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冊十八課白毛女(節(jié)選)
18白毛女(節(jié)選)
賀敬之丁毅等
教學目的
1.了解歌劇的特點,了解<白毛女>對我國新歌劇的貢獻。
2.認識<白毛女>的戲劇沖突,了解中國農(nóng)民在封建制度的剝削壓迫下所過的奴隸式生活。
3.理解對比手法在戲劇藝術(shù)中的運用。欣賞劇本中的精彩片段。
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歌詞、說白的分析了解歌劇的特點及劇情。欣賞精彩片段,深化對劇中主要人物性格了解,并把握本課的主要藝術(shù)特點。
2.難點:啟發(fā)學生理解歌劇語言具有性格化、音樂美又具大量潛臺詞的特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請學生閱讀<白毛女>劇本及課文戲劇知識短文。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誆(kuang1) 剔(ti1) 和面(huo2) 玉茭子(jiao1)
踉蹌(Iiang4)(qiang4) 輕薄(bo2) 泥坯(pi1)
屯門(tun2) 答理(da1)
3.解釋下列詞語。
踉蹌: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輕薄:言語舉動帶有輕佻和玩弄意味(多指對女性)。
答理:理睬。
二、導入
1940年,在晉察冀邊區(qū)流傳著一個白毛仙姑的故事。這個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佃農(nóng)的女兒因為聰明美麗,被村里的地主看上了。地主逼死老農(nóng)、搶走孤女并占為已有。不久,地主要娶妻,視這孤女為障礙,圖謀殺死她。陰謀被好心的老媽子得知,她深夜放走了孤女。孤女逃進深山,躲在山洞里,晝伏夜出。她以野菜樹根和山里奶奶廟中一些供品為生,生活了近十年。由于不見日光、缺少食鹽,頭發(fā)、皮膚全都變白。當?shù)夭幻髡嫦嗟娜,偶見其出沒在奶奶廟,便迷信地稱她為“白毛仙姑”。八路軍到來后,救出了這白毛女子,使她重返人間。
對這故事,有人一笑置之,有人認為可寫成反封建迷信的小故事。詩人、劇作家賀敬之等人獨具慧眼,把它寫成歌劇,并揭示它鮮明的社會意義: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全劇五幕十六場。課文選自第一幕,請同學們把第一幕第一場默讀一遍,了解內(nèi)容大意。
三、正課
1.提問:歌劇在形式上與小說、散文有何不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