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1
二年級(上冊)教材曾經安排過一次“觀察物體”,那時從物體(玩具、茶壺、汽車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觀察,并選擇適宜的圖形表示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本單元繼續(xù)教學“觀察物體”,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并用視圖表示看到的形狀。全單元教材分兩段編寫,第一段觀察長方體、正方體或這些形狀的生活用品以及由2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第二段觀察由3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1、在知道物體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礎上,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體會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往往是不相同的。
第86頁例題觀察長方體形狀的圖書柜,首先教學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由于學生已經能辨別圖書柜的前、后、左、右等面,圖書柜的前面又可以說成它的正面,圖書柜的左面和右面都是它的側面,圖書柜的上面更容易理解。所以,教材在情境圖的下面由大卡通直接問學生“你能指出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讓學生在指指、認認、說說等活動中實現認識的轉化。然后教學在不同位置觀察這個圖書柜,有時能同時看到它的三個面,有時能同時看到它的兩個面,有時只能看到它的一個面。教材在情境圖的下面又畫了兩個這樣的圖書柜,其中一幅圖上畫出了正面、側面、上面三個面,另一幅圖上只畫出了正面和側面。讓學生判斷這兩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各看到了哪幾個面?學生在情境圖里分別感受老師和女孩的觀察,能夠體會老師同時看到了圖書柜的三個面,女孩看不到圖書柜的上面,只同時看到兩個面。雖然例題里沒有出現只看到圖書柜一個面的情境,但學生能夠從看到三個面、看到兩個面,自覺體會有時只能看到一個面。
“想想做做”里的習題大致分成三部分。
第1題是鞏固對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的認識。讓學生分別指一指哪是洗衣機的正面、側面、上面,哪是冰箱的正面、側面、上面。大多數學生都比較熟悉這兩種電器,指出它們的各個面不會有多少困難。他們憑頭腦里已有的洗衣機和冰箱的表象,識別洗衣機、冰箱各個面的圖形;又依據洗衣機、冰箱的正面、側面、上面的圖形,想像這兩個物體的樣子。教材通過物體與圖形間的這種轉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如果有學生因不熟悉這兩種家用電器,指出它們的各個面有困難,教師可以提供下面的實物圖給予幫助。
第2題站在不同位置觀察放在桌上的長方體形狀的文具盒,看到的面的個數往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同時看到文具盒的三個面。教材不把這個內容作為知識講授給學生,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初步體會這個內容。由于文具盒比較小,經常能同時看到它的正面、側面、上三個面,同時看到它的上面或正面、同時看到它的上面或側面也不難。而只看到它的正面、側面,只看到它的正面或只看到它的側面卻不是很容易的,要把視線放在與文具盒的正面、側面相同的高度上才能看到。教材希望學生學會把視線放在適宜的高度上觀察,為下面繼續(xù)學習物體的三視圖作好準備。
第3~5題是觀察幾何體,先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再分別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正方體,說出看到的圖形;然后是觀察兩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長方體,指出看到的圖形。在從正方體或長方體的正面、側面、上面觀察時,要指導觀察的方法。如從正面看,應站在物體的正前方,把視線垂直于物體正面的中間。又如從上面看,應站在物體的正前方并緊靠物體,低下頭看把視線垂直于物體上面的中間。另外,觀察正方體和長方體必須看實物,不是看教材畫出的正方體、長方體的實物圖。
2、進行簡單幾何體與其三視圖之間的轉化。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把“能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之間的轉化”作為空間觀念的一個表現。一般情況下,物體的三視圖是指描繪它的正面、側面和上面三個面的形狀的平面圖形。
在第87頁“想想做做”第4、5題中,學生已經初步接觸了正方體、長方體的三視圖,初步體驗了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的要領,初步使用了說一說或連一連等選擇視圖的方法。
第88~89頁教學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例題先讓學生用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照教材插圖里的'樣子擺一擺,再分別從擺成的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看一看,然后把觀察位置和相應的視圖用線連一連。擺、看、連是教材安排的三項學習活動。
為什么先“擺”?這里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通過擺能夠了解物體的形狀和結構,區(qū)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便于觀察;第二個原因是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可觀察的實物,防止部分學生因缺少幾何體而去看教材插圖。
“看”是例題教學的重點,分別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看一看,這里的“看”要注意三點:
一是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在全體學生中必須是一致的。
二是觀察方法要正確,視線必須垂直于物體的那個面的中間。
三是要想一想看到的形狀是怎樣的圖形。例題里的物體,從正面看到的圖形是三個正方形組成的,下面是并排連在一起的兩個正方形,其中右邊那個正方形的上面還有一個正方形。從側面看到的圖形是兩個上下連在一起的正方形。從上面看是教學的難點,雖然在物體上的兩個正方形面一個高些、一個矮些,但是用同一幅平面圖表示它們,應該是左右并排連在一起的兩個正方形。必須讓學生一邊看、一邊體會。
“連”是表達觀察結果的一種方式,教材里畫出了物體的三幅視圖,讓學生指出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看到的是哪一個圖形,適當降低了學生表達的難度。“試一試”向學生提出了兩點要求,先是依據指定的正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然后是畫出這個物體的側視圖和上視圖,讓學生比較充分地經歷“視圖—物體—視圖”的轉換活動。
依據視圖擺出物體一般經歷“研究視圖—擺出物體—驗證擺法”的過程!把芯恳晥D”要分析視圖的結構,下面是兩個左右并排相連的正方形,其中左邊的那個正方形上面還有一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對視圖進行分析研究能啟示物體的擺放方法。“擺出物體”是在分析視圖、構思擺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時也會在分析視圖的同時進行。如看到正視圖的下面是兩個左右并排相連的正方形,就拿出兩個正方體左右并排擺在一起;又看到左邊那個正方形的上面還有一個正方形,就在擺出的左邊那個正方體的上面再放一個正方體。擺成的物體是不是符合要求?需要驗證。驗證的方法是從這個物體的正面看一看,如果看到的形狀和指定的視圖一致,擺出的物體是符合要求的。如果看到的形狀和指定的視圖不一致,應該重擺。這道題在擺好以后還要畫出物體的側視圖和上視圖,畫視圖的要求比選擇視圖連連線的要求提高了些,學生能畫出草圖就可以了。
3、“想想做做”圍繞幾何體與其三視圖相互轉化而設計。
第1、2題要求學生先用三個正方體擺一擺。其中第1題是照教材畫出來的幾何體那樣擺,第2題是按“橫著擺成一個長方體”這個要求擺,教學時不能疏忽這一點。
第3、4題是“依據視圖要求拼搭”,其中第3題的每小題都只有一種擺法,擺好后還要從正面和側面觀察并畫出視圖。第4題是開放的,符合正視圖要求的擺法不惟一。先把兩個正方體一上一下豎著(或一左一右橫著)擺放后,第三個正方體可以擺在這兩個正方體的前面,也可以擺在后面。雖然擺成的物體形狀不同,但正視圖相同;雖然這兩個物體的正視圖相同,但側視圖不同。學生在體會這些同與不同時,空間觀念得到了發(fā)展。
第5題里的三個物體都是用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其中左邊和中間的物體都能清楚地看到它們的4個正方體,右邊物體只能直接看到3個正方體,讓學生體會還有1個不能直接看到的正方體。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這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的判斷觀察這的位置。
教學難點:從一個面推測到另一個面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你們照過像嗎?老師有幾張照片,能看出是誰?都是老師,看上去為什么不一樣?
2、同學再看看這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哪里拍的?為什么也不一樣?小組先互相交流。叫學生試一試站的位置。
小結:拍照你們很有經驗,同樣一個人,同樣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拍出不同的照片。
今天我們就來從各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物體。(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二、觀察實物
1、今天請來了企鵝小博士和我們一起學習,高興嗎?小博士最喜歡開動腦筋,專心聽講的小朋友,你們能做到嗎?現在每個人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仔細觀察,然后給它也拍個照片。(老師示范架起鏡頭對準小博士,仔細看)
剛才我們拍的照片全放在信封里,請你們打開信封從里面找到你剛才拍的照片,再仔細對照。
1、找到嗎?出示照片
看到1號照片的同學舉手,是從小博士的哪一面拍的?能看到什么?
看到2號照片的同學舉手,你又是從小博士的哪一面拍的?能看到什么?
1號和2號有什么不同?
3號照片的有哪些同學?看到什么?剩下的同學是看到幾號?又能看到什么?
2、你們都給小博士拍了一張照片,現在請大家到每個方向去觀察小博士的樣子和剛才每個位置拍的照片是一樣嗎?
3、看到的和照片一樣嗎?
4、過從四個方向的觀察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是的不同的方向,看到不同的樣子。(板書)
三、比一比
1、請組長拿出一個杯子,請每個同學仔細觀察你看到的杯子是什么樣的?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2、看到1號照片的起立,2號杯子的也起立。他們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然后匯報,觀察他們站的位置怎么樣?
3、看到3號照片的呢?剩下最后一個圖形是誰?
4、出示P43第4題圖,(錄音:童話故事)小山羊造了一座新房子,聽說可漂亮了:紅紅的瓦、紫色的墻、綠綠的窗。小動物們都想來看看,小松鼠來了,一看,咦,怎么只有紅色的瓦呀?小白兔也來了,自言自語地說:“我怎么只看到一面紫色的、五邊形的墻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們?yōu)槭裁纯吹降牟煌?/p>
四、議一議
1、(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情形不同,所以你想看到某一副圖形,就要站在一定的位置。)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這是什么?從它們的哪些面可以看到這些圖形()小組相互討論,交流。
板書:前后
左右
前后
小結:從不同的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的樣子,觀察時如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物體。
3、(出示P41第2題)下面就來觀察這幢樓房。這是樓房的四個面的圖形,你能說出他們是從樓房的哪個面看到的?小組討論,然后交流,說一說是怎樣知道的(2、3、4)?
五、全課總結
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
一般情況下,從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樣子不同,但有時候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一樣,你們猜是什么?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結果是不同的。
三、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個玩具
六、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一個六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讓學生在某一位置觀察這個正方形,問學生最都能看到幾個面的顏色,要看到其他幾個面的顏色,怎么辦?
2、講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師:“為什么每個人得到的結果不同呢?”
學生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師:那么為什么會不一樣呢?你同意誰的結論?
生:他們四人都不對,因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師:對呀!這四個人得到的結論都不是全面的。為什么呀?
生:他們四個人都是從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師:要全面的了解一個物體的特征,必須要全面的去觀察這個物體,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綜合無分析把握這個物體的形狀和特點。我們本節(jié)課就來學習觀察物體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
探索新知:
1、觀察物體
(1)出示鬧鐘,(放在學生中間)分組進行。讓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位置同時觀察。
。2)學生活動,觀察物體
師:“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看到的物體形狀。(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1:因為我在鬧鐘的前面。
生2:因為我在鬧鐘的后面。
生3:因為我在鬧鐘的左邊。
生4:因為我在鬧鐘的右邊。
師:我們每一個人只看到一種結果,你相信別人的結果嗎?真是這樣嗎?
學生交換位置觀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觀察位置)
。3)師:通過剛才的不同觀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沒一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樣。
生:沒一個物體都不一樣,有好多形狀。
師:是這個物體不一樣嗎?
生:不對,是我們人看的餓位置不一樣。
師生小結: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結果是不同。
。4)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
師:誰能說一說圖中恐龍的三個圖形分別是誰看到的?
學生分組討論,并說明理由。
小組匯報、課堂交流。
應用拓展:
1、多媒體課件出示圖:桌上放著一個茶壺,四位同學從各自的角度觀察。
。ǔ鍪静鑹厮膫方向看到的圖形)請指出下面四幅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
2、小組活動進行觀察
67頁“做一做”中的活動。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數學課本直接進行操作,每個小組成員先從某一角度看這摞書,然后交換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書上進行連線。
鞏固新知:
1、每個學生從各自的方向觀察自己的玩具,說一說看到的玩具有什么不同。請幾個學生說給全班同學聽。注意:“我在它的(位置),我看到了(形狀)”
2、小組活動鞏固知識:任選小組成員中的一個玩具,放在桌子中間,說一說從自己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樣子。
A: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B: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
應用總結:
師:那么“盲人摸象”故事中的四個人的說法對嗎?他們四個人怎樣說,才是正確的?
生1:應該說:“大象的腿像一根柱子。”
生2:應該說:“大象的耳朵像一把扇子。‘
生3:應該說:“大象的尾巴像一條蛇。”……。
師:你們還可以怎樣說呢?
生:大象的鼻子像水管。
生:大象的身子像小山。
師:他們如果這樣說,你還笑他們嗎?
生:不笑了,他們只是從一個角度來說的。
課堂小結:
1、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告訴同學們好嗎?
2、如果讓你去觀察一個物體你用怎樣的方法觀察呢/
通過小結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對的,對一個物體應全面的觀察。
反思:
略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4
《觀察物體》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第三冊第五單元的內容,這節(jié)課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學情分析
1、這些學生是偏僻的農村孩子,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感知水平都比較差。
2、大部分學生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的知識,在原有知識層級上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地判斷觀察者的位置”的認識比較模糊。
3、大部分學生在課后不能很好的完成練習任務,自覺性比較差,所以盡量把握住學生的課堂時間,讓他們盡量多掌握。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2、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觀察、操作、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物觀察,從不同方面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經歷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過程,初步感知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并初步學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正確辨認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并能根據觀察到的形狀確定觀察者的位置。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個游戲吧。請你們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一、情境導入:
老師:我們學校坐落在風景優(yōu)美的雨花臺附近。同學們經常去這塊德育基地開展活動。[點擊課件出示雨花臺的錄像](并且配音):“今天我們來到了雨花臺,雨花臺是國家首批4A級旅游區(qū)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薄扒疲∧鞘怯昊ㄅ_烈士群雕。”“讓我們在烈士群雕的前面拍張照!盵點擊出示群雕前面的照片]“走,我們到后面看看去!薄白屛覀冊谶@兒也拍張照吧!盵點擊出示群雕后面的照片]1、錄像中定格2張烈士群雕的照片。
2、老師:你知道哪一張照片是在烈士群雕的前面拍攝的嗎?另一張照片是在群雕的哪一面拍攝的?
3、學生回答,提問:他說的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想一想:這2張照片一樣嗎?(啟發(fā)學生想象拍攝者的位置。)
5、得出結論:同一個群雕,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6、鞏固練習1過渡:同學們活動結束回到了學校,又拍了這樣的2張照片。
提問:你知道哪一張是在學校外面拍攝的,哪一張是在學校里面拍攝的嗎?讓學生辨認說說理由。[課件點擊照片可以放大出示]。
7、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觀察實物,探究新知
1、過渡:看到小記者拍的照片,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拍一拍呢?下面我們來給小猴拍照,好不好?2、指導拍照:
。1)出示小猴,指認小猴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2)請各小組組長把小猴像老師這樣擺好,比一比哪一組擺放得又快又好!再指指小猴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3)剛才這小組同學表現真好,我請他們按剛才的位置到講臺前先給小猴拍照。四人演示。(看到他們4人拍照,請你們想想我們拍照要注意什么?)(4)其他人也想拍嗎?請大家像他們一樣輪流用相機拍照。
。5)在大家給小猴拍照前,老師提一個要求:請你們對準小猴拍,把拍到的小猴的樣子“印”在腦海里。比一比哪個小組拍的又好又安靜。
3、[出示小猴前、后、左、右的四張照片]你們拍的照片打印出來是這樣的。想一想,你拍的是哪張照片?
請(演示的4人)一個一個找出自己拍的照片。4、逐個辨認小猴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照片。提問:學生拿的對不對?為什么拿這張照片?
5、老師也給每個小組準備了4張照片,請每個組長從信封里拿出照片,請你們像他們一樣也找出自己拍的照片。6、分層次活動:
。1)請站在小猴前面的小朋友起立。你們舉的都是小猴的哪面?
。2)老師舉[小猴左面圖]問:這是小猴的哪面?拍到這張照片的小朋友起立。提問:你們坐在小猴的哪面拍的?7、交換位置觀察
剛才我們是在自己座位給小猴拍照的,你們想不想到其他位置來觀察小猴?先請看一段錄像[播放四個小朋友輪流換位觀察小猴的錄像]你們會像短片中的小朋友一樣有序的換位觀察嗎?請各組開始。
8、小結:大家站在小猴的4個不同位置,拍照片,選照片,大家學得真好!
三、鞏固練習
1、汽車直接出示題目,問:這是什么?(汽車)老師指相應的觀察者和汽車的面,問:這是汽車的哪一面?它們分別是誰看到的?請你們打開書第95頁在書上用線連一連。集體反饋。2、觀察茶壺。
(1)老師這兒有一把茶壺,指認茶壺的壺嘴、壺把。請各小組長輕輕取下筐子,把茶壺像老師這樣放好。
。2)[課件分層出示]你們四人一組,照下面的樣子看茶壺,想想你看到的茶壺是什么樣的?[再點擊出示]說說你看到的是右邊的哪一幅圖
。3)交流結果。請一小組匯報。你看到的是幾號圖?和他看得一樣的人舉手。
。4)你能說出其他三人看到的各是哪幅圖嗎?小組交流。請1-2組匯報。
。5)如果老師想拍到壺嘴,我可以在什么位置拍呢?請看到壺嘴的同學起立;如果老師不想拍到壺嘴,我可以在哪兒拍呢?請沒有看到壺嘴的人起立。
四、反思總結,加深體會
1、今天我們一起學會了什么?
2、讓我們一起欣賞小記者給我們拍攝的雨花臺的美麗風光。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6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位置關系和交換的過程,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學生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4、感受數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準備:
實物,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后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說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學生交流。
教師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墼O計意圖]: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用故事引入,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從而使學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個物體各方面的特征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感受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二、激發(fā)興趣,合作求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說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fā)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打開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獎品,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說說。
2、學生觀察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組輪流說一說,說完之后,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組中說一說。
5、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頁上的恐龍圖:這是小亮、小紅、小明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獎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并說說理由。
。墼O計意圖]: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交流,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判斷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三、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從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墼O計意圖]: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在學生的頭腦中進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樣的知識應用中體驗成功。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好在哪里?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7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并通過觀察和空間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初步滲透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并通過觀察和空間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教學工具:
三個玩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怎樣觀察物體。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看個故事。(電腦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情節(jié))你們知道路旁的人為什么笑嗎?
生:盲人摸到的分別是大象的牙齒、耳朵、腿和尾巴。(他們摸到的是大象的一個部分。)
師:對,盲人摸的是大象的一個部位,所以都說不準大象的全貌。
二、觀察實物,傳授新知
師:了解一個物體的全貌,除了用摸,還有什么方法?
生:可以用看的方法。
生:可以用觀察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桌面上的小汽車,然后說一說你看到的是小汽車的什么部位。
(生通過觀察,在小組內自由述說自己看到的小汽車部位)
生:我看到的是小汽車的車頭。(該生拿起小汽車指著說)
師:其余小組也是看到小汽車車頭的同學請站起來。(生一一站起來)
生:我看到的是車尾。
生:我看到的是車的左側面。
生:我看到的是車門!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屏幕顯示三個小朋友在不同位置觀察小汽車的.情境,并給出三幅不同形狀的圖形),小剛他們也在觀察小汽車,他們看到的是小汽車的什么部位,是第幾幅圖呢?
生:(充分討論交流后)小剛在車的前面看到車頭,是第一幅圖;小紅看到的是車的側面,是第三幅圖;小強在車的后面,看到的是車尾,是第二幅圖。
師:這幾個小朋友站的位置相同嗎?看到小汽車的形狀一樣嗎?
生:他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師:小紅想到高處去看看小汽車,于是她乘熱氣球飛上天空。(屏幕顯示小紅乘熱氣球飛上天空的情境和三幅不同形狀的圖形)她現在是從什么位置觀察小汽車的?
生:小紅是從上面觀察小汽車的。
師:她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呢?請選擇正確的圖形。
生:(獨立思考后,全體學生舉手示意)小紅看到的是第二幅圖。
師:第二幅圖中的大、小長方形是小汽車的什么部位?
生:(通過觀察汽車實物)小長方形是車頂,大長方形是車的身子。
師:除了從上面觀察小汽車,還可以從什么位置去觀察呢?
生:可以從下面觀察小汽車。
師:請拿起小汽車,從下面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生自由活動觀察)
生:我看到了車輪。
生:我看到了車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誰來說說我們怎樣去觀察一個物體。
生:從物體的前、后、左、右、上、下面去觀察。
生:可以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物體。
師: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形狀是怎么樣的?
生: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大家都知道了怎樣去觀察物體,那么請你們來認一認(屏幕顯示物體其中的一個側面),這是什么物體?生:這是一架飛機。
師:同學們判斷得真準確。你們看到的是飛機的什么面?
生:是飛機的前面。
師:(將飛機轉動一個角度)這又是飛機的哪個面?
生:這是飛機的后面。
師:那你們知道飛機的左翼和右翼在哪里嗎?請你們用小手來表示。(生把左、右手舉起來表示飛機的左翼和右翼)
師:同學們都知道飛機的左右翼了,那你們來觀察(繼續(xù)轉動飛機),這又是飛機的哪個面?
生:這是飛機的右面。
師:對。那這是飛機的哪個面(繼續(xù)轉動飛機)?
生:(全體回答)這是飛機的左面。
師:同學們都說對了。(屏幕顯示另一個物體的側面)這又是什么物體?
生:這是洗衣機。師:你們都同意嗎?(全體學生點頭示意)
師:這又是什么物體呢?(屏幕里顯示一個動物的背面圖)生:這是一只鴨子。
生:是一只鵝。
師:我們來認一認,這到底是什么動物。(把動物換個角度)
生:(觀察后)原來是一只鴨子。
師:我們再來猜一猜,這是什么呢?(屏幕顯示手提電腦的背面圖)請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
生:這是沙發(fā)。
生:這是黑板!
師:大家都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但意見不太一致。你們能想出什么好方法,讓大家知道這究竟是什么物體嗎?
生:(沉默一會兒)轉轉物體。
師:就按你們說的方法。(轉動物體,出現不同角度)
生:是手提電腦。
師:在觀察物體時,要注意什么?
生:不能只看一個面。
生:要從不同位置去觀察。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準確,觀察物體要全面,要從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觀察,不然就會鬧出“盲人摸象”的笑話。下面,請同學們用剛剛說的觀察方法從不同的位置觀察桌面上的茶壺,把看到的形狀用動作表示出來。
(生分小組進行活動,從不同位置觀察的學生用不同的動作演示給小組的其他同學看,教師巡視,組織、指導學生)
師:有4個小朋友也在觀察茶壺。(屏幕出現4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茶壺,并在旁邊畫有4幅不同形狀的圖形)他們看到的是哪幅圖,請同學們邊小組討論邊連線。
生:戴頭花的小女孩看到的是第一幅圖。
生:短頭發(fā)的女孩看到的是第三幅圖。
生:穿綠衣服的男孩看到的是第四幅圖。
師:還可以怎樣觀察?
生:從上面和下面觀察。
師:看到的又是什么形狀?
生:(分小組觀察)從上面看到的是茶壺蓋、茶壺嘴和壺把,從下面看到的是壺底。
師:大家觀察得都很仔細。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出示一座小房子實物)請大家觀察這座小房子,把從不同位置看到的房子的形狀畫下來。
(生分小組離開位置進行繪畫活動;顒咏Y束后,教師展示學生畫得好的作品)
四、布置作業(yè):隨堂練習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8
觀察物體
鄭健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和2個簡單物體組成的復合物體的形狀。
3、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物體的所有的面。教具:大藥箱、圓柱體、球體、課件、作業(yè)紙。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幻燈)
2、知道這是什么嗎?這張照片是從哪個方向拍到的?
3、這幅呢?這幅呢?
4、肯定認識它吧,這張照片是從哪個方向拍到的?這幅呢?這幅呢?
5、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一個物體,那么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
6、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
二、例1教學
1、出示大藥箱。請你仔細觀察,說一說你可以同時看到箱子的哪幾個面?
2、總結: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
3、如果我從藥箱的正上方看,想想,這樣我可以看到哪個面?用示意圖畫一畫。
4、如果我從藥箱的左面看,想想,這樣我可以看到哪個面?用示意圖畫一畫。
5、如果我從藥箱的`正面看,想想,這樣我可以看到哪個面?用示意圖畫一畫。
6、總結: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長方體,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狀與圖案。
三、小組合作交流
1、把4本數學課本疊起來,也可以當作長方體,四人小組合作,分別說一說從上面、左面、正面分別看到什么形狀和什么圖案?并畫出簡單示意圖?
2、交流匯報。
四、鞏固拓展
1、出示圓柱體,想一想,從圓柱體的正上方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動畫演示。
2、左面和正面呢?動畫演示。
3、再出示球體,想一想,從上面、左面、前面看到的樣子,畫出示意圖。
4、交流匯報。
5、動畫演示。
6、從三個方向去觀察物體可以正確的認識該物體,如果只是從1個方向觀察物體就可能發(fā)生偏差。
7、動畫演示“從正面看到是正方形”,它可能是怎樣的物體?(正方體、長方體、方錐)
五、總結
1、這樣從多個角度去觀察物體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應用。你看到過嗎?
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9
設計說明
1、觀察體驗,積累經驗。
學生的空間觀念不是憑空而生的,而是需要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為了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所觀察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教學設計以觀察活動為基礎,讓學生多次觀察立體圖形,逐步積累經驗,使學生的思維從平面轉換到立體。
2.聯(lián)系生活,實踐運用。
生活是現實的、豐富的,數學是抽象的,如果不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學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節(jié)課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于實際生活,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立體圖形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若干個立體圖形
教學過程
⊙聯(lián)系生活,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拍照嗎?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們知道拍的是誰嗎?(在屏幕上依次播放兩張分別從前、后拍攝的照片,讓學生進行辨認)
生:老師。
師:你們是怎么認出是老師的呢?
師:為何同一個人照片卻不同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人物——“老師”引入,設疑“為何同一個人,照片卻不同”,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從而對上節(jié)課的舊知進行巧妙的復習。讓學生深入體會“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的道理。
⊙實踐觀察,合作探究
1、教學教材69頁例2。
(1)觀察長方體。
師:拿出老師為大家準備好的長方體,放在桌子上的中間處,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從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進行觀察。
、俳M織學生進行觀察,小組內交流:說說你是從哪個方向觀察的,觀察到的是什么形狀,并畫出來。
、诮M織學生展示圖畫并匯報分別是從哪個方向觀察到的。(學生分別從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觀察長方體)
③學生交換方向進行觀察,再次交流,建立表象。
(2)觀察正方體、圓柱和球。
師:用同樣的方法觀察一下正方體、圓柱和球,在小組內交流后把觀察的結果告訴大家。
生1:我們小組從正方體的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形狀都是正方形。
生2:圓柱從上、下兩個面觀察到的是圓,從正面和側面觀察到的都是長方形。
生3:球無論從哪個方向觀察,觀察到的都是圓。
(組織學生交流、總結)
師:通過從不同的方向觀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各組交流后,學生匯報,互相補充)
師小結:由此看來,上一節(jié)課的結論,同樣適用于今天的學習: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教學教材69頁例3。
師: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這個立體圖形是我們學過的,它可能是什么?
(小組討論、交流后,匯報)
生1:可能是正方體,因為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生2:可能是長方體,因為特殊的長方體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師:說得很對,僅僅有一個面是正方形,我們不能確定它究竟是什么立體圖形,只能推斷它可能是什么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通過觀察和交流,強化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到的形狀的特征,幫助學生建立表象,體會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鞏固練習
師:一個立體圖形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是圓,請大家想一想,它可能是什么立體圖形?如果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是長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立體圖形?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代表匯報,集體訂正。
⊙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布置作業(yè)
教材71頁5題。
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立體)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
3.借助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同伴合作意識。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
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形狀。教具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等。
德育滲透:
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于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tài)。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感知
比賽:快速搶答。下列照片中分別是什么?(師分別出示三組物體照片:電話、手機、手電筒。以下是一組圖形照片。)
師:同樣一個物體照片,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卻看不出?(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猜一猜”引入,新穎有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讓學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ㄒ唬┙虒W例1
1.引入:神探“冒險小虎隊”的故事同學們知道嗎?他們就是靠敏銳的觀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們最近在忙些什么?(板書:觀察)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動態(tài)演示,講神探小故事,聲色并茂,立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專家剛剛研制出一種新藥,他把新藥放在小藥箱里,可是有一天,他發(fā)現藥不見了,是誰偷了藥?
3.請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小藥箱,問:你觀察到什么?(分小組操作、交流。)
4.“冒險小虎隊”找到四個犯罪嫌疑人,他們每個人看了一眼小藥箱后說了一句話: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畫了個紅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寫:小藥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沒什么標記。
D 藥箱相對的面顏色是一樣的。
你認為誰說了謊話,為什么?(板書:推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推理,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5.如果前面為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么面?如果右面為正面,其它面分別是什么面?
小結:物體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對的。
6.填寫觀察實驗報告:
從不同角度觀察下面三個物體,把你從各個角度看到的形狀畫下來。
8.課間小歇:欣賞古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樂聲中欣賞古詩,進行美育教育,體現數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整合]
。ǘ┙虒W例2
1.引入例2。
神探“冒險小虎隊”最近又在忙什么呢?某博物館被盜了兩件古董,被盜當天門窗都是鎖好的。(形狀如下)
2.出示例2。
。1)思考:他們誰是小偷?為什么?他們分別是從哪個方向上看到的?
。2)動手操作。
(3)匯報,小結。
三、鞏固新知
4.畫一畫。
選擇兩個物體擺一擺,先確定一個面為正面,然后分別從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觀察所擺物體,在紙上畫出所見到的形狀。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組同學猜猜這組物體是什么。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還學會了推理。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設計意圖:這幾個實際動手操作的練習的設計,不僅讓學生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也讓他們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11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
。ǘ┻^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辨認、想象、推理等活動,初步掌握全面、正確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豐富的活動中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的和諧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目標解析
這節(jié)課是學生在一年級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間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觸觀察物體的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眼觀察、用口描述、用心體驗,親身經歷知識產生、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學會辨認從前面、后面、左側面、右側面等不同方位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并為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奠定基礎。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四、教學準備
課件,四張熊貓玩偶圖片,每組一個熊貓玩偶、茶缸。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故事激趣
。1)課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發(fā)問題:同學們?yōu)槭裁从X得好笑呢?他們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樣嗎?
。3)學生交流:這幾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說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課題
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觀察物體,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問題是探究的出發(fā)點,本課伊始,創(chuàng)設兒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誘發(fā)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不僅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新知的學習,而且為新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起點。
。ǘ┯^察實踐,自主建構
將熊貓玩偶放在桌子中間,學生四人一組分前、后、左、右四個方位圍坐在四周。
1、定位觀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觀察:每個學生均正對熊貓觀察。
。2)組內交流:你看到了熊貓的哪一面?是從哪個位置觀察的?
(3)全班匯報:指定一組中的四位學生依次說說自己看到的熊貓是什么樣的,教師適時點撥。
(4)設疑探究:你們看的是同一個熊貓玩偶,為什么看到的情況卻不一樣?
2、全面觀察,豐富表象
是這樣的嗎?接下來我們換個位置觀察一下好嗎?
。1)再次觀察:每組同學按順時針依次到其他三個位置進行觀察。
。2)交流反思:你現在看到小汽車的哪一面?為什么和剛才的一樣呢?
3、重點觀察,深化表象
。1)對比觀察:剛才有兩個位置看到的熊貓的樣子好像差不多,請再到這兩個位置進行觀察。
。2)質疑辨析:你看到的熊貓左右個側面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3)明確認識:引導學生根據熊貓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結進行區(qū)分,說明熊貓的臉、四肢伸向左邊還是右邊即可。
【設計意圖】
以學生熟悉的熊貓玩偶為直觀背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交流,學生的思維在情境活動中激發(fā),在想象活動中激活,在推理活動中建構,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運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12
教學內容:
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教學目標:
1、通過從下面、上面以及不同側面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2、使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和有條理的思考,發(fā)展空間觀察。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
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
教學難點:
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教學準備:
學具盒
教學思路:
一、導入新課:
出示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讓學生觀察,說說從下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視圖。
接著追問:還可以怎樣擺?
二、探究新知:
讓學生試一試,再看一看。
學生分組展示不同的.擺法。
集體交流:你能找到擺的方法嗎?
引導學生發(fā)現: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是正確的。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1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進一步認識《觀察物體》、《統(tǒng)計與可能性》及植樹問題的相關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通過復習和整理,進一步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意識,發(fā)展數學思考。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容,暢談收獲。
你知道我們在《觀察物體》、《統(tǒng)計與可能性》這兩個單元中,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先和同桌進行交流。
然后集體交流。
二、書本練習,扎實基礎。
1、請你找出書本上相關的《觀察物體》、《統(tǒng)計與可能性》的題目。
2、完成書本第9、15題。
3、交流題目。
三、補充練習,延伸深化。
第一部分:統(tǒng)計與可能性
。ㄒ唬┻B線。
10個紅球 摸出的肯定不是紅球。
8紅2綠 摸出的紅球可能比綠球多。
5紅5綠 摸出的肯定是紅球。
1紅9綠 摸出的紅球和綠球可能差不多。
10個綠球 摸出的`紅球可能比綠球少。
。ǘ⿷妙}。
1、校園里栽了4行樹,每行10棵,其中有15棵是楊樹,剩下的是柳樹。栽了多少棵柳樹?
2、三年級(2)班有28個男同學,20個女同學。每8個同學分一組,全組可以分成幾組?
3、手工組做了50朵花,送給幼兒園14朵,剩下的每3朵裝一盒,可以裝多少盒?
4、兩個小隊做紙花,第一小隊做了400朵,第二小隊有4個隊員,平均每人做80朵。這兩個小隊共做了多少朵?
5、三(2)班參加農業(yè)活動,每個小隊有10人,平均每人摘冬瓜5千克。4個小隊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6、養(yǎng)場有奶牛200頭,肉牛的頭數比奶牛的3倍還多50頭,肉牛有多少頭?
7、每輛面包車坐22人,每輛大客車坐49人三年級有100名學生去公園游覽。
。1)5輛面包車夠嗎?
。2)2輛大客車夠嗎?
。3)2輛面包車和1輛大客車行嗎?
第二部分:植樹問題
先填空,再列式計算。
1、把一根木料鋸3次,能鋸成( )段。如果要鋸成6段,需要鋸( )次。
2、把一根木料鋸成4段,每鋸一次要3分鐘,一共要鋸( )分鐘。
3、在20米的路邊種樹,從一端隔4米種一棵,一共要種( )棵。
4、6只兔子一排做操,每兩個兔子之間相隔2米。隊伍長( )米。
5、一條走廊15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如果兩頭都放,一共要( );如果兩頭不放,一共要( );一頭放一頭不放,一共要( )
6、小明家住四樓,他每上一層樓要走12級臺階,小明從一樓到四樓要走( )級臺階。
7、一條馬路長56米,從頭到尾共插8面彩旗,相鄰兩面彩旗之間相距( )米。
8、一座樓房每上一層要走18級臺階,小明家住四樓,要走( )級臺階。
9、一個正方形花圃周長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2米放1盆花,一共可以放( )盆。如果在一個長20米的跑道一邊,照這樣放,一共可以放( )盆。
10、一根50厘米的鋼條,鋸成5厘米長的小段,一共要鋸( )次。
11、學校通道的一側插紅旗,每隔5米插一面。從起點到終點共插了10面,這條路有( )米長。
四、全課小結,激勵評價:
1、通過今天對這些知識的復習,你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有什么進步?
2、你認為今天誰的表現不錯?為什么?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14
設計說明
觀察物體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數學課程標準》對于本學段有具體要求,即能辨認從不同方向(前面、側面、上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圖,因此本設計重點突出以下兩點:
1.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本設計先是用課件呈現教材中讓學生擺出的圖形,再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要求用4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正視圖與課件中的圖形一樣的幾何體,引導學生對正面觀察到的形狀進行分析、思考和推想,最后通過互相合作和動手操作,經歷想象與嘗試的過程,擺出相應的幾何體,探索不同的`擺法并進行交流。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完整地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推理,實現知識的遷移。
知識的遷移能夠使學生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對新知的學習產生影響。在例1(1)的基礎上教學例1(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增加1個同樣的正方體,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仍然不變。利用學習例1(1)所獲得的經驗進行推理,自己嘗試擺一擺并互相交流,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物體與相應視圖的關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同樣的正方體若干
學生準備 同樣的正方體若干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備教學目標”“備重點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回憶舊知,揭示課題
1.師:我們以前已經學過觀察簡單的立體圖形,大家一起來觀察一下。(出示課件)你認識這個立體圖形嗎?你能畫出從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狀嗎?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描述一下。
(學生先在練習本上畫,再用語言描述)
2.導入新課。
師:我們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同學們對以前的知識掌握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已有的觀察物體的學習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情感、知識和學習方法的準備。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1(1)。
(1)提出要求。
課件出示
,要求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同樣的4個小正方體,按順序不遺漏、不重復地擺出從正面觀察得到的圖形與課件中圖形相同的幾何體。
(2)實踐操作。
學生拿出學具,自己動手擺一擺,也可以和同桌合作。
(3)展示,并全班交流。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演示一下,你把這4個小正方體擺在了什么位置?
(學生上前演示)
師:這樣擺從正面看到的形狀變了沒有?還是3個小正方形嗎?
(4)師生共同總結不同的擺法。
(5)引導學生把自己看到的形狀畫在方格紙上。
(學生在方格紙上畫正視圖)
設計意圖:通過認真組織學生動手拼擺、觀察和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體會能夠從同一方向觀察到相同視圖的幾何體的不同擺法,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1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體會圖形變換的意義,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在分組活動的過程中,與他人能夠合作交流。
二、教學重點:
加深對“對稱”的理解與掌握。
三、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完成活動內容,經歷從數學到生活的過程。
四、教具準備:
玩具汽車(不同方位的圖形)、一幅雪花圖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簡筆畫、動畫圖片一組。
五、學具準備:
白紙、剪刀、彩筆、動物圖片一組
六、教學過程:
學生回憶:
我們都學過了哪些觀察物體的方法和對稱的知識?
學生自由談論,教師指明進行補充。明確所學的主要知識點:軸對稱、平面對稱、鏡面對稱
找準位置:
出示一輛汽車玩具和從“前、后、左、右、上”觀察到的圖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詞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學生根據教師所出示的每一個形狀,選擇觀察的位置
同位兩人相互判斷對錯
個人操作:
1、“我會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圖案)
現在利用我們學過的對稱的有關知識,思考如何才能既簡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課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圖形和形狀,自己設計、剪出一朵美麗的雪花。
找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說出知識依據。
那么你還見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內容?舉例說明
小組討論之后。再集體進行課堂評價
同位合作:
1、“我能畫”(出示一幅簡筆畫)
根據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們能夠畫出它在陸地上的樣子嗎?
2、學生同位合作完成
3、班級繪畫展評:
指明對不同的作品進行講評。那些地方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說明自己的理由。
小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組不同的動畫圖片)
根據要求貼圖畫:
小貓的左手拿著一支筆。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個桃子。
小狗左腳的鞋子有一個洞。
小豬的右邊有一把鑰匙。
學生根據要求,把每一個小動物的畫像補充完整。
2、小組之間相互評價。
指名讓學生自愿選擇小組成果進行評價,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
快樂舞蹈:
播放一塊歡快的音樂,師生一起面對鏡子做舞蹈動作。
根據教師的口令,邊做邊觀察鏡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應該發(fā)出什么樣的口令,才能讓鏡子中的“你”聽從你的指揮?
課堂小結:
誰來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你覺得你在這節(jié)課的表現如何?(小組之間說一說)
反思: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02-06
《觀察物體》小學數學教案(通用10篇)12-30
“觀察物體”預案03-02
《觀察物體》反思09-20
觀察物體的教案03-09
《觀察物體》教案03-30
《觀察物體》教案12-17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2-11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