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錦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課本第64頁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正方體,認識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 能夠動手制作正方體的模型。
3. 培養(yǎng)探究能力、歸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生活中的實物(長方體和正方體),小正方體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一)復習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基本特點
1. 分類:媒體演示
2. 初步認識:頂點、棱、面
生操作:頂點,手指點一點
棱,手指畫一畫
面,手掌摸一摸
(二)比較中引入
1. 辨析: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異同點
出示表格,填一填
2. 小結并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都有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
二、探究正方體的面和棱的特點
1. 導入: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有各自的特點,填表。
2. 探究
師:我們下面來重點研究正方體的頂點、棱和面的特點。
(1)猜想:搭一個正方體需要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說說準備怎樣搭?
。3)驗證:動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傥疫x用了()根小棒,()個小球來搭。
②這些小棒是()。
③我先搭(),再搭()。
。5)媒體演示:搭正方體的過程。
。6)小結并板書:我們可以用8個小球,12條一樣長短的小棒搭一個正方體。
想一想:8個小球就相當于這個正方體的什么?小棒相當于正方體的.什么呢?
3. 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體,還缺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ńY合學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殘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個小正方體
①猜想:至少用這樣的幾塊小正方體可以搭成一個大正方體?
、谛〗M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正方體嗎?為什么?
③交流:用()塊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3)描一描:把正方體的每個面在白紙上描一描,看看是什么圖形?有什么關系?
三、練習提高
1. 填空
。1)正方體有()個面,每一個面都是()。每個面都有()個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個正方體,一共需要()根同樣長的小棒,()個小球。
2. 下面哪些圖形是正方體?
說說:為什么(2)、(3)號圖都不是正方體?
3. 下圖中,要想搭一個正方體還需要多少個小球?多少根小棒?
師:試一試把這兩個正方體補畫完整。
4. 總結:今天學習了什么新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課本第96、97頁的第4-7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分數表示實際生活中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方法,并能根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設計相應的活動,提高了學生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根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設計相應的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你能舉例說說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二、新課。
1、出示練習十八第3題。
先讓學生說出摸到每張卡片的可能性,再說出摸到奇數和偶數的可能性。讓學生先寫出答案,再指名說說思考的過程。
2、出示練習十八第4題。
第(1)題可以讓學生根據題意獨立完成。第(2)題可以先讓學生數一數這個轉盤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再啟發(fā)學生思考:要使指針轉動后停在紅色區(qū)域的可能性是1/2,涂紅色的份數應該占10份的幾分之幾?要使指針轉動后停在綠色區(qū)域的可能性是2/5。又應把幾份涂成綠色?
3、出示練習十八第5題。
應引導學生從分數的含義出發(fā),找到符合題義的放法。
4、出示練習十八第6題。
先組織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列舉出“石頭、剪刀、布”游戲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明確方法后,再讓學生把題中的表格填寫完。
5、出示練習十八第7題。
讓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并說說怎樣想的。
三、應用拓展。
1、按要求進行設計。
(1)有兩個正方形轉盤,任意轉動指針,要使A盤指針停在紅色區(qū)域的可能性為1/4,使B盤指針停在紅色區(qū)域的可能性為3/8。請你設計各轉盤顏色區(qū)域,把你的設計畫出來,并涂上顏色。
(2)在下面的口袋中放入若干個白球和黑球,任意摸40次,摸出白球的可能是16次(每次摸出球后仍放回)。按照這樣的可能性大小,請你在袋中畫出兩種球的個數。(“○”為白球,“●”為黑球)
學生在練習紙上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要求說說自己的想法(這兩題的答案都一唯一)。
2、:可能性和生活聯(lián)系很密切,課后請同學們做個有心人,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找找生活中哪些事件和可能性有關。
3、機動題:
學校要在我們六年級某個班級中任選一位同學接受昆山電視臺記者的采訪,如果這個班男生被選中的可能性是3/5,已知這個班的男生有24人,那么這個班的女生有多少人?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 目標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 重難點
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難點:用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2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學校為了豐富同學們的業(yè)余生活,買來了12副乒乓球拍,每副1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怎樣列式?
師:請你估算一下,大概花多少元?
新課標第一
師:你是怎么想的?
師:想法真不錯!
二、探究新知
師:×12到底得多少哪?請同學們開動動腦想辦法,看誰能運用前面學過的知識或手中的學具,最先爭奪智慧星——算出這道題的結果。
師:會動腦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你們覺得這個方法行不行?
師:錯,其他同學還有別的`方法嗎?
師:你們認為呢?
師: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師:說說看!
師:真巧妙。
師:可以嗎?算算看。
三、提升
師:這樣也可以,同學們非常聰明,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它們之間有聯(lián)系?
……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乘數是兩位數的進位乘法,方法很多,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來玩第一個游戲,猜猜禮袋里裝著什么?
學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問:一定是嗎?(不一定)
小結:也就是說,現在你們只能是猜測,可能會是。。。,也可能會是。。。。,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二、摸球游戲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
談話: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學生上臺并指導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里面都是紅球)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ㄕ圶XX把里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裝的都是紅球,那我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是?(紅)一定嗎?(板書:一定)
2。 談話:你們也想來玩摸球游戲嗎?好,請組長拿出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講清楚摸球規(guī)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攪幾下,然后任意摸出一個,并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記錄,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一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ㄗ寣W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一組摸到了什么球呢?(黃球和綠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顏色的`球?(黃球和綠球)
組長倒球驗證,(師作出摸球的動作)輪到我摸了,我從這個袋里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黃,綠)一定嗎?(不一定)那要怎么說?(可能是黃,也可能是綠)(板書:可能)
提問:那能在這個袋子里摸到紅球嗎?為什么?(板書:不可能)
3。小結:通過摸球游戲,我們發(fā)現如果袋子里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里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綠球。但不可能是紅球。
三、實踐拓展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黃球嗎?為什么?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么?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xù)努力啊 ! 2.裝球游戲。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游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么球,不應該放什么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里的球裝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說說你是怎么放的?放3個5個都可以嗎?
師表揚,說的好,只要全部是綠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么多放法都對嗎?只要怎樣?(不放綠球)
交流: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應該怎樣裝?裝球時是怎樣想的?
小結: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有很多種裝法,可以裝一種、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顏色的球,但是不能裝綠色的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看窝b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3。轉盤搖獎活動
1、猜測:(師出示紅黃藍三色轉盤)觀察轉盤,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會指在哪里?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2、體驗: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剛才裝球最快的那一小組的小朋友上來,請你們輪流拔動轉盤試試看,
4.聯(lián)系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玩一玩、猜一猜、說一說,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游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fā)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說說!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四、總結談話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你學得開心嗎?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2、回家后把學到的新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再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能發(fā)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或一定會發(fā)生,一星期后舉行一個交流會,比比誰講得多講得好!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認識直角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和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和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和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和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和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一數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才能數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后作業(yè):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jié)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困難,所以課堂節(jié)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lián)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98101頁 學看整時。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
2、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學會認讀整時,感受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學 具:自制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老師要求你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制作一個鐘表的模型,經過老師的檢查,發(fā)現你們每個人都做得很漂亮!那老師還想問問,你們的家里有沒有真的鐘表?它有什么用啊?
2、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看時間用)
3、師:在你的生活中,都什么時候需要看看時間啊?
4、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上學時、看動畫片時等等)
5、師:除了在家里,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鐘表?
6、生自由回答。(電信局的`樓頂上、火車站的大廳里等等)
7、師:看來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看鐘表》。(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發(fā)散、聯(lián)想到哪些場所、什么場合用到時間,充分交流對時間的了解和認識,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感受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時間,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二、學看整時
1、認時鐘表面。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許多鐘表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課件演示各種鐘表圖片) 它們雖然穿的衣服都不一樣,但在它們身上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課件演示:鐘表面)
、凇煟虹娒嫔隙加惺裁?(生自由發(fā)言,可能會說:有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師隨著學生發(fā)言引導小結)
、邸煟好總鐘面上都有12個數字,我們按著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一數,好嗎?(生數)你們知道它們表示什么嗎?(生自由發(fā)言)
師:鐘面上的12個數字,每個數字都表示一個時刻。1代表1時,就是我們平時說的1點,1時是數學語言,在數學課上我們要用數學語言來表達。2呢、3、4、(師指鐘面說幾個數字)
、、師:鐘面上有兩個表針,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課件輔助演示)跟著老師再認一遍,短的是?長的是?
注:③④的引導順序要隨學生的發(fā)言調整。
2、學看整時。
、佟煟耗悄隳芨嬖V老師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嗎?(學生很可能會說出3時,師課件輔助演示)
師:為什么是3時?你是怎么想的?(生自由發(fā)言)
師:你的想法是對的。ɑ蚰阏嬗邢敕ǎ。⿻r針指著3,分針指著12就表示3時。(要訓練孩子說完整話: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②、師課件依次出示三個鐘面:7時、10時、8時
師:你能把話說完整嗎?
生1: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就是7時。
生2:時針指著10,分針指著12就是10時。
生3:時針指著8,分針指著12就是8時。
、邸熣n件同時出示三個鐘面:我們把3時、7時、8時、10時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板書:3時 7時 8時 整時)
、荨煟和瑢W們,請你們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上的整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好了,可以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整時的判定對于學生而言不是很難,通過對四個鐘面整時的判斷,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這里設置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小結:整時的時候分針總是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試一試:(學生利用手中學具撥出整時)
、佟⒒顒右螅阂唤M撥1時,二組撥2時,三組撥3時
、凇⑸顒
、邸⒎答。(讓其他組的學生作判斷)
4、數字符號表示法:
、佟(課件演示電子表、手機、電視屏幕上的時刻):你見過這樣的時間顯示嗎?(師指課件:這是幾時?)這也是一種時刻的表示方法。
②、(課件出示7時、10時、8時)7時還可以寫成7:00,也讀作七時
③、同樣的方法寫出10時、8時。
三、鞏固練習
1、快樂的一天:
①、師引:有一個小朋友也上一年級了,我們一起走進他的一天,看看他是怎么度過的,好嗎?
、凇W生邊回答邊課件反饋。
2、過1小時是幾時?
3、為什么都是10時而小朋友做的事卻不一樣?
四、數學文化
古代計時工具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學會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滲透建模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感。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教學難點:歸納、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生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和踢毽子嗎?我們班哪位同學跳繩比較強?誰踢毽子比較強?
學生自由發(fā)言。
2.課件出示教材第55頁例題1情境圖,你能從圖中獲取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說)
追問: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1)跳繩的有多少人?
。2)參加活動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3.導入新課。
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進行過很多的加法運算,你知道在加法運算里有哪些基本規(guī)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加法中
的運算規(guī)律。(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換律。
(1)提出問題:求跳繩的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計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17=45(人)
追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教師板書:17+28=45(人)
。3)觀察發(fā)現。
提問:這兩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數?結果都是多少?再觀察算式,說說它們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這兩道算式都是求跳繩的總人數,加數相同,得數也一樣,只不過是把兩個加數的位置調換了一下。
引導: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將這兩道算式連起來呢?(等號)
師板書:28+17=17+28
。4)照樣子寫一寫。
讓學生試寫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問: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么發(fā)現?
。▋蓚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5)指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這種規(guī)律。
學生在各自的練習本上表示規(guī)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明確:如果用字母a、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上面的規(guī)律可以寫成:
a+b=b+a
教師指出: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交換律。(板書: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
(1)課件出示問題:跳繩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兩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組織匯報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繩的有多少人。
(28+17)+23
=45+23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28+40
=68(人)
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觀察、比較這兩個不同算式的計算結果。
追問:這兩道算式的結果相同,我們可以把它寫成等式嗎?怎樣寫?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28+17)+23=28+(17+23)
。4)加深認識、探索規(guī)律。
①課件出示下面兩道算式,讓學生算一算,判斷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號。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诮M織觀察:這幾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學生交流得出:這兩個算式中,三個加數分別相同,加數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
和不變。
追問: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個加數,這個規(guī)律可以怎樣表示?
師板書:(a+b)+c=a+(b+c)
小結: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板書:加法結合律)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頁“練一練”。
讓學生說說每個等式各運用了什么運算律及判斷的依據。
第三小題既交換了位置,又改變了運算順序,所以該小題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頁“練習九”第1、2、3題。
。1)第1題中的最后一小題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2)第2題是運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這在過去的計算過程中有學習過,通過這幾題的練習加深學生的認識。
。3)第3小題讓學生通過計算和觀察、比較,進一步認識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讓學生計算,并說說每組中兩題的聯(lián)系。
比較每組中的兩題,說說哪一題計算起來更加簡便。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3.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4.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5.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6.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
(二)口答應用題
六年級(1)班和二年級(1)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為100平方米的衛(wèi)生區(qū)保潔任務,平均每個班的保潔區(qū)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師提問
這是一道分配問題,分誰?(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wèi)生區(qū)保潔任務,合理嗎?
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3.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嗎?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分配問題.(板書:分配)
二、講授新課
(一)把復習題2增加條件如果按3∶2分配,兩個班的保潔區(qū)各是多少平方米?
。ǘ┙處熖釂
1.分誰?(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兩個班的保潔區(qū)各是多少平方米?)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學習內容:
教科書28-29頁例5、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圖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計算方法。
2、通過觀察、比較,弄清商中間與末尾的不同意義。
3、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4、能主動思考、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學習重點、難點:
讓學生理解0作為被除數時的意義及除數為0時的意思。從“以學生為主體”這個觀點出發(fā),讓學生討論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不斷溝通乘除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得出規(guī)律
將書中四幅圖逐一顯示,并配上解說,在故事中嵌入數學問題:
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
2、你說孫悟空會怎么分?
3、這時豬八戒說我來分,卻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
4、沙僧急了,忙問:我們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幾個西瓜?你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
5、0÷3=0說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
6、做一做:0÷2=0÷4=0÷5=
7、討論:0÷0=由于這個內容不是小學時學到的,但為了讓學生有個認識,所以可以略帶一些,當0作為除數時,是沒有意義的.。
8、小結: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是0
9、做一做
0÷2=0÷4=0÷5=0÷102=0÷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6。
(1)出示例6,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電數,你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得:309÷3=
(2)你認為這道題的商是幾位數?
。3)嘗試用豎式計算,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4)反饋,比較得出簡便寫法,指板演題,問為什么十位上要寫0?
(5)獨立解決“萬青平均每月用電數”,及時糾正。
三、練習鞏固
(1)豎式計算:604÷2=840÷7=296÷4=835÷5=
比較今天學習的與以前所學的筆算除法的聯(lián)系
揭題: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判斷題:書第30頁,讓學生在改錯中鞏固方法。
(3)解決實際問題:第30頁第4題
四、課堂小結(略)
五、隨堂作業(yè)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