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第43頁例4,完成“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引導觀察,自主探究發(fā)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比例的基本知識。
1、復習:
師: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出示: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學生根據比例的意義進行判斷,教師結合回答板書:
1/3∶1/4=12∶9 7∶4≠5∶3 1∶5=0.8∶4 80∶2=200∶5
2、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介紹“項”: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
。2)3 :5 = 18 :30 學生嘗試起名。
師介紹:比例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3 :5 = 18 :30
內項
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還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出示:3/5=18/30
。4)已經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規(guī)律或者性質,有興趣嗎?
師:剛才,你們是根據比例的意義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斷的。老師不是這樣想的,可很快就判斷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告訴你們,老師是運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的。
二、教學例4
1、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寫出比例嗎?
。1)引導學生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書,同時說出它們的內項和外項。
。2)引導思考:仔細觀察寫出的這些比例式,你能否發(fā)現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guī)律呢?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guī)律。
。ò鍟簝蓚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3、驗證:是不是任意一個比例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
⑴課件顯示復習題(4組):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學生驗證。
、茖W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
教師將學生所舉比例故意寫成分數形式,追問:哪兩個是內項,哪兩個是外項,讓學生算出積并結合回答板書。通過交*連線使學生明確:在這樣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表達為:把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相乘,結果相等。
師:老師也寫了一個比例(板書:3∶2=5∶4),怎么兩個外項的積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你們發(fā)現的規(guī)律可能是有問題的。
引導學生得出:你舉的例子從反面證明了我們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正確的。因為3∶2和5∶4這兩個比是不能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師:很有道理!同學們很會觀察,很會猜想,很會驗證,自己發(fā)現了比例的基本性質。
板書: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⑶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項,即a:b=c:d,那么這個規(guī)律可以表示成什么。
。4)完整板書: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讀書P44頁,勾畫
5、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發(fā)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寫了一些比例式,觀察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再驗證)
6、比例的基本性質的應用
(1)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么應用?
(2)做“試一試”:出示“3.6 :1.8和0.5 :0.25”。
A、先假設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
。鹤寣W生自己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如果能組成比例就寫出這個比例式。提問:3.6 :1.8和0.5 :0.25能組成比例嗎?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能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嗎?
b、說出寫出的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分別是幾,再分別算出外項和內項的積。
C、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組成的比例是否正確。
三、綜合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嘗試練習。
。2)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確:可以把四個數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斷。也可將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其中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2、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
1.5:3=( ):4
12:( )=( ):5
先讓學生嘗試填寫,再交流明確思考方法。
3、補充一組靈活訓練題:
A、如果讓你根據“2×9=3×6”寫出比例,你行嗎?你能寫出多少個呢?
B、你能用“3、4、5、8”這四個數組成比例嗎?若能,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C、你能從3、4、5、8中換掉一個數,使之能組成比例嗎?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真行!不僅探索發(fā)現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還能自覺地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去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去求比例中的未知項。
能告訴我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嗎?你覺得學了它有什么用處?
五、課堂作業(yè)。
1、做練習十第1、3題
2、獨立完成2、4題
板書設計:
比例的基本性質
3 :5 = 18 :30
內項
外項
6:4=3:2 4:6=2:3 4:2=6:3 3:6=2:4
3×4=6×2
a:b=c:d ad=bc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含義,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會用分數表示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進一步體會可能性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具有隨機性;
3.培養(yǎng)簡單推理的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可能性的有關知識,解釋并設計游戲活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方法:
動手操作、實驗法、觀察思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可能性的含義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個圖形:(投影出示)
2.提出問題: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綠球;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紅球,也有可能是綠球。
追問:從上面哪兩個口袋中摸球的結果是確定的,哪兩個口袋中摸球的結果是不確定的?(確定 不確定)
小結: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這些都是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復習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3.提出問題:從上面圖3或圖4的口袋中摸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問:你能用分數表示從③號和④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嗎?
從③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 從③號口袋中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是( ), 從④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從④號口袋中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導練習。
1.做第1題。(投影出示)
指出:這里有4張圓盤,任意轉動指針,指針停留的區(qū)域有以下幾種情況,你能將它們連起來嗎?
先讓學生各自連一連,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多媒體演示)
2.做第2題。(將分別標有數字1、2、3、4、5的5個小球放在一個盒子里。
。1)任意摸1個球,下面幾種情況是“不可能發(fā)生”,還是“一定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
、偾蛏系臄凳瞧鏀担 ②球上的數小于6;
③球上的數大于5; ④球上的數不是5;
先讓學生各自判斷,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
。2)任意摸1個球,球上的數是奇數的可能性大,還是偶數的可能性大?
同桌討論并說說為什么?
追問:你能用分數分別表示摸到奇數和偶數的可能性大小嗎?
3.現有標上“1”“2”“3”“4”“5”“6”同樣的6張牌。
。1)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1”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2)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為偶數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3)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為素數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4)照這樣操作下去,如果要使摸出偶數的可能性為7/10,你有辦法嗎?
三、材料分析。
在舉行中國象棋決賽前夕,學校公布了參加決賽的兩名棋手的有關資料。
李俊 張寧
雙方交戰(zhàn)記錄 5勝6負 6勝5負
在校象棋隊練習成績 15勝3負 11勝5負
(1)你認為本次象棋決賽中,誰獲勝的可能性大些?說說理由。
。2)如果學校要推薦一名棋手參加區(qū)里的比賽,你認為推薦誰比較合適?簡要說明理由。
四、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yè):設計銷售方案。
超市有多種口味的果凍:有草莓味、檸檬味、蘋果味。銷售部接到了兒童樂園的一份訂單,要求是:要在包裝袋中裝入若干個草莓、蘋果、檸檬三種口味的果凍,要求從包裝袋中摸到檸檬口味的果凍的可能性為。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求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3、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圓周率意義的理解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設想:
新課程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著眼,提出了參與、探究、搜集、處理、獲取、分析、解決、交流與合作等一系列關鍵詞。這些在本節(jié)課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其中,參與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礎,而只有當參與成了學生主動的行為時,參與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因此要怎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進來就成了基礎的基礎。這里,老師能善于打破學生思維的平衡狀態(tài),使他們產生新的不平衡,從而不斷吸引學生參與到新知的探究中來。圓的周長是一條曲線,該如何測量?的問題使學生思維產生最初的不平衡,當學生通過化曲為直的兩種方法的局限性,從而打破學生剛剛建立的平衡,進一步吸引學生探究更加簡便的求圓周長的方法。
接著,就是要讓學生參與什么,怎樣參與的問題了。在引導學生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時,學生從猜測、分組測量計算到根據新獲取的數據尋找共性的東西,體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發(fā)現了知識新成的道。在小組活動前,老師鼓勵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活動中教師參與其間,關注學生合作的情況。實驗后的.廣泛交流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來得到的結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學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學生興趣點上激疑、質疑,無疑能鼓舞學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學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課重點內容,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學習。]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1元硬幣、直尺、卷尺、系線的小球、計算器、實驗報告單。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
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同學一起探討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
媒體顯示:唐老鴨與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鴨沿著正方形路線跑,米老鼠沿著圓形路線跑。
2、遷移類推。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唐老鴨、米老鼠所跑的跑線,討論、回答問題。
。1)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突出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么?(板書:圓的周長)
3、提出問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提些什么問題。學生紛紛發(fā)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問題。
梳理篩選形成學習目標:①什么叫做圓的周長?②怎樣測量圓的周長?③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④圓的周長怎樣計算?⑤圓的周長計算有什么用處?
[設想: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參與形成學習目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實際感知圓的周長。
讓學生拿出各自圓片學具,邊摸邊說圓的周長;同桌之間相互邊指邊說。
2、明確圓周長的意義。
引導學生解決第一個問題,概括什么叫做圓的周長。(媒體顯示一個圓,并閃動圓的周長)
。1)圓的周長是一條什么線?
。2)這條曲線的長就是什么的長?
(3)什么叫做圓的周長?
學生討論互補,概括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顯示字幕)
[設想: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圓的周長,初步感知周長是一周的長度,再動口說一說培養(yǎng)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更增強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在學生對圓周長有了較強的感性認識后,體驗及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
2.復習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時間單位.
3.復習各種計量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重點
指導同學匯總整理學過的計量單位,牢固掌握各種計量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掌握各種計量單位的實際大小及進率,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教學步驟
一、直接導入.
提問導入:同學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你能說說這是為什么嗎?(同學自由回答)
教師歸納:我國從1990年起廢除原來的計量單位,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目的是為了便于國際交流,擴大開放,不斷發(fā)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經濟.因此,我們要認真學好有關計量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整理和復習量的計量.(教師板書課題)
二、歸納整理.
。ㄒ唬﹩l(fā)同學回憶:我們學過了哪些量的計量?
教師板書:
長度 質量 時間
面積
體積(容積)
。ǘ⿵土曢L度、面積、體積單位及進率.
1.啟發(fā)同學回憶:已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每個長度單位實際有多大?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啟發(fā)同學回憶:已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每個面積單位實際有多大?相鄰單位間
的進率是多少?
同學討論: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都是100?
師生歸納:面積單位是根據長度單位確定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就是100.
3.啟發(fā)同學回憶:已學過的體積(容積)單位有哪些?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同學思考: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0?
教師說明:面積單位體積(容積)單位都是依據長度單位確定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體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在實際計量時做到準確無誤.
4.練習.
。1)在( )里填上適當的計量單位名稱.
一枝鉛筆長176( ) 一個籃球場占地420( )
一張課桌寬52( ) 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 )
一間教師的.面積是48( ) 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 )
(2)一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它的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3)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堆成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需要多少塊?把這些小正方體木塊排成一行,有多長?
。ㄈ⿵土曎|量單位.
1.啟發(fā)同學回憶: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并填寫下表)
2.練習.
①10麻袋大米約1( )
、趌個雞蛋約6.5( )
、1棵白菜約2.5( )
④1名六年級同學體重是40( )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利用天平,結合觀察、猜測、圖示、推理等活動,理解“找次品”問題的基本原理,發(fā)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ǘ┻^程與方法
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經歷由多樣到優(yōu)化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教學難點:用圖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天平,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原理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例1:有3瓶鈣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設法把它找出來嗎?
(2)理解題意。
學生可能會說:倒出來數一數,或掂一掂、稱一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解釋:生產或生活中有時需要從幾個物體中找特別重或特別輕的一個,在數學中我們把這類問題稱為“找次品”問題。
如果兩個物體的差異很大、很明顯,可以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如果差異不明顯或物體數量很多(例如有30瓶鈣片),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準確或不方便,此時可以用天平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次品”。
【設計意圖】理解問題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前提,當學生面對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數一數或掂一掂,因為他們缺少使用天平的生活經驗,所以讓他們了解“數”和“掂”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天平,并讓學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支粉筆,在天平的右邊放一本數學書,天平會怎么樣?為什么?
學生回答:天平的左邊高,右邊低。因為數學書比粉筆重。
教師繼續(xù)追問: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本數學書,在天平的右邊也放一本數學書,現在天平會怎么樣?為什么?
學生回答:天平會平衡,因為左右兩邊一樣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出示:天平平衡,兩邊一樣重;天平不平,下沉那邊重。
【設計意圖】學生沒有使用天平的經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觀察豐富表象掃除學習障礙,為進一步學習找次品做好準備。特別地,對兩種情況的概括有利于學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如果只有兩瓶鈣片,放在天平上稱一次就知道哪一瓶少了3片,因為它會輕一點,F在有3瓶,那么要稱幾次呢?為什么?
學生:稱一次。左右兩邊各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翹起的一端所放的是次品。
教師分別演示天平達到平衡和出現不平衡的兩種情況,請同學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根據天平的情況推斷出剩下一瓶的情況,是解決“找次品”問題的關鍵。此處將實驗演示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原理。
3.交流圖示,掌握方法。
你能想辦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過程,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1)可以用一個“△”加一條短橫線表示天平,用長方形表示鈣片。
。2)為了方便,還可以給每瓶鈣片加上編號。
學生完成后,將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圖示是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的一種方式,通過圖示使找次品的方法具有概括性,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例1教學后及時進行方法的總結,可以分散本課的難點,有利于學生發(fā)現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ǘ┨剿饕(guī)律,優(yōu)化策略
1.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例2。
8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2)大膽猜測。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學生:如果運氣好一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至少一次。
學生:一次不能保證找出次品,因為如果運氣不好,就找不到次品了。
學生:每次稱2個零件,4次保證找出次品。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
學生:既要保證找出次品,又要次數最少。
【設計意圖】這個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學生第一次遇到這類問題,可能不能兼顧兩端,說“一次”的同學忽視了“保證”,說“4次”的同學沒有考慮到至少。通過同學間的互相交流,否定錯誤,澄清認識,確定研究方向,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走錯路,少走彎路,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單元教材分析:100以內的加減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數學知識,是生活數學的體現,它的學習對學生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心算。因此這一單元的教學是全冊的重點,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對以后的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影響,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用數學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而且還可以為今后發(fā)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本單元的計算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各節(jié)中教學內容的編排大體分為三個層次:一、以實際情境提供計算題,并呈現多種計算方法,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提出有關計算問題,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教學過程中,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靠動手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教學中以具體事物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利用小組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方法內化知識,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是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3、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
(1)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
(2)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計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單元課時安排: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課時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課時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6課時
4、整理和復習…………………………………2課時
NO:1
教學內容:整十數加減整十數(P56—57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1—3T)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正確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仔細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培養(yǎng)學生仔細的觀察能力
(課件出示場景切換,配上明快的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
1、師:春天到了,你發(fā)現了我們周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認識春天的什么花?
(課件切換到夷陵廣場或書上的主題圖)
2、師:瞧,這些美麗的花將我們的大自然裝點得多美啊!你能估計一下,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嗎?
大概有多少黃花?多少紅花?
3、課件從左慢慢移入一個花農騎車進入。
師: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嗎?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們都是少先隊員要學著助人為樂,今天我們就去幫助他擺花盆吧!
二、創(chuàng)設情景,在生活中學習。
1、初步認識,出示例1圖
師:看這里的鮮花可真漂亮,它們各有幾種顏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樣最快的數出來的?
你能自己看著這些花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學生分組互相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饋,交流整理。
師:剛才老師看見小朋友們在小組里說的可認真了,那誰愿意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問題和算式呢?
師選擇的板書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這道題哪個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組里說一說計算方法。
師:今后在計算時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計算。
(課件里花農伯伯說:小朋友們快來幫我擺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師:同學們,你們能據花農伯伯說的話來完整的說出一個數學問題嗎?自己想一想這樣解答?你是怎么想的?還有誰有不同的想法
3、鞏固練習,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擺一擺,算出結果。
4、觀察整理,總結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的算式,你看看它們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是什么數?(他們都是整十數,)
師:在計算時要怎么辦?(整十整十的相加減)
三、強化練習,
1、練習十的1T
(出示1T圖)老伯伯看見同學們這么熱心特地買來礦泉水來謝謝大家了。你能看著圖說出圖意嗎?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這道題,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T:獨立計算,并仔細觀察。
上下2題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在計算時要注意,記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減,幾個一要和幾個一相加減。)
3、課堂作業(yè)
P58面的3T
看懂圖意,獨立列式
四、全課總結。
你知道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嗎?板書課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對,我們今天學習的是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減。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25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5個圓片、5根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內數的合成與分成。
二、美的發(fā)現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用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把3只紅汽球與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
。2)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 3只紅汽球和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數量抽象出數字3和1。
。2)教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看圖說算式的意思。
觀察24頁做一做的三幅圖,說說這三個加法算式分別表示的意思。
4.觀察25頁上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原來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松鼠,現在有幾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來,用加法算式怎么寫?3+2。
想想,合起來是多少?
匯報:
(1)數數的方法,1、2、3、4、5,共5只。
從3接著數,4、5。
。2)利用數的組成,3和2組成了5。
三、美的升華
1.看圖,填得數。
2.看圖擺一擺,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頁做一做的第2、3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3.聯系生活,豐富聯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ㄒ龑W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四、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北師大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二節(jié):認識路線。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在辨認方向的基礎上,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離和經過的地方。
2.借助認識路線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運用方位詞語描述行走路線。
難點: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fā)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經過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笑笑一家特別喜歡旅游,他們聽說撫順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決定開車到撫順來旅行,可是他們沒來過,不知道車往哪開,誰能幫著想想辦法?
有了路線圖,還要認識路線圖才能不迷路,所以認識路線很重要,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認識路線”。
到了撫順,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勞動公園去玩,應該做幾路公交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一)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的行駛路線
(1)從十道街出發(fā)向 行駛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駛 站到西一路, 再向 行駛 站到百貨大樓,再向 行駛 站到友誼賓館,再向 行駛 站到勞動公園。
1、瞧,這里是一張1路車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線圖。仔細看圖,你能按照1路公交車的路線說一說,我們乘車從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勞動公園?請你當小司機,手握方向盤自己說一說。
2、小組討論,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二)從勞動公園到十道街的行駛路線
1、笑笑游完勞動公園要回到十道街又該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2)從勞動公園出發(fā)向 行駛 站到友誼賓館, 再向 行駛 站到百貨大樓,再向 行駛 站到西一路,再向 行駛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駛 站到十道街。
2、把結果記錄在練習卡上。
3、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4、對照答案訂正錯誤。
(三)看路線圖回答問題
(1)小明從三道街出發(fā)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車的?說說他的行車路線。
(2)小紅坐了3站在百貨大樓下車,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車的?她又是怎樣走的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課件演示。
(3)你想從哪兒到哪兒去?在小組內交流你的行車路線。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在小組內交流。
小結: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后根據需要,正確的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
三、自主參與、拓展練習。
1、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圖。
說出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同桌互相說一說,再填在書上。
學生匯報,課件演示。訂正錯誤。
2、笑笑為了感謝同學們?yōu)樗嘎,請你們到“海上樂園“去游玩,但是我們要先弄清它的內部路線圖,防止迷路。我想這一定難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樂園“彩圖)
提問:a海底世界,海上樂園,居民區(qū),果樹林分別在中心公園的什么方向?
b居民區(qū)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笑笑游完撫順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龍?zhí)洞髰{谷游玩,這是龍?zhí)洞髰{谷的路線圖,她應該怎樣走?
五、總結評價。
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一張從家到學校的導游路線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一、說教材
(一)教育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二小節(ji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的比較”的第二課時。“小數大小的比較”包括:①小數位相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②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由于進一步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是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比較到抽象思維形成比較的掌握過程,即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對發(fā)展學生的類推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小數大小的比較”是本節(jié)的重點,其中“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學生往往仿照比較整數大小的方法,只根據小數位的多少來判斷小數的大小,容易出現錯誤,所以講清“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
2、使學生掌握“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說教法
運用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啟發(fā)引導的方法組織教學,層層深入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獲得新知。
采用直觀、啟發(fā)、討論、搶答、嘗試、練習等多種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說學法
我通過本的教學,在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學會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結論。
通過學習本節(jié)內容,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看書,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教學共分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①溫故互查引入新課;②設問導讀學習新知;③自我檢測發(fā)現問題;④鞏固練習總結;⑤課堂檢測。
(一)溫故互查引入新課
通過2人小組復述回憶整數大小的比較的方法;即當整數位數不同時,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當整數數位相同時,從高位開始比較,按數位順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數大,那個數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利用3、小明帶了14元8角,到自然選商場買一支鋼筆,結果發(fā)現一支鋼筆的價錢是13.50元,那么小明帶的錢夠嗎?引出課題今天開始學習“小數大小的比較”。板書課題然后設問學生:“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否同整數一樣從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較呢?學生回答:“是”這時老師有意不表達,留下懸念,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求和欲望,從而使學生進入的學習狀態(tài),老師利用這一機會,進行嘗試教學。
(二)設問導讀學習新知
1、出示教科書第60頁的例題4的圖。
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1)教師:到底誰是第一名呢?我們的裁判員會怎么做呢?
(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的結果)
匯報:誰跳得最遠,誰就是第一名,因此我們只要兩個的比較小數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請同學們聯系我們學過的整數比大小的方法,以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
匯報:先看這四個數的整數部分,因為3>2,所以3.05米>2.□□,得出小明跳得最遠。
接著看2.84米、2.88米、2.93米這三個小數,客觀存在們的整數部分都是2,那我們就看它們的十分位,因為8<9,所以2.8□米<2.9□米,得出小紅和小莉沒有小軍跳得遠。
最后再看2.84米,它們倆的整數部分是2,十分位都是8,那我們就看它們的百分位,因4<8,所以2.84米<2.88米,得出小紅沒有小莉跳得遠。
得出結論:小明第一名。小軍第二名,小莉第三名,小紅第四名。
我采取討論、嘗試、搶答、直觀、記發(fā)等多種教學法,層層深入地應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完成從形象到抽象的類推比較過程。
3、概括總結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數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并提問:結論最后為什么不用句號而用省略號,此問題告訴學生后面的數位還可發(fā)類推下去。
(三)自我檢測發(fā)現問題
通過自我檢測發(fā)現問題,及時講解。同時讓學生明確,比較小數大小與比較整數的大小有什么異同點?
(比較小數大小與比較整數的大小的相同點是,也是從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比較。不同點是:整數比大小,如果位數不同,數位多的就比較大;而小數不能只看小數的位數的多少)
(四)鞏固練習總結
教師講評時重點讓學生說說怎樣比較幾個數的大小的?
(比較幾個小數的大小時,可采用排列的方法,將幾個數豎著排下來,注意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這樣比較起來較快,又不容易產生錯誤)
鞏固練習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過程,這一階段是學生礬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fā)展智力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注意抓住學生的求勝心理進行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五)課堂檢測
從檢測結果看,效果較好,課后還有待于繼續(xù)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 復習
完成口算除法的練習題一組。
學生聽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二、 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fā)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fā)展到什么程度 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xù)開發(fā) 你們想了解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三、 探索新知
1、 出示題目,提出問題:你從題目中都能獲得哪些數據和信息?
學生認真讀題,從題目中或信息及問題,并與同伴說一說。
2、 指名列式,板書。
學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組內交流。
3、 組織學生討論算法。
將學生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可能出現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4、 將答案寫在書上。
5、 完成試一試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6、完成試一試第2題,并讓學生說一說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觀察縱向的算式,發(fā)現規(guī)律,在小組內交流。
組織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三、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塊.分給2人,平均每人……
你發(fā)現了什么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胚剩多少頁每看! 、剖O碌臅,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