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
一、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4、在理解、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為了完成父親遺愿矢志不渝的精神。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
1、介紹《史記》。
《史記》是我國歷史上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它反映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這2600年間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fā)展過程。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優(yōu)秀典范。
(板書:16、司馬遷)
2、介紹司馬遷。
司馬遷是漢代的史官,《史記》的作者。
3、司馬遷為什么能寫成《史記》這部輝煌著作呢?
4、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理解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2)用鋼筆描紅。
(3)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講述:把道理或事情講出來。
記載:把事情寫下來。
搜集:到處尋找并聚集一起。
研讀:鉆研并閱讀。
飛來橫禍:意外到來的禍患。
發(fā)憤:決心努力。
三、再讀課文,劃分段落
1、默讀課文,思考:
(1)司馬遷為什么要發(fā)憤寫《史記?
(2)他又是怎樣“發(fā)憤”寫作的?
(3)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發(fā)憤“寫作的?
(4)結果怎樣?
2、對照上述四個問題,分別閱讀課文的相關自然段,參照書后練習4中提供的樣子,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父親對司馬遷的影響和臨終時的囑托。
第二段(3):講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
第三段(4):寫司馬遷忍辱負重堅持寫書。
第四段(5):講司馬遷用畢生的心血寫成了輝煌巨著——《史記》。
3、指名讓學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作業(yè)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2、司馬遷主要受了父親的什么影響?
3、受了父親的影響,司馬遷是怎么做的?
4、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5、父親的影響在司馬遷成長歷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父親臨終時“淚流滿面”的囑托,更對司馬遷完成《史記》的寫作起著重大的作用。
6、指導朗讀父親的話。
二、講讀第二段
1、輕聲讀課文第3自然段,思考:正當司馬遷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飛來了一場什么橫禍?
2、討論“橫禍”,理解“酷刑”。
(1)這場橫禍是怎么引起的?
(2)什么是酷刑?從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馬遷是個什么樣的人?
3、指導朗讀第二段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
1、司馬遷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段,用“——”畫出司馬遷怎么想的句子,用“~~~~~”畫出司馬遷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司馬遷是怎么想的句子。
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1)他為什么想雪濺墻頭,了此殘生?
(2)他又為什么打消了這個念頭?
3、出示司馬遷怎么做的句子。
司馬遷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司馬遷事業(yè)高于一切、榮辱置之度外的可貴品質。
四、講讀第四段
1、指名讀這段,思考:為什么說《史記》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
2、組學生討論。
3、指導朗讀。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五、作業(yè)
1、完成文后習題4。
2、朗讀課文,試著復述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聽寫。
歷史輝煌恥辱講述專心致志
記載搜集研讀悲憤飛來橫禍
2、“發(fā)憤”是什么意思?司馬遷是怎樣發(fā)憤寫成《史記》的?
二、復述課文
1、指名讀課文。
2、指名說出課文的段落大意。
3、同桌互相復述課文。
4、指名復述課文,評價。
三、總結課文
1、司馬遷是怎樣“發(fā)憤”寫作的?
2、故事的什么地方使你最感動?
3、齊讀課文。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復述課文。
板書:
司馬遷 父親的影響與囑托 專心致志
發(fā)憤寫 受酷刑 克制自己、發(fā)憤寫作《史記》
20《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
【20《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相關文章: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04-16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04-30
教案設計 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04-25
五年級語文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04-30
發(fā)憤04-30
史記司馬遷紀傳體讀書筆記06-09
讀司馬遷發(fā)奮寫史記有感04-28
司馬遷入獄寫史書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