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刻度尺測長度教案示例之二(人教版教材)
用刻度尺測長度教案示例之二
作者:劉崇灝(人教版教材)
(一)教學要求:
1.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并能正確讀數。
2.掌握國際單位制長度的主單位及輔助單位及它們之間的換算。
3.知道測量必然存在誤差,知道誤差與錯誤不同。
(二)教具:
米尺(最小刻度是厘米)、刻度尺、長30—50厘米(最小刻度是1毫米。)
(三)教學過程 :
1.引入:要求學生觀察P6圖1-1、比較AB長還是CD長?待學生回答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其長度,或用圓規(guī)卡其長說明它們是同樣長的兩條線段。
學生觀察圖1-2,比較中心的兩個圓哪個的面積大?待學生回答后要求學生用刻度尺測其直徑,說明它們的面積一樣大。
小結:感覺并不總是可靠的。在生產和生活中,要作出準確的判斷,得到精確的數據,必須用測量儀器進行測量。
提問同學:你知道刻度尺、鐘表、溫度計是測量什么的儀器嗎?要求回答:刻度尺測長度,鐘表可以測時間,溫度計可以測溫度。問:你們會正確使用這些儀器進行測量嗎?今天,我們首先學習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來測長度。
板書:三、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2.刻度尺:
(1)長度的單位:
提問:你知道測量長度的常用單位有哪些?它們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教師在學生回答后小結:簡介國際單位制,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米,其他輔助單位還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和微米。介紹單位換算關系。
板書:1.測量長度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米。
單位換算關系:(要求學生自己看書寫出。)
提問學生,要求回答:
①1千米=______分米=______厘米。
②1.5厘米=______毫米=______微米。
③1微料=______毫米=______厘米。
④25毫米=______分米=______米。
(2)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
①認真觀察刻度尺:
教師出示1米長的刻度尺,結合實物說明要正確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三看:一看刻度尺零刻度在哪里?是否清楚?教師要指明零刻度在米尺上的具體位置,要求學生觀察自己的刻度尺,找到零刻度線位置。教師要巡示幫助學生確認零刻度。二看它的量程,教師給出量程的定義,并讓學生確認教師手中刻度尺的量程以及同學手中刻度尺的量程。三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也就是1個小格所表示的長度值。教師要拿最小刻度是厘米和毫米等刻度尺,讓學生辨認最小刻度值,當眾回答。同時,要求學生確認自己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教師小結、學生復述觀察刻度尺注意哪三個問題。并板書:2.正確使用刻度尺:
①觀察刻度尺:看零刻度位置、看量程、看它的最小刻度值。(“三看”)
②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刻度尺要放正不可歪斜。要求學生看書P7圖1-5。知道刻度尺如何放置是正確的。教師邊講邊演示用刻度尺測物理課本的長度。
其次,測量時要將刻度尺的零刻度與被測物體的起始點對齊。提問:如果直尺的零刻度磨損怎樣測量?學生回答。參看P7圖1-6,教師小結:在上述情況下,可以從其它刻度量起,但量得的長度值要減去起始邊刻度尺的讀數。
第三,讓學生看P7圖1-7。提問:讀數時視線怎樣才算正確?教師指出,并演示測物理課本的長度,視線要垂直待測物體的長度和直尺的刻度面。
第四,如何正確讀出刻度尺刻度值。(教師事先在小黑板上畫一個測量長度,刻度尺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示意圖,配合講解和提問。)出示此小黑板,由多個學生讀出測量結果。教師一一記錄在黑板上,分析這些結果指出:由于你手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所以你測量的結果只能準確到毫米,毫米的下一位要用眼睛來估計,所以這一位數字是不準確的,(這樣做比不估計更準確些。)但它是有意義的。測量結果應包括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不寫單位沒有意義。對學生測量結果要逐一分析,指出正確與錯誤和錯誤所在。在此基礎上提問學生讀出P7圖1-5甲木塊的長度值。并指出測量時被測物體的末端如果正對著刻度線,此時的估計值就是數字“0”,記錄時不可少。所以這個木塊的長度應是28.0毫米;2.80厘米。最后提問學生,讀出P7圖1-6。圖中這本書有多寬?(答:13.8厘米)并將如何正確讀值進行總結。并寫板書:
(2)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
“尺要放正”,“確定零刻度”,“讀數視線垂直刻度尺”,“記錄結果要有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
(3)誤差:教師結合學生測量結果分析。
①什么是誤差:由于測量長度結果中估計值不可能是準確的,有的同學可能估計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學估計的數值可能小一些,而一個物體它的真實長度總是一定的,這個真實的長度叫做真實值,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
②誤差與錯誤不同:教師指出說明誤差的產生與測量工具及進行測量的人有關。測量時誤差是不可絕對避免的。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guī)定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測量方法產生的,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③減小誤差的方法:(結合小黑板測量長度圖、讀值講解。)對同一長度可以多次測量,把幾次測量結果相加再除以測量的次數所得到的值。即為這幾次測量的平均值。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會更接近真實值,誤差較小。(結合小黑板上的圖例、讀值、演算求取平均值。)順便說明,求取平均值,平均值小數點后保留的位數與原測量值中小數點后位數相同,其最后一位要四舍五入。
3.總結本節(jié)重點知識:
提問: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
教師從“看”、“放”、“讀”、“記”幾個方面總結。
4.布置家庭作業(yè) :P8、實驗:
幾點要求:1)用教師發(fā)給的長30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進行測量。
2)注意步驟1、“每組4名同學依次用同一把尺測同一作業(yè) 本的長度!弊⒁鈨蓚“同一”。4名同學自己組合,報告要分別寫出姓名。
3)認真寫好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要求項目有:實驗名稱、(看本節(jié)標題),目的: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器材及步驟均見課本,實驗記錄和結果填寫在表格中。以上內容要求認真書寫在作業(yè) 本上。
說明:本節(jié)內容較多,故實驗安排在課下以作業(yè) 形式完成。如果課上時間不很緊,也可在課上安排,這樣效果更好。
長度的單位換算可根據學生掌握的具體情況,適當補充些練習題,使他們掌握單位換算的方法。如較大單位換算成較小單位應乘以進率,而較小單位換算成較大的單位時,應除以進率。對科學計數法要根據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在以后逐步加深為好。
【評析】
本教案在長度測量中關于單位問題提出了“國際單位制”,這個問題值得討論。一是按教材的寫法不提國際單位;二是簡單地告訴學生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米”,不作介紹。因為介紹國際單位在這里是不會說清楚的。
用刻度尺測長度教案示例之二(人教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