和提高認識能力既矛盾又統一,如果在教學活動中,能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則二者必能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只有這樣,才能縮小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差距,相對地減少教學難點的數量,降低教學難點的難度。
使學生總是在愉快中進行學習,既使遇到障礙,也有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辦法,在教師適當的點撥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克服學習中的障礙。
。ㄈ┥朴诩ぐl(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分配使用學生的精力
突破教學難點,需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排除一切外界事物的干擾,使其思維活動的方向和精力,完全轉移到要探究的問題上來。為此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而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忌千篇一律,要選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對于在實際中有直接用途的知識,要先向學生說明其實際意義;對于在知識的聯系中,處于關鍵性地位的知識,要闡明其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用新穎的問題揭示舊知或現有認識方法的“無能”,使學生心理暫時失去平衡,促其知難而進;對于學生司空見慣的地理現象,可巧設疑問,引導學生思考其形成原因;結合當地的地理環(huán)境,讓學生走出課堂,把書本知識與千變萬化的地理事象相結合;用生動的故事,簡練生動的語言,或借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描述或展示各種地理事物在時、空上千變萬化,妙趣橫生的景象;用與課題內容相關的古今中外新奇的見聞,激發(fā)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層層揭露教材中的矛盾,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層層深入。
當學生的求知欲一旦產生,他們便會迫不及待地去探索,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黃金時代”,也是學生精力最充沛的時候。要及時按預先設計好的教學信息程序,向學生提出系列梯級設疑,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體對地埋事物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或引導學生沿著合乎邏輯的思路進行思考。教學語言要準確、簡練、生動而又富于節(jié)奏,其速度快慢要與學生的感知和思維活動的進程合拍;輕重緩急要與字詞作用的大小和學生情感變化的起伏相吻合。如果教學語言速度過快,學生的感知和思維活動尚未得出應有的結論,則勢必影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如果教學語言過慢,則會影響學生急于求知的情緒,招致思維中斷,無端消耗學生的精力,浪費他們的時間。突破教學難點,教學活動的安排必須緊湊而又有節(jié)奏,要一鼓作氣,使學生在精講之后有較多的練習機會。
【如何突破地理教學難點論文】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如何突破重難點05-01
車刀角度教學難點的巧妙突破教育論文05-02
突破放大電路的教學難點04-30
地球運動復習教學難點突破的體會學科論文04-27
-《將相和》教學難點 突破05-01
英語重難點教學的突破方略教學反思05-02
巧思妙構 突破難點-例談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難點突破04-29
運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的探索與實踐04-30
英語:夯實基礎,突破難點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