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亚洲二区亚洲三区,国产成人高清在线,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牛牛,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日韩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

時間:2022-11-23 08:53:04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模板(通用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教資教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模板(通用6篇)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杠桿,能畫出杠桿的五要素。

  2、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

  2、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生活中的杠桿,進一步認識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學突破】首先認識杠桿,能抽象出杠桿的定義,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創(chuàng)造一種探究氣氛,通過用桿秤稱物體,提出猜想,激發(fā)興趣。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討論法、問答法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師:人們在生活中、勞動中經常使用各種機械,同學們想一想你使用過哪些機械?或你看到別人使用過哪些機械?

  同學們想起很多人們常用的機械,這說明同學們平時很注意觀察。在同學們說出的機械中有的比較復雜,有的比較簡單。例如:鑷子、鉗子、錘子、剪刀、瓶蓋起子等都屬于簡單機械,播種機、縫紉機等是復雜機械。復雜機械也是由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這一章我們學習幾種簡單機械。

  同學們在你們的桌上放著鉗子、錘子、瓶蓋起子分別試著用一用,看會有什么發(fā)現?

 。ǜ餍〗M同學分別進行操作,有的用鉗子剪斷鐵絲,有的用錘子起木板上的釘子,有的用瓶蓋起子起瓶蓋,有三個小組用鉗子分別把鐵絲彎成了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約2分鐘后平靜下來。)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 篇2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學習者的分析

  學生來自小城鎮(zhèn)和農村(大部分),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接觸許多與功和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象,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奠定基礎,同時學習過速度和電功率的概念,對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幫助。

  3、教具與學具

  電化教具:多媒體課件

  4、教學過程分析和設計

  教學流程圖

  設計內容 設計意圖 活動層面

  教材處理 師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一、播放多媒體素材(視頻)或畫面)如用挖掘機挖土和一個工人單獨挖土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快?圖中的情景說明了什么問題?

  類似的事例還有嗎?(啟發(fā)思考) 教師通過所設計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學習怎樣比較做功快慢的學習主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體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fā)學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學習主題。

  認知層面

  想想議議學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1、引導回顧速度的知識。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學生提供一組數據,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

  物體 所做的功 所用時間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聯(lián)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運問題加深對功率知識的認識。

  4、想想議議:

  投影演示插圖孫女與爺爺上樓,讓學生分析比較誰的功率大。

  5、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準確的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6、介紹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并以適當的事例加以鞏固。

  例:過去我們學習電功率,說說某電風扇的功率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參看課本小數據圖表中的資料,說出各物體功率所表示的意義。

  7、鞏固提高:

  提問:用1牛的力在2秒內將物理課本從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這個力做功的功率嗎?

  教師啟發(fā):以前學習過要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先確定路程再比較時間,也可以先確定時間再比較路程。同理,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由他人(同組同學或其他組同學)適當補充,

  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領悟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②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機械或人工將同一大堆磚從地上搬到五樓,你會選用什么方法?

  學生討論過程。

  教師點拔:在圖中不知爺孫倆的體重和他們爬樓的時間,能否確定他們的功率的大小。

  教師引導:用一個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時間的概念(電功率)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義,認識功率的相關單位及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適當的講評,加深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師先引導學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這對學生鞏固前后知識均有所幫助。

  溫故而知新,對后面的學習將起到重要的啟發(fā)作用。

  用類比法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物體做功有快有慢之分,進一步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物體做功的快慢有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的答案可能兩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逐步啟發(fā),加選先進的起重機,學生就會在前面討論的基礎上深刻領悟物體做功確有快慢之分。

  學生的討論也會出現分歧,教師就在學生的分歧中導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漸進,恰到好處。

  設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較兩物體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較)。

  通過實例講授,讓學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學生對功率的物理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對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數值有個具體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關知識,包括公式的運用。

  知識的運用與遷移

  三、通過例題訓練,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1、 想想議議:

  物理學或者生活中,還有那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快慢的?

  2、例題:體重為900N的爺爺與體重為300N的小孫子舉行登樓活動,樓高三層共10米。若:

  (1)爺、孫兩人同時從一樓起步,半分鐘后同時到達三樓;

  (2)爺爺年紀大、身體較重,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2倍;

  (3)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3倍。

  以上三種情況下,誰做功多?誰做功少?誰用的時間多?誰用的時間少?誰做功快?誰做功慢?

  3、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例題,動手做一做。

  教師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說出經濟增長率、人口增長率、頻率(振動),拓展知識。

  引導學生回到前面所舉的例子,通過討論及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邊邊思考,邊動手進行計算解答。教師把學生的答案進行投影,可進行全班討論,加深理解。

  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解答,教師在課室巡視,給有學習困難的學適當的幫助。學生解答完后,教師再用解題示范,強調解題的方法和習慣。

  對各種變化率,增長率的認識,讓學生拓展知識

  使學生加深對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強學生對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

  練習功和功率公式的應用,使學生加深認識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小結

  四、小結

  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學生先自己總結歸納,教師引導個別代表回答并作適當的講解。

  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借此機會發(fā)現學生學習的問題,并獲得教學效果的即時反饋。

  五、點評

  功率的教學一個難點,以往的教學過程按教科書的思路進行授課,課堂顯得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本教學設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議議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和功率的知識,最后讓學生用所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體現到學致用的樂趣。本人教學實踐證明,這節(jié)課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 (2)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3)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

  (2)通過自制彈簧測力計以及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什么是彈力,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難點: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三、教學方法:探究實驗法,對比法。

  四、教學儀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紙,彈簧測力計

  五、教學過程

 。ㄒ唬⿵椓

  1、彈性和塑性

  學生實驗,注意觀察所發(fā)生的現象:

  (1)將一把直尺的兩端分別靠在書上,輕壓使它發(fā)生形變,體驗手感,撤去壓力,直尺恢復原狀;

  (2)取一條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長,體驗手感,松手后,橡皮筋會恢復原來的長度。

  (3)取一塊橡皮泥,用手捏,使其變形,手放開,橡皮泥保持變形后的形狀。

  (4)取一張紙,將紙揉成一團再展開,紙不會恢復原來形狀。

  讓學生交流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上,并對這些實驗現象進行分類,說明按什么分類,并要求各類再舉些類似的例子。(按物體受力變形后能否恢復原來的形狀這一特性進行分類)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彈性;橡皮泥、紙等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塑性。

  2、彈力

  我們在壓尺子、拉橡皮筋時,感受到它們對于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在物理學上叫做彈力。

  彈力是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力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力。并且任何物體只要發(fā)生彈性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而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壓力、繩的拉力等,實質上都是彈力。

  3、彈性限度

  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不完全復原了。使用彈簧時不能超過它彈性限度,否則會使彈簧損壞。

 。ǘ⿵椈蓽y力計

  1、測量原理

  它是根據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這個道理制作的。

  2、讓學生自己歸納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使用測力計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1)所測的力不能大于測力計的測量限度,以免損壞測力計

  (2)使用前,如果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在零點,那么應該調節(jié)指針的位置使其指在零點

  (3)明確分度值: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掛鉤輕輕拉動幾下,看看是否靈活。

  5、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

  (四)課堂小結:

  1、什么是彈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彈力?

  2、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五)鞏固練習:

  1、乒乓球掉在地上馬上會彈起來,使乒乓球自下而上運動的力是 ,它是由于乒乓球發(fā)生了 而產生的。

  2、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 。它有一個前提條件,該條件是 , 就是根據這個道理制作的。

  3、關于彈力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只有彈簧、橡皮筋等這類物體才可能產生彈力

  B、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會產生彈力

  C、任何物體的彈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彈力不可能無限大

  D、彈力的大小只與物體形變的程度有關

  4、下列哪個力不屬于彈力( )

  A、繩子對重物的拉力 B、萬有引力 C、地面對人的支持力 D、人對墻的推力

  5、兩個同學同時用4.2N的力,向兩邊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和提紐,此時彈簧測力計顯示的示數是 。

 。┎贾米鳂I(yè):

  六、課后反思:

  1、成功的地方:

  2、不足的地方:

  3、改進措施:

  附:板書設計:

  一、彈力:

  1、彈性和塑性

  2、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3、彈性限度

  二、彈簧測力計:

  1、測量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2、使用方法:(1)認清量程、分度值

 。2)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點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 篇4

  知識目標

 。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

 。2)知道凸的會聚作用和凹的發(fā)散作用;

 。3)知道凸的焦點、焦距和主光軸;

 。4)知道如何利用凸產生平行光。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各種,觀察凸和凹對光的會聚作用和發(fā)散作用的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學會注意觀察事物的本質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

  通過對如何利用凸產生平行光的討論和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冰對準陽光取火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勵學生為振興中華努力學習。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介紹了什么是凸、凹、薄、的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及對光線的作用等知識,這些知識既是有關的基本知識,也是后面學習凸成像的準備。教材對主光軸、光心講得很簡單,僅使學生認識就行了。本節(jié)重點是講述凸對光的會聚作用,凸的焦點、焦距。對凹也講得比較簡單,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凹對光的發(fā)散作用。關于凹的虛焦點,可略講。

  教法建議

  本節(jié)教法應以實驗法為主,輔以啟發(fā)式教學法和討論法。應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討論分析實驗結果。

  教學設計示例

  一、難點分析

  1、凸和凹對光的作用

  講解凸和凹對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取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外,還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規(guī)律,參照下圖來進行分析。當一條平行于玻璃三棱鏡底邊的光由空氣射入玻璃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光進入玻璃以后又從玻璃射入空氣中,發(fā)生第二次折射,這時折射光線將遠離法線折射,兩次折射的折射光線都由玻璃三棱鏡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鏡厚的部分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對光會起聚作用。

  2、正確理解會聚和發(fā)散

  凸對光的會聚作用是表明光通過凸以后會變得收攏些,但是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聚于一點。如下圖所示,以S點發(fā)出的光是發(fā)散光束,光經過凸折射后仍是發(fā)散的,并不能會聚,凸在這里的作用只是減弱了它的發(fā)散程度。

  凹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是表明光通過凹以后會更散開一些,但是散開不一定不能會聚,如下圖所示,從左側來的兩束光由于凹的作用沒有在S點會聚,而是在S會聚,它減弱了入射光的會聚程度。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當判斷對光束是起會聚作用還是發(fā)散作用時(或者根據給定的光束判斷的種類),一定不能僅僅依據折射光是否能會聚于一點來判斷的作用或種類,而應當對折射光束與入射光束進行比較,再依據前邊的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學生活動設計

  1、觀察凸和凹。

  讓學生觀察凸和凹,觀察各種形狀的凸和凹的實物及截面圖,進而通過提問,認識這兩種。

  2、通過實驗,觀察凸對光有會聚作用,凹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3、觀察凸對光有會聚作用,凹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的演示實驗,并通過分析進一步認識什么是會聚,什么是發(fā)散。

  4、利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鏡底邊的光通過三棱鏡以后的光路,從理論上弄清凸為什么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凹為什么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課題

  列舉放大鏡的鏡片、眼鏡的鏡片、照相機的鏡頭、幻燈機的鏡頭、以及電影放映機、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的鏡頭?梢园呀虒W內容事先繪制在膠片上用投影幻燈打在幕布上,方便課堂教學。

  2、新課教學

  讓學生觀察凸和凹,觀察各種形狀的凸和凹的截面形狀,進而通過提問,認識這兩種。

  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引導同學先找出帶有共性的特征,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類別的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儀打出如下六個的截面圖,

  使學生能明確辨別出哪些是凸,哪些是凹。

  用投影儀打出下面的圖,具體講解薄薄的含義。

  教師介紹光具座等實驗儀器及使用方法,應在演示臺上邊演示邊講解,講述中應強調以下幾點:

 。1)光源發(fā)出的光是平行光,從無窮遠射來的光是平行光,前邊所提到的太陽光也是平行光。

  (2)讓正對著射來的平行光,這樣入射光線將與主光軸平行,我們只研究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經過發(fā)生折射的現象。

 。3)注意觀察光線經過這兩類折射以后是否能會聚于一點。(指導學生注意調節(jié)光屏位置)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學生中巡視,并進行指導,實驗結束后提問。

  演示實驗可以用激光演示儀進行,如果沒有條件可以用煙箱,不論用什么儀器,都應使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到,平行光經過前后光的傳播路徑。

  實驗進行過程中,可以邊讓學生觀察,邊提問學生,以引起學生注意。

  通過前邊的實驗同學們對光通過前后的路徑,以及兩類對光的作用有了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教師應通過圖形對這兩類進行對比分析。

  3、總結

  研究兩種及它們對光線的作用,尤其是重點研究凸對光線的作用。教師可提問學生,由學生總結發(fā)言,以利于學生的思考與理解。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 篇5

  新課教學:

  一、力是什么?(多媒體投影)

  1、觀察、演示:(多媒體投影——出示一組運動圖片)

 、僭趧偛艑W生的體驗下,引導學生得出“力”是人對物體的作用,是人對物體施加了力。

 、诮又寣W生思考并提出問題:物體間能否發(fā)生力的作用呢?生產中,有沒有見過其他物體對物體施加力的情況嗎?(教師組織,學生互問互答)

 、蹖W生思考并舉出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多媒體投影)

 、軇偛艑W生所舉的例子都是物體與物體相互接觸而發(fā)生力的作用的,讓學生對此提出不同的意見。(舉出一些不接觸也能發(fā)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體投影——A、B圖片)

  A》蘋果離開樹后能下落;

  B》鐵釘沒有接觸磁鐵,磁鐵吸引仍能鐵釘;

  結論:相互接觸的物體間能發(fā)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也有力的作用。

 、輰W生總結出:物理學中的力,是物體對物體推、拉、提、壓等的作用,即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ㄓ袑W生對“作用”的疑問,教師對此進行解釋:在物理學中通常將物體之間的推、拉、提、壓、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體投影)

  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

  教師講解:綜上所述,兩個物體無論是否接觸,它們之間都能發(fā)生力的作用,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我們把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多媒體投影)

 。▽W生懂得從例子中分辨這兩種物體)

  3、多媒體投影上述記錄與分析,加深學生對物體力作用的體會

  4、鼓勵學生由體驗提出疑問:一個物體能否發(fā)生力的作用?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從主觀感覺出發(fā),有礙概念的.理解,例如:緊握拳頭時,手沒接觸別的物體而肌手也緊張,認為一個物體也能有力的作用(處理方法,讓學生握拳體會手指與手掌的相互擠壓。手指、手掌為兩個物體)。

  學生總結出: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觀察和體驗:(多媒體投影和學生實驗相結合)

  提出問題,再次激起學生繼續(xù)探索的興趣:一個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來的?

  1、學生實驗:

 、僮屓w學生舉手拍書桌

 、趯W生用雙手拉彈簧

  2、(多媒體投影)

 、 站在滑板上的學生推墻后的場面;

 、 游泳時手和腳向后劃水,人為什么前進?

 、 觀察球從高處落地后的情況,引導學分析得出結論;

  3、總結(結論):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運用:劃船時船漿向哪個方向劃?為什么船能前進?(多媒體投影)

  5、質疑討論:

  甲乙兩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臉,臉痛手不痛,是臉受到了力而手沒有?

  6、做 一 做:

  讓學生吹好氣球后,再放開,氣球就會從手中飛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獲得什么啟示?(多媒體投影——火箭)

  原因:氣球向后壓出氣體,反過來氣體向前推氣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問題:物體間力的作用看不見,摸不著,怎樣知道物體是否受到了力呢?會產生什么效果呢?

  教師講解什么是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由學生的實驗概括出結論(多媒體投影和學生實驗相結合)

  1、學生演示:兩名學生傳接排球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學生演示:

 。1)輕壓氣球

 。2)輕拉壓彈簧

 。3)使鋸片變彎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3、質疑討論:

 。▽W生實驗)學生用手壓桌面,桌面看不出變化,從而提出: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不都是能產生效果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多媒體投影幫助釋疑。)

  四、理解知識,發(fā)展智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重視個體,激活學生思維,并使學生獲的成就感(穿插于過程)

  1.馬拉車時車,車隨馬前進,可見車受力而馬不受力對嗎?

  2.腳踢球時受到的力的施力物體是什么?這時受到球作用的物體是什么?

  3.人站在地面上不動,人就不受力嗎?

  4.磁鐵能夠吸引鐵釘,鐵釘也能吸引磁鐵嗎?

  5.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為什么會碎?

  6.怎樣判斷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讓學生吹好氣球后,再放開,氣球就會從手中飛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獲得什么啟示?

  五、探討總結(多媒體投影)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

  獨存在;物體間發(fā)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直接接觸的物體間可以發(fā)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觸的物體間也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運用這個知識

  解釋生活、生產實際中遇到的一些實例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六、教師結束語:

  有的力很。盒∥浵伆嶂姘,細雨紛飛飄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風巨浪,轟然巨響,火箭騰飛,斗轉星移,宇宙奇觀,力真美妙!關于力還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學現象,同學們回去后按探究問題探究,如果發(fā)現新的問題,我們大家再來共同探討!

  七、探究問題

  1、力的大小如何比較?

  2、怎樣對力進行測量?

  3、你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種測量力的工具嗎?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了解質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3.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4.通過使用天平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與協(xié)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質量的單位以及換算;

  2.學習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用具】

  大水泥釘、小水泥釘各一枚,訂書針一錠,天平。

  【教學過程】

  引導討論:

  (1) 一根大水泥釘與一根小水泥比較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都是鋼造的,用途相同;大小不同;重量不同;所用的鋼的量不同)

  (2) 一根訂書針和一錠訂書針比較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都是相同材料構成,含有的材料多少多少不同)

  (3) 物理課本與課桌在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外?

  (都由物質構成,但它們是不同物質構成的,物理書是紙等材料構成,桌子是木頭等材料構成,物理書要的材料的量沒有課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結:所有物體都由物質構成,一種物質能構成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物體,由于物體的形狀和用途不同組成它們的物質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

  1.質量的概念

  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

  2.質量的單位

  (1) 講解:

  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Kg 常用的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補充:生活中斤、兩也是質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2)引導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及小資料的講解。

  一只蘋果的質量 、你身體的質量 、

  一袋方便面的質量、一只雞蛋的質量

【初中物理教資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教資教案(精選13篇)11-03

教資備考:小學體育說課教案10-14

教資考試承諾書11-13

教資面試自我介紹04-01

教資面試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通用9篇)12-30

初中物理的測量教案08-03

初中物理電阻教案12-30

初中物理《功》教案12-18

初中物理電能教案12-29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