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介紹
《賣火柴的小女孩》以“賣火柴—擦火柴—人死去”為線索,講述了大年夜的街頭又黑又冷,一個乖巧、美麗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饑餓、寒冷、孤獨中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最后在大年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介紹,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的藝術(shù)光輝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時也表現(xiàn)了丹麥的社會矛盾,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性和人民性。
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chuàng)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 168 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 80 多種語言。他以詩意而又幽默的筆調(diào),改變了現(xiàn)代童話的面貌,并開啟了創(chuàng)作童話的先河。最可貴的是,安徒生的作品中閃耀著普遍的人性的光輝,超越了不同國家、種族與文化,因此歷久彌新,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反復傳誦。安徒生童話所取得的巨大藝術(shù)成就和思想成就,至今仍無人能夠企及。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的藝術(shù)成就
安徒生文學生涯始于 1822 年。早期主要撰寫詩歌和劇本。進入大學后,創(chuàng)作日趨成熟。曾發(fā)表游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
“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后數(shù)年,每年圣誕節(jié)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后又不斷發(fā)表新作,直到 1872 年因患癌癥才逐漸擱筆。近 40 年間,共計寫了童話 168 篇 !
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xiàn)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后者多體現(xiàn)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安徒生的創(chuàng)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xiàn)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特點。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xiàn)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xiàn)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diào)低沉。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經(jīng)歷
安徒生是一個窮苦鞋匠其中一個兒子,母親是一個瀕于討飯境地的、靠為人洗衣過活的寡婦。安徒生小時不僅經(jīng)常和饑餓打交道,同時還處處遭到人們的鄙視。但他卻有一個在當時被認為是與他出身不相稱的、“異想天開”的“志愿”——他想當一個藝術(shù)家,一個芭蕾舞演員,一個歌唱家,一個在舞臺上表演人生、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shù)家。為此,他在一般庸俗人的眼中就成了一個天大的笑柄。但他卻一點也不感到氣餒。
安徒生 14 歲就離開了家鄉(xiāng)奧登塞市,在當時那個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里,等待他的是一種什么命運。饑餓和精神上的打擊與他結(jié)了不解之緣。但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種種困難。雖然由于貧困和由此而帶來的疾病折磨了他的身體,毀壞了他的體形和聲音,使他不能成為一個舞臺藝術(shù)家,但他以堅強的意志最后還是達到了他的目的:他成為全世界億萬兒童所喜愛的童話作家。他在童話作品中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和詩,成為人類永遠享受不盡的精神財富和藝術(shù)寶藏。
安徒生是丹麥 19 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chuàng)始人。他生于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熱愛文學。
終生未成家室, 1875 年 8 月 4 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麥爾喬家中。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簡介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Andersen , 1805 — 1875 )丹麥作家,被尊為現(xiàn)代童話之父。安徒生 1805 年 4 月 2 日生于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qū),受過大學教育,曾志愿服役,抗擊拿破侖?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 1875 年病故。父親是個窮鞋匠,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后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
少年時代即對舞臺發(fā)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 1819 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去圓潤的聲音被解雇。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于演出,沒有為劇院所采用。 1822 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于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書,有些故事表現(xiàn)了善和美必勝的樂觀信念,有些則非常悲觀,結(jié)局極為不幸,他的故事之所以有著強烈吸引力,部分原因是他們同情不幸者和流浪者。他還寫過戲劇、小說、詩歌、游記和幾本自傳。 1875 年 8 月 4 日上午 11 時,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鄉(xiāng)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 70 歲。
賣火柴的小女孩概述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發(fā)表于 1846 年。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著微笑,通過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饑寒交迫的現(xiàn)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內(nèi)容簡介
《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述的是一個在圣誕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因為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沒有吃東西。她又冷又餓,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見了溫暖的火爐;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見了噴香的烤鵝;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見了美麗的圣誕樹;她擦亮第四根火柴,看到了久違的祖母。她害怕火柴熄滅,祖母就會和火爐、燒鵝、圣誕樹一樣消失不見,就擦亮了一整把火柴,想讓祖母留在自己身邊。最后小女孩嘴角帶著微笑死去,沒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創(chuàng)作背景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訪問意大利。在圣誕節(jié)即將到來的時候,格洛斯頓城的朋友們再三邀請安徒生去那里過圣誕節(jié)。安徒生興沖沖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頓的馬車。在格洛斯頓城,他看到馬路旁掛著“歡迎安徒生先生到來”的條幅,書店里擺滿了他創(chuàng)作的童話。安徒生的馬車在格洛斯頓的街道上緩緩前進,他要體會一下城市里的圣誕節(jié)氣氛。然而,就在熱鬧的街道盡頭,他看到一個中年婦女手臂上掛著一個籃子,背著個瘦弱的嬰兒,有氣無力地乞討著。不遠處,一個只有五歲左右的小女孩,正在賣火柴,她的手都凍僵了?墒,路過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金發(fā)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沒有賣掉。安徒生回去以后就寫了
人物介紹
小女孩
作者在童話中塑造了小女孩這個典型人物,小女孩的形象實在惹人憐愛。
一是“大”拖鞋與“小”女孩的對比!澳鞘且浑p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她的確窮得連鞋都穿不上。即便這樣,最令人覺得可憐的是,這么“小”的一個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光著頭赤著腳、孤苦伶仃地在街頭賣火柴。
二是,小女孩光著頭赤著腳與美麗的金黃的長發(fā)對比。文中這祥寫“雪花落在她的金色的長頭發(fā)上,那頭發(fā)打成卷兒拉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弊x到這里,誰都覺得小女孩長得實在美麗可愛,但她自己因為又饑又冷,根本不會注意這些。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真實是文學作品感人的生命力,任何虛假的演示和一切虛偽的夸張都不足以引發(fā)讀者的感情共鳴,安徒生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對這個可憐小女孩不幸命運描寫的同時,也對這個孩子在饑寒交迫、孤立無助的情況下,對她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細致描寫,尤其是寫她對美食、溫暖和親情的幻想。作家細致地描寫了小女孩關(guān)于溫暖的火爐、肥美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和慈愛的奶奶這四個幻想片段,而這樣的幻想,恰恰是當時資本主義制度下貧苦民眾的難以實現(xiàn)其美好愿望,無法保障溫飽的心理反應。而這樣的幻想?yún)s有別于童話世界中那些銅頭鐵臂、青面撩牙、飛沙走石般的幻想式的描寫,她直接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是當時歐洲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現(xiàn)實的最真切反映,人物是隨處可見的,故事是隨時都可以發(fā)生的。
悲劇的力量在于把美好撕破給人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對一個花季少女純潔靈魂的摧殘,這個可憐的女孩連最起碼的溫飽都失去的一瞬間,仍然保持著對美好情境的向往,這或許就是人性的本真所在,而作家安徒生恰恰是把這個弱小生命的凄苦和悲慘命運與她對美好情境的向往與破滅疊化在一起描寫的,這增強了人物形象的藝術(shù)感染力。文章這樣描寫到“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在幻景中看到過“溫暖的大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慈愛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飛向天國去尋找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生活。作者把小女孩美麗的幻景與她面臨的冷酷的現(xiàn)實疊化在一起描寫,對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藝術(shù)特色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描述了當時冷酷的現(xiàn)實與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織的畫頁。文章采用對比的藝術(shù)手法,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凍死街頭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明亮與黑暗的反差、溫暖與殘酷的對比,將整部作品引入一種令人心碎的凄慘境地。
這篇童話為了更好地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作者把故事安排在大年夜這個特定時間里來展開是很有深意的。大年夜正是家人合家歡聚,尋歡作樂之時;而可憐的小女孩。在這個又冷又黑的晚上,孤苦伶仃流落街頭賣火柴,最后凍死街頭。
“天冷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苯稚系教庯h來富人家的烤肉香味。有錢人家的圣誕樹是那么大,那么美,掛著許多幅美麗的彩色畫片?墒,就在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這時間,氣氛與小女孩的年齡、行動、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在文章中,作者十分善于利用環(huán)境對比來襯托出凄慘的氣氛。一邊是“每個窗子里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鴨的香味”,一邊是“小女孩的家只有房頂,破裂的四壁可以漏出風來,家里跟街上一樣冷!
同時,在貧富對比懸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少爺?shù)鸟R車在街上橫沖直撞,小女孩為了躲避飛奔而來的馬車,不小心把媽媽給她穿的大拖鞋跑丟了一只,當場有人撿起來嘲笑說,將來等他有了孩子可以把它當搖籃。這說明在當時的社會里,富人的幸福與快樂是建立在窮人的痛苦上。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的雙重對比,更顯出當時社會貧富懸殊。
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作者匠心獨運,這主要表現(xiàn)在新年的美好快樂與小女孩凍死街頭的對比。在一般人民里,新年是一片歡樂祥和的,生活是幸?鞓返,但沒人會想到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凍死街頭。這一強烈的反差,誰都會打一個冷顫。其次是溫暖的陽光與小女孩冰冷的尸體對比,溫暖的陽光照不到小女孩的身上,這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真實寫照。小女孩的悲慘結(jié)局是當時千千萬萬窮苦孩子的縮影。
作者通過描寫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像與冰冷的現(xiàn)實作對比。第一次幻象,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爐,是因為她在現(xiàn)實中寒冷,說明她饑寒交迫。第二次,小女孩看到燒鵝向她走來,是因為她在現(xiàn)實中饑餓,說明她渴望美食。第三次,小女孩看到圣誕禮物,是因為她沒有快樂,說明她向往快樂。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了奶奶,還帶著她飛走,是因為她沒人愛撫,說明她渴望得到愛撫。
通過這祥的對比分析,不難看出,小女孩什么都沒有,只能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地在幻像之中尋覓。她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托在她的幻像之中。除此之外,她只有寒冷、饑餓和痛苦。作者通過這種想象和現(xiàn)實的反差對比,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控訴了那個造成貧富不均的社會制度。
作品影響
社會影響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被譯成了一百多種文字,而它在中國,則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這除了它本身的藝術(shù)價值,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自1923年首次入選到了《新學制國語教科書》以后,直到當代仍然保留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從最初的周作人的譯本,到后來有了葉君健、翟國欣及楊燦等更多的翻譯版本。
衍生作品
2006年,由《賣火柴的小女孩》改編的同名動畫短片上映。
2021年9月,百老匯音樂劇《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深圳上演。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介紹】相關(guān)文章:
《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05-01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文(精選27篇)06-05
賣火柴的小女孩作文(精選38篇)05-31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說課稿(精選10篇)07-24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選6篇)05-26
《賣火柴的小女孩》改寫作文03-05
《賣火柴的小女孩》續(xù)寫作文02-28
賣火柴的小女孩續(xù)寫作文02-25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教案(精選13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