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亚洲二区亚洲三区,国产成人高清在线,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牛牛,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日韩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01 10:44:31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匯編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案(匯編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鞏固復習有關百分數、折扣、納稅等知識,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分析、計算、比較、符號化、概括等過程,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學會優(yōu)化存儲計劃。

  [重點難點]

  重點:認真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日常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了解學生到銀行日常辦理的一些業(yè)務,和存儲的相關資料

  師:請問大家有去過銀行嗎?(有)

  師:我們一般去銀行會做什么?(存錢、取錢)

  介紹兩個實例,張先生和李先生都分別存了20萬進銀行,存期都是三年,三年后張先生獲得本息共23萬,李先生獲得本息共21.5萬。并進行提問: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能快速的說出是因為利息不同,

  此時老師追問:為什么利息會不一樣呢?(存款的種類不一樣)

  由此引出存款的種類不同,利率不同,到期所獲取的收益也不同。

  【設計意圖:1、把生活中的實例融入到本課教學內容,讓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生知道生活處處有數學。2、通過成年人的存款經歷,學生進行討論,增加學習趣味性!

  二、復習

  如何計算利息,并說說影響利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學生輕易的能回答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板書),三個因素都能影響利息的多少。

  【設計意圖:1、回憶利息的計算公式,為下面計算利息作鋪墊。2、利率影響了利息的多少,突出選擇存款類型的重要性!

  三、新授

  1、直接出示本課的主題圖,并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閱讀相關材料。

  生1:我準備給兒子存一萬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學。

  生2:怎樣存款收益呢?

  生3:現在有一種教育儲蓄存款,存期分為一年、三年、六年,并且教育儲蓄免征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生4:購買國債也免征利息稅。

  2、知識梳理,找到條件與問題。

  師:那么現在我們來整理一下,我們這節(jié)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有哪些條件?

  本金:10000元 存期:6年 用途:子女教育 問題:怎樣存款收益?

  【設計意圖:梳理題目的條件及問題,為學生判斷選取存款方式提供有力的證據,讓生更加了解目標,并進行解決本課問題!

  3、解決問題

  (1)定期存款

  教師要提醒學生,這些錢的用途是子女教育,一般是比較穩(wěn)定的,短時間都用不上。所以讓學生在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選取合適的存款類型。(學生便主動放棄選用活期存款)

  此時教師出示銀行利率表:并跟學生介紹活期存款的利率比較低,而且還要征收利息所得稅,不劃算。

  師:那么我們現在來研究一下定期存款吧!剛剛都已經通過主題圖得知存期是六年,那這六年可以怎么分配呢?請同學們根據銀行利率表來分配一下存期,可以怎樣存。

  一個學生回答以后,其它都已經知道怎么思考分配存期,便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存款方案,并算出根據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并提醒學生,定期存款也是需要征收利息稅的。

  學生算完以后,進行匯報,并選取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定方案,自主計算利息并互相對答案檢驗,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2)國債和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

  師:剛剛我們還了解到,除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外,還有國債和教育儲蓄。

  出示教育儲蓄的相關資料,并讓學生仔細閱讀,了解一年和三年按照定期的利率進行計算,六年的按照定期存款五年期的利率進行計算,教育儲蓄免征利息稅

  國債:

  教師出示國債資料,并讓學生了解國債,知道國債是一種國家發(fā)行的債券,它也分為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別是多少,并知道國債的利率比定期存款的利率還要高,而且國債也是免征利息稅的。

  定方案,算利息,比較后選取存儲方案:

  小組進行討論存款方案,并算出根據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

  老師巡視課堂,看學生定下了那些存儲方案,并進行計算指導。

  小組匯報方案,并說出本方案所獲得的利息分別是多少。

  最后老師把所有方案所獲得的利息列舉出來,并讓學生選取的存儲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定方案,自主計算利息并互相對答案檢驗,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四、總結并出示課題

  師: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如何存款

  師:那怎樣的存款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呢?是不是利益越大就越好呢?

  生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此時出示本科課題“合理存款”)

  此時師再舉簡單例子1:如果只有10000元,而且生活還有用錢的,能不能直接把錢全部存定期6年?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說明。簡單例子2:如果有100000元,平時不怎么用錢的,能不能拿10000元存進銀行進行定期存六年?

  最后總結:合理存款,并不是利息越多越好,要結合實際選擇最為符合自己的存款類型才是最為合理的。

  【設計意圖:本課的研究的內容是“合理存款”,不單單是要存款,關鍵在于存款的合理性,除了選擇存款的種類和合適的存期,存款的前提和存款目的也是合理存款需要考慮的因素,讓生了解合理存款并能真正的做到合理存款】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米、厘米量,認識線段 量、畫線段。

  教學目標:

  知識點:1、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能力點:1、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德育點:1、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樹立自信心。

  6、養(yǎng)成認真、一絲不茍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1、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

  教學難點:1、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長度觀念,會初步的估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媽媽需要買一截松緊帶,需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問:奇怪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tǒng)一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認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

  A、數,按順序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fā)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計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對準0刻度線的。

  (2)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么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

  課外搜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長度單位?在古代,沒有尺子時,人們用什么進行測量?(手腳)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長度。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米尺、軟尺。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前后

  教學目標:

 。薄⒅诌\動會這一有趣情境,讓學生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習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愉快教學

  一、導入

  森林王國召開森林運動會,許多運動員紛紛報名參加,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出示掛圖。

  二、森林運動會教學

 。、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圖。

  2、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請?zhí)釂栴}。

  3、說一說:

  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幾?小白兔跑第幾?

  4、你還想知道什么?

  5、跑步比賽的時候,動物賽車比賽開始了?纯此麄儽荣愡M行得怎么樣?

  6、出示:(小黑板)

  在圖中,1號車是第_名,5號車在_號車的后面,在_號車的'前面。

  自動獨立完成,報名匯報。

 。贰⒛氵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練一練

 。、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讓學生自己觀察,說給大家聽;交換位置再觀察前后變化。

 。病⒖磮D,明題意。

  獨立完成,評析。

 。、觀察圖。

  自己說說:下一站是__。我去動物園,還有_站。

  四、數學故事

 。薄⒖磧煞鶊D,用前、后編一個故事。

 。、指名學生說。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案示例

  教室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情景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并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驗位置與順序,能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介紹教室

 。ㄒ唬﹦(chuàng)設情景

  我們每天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學習,一定對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氣也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和我們一起學習,誰愿意給淘氣介紹一下我們的教室?

 。ǘ┙榻B教室

  1.學生介紹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這樣介紹淘氣只知道我們的教室中有什么東西,你能用我們所學過知識來介紹嗎?

  3.誰愿意到前面給淘氣和全班同學介紹一下.

  4.剛才兩位同學介紹的一樣嗎?為什么?

  5.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6.小結:你們面對面坐著,因為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在敘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二、活動二:介紹去學校各個專業(yè)教室的路線和各個專業(yè)教室

  1.淘氣現在想到我們的各個專業(yè)教室去參觀,你能說說怎么才能到各個專業(yè)教室嗎?

  2.出示圖片:學校示意圖

  3.學生介紹專業(yè)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氣想到自然教室去參觀,你能說說應該怎樣走才能到那嗎?

  5.學生選擇任意一個專業(yè)教室說路線.

  三、活動三:游戲

  1.淘氣:同學們,你們愿意和我一起來做游戲嗎?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

  學生看卡片做動作.(卡片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張.學生看到卡片后將手指指向相應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聽口令反指方向.

  規(guī)則:手指指向與淘氣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動四:介紹自己的房間

  1.我已經了解了你們的學校,還沒有了解你的房間呢?請你介紹一下.

  2.學生任意介紹自己房間物品所擺放的位置.

  教案點評:

  這節(jié)課中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教室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教室 -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通過“淘氣與我們一起上課,參觀校園”這一情景貫穿全課。學生在具體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進一步感知位置、確定位置,不斷體驗探究位置與順序。對有關知識進行全面的復習和運用。位置的相對性是本課中的重點、難點,巧妙的創(chuàng)設情景,設疑,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進一步感受體驗前后變化的相對性。讓學生體會位置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在同學們合作交流中合理判斷推理出位置的順序,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本課集知識性、趣味性和活動性于一體,有效的進行教學,突破難點。本節(jié)課通過游戲的形式,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上好一節(jié)復習課作了一些嘗試。

  探究活動

  聽口令指方向

  游戲目的

  1.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情景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游戲過程

  1.教師將學生平均分成兩組,面對面站成兩橫排.

  2.教師站在兩隊學生的中間.

  3.教師發(fā)出口令,如“左”“右”“上”“下”等等.

  4.學生根據教師的口令指方向.

  游戲說明

  1.將學生分成面對面的兩隊,一是使學生體會位置的相對性;二是增加游戲的難度.

  教師也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同向的幾組.

  2.指錯方向的學生可以為大家表演節(jié)目,然后繼續(xù)活動;也可以將其淘汰,等待下次機會.

  營救隊員

  游戲目的

  1.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領會前、后、左、右的意義.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頁,當前在第1頁12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見過平靜的水面嗎?如果我們從上面丟下一顆小石子,你們會發(fā)現什么?

  生:水紋是圓形的。

  師:像這樣的現象我們隨處可見(播放課件),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進入圓的世界。

  二:操作畫圓

  師:要想認識圓首先就得會畫圓,同學們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圓規(guī)試著畫出一個圓嗎?

  師:我發(fā)現有的同學畫的圓不是很圓,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

  生邊說邊演示并總結出圓的畫法。

  三:認識圓

  師:把你手中的圓自由的對折幾次,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都集中在了一點上。

  師:這一點在什么位置?

  生:圓的.中心。

  師:圓中心的一點也就是我們用圓規(guī)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圓心,用字母r表示半徑,用字母d表示直徑。

  師:還有什么其它發(fā)現嗎?

  生:所有折痕都通過圓心。

  師:請同學們任意選一條折痕把它畫下來。再仔細觀察一下圓內的這條線段你還有什么發(fā)現?

  師:象這樣的一條線段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直徑。用字母表示。

  師:自己圓上畫一條半徑,并用字母表示。

  師:請同學們做一做有關直徑和半徑的練習題。

  師:請同學們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并且按照老師給你們的提示討論,看看能得出什么結論?(課件出示問題)

 。1)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

  (3)同一個圓里的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

  學生邊說老師邊板書:無數條、都相等、

  如果學生沒說同一個圓里,老師應重點引導學生說同一個圓里。

  四:小結收獲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擺筷子的真實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存在于生活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使學生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學習編、記、用2的乘法口訣,理解2的乘法口訣相鄰兩句之間的關系,掌握并能夠熟練地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概括、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課件出示情境圖。

  你們在家里幫媽媽做家務嗎?小明和大家一樣,也是個勤快的孩子,今天小明家來了許多客人,他幫媽媽做什么家務呢?

  學生觀察回答后,借機教育學生要體會長輩的辛苦,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二、探究新知。

  1、擺一擺,填一填。

  小組合作: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并完成書上的表格。

  2、編2的乘法口訣。

  讓學生借助筷子圖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然后借助編5的乘法口訣的經驗編出2的乘法口訣。

  3、探究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

  小組活動:觀察2的乘法口訣,和同桌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匯報:請幾名學生匯報他們發(fā)現的.規(guī)律,其他學生認真聽,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就舉手補充。

  三、鞏固與提高。

  1、游戲:找朋友。

  教師出示乘法口訣,由桌子上有乘法算式的同學將算式將相應的算式舉起來,其他同學判斷。

  2、游戲:摘蘋果。

  課件出示蘋果樹:秋天到了,樹上的蘋果就快熟了,你想把它摘下來嗎?仔細看看哪個蘋果長大了,你能解決它身上的問題嗎?

  學生回答蘋果上面算式的得數,并說說用哪句乘法口訣計算。

  3、小組比賽:有幾只手?

  課件示范規(guī)則。

  4個小組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說得又快又好。

  4、思考題。

  課件出示題目。

  同桌談論、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進一步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2. 能力目標: 讓學生在實踐中經歷觀察、發(fā)現、歸納等數學學習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 情感目標: 通過與日常社會與周圍環(huán)境的運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數學是有用的'。

  教學重點:

  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讀一讀下面的速度

  80千米/時 45米/分 96千米/秒 140千米/時 2. 學生交流(做一做): 學校操場一圈是200米,你步行繞一圈大約用( )分鐘,你的步行速度大約是( )。 說說你是怎樣算的?(速度=路程÷時間)

  3.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誰跑得快(二)”。

  (通過復習幫助學生鞏固對速度概念的理解,對速度單位的讀和寫這個難點也進一步進行復習鞏固)

  (二)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1. 出示媒體:

  (1)獵豹奔跑的速度是2250米/分,7分鐘能跑多少路程?

  (2)綿羊奔跑的速度是3米/秒,跑774米需要多少時間?

  A、學生獨立練習。

  B、反饋:口述數量關系及算式。

  C、小結:時間=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2. 填表P11:

  路程

  376千米

  476米

  時間

  9秒

  2小時

  12分

  速度

  340米/秒

  8米/秒

  60米/分

  (1)學生獨立練習 (2)反饋:(注意單位)你是怎樣算的? (通過填表練習使學生鞏固“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三)實際運用

  1. 填表:

  速度

  時間

  路程

  騎自行車

  9分

  1080米

  駕駛摩托車

  50米/秒

  500米

  人行走

  67米/分

  1小時

  2. 應用 (1)甲船4小時行駛80千米,乙船6小時行駛96千米,哪條船行的快?

  (2)甲、乙兩地相距240千米,一輛汽車上午7:00從甲地開往乙地,速度為60千米/時,這輛汽車是在什么時刻到達乙地的?

  (3)一輛轎車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2千米/分,是一輛公共汽車速度的4倍,公共汽車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A. 學生獨立練習

  B. 反饋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一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學習,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學會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認識了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這些立體圖形,認識了人民幣,認識了乘法并且掌握了1-6的乘法口訣,并學會了一些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課堂學習方式,有小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課后認真練習鞏固的良好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傾聽他人發(fā)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時向老師和其他同學請教,會通過獨立思考、同桌討論、小組交流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大多數學生學習習慣較好,能獨立思考問題,按時完成作業(yè),書寫工整,讀書、寫字姿勢正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自學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分析

  實驗或教研主題

  各單元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一、 認識除法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初步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系;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并能夠根據數學問題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重點:讓學生在平均分的過程中,體會和了解除法的含義。

  二、 口訣求商

  目的:

  1、讓學生參與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活動,比較熟練的運用2-6的乘法口訣口算有關除

  法;

  2、使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可運用除法含義解決的簡單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數

  學意識;能運用除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能有條理地思考,提高

  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認圖形

  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對圖形的折、剪、拼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意識。

  重點: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四、 加和減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五、 位置與方向

  目的: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座、第幾層第幾號、第幾組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2、使學生能區(qū)分東、南、西、北的方位,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位確定其他的三個方位。

  3、使學生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知道平面圖是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繪制,并能在平面圖上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行走路線。

  六、 量長度

  目的:

  1、使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線段的條數,會畫線段和量線段的長度;

  2、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度量的重要性;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4、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會恰當地選用長度單位,發(fā)展空間觀念。

  七、 乘和除(一)

  目的:

  1、使學生經歷推導7、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7、8的乘法口訣合用相應的口訣求商的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應用口訣過程中熟記7、8的乘法口訣;

  2、使學生初步學會乘法和除法豎式的寫法,會列豎式計算表內乘、除法;

  3、使學生聯系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學會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實際問題,并能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出簡單的解釋,體會數學問題的現實意義。

  八、 時、分、秒

  目的:

  1、讓學生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并能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刻;

  2、讓學生經歷1時、1分、1秒的時間,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養(yǎng)成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重點:認識幾時幾分。

  難點:接近整時的時刻認識。

  九、 乘和除(二)

  目的:

  1、使學生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9的乘法口訣和用這些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讓學生在整理乘法口訣表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簡單規(guī)律的能力,在應用1-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熟記這些乘法口訣,學會計算表內乘、除法范圍內的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十、 觀察物體

  目的:

  1、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所看到的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十一、統(tǒng)計與可能性

  目的:

  1、讓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簡單過程,認識方塊統(tǒng)計圖,并能用方塊統(tǒng)計圖(涂色)來表示統(tǒng)計的數據;

  2、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3、使學生在統(tǒng)計過程中培養(yǎng)統(tǒng)計意識,能用方塊統(tǒng)計圖表示問題的解決,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十二、期末復習

  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對除法的含義、7-9的乘法口訣,時、分、秒的認識等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基礎知識;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7-9的乘法口訣以及用乘法口訣求商等計算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在計算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要求;

  3、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常見的平面圖形、量長度、觀察物體和確定位置等基礎知識,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

  4、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增強數學意識,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教 學 措 施

  1、對于“認識除法”和“口訣求商”的教學:提供現實的數學活動素材;給予廣闊的自主探索空間;組織多樣的討論交流活動;賦予數學的深層思考機會。

  2、對于“加和減”的教學:在現實的情境中引入規(guī)則的學習;在主動的實踐操作中發(fā)現規(guī)則;在多樣化的算法比較中提升規(guī)則;在認知結構的構建中完善規(guī)則。

  3、對于“空間與圖形”的教學:“認圖形”的基本手段是折、減、拼;利用圖形進行直觀思考是“觀察物體”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理解量的實際意義是“量長度”的重要前提;描述和交流是“位置與方向”的有效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本單元安排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許多自然數的知識之后,系統(tǒng)地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之前,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豐富自然數的知識,了解自然數之間存在的倍數與因數關系,體會自然數都有因數,而且不同自然數的因數個數是不同的。這些內容還能為以后教學分數知識作必要的準備。研究倍數與因數一般在非零自然數范圍內進行,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因此,教材在底注中給予明確的規(guī)定。教學內容分四部分編排。

  第70~73頁教學相關的自然數之間的倍數與因數關系,求一個數的倍數或因數的方法。

  第74~77頁教學5、2、3的倍數的特點,以及偶數、奇數等知識。

  第78~79頁教學素數與合數的概念和判斷方法。

  第80~82頁整理全單元的知識并組織綜合練習。

  編寫的你知道嗎介紹哥德巴赫猜想和我國數學家研究這一猜想取得的顯著成就。兩道思考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概念探索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1? 聯系實際體會自然數之間的倍數、因數關系,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與因數的方法。

  教材的第一部分先教學倍數、因數關系,再教學求倍數與因數的方法。前者是形成數學概念,后者是應用概念。

  (1) 第70頁的例題從12個相同的正方形拼長方形開始教學,學生對這個活動已經很熟悉,幾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都能順利地拼出三種不同的長方形。教材根據各種拼法中每行正方形的個數與行數,把三種拼法分別表示成43=12、62=12和121=12。以43=12為例講了12是4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4和3都是12的因數。又讓學生說出62=12、121=12里存在的倍數、因數關系。這道例題有兩個編寫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作為研究對象的三個數學式子都從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提取出來,有助于學生聯系現實情境和實際經驗體會倍數與因數的含義;第二個特點是給學生舉一反三的機會,用43=12里學到的倍數、因數知識解釋62=12、121=12這兩個式子里的倍數與因數關系,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這道例題要注意,倍數與因數是一種關系,客觀存在于兩個具體的自然數之間。因此,要通過完整的語言表達關系,讓學生體會這種關系,如4是12的因數、12是4的倍數,不能說成4是因數、12是倍數。

  (2) 第71頁的兩道例題分別是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和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雖然內容不同,教學方法都非常相似。即利用初步建立的倍數與因數的概念,聯系已經掌握的乘除法口算,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到方法。

  找3的倍數,采用的思路是3和任何非零自然數的乘積都是3的倍數。這一思路容易理解、容易操作,與建立倍數、因數概念的大背景保持一致。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從3的倍數是怎樣的數想起,先形成找3的倍數的思路,然后從小到大一個一個地找,并按順序寫出來。還要理解例題在寫出3的倍數時為什么用了省略號。試一試獨立找2和5的倍數,一方面鞏固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另一方面通過3、2、5的倍數可以發(fā)現有關倍數的一些規(guī)律。如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等。在若干個實例中尋找共同特點,總結成規(guī)律,雖然仍舊是不完全歸納,但對小學生來說已經是比較科學的方法了。

  在找36的因數時,如果沿乘積是36的自然數都是36的因數這個思路就能得出想乘法算式這種方法,這條思路容易形成,在操作時往往不大順暢。如果按36除以哪些自然數沒有余數?這個思路想就能得出想除法算式這種方法,這條思路一旦形成,方法易于操作。因此,例題從因數的概念出發(fā),利用()()=36這個式子先讓學生明白,找36的因數就是寫出這個式子的因數。然后聯系除法的意義,引導學生利用除法求36的因數。

  在找36的因數時,無論想乘法算式還是想除法算式,學生一般都從無序到有序,從有重復或遺漏到不重復不遺漏。教學要承認學生實際,允許他們經歷這樣的過程。先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方法寫36的因數,能寫幾個就寫幾個,是什么順序就什么順序。然后在交流中相互評價,刪去重復的,補上遺漏的,并組織學生認真討論怎樣找才能不重復不遺漏,體會過程、總結方法、提升水平,學會有序地思考和尋找。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標準》要求學生能夠寫出10以內自然數的倍數、100以內自然數的因數。教材在編寫時認真落實了這些規(guī)定,在想想做做里沒有編排找較大自然數的倍數的練習題。適量出現一些稍大的數(如30),寫出它的全部因數。

  2? 在找百以內5的倍數、2的倍數、3的倍數的活動中,認識這些數的特點。

  教材第二部分教學5、2、3的倍數的特點。判斷一個數是不是5的倍數,是不是2的倍數都是看這個數的個位上是幾,方法是一致的。判斷一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要看它各位上數的和是不是3的倍數,特征與判斷方法與5的倍數、2的倍數完全不同。所以這部分教材分兩段編寫,把5和2的倍數的特點合并在一道例題里教學,把3的倍數的特點安排在另一段里教學。兩段教材都是尋找特點利用特點判斷的教學線索,給學生很大的自主活動空間。

  (1) 第74頁例題先在百數表里5的倍數上畫△、2的倍數上畫○,于是表里出現兩列畫△的數和五列畫○的數,其中一列數上畫△也畫○。這些符號有利于學生分別觀察5的倍數和2的倍數,發(fā)現表現在個位上的特點。也便于發(fā)現哪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結合2的倍數,聯系以前講過的雙數和單數,列舉了哪些數是偶數、哪些數是奇數。這道例題安排的操作活動和提出的問題難度都不大,教學時要盡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建構自己的認識。

  想想做做的安排很有層次。第1、2題是簡單的判斷,初步應用2的倍數與5的倍數的特點,起鞏固知識的作用。第3、4題按要求組數,第3題組成的是兩位數,沒有明確每名學生都要全部、有序地寫出符合要求的數,可以通過交流達到全部、有序的要求。第4題組成的是三位數,你排出了哪幾種這個問題對有條件的學生要求有序思考并排出所有的數,對少數有困難的學生應盡量多排出幾種,并向同伴學習有序的思考方法。第5題通過在數表中涂色,體會4的倍數一定是2的倍數,2的倍數不都是4的倍數。

 。2) 發(fā)現3的倍數的特點比較難,第76頁例題充分研究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學習需要,作了五步安排:

  第一步在百數表里3的倍數上畫○,這項活動讓學生看到3的倍數與2的倍數、5的倍數不同,分散在表的各行各列里。由此產生猜想,3的倍數的特點可能與2、5的倍數不同。

  第二步提出個位上是3、6、9的數都是3的倍數嗎這個問題,學生可以在百數表上看到畫○的數的個位上并不都是3、6或9,還有其他數。許多個位上是3、6、9的數上沒有畫○,它們都不是3的倍數。學生還可以任意寫出一些個位上是3、6、9的數,逐一檢驗是否是3的倍數。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3的倍數的特點不表現在它的個位上。

  第三步為學生指點新的探索方向。把3的倍數用計數器的算珠表示,看看用幾顆珠。先找較小些的兩位數,再找更大的數。通過計算表示各個數所用算珠的顆數,初步發(fā)現算珠的顆數總是3、6、9、12等,這幾個數都是3的倍數。這一步對發(fā)現3的倍數的特點關系很大,學生也樂意進行,要適當多安排一點時間。

  第四步把算珠的顆數轉化成各位上數的和,發(fā)現3的倍數的特點,這一步是教學難點。要引導學生從數的某一位上是幾,計數器的那一位上就撥幾顆珠這一事實理解計數器上算珠的總顆數就是這個數各位上數的和。從算珠的顆數是3的倍數推理出各位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

  第五步是試一試,通過不是3的倍數的數,各位上數的和不是3的倍數的.研究,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上面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正確的。

  教材設計的五步教學過程是連貫的,步步深入、逐漸逼近數學的本質內容。既有對例證的細致研究,又有反例作驗證,是科學而嚴密的過程。

  想想做做里的習題數學思考的含量都比較高,除了第1題利用3的倍數的特點進行簡單判斷外,其他習題都需要仔細地想一想。如第2題要準確理解題意,除以3有余數即不是3的倍數的意思。第3題在方框里填數字的時候,要依據3的倍數的特征進行推理,而且答案是多樣的,在每個方框里都有3個數字可填。第5題是組成三位數,首先要從四張數字卡片中選擇3張,而且3張數字卡片之和必須是3的倍數,有兩種選擇,分別是5、6、7和0、5、7。然后再有序地把選出來的卡片排一排,組成三位數。前一種選擇能排出6個不同的三位數,后一種選擇只能排出4個不同的三位數。這些習題不要急于得出答案和結論,要注重過程,提供充分的時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或合作學習。

  3? 通過寫因數、比因數個數等活動,建立素數和合數的概念。

  第三部分教學素數和合數,教學活動的線索是: 分別找到2、3、5、6、8、9等自然數的因數按因數的個數把這些自然數分類接受素數、合數等數學概念應用數學概念判斷50以內的自然數是素數還是合數。這些活動難度都不大,學生都能進行。在按因數的個數把、2、3、5、6、8、9分類時,可能需要稍微點撥,明確分類的標準。在講述素數、合數概念時,語言必須準確。

  這部分教材有三個特點: 一是在寫2、3、5、6、8、9的因數時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能力,讓他們在獨立寫因數的過程中體會這些數的因數個數不同;二是用填空形式引導學生把2、3、5、6、8、9按因數的個數分類,避免教學中出現不必要的枝節(jié);三是主要使用素數這個名詞,質數只是帶了一帶。這對學生無所謂,教師在開始階段可能不習慣。

  想想做做第1題利用11~20各數,讓學生再次經歷認識素數和合數的過程。要通過例題、試一試和這道題,讓學生記住20以內的八個素數: 2、3、5、7、11、13、17、19。至于更大的素數就不要求記憶了。

  4? 練習六整理和應用全單元教學的數學知識。

  本單元教學了許多數學概念,是按下圖的線索展開的。

  乘法算式倍數2、5、3的倍數的特征偶數與奇數因數素數與合數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清晰地認識概念,提升應用數學知識的水平,練習六把上面的結構圖分成四塊組織整理。

 。1) 擴大倍數與因數概念的背景。

  倍數與因數的概念是在自然數(一般不包括0)的乘法算式上教學的。在一道乘法算式中,學生明白了倍數關系和因數關系。練習六第1題繼續(xù)在除法算式中理解被除數是除數和商的倍數,除數和商都是被除數的因數。這樣,學生對倍數關系和因數關系的認識得到深入,對用除法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有進一步的體會。做到這一點并不困難,有除法的意義和乘、除法的關系為基礎。

 。2) 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并舉,綜合應用2、5、3的倍數特征的知識。

  第2~4題練習2、5、3的倍數的特征,其中兩道題是數學問題,一道題是實際問題。數學問題的形式容易引起對有關數學知識的回憶,實際問題的形式反映了數學內容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和應用。先安排數學問題,再安排實際問題,有助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運用有關的數學知識。第4題有一定的綜合性,能發(fā)展思維的條理性,培養(yǎng)全面考慮問題的能力。

 。3) 對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比較和區(qū)分。

  學生對奇數與素數、偶數與合數往往混淆不清,第6題是為了區(qū)分這些概念而設計的。先在1~20各數中用○圈出素數、用△圈出偶數,回憶素數的意義和偶數的意義;再回答題中的兩個問題,體會它們是不同的概念。要注意的是,兩個問題都是看著表格呈現的現象回答的。其中的2既畫了○,又畫了△,這就表明素數里有偶數,偶數里有素數。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主動區(qū)分不同的概念,正確回答問題,又不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抽象的,甚至文字游戲式的機械操練。

 。4) 緊扣基礎知識探索數學現象的內在規(guī)律。

  第7題對學生來講有兩個特點: 一是涉及了幾個數學概念,有連續(xù)的自然數、連續(xù)的奇數、3的倍數等,二是兩個問題都是微型課題,題目中的找一找、算一算指點了研究方法。

  第10題把五個數分別寫成兩個素數相加的形式。這五個數都是偶數,其實任何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相加的形式。如果學生有興趣,可以繼續(xù)嘗試。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發(fā)展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家庭理財調查,你們都調查好了嗎?

 。ㄇ耙惶彀l(fā)給學生如下的調查表。)

  (評析 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做這個調查要干什么”引起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極大關注,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生:調查好了。

  師:誰把自己調查的情況說給大家聽聽。

  生1:**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費是10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4000元的電腦。

  生2:**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費是12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費是9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調。

  師:這幾個同學們做的調查非常好!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一下你的調查,好嗎?

 。ㄐ〗M交流。)

  師:有一個叫小剛的'同學也回家做了一個調查,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二)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ㄆ聊伙@示:小剛的媽媽說:“我的收入是632元!毙偟陌职终f:“我的收入是786元!毙偟膵寢屨f:“我們家每月的生活費是980元。”)

  師:看到這里,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小剛的爸爸比媽媽多收入多少錢?

  生2:他們共收入多少錢?

  生3:小剛家每月還剩多少錢?

  師:你能估算出小剛家每月大約節(jié)余多少錢嗎?小組討論后,自己解答。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對,786元接近800元,應該是600+800-1000=400(元)。

  師:哪位同學的結果更接近精確結果?

  生:第2位同學。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估算出來了,那么你們能實際算出小剛家每月可以節(jié)余多少元嗎?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說答案,全班訂正。師板書: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師:小剛家也有一個計劃。你們想知道嗎?

  (看屏幕:小剛的媽媽說:“我想用節(jié)余的錢買一臺價格是960元的洗衣機,幫媽媽算一算,需要攢幾個月?”小剛做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剛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ㄔu析課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對幫助小剛解決問題個個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中。)

  師: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機的價錢減去一個月的節(jié)余,還缺522元,再減去一個月的節(jié)余,還缺84元,因此需要攢3個月。

 。惺剑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要買一臺洗衣機是960元,還少84元,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3:我們組的想法和第二個同學說得差不多,先求出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生4: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求出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買洗衣機還不夠,再加一個月的節(jié)余是1314元,這就足夠了,因此要攢3個月。

 。惺剑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攢3個月。)

  師:通過討論,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決了問題,看看小剛說什么?

 。ㄆ聊伙@示:小剛高興地說:“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問題,你們的好方法我已經學會了。再見!保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初衷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參與,課堂氣氛熱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

  (三)理解應用

  師:老師也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感到高興,現在你就是你們家的小管家,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購買計劃中的商品,用每月節(jié)余的錢,需要攢幾個月。數據多的同學可用計算器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組成員或老師幫忙。

 。ㄔu析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如果單純地出一道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但讓他們計算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了。另外,可以讓學生使用計算器,他們感到很高興,繼續(xù)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四)回顧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用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答了問題,同時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并掌握了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同學們的課上得非常好。

  四、教學反思

  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做一個調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起對本節(jié)課的極大關注。課堂上,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幫小剛解決問題時,學生情緒高漲,因為這就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只是平日從不參與,這次讓他們自己當“管家”,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就激發(fā)出來了。課堂上,小組討論氣氛熱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讓我為之一振。由于取材于生活,學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達起來非常流暢,把一個理財計劃說得井井有條。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 的知識,相信將會令他們終身難忘。這節(jié)課,我感到學生在學習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中,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為問題情境很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我自己認為這節(jié)課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目的,但由于學生的差異,個別學生的思考速度跟不上小組的討論,因此就干脆放棄。另外,雖然在課前,我強調是近幾個月內的計劃,有些學生在計算時才知道要攢8~9個月,這樣在計算時就耽誤了時間。

  通過反思,提醒我在今后備課中要關注每個細節(jié),努力提高自身教學以及處理事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五、案例點評

  本課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創(chuàng)設“買洗衣機”的情境,緊密聯系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感到非常熟悉、親切。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家庭的“理財”計劃中,使學生在理財的過程中,探索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使他們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百以內加減法已經為學生萬以內加減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本節(jié)課,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現算法多樣化。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本節(jié)課還注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了熱情的幫助,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中在充分讓學生合作探討的同時,要注意合理搭配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把握住重點內容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