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亚洲二区亚洲三区,国产成人高清在线,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牛牛,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日韩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2-01 16:23:05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薦】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

  菱形

  學習目標(學習重點):

  1.經(jīng)歷探索菱形的識別方法的過程,在活動中培養(yǎng)探究意識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2.運用菱形的識別方法進行有關推理.

  補充例題:

  例1. 如圖,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線。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四邊形AEDF是菱形嗎?說明你的理由.

  例2.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的對 角線AC的垂直平分線與邊AD、BC分別交于E、F.

  四邊形AFCE是菱形嗎?說明理由.

  例3.如圖 , ABCD是矩形紙片,翻折B、D,使BC、AD恰好落在AC上,設F、H分別是B、D落在AC上的兩點,E、G分別是折痕CE、AG與AB、CD的交點

  (1)試說明四邊形AECG是平行四邊形;

  (2)若AB=4cm,BC=3cm,求線段EF的長;

  (3)當矩形兩邊AB、BC具備怎樣的關系時,四邊形AECG是菱形.

  課后續(xù)助:

  一、填空題

  1.如果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加上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矩形;加上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是菱形

  2.如圖,D、E、F分別是△ABC的邊BC、CA、AB上的點,

  且DE∥BA,DF∥ CA

  (1)要使四邊形AFDE是菱形,則要增加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四邊形AFDE是矩形,則要增加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題

  1.如圖,在□ABCD中 ,若2,判斷□ABCD是矩形還是菱形?并說明理由。

  2.如圖 ,平行四邊形A BCD的兩條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OA=4,OB=3,AB=5.

  (1) AC,BD互相垂直嗎?為什么?

  (2) 四邊形ABCD是菱形 嗎?

  3.如圖,在□ABCD中,已知ADAB,ABC的平分線交AD于E,EF∥AB交BC于F,試問: 四 邊形ABFE是菱形嗎?請說明理由。

  4.如圖,把一張矩形的紙ABCD沿對角線BD折疊,使點C落在點E處,BE與AD交于點F.

 、徘笞C:ABF≌

 、迫魧⒄郫B的圖形恢復原狀,點F與BC邊上的點M正好重合,連接DM,試判斷四邊形BMDF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2

  知識目標:理解函數(shù)的概念,能準確識別出函數(shù)關系中的自變量和函數(shù)

  能力目標:會用變化的量描述事物

  情感目標:回用運動的觀點觀察事物,分析事物

  重點:函數(shù)的概念

  難點:函數(shù)的概念

  教學媒體:多媒體電腦,計算器

  教學說明:注意區(qū)分函數(shù)與非函數(shù)的關系,學會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教學設計:

  引入:

  信息1:小明在14歲生日時,看到他爸爸為他記錄的.以前各年周歲時體重數(shù)值表,你能看出小明各周歲時體重是如何變化的嗎?

  新課:

  問題:(1)如圖是某日的氣溫變化圖。

 、 這張圖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② 這張圖是怎樣來展示這天各時刻的溫度和刻畫這鐵的氣溫變化規(guī)律的?

  (2)收音機上的刻度盤的波長和頻率分別是用米(m)和赫茲(KHz)為單位標刻的,下表中是一些對應的數(shù):

 、 這表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 這張表是怎樣刻畫波長和頻率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的,你能用一個表達式表示出來嗎?

  一般的,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如果有兩個變量x和y,并且對于x的每一個確定的值,y都有惟一確定的值與其對應,那么我們就說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shù)。如果當x=a時,y=b,那么b叫做當自變量的值為a時的函數(shù)值。

  范例:例1 判斷下列變量之間是不是函數(shù)關系:

  (5) 長方形的寬一定時,其長與面積;

  (6) 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與面積;

  (7) 某人的年齡與身高;

  活動1:閱讀教材7頁觀察1. 后完成教材8頁探究,利用計算器發(fā)現(xiàn)變量和函數(shù)的關系

  思考:自變量是否可以任意取值

  例2 一輛汽車的油箱中現(xiàn)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單位:L)隨行駛里程x(單位:km)的增加而減少,平均耗油量為0.1L/km。

  (1) 寫出表示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2) 指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 汽車行駛200km時,油箱中還有多少汽油?

  解:(1)y=50-0.1x

  (2)0500

  (3)x=200,y=30

  活動2:練習教材9頁練習

  小結:(1)函數(shù)概念

  (2)自變量,函數(shù)值

  (3)自變量的取值范圍確定

  作業(yè):18頁:2,3,4題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材分析

  1、本小節(jié)內容安排在第十四章“軸對稱”的第三節(jié)。等腰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它是軸對稱圖形,可以借助軸對稱變換來研究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特殊性質。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以及等邊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重點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它是研究等邊三角形,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據(jù),這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

  2、本節(jié)重在呈現(xiàn)一個動手操作得出概念、觀察實驗得出性質、推理證明論證性質的過程,學生通過學習,既體會到一個觀察、實驗、猜想、論證的研究幾何圖形問題的全過程,又能夠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決有關的問題,提高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1、學生在此之前已接觸過等腰三角形,具有運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軸對稱的知識和技能,本節(jié)教學要突出“自主探究”的特點,即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想、論證,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享受探求新知、獲得新知的樂趣。

  2、在與等腰三角形有關的一些命題的'證明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添加輔助線的問題,這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另外,以前學生證明問題是習慣于找全等三角形,形成了依賴全等三角形的思維定勢,對于可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質的問題,沒有注意選擇簡便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進行證明和計算。

  數(shù)學思考:1、觀察等腰三角形的對稱性,發(fā)展形象思維。

  2、通過時間、觀察、證明等腰三角形性質,發(fā)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引導學生對圖形的觀察、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應用。

  難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證明。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會用符號語言表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3、能運用等腰三角形性質進行證明和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等腰三角形的對稱性,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2、通過實踐、觀察、證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通過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決有關問題,提高學生運用幾何語言表達問題的,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

  引導學生對圖形的觀察、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答問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應用。

  【教學難點】

  等腰三角形的證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問題1什么叫等腰三角形?它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嗎?請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利用軸對稱的知識,自己做一個等腰三角形。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動手作圖后再互相交流評價。

  可按下列方法做出:

  作一條直線l,在l上取點A,在l外取點B,作出點B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C,連接AB,AC,CB,則可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

  問題2每位同學請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按下圖方式折疊剪裁,再把它展開,觀察并討論:得到的△ABC有什么特點?

  教師指導:上述過程中,剪刀剪過的兩條邊是相等的,即△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對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線段和角。由這些重合的線段和角,你能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嗎?說說你的猜想。

  在一張白紙上任意畫一個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來,請你試著折一折。你的猜想仍然成立嗎?

  教學說明: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與觀察發(fā)現(xiàn),加深學生對等腰三角形性質的理解。

  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

  教師依據(jù)學生討論發(fā)言的情況,歸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①∠B=∠C→兩個底角相等。

  ②BD=CD→AD為底邊BC上的中線。

 、邸螧AD=∠CAD→AD為頂角∠BAC的平分線。

  ∠ADB=∠ADC=90°→AD為底邊BC上的高。

  指導學生用語言敘述上述性質。

  性質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性質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重合(簡記為:“三線合一”)。

  教師指導對等腰三角形性質的證明。

  1、證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性質。

  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猜想的結論畫出相應的圖形,寫出已知和求證。在引導學生分析思路時強調:

  (1)利用三角形全等來證明兩角相等。為證∠B=∠C,需證明以∠B,∠C為元素的兩個三角形全等,需要添加輔助線構造符合證明要求的兩個三角形。

  (2)添加輔助線的方法可以有多種方式:如作頂角平分線,或作底邊上的中線,或作底邊上的高等。

  2、證明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

  【教學說明】在證明中,設計輔助線是關鍵,引導學生用全等的方法去處理,在不同的輔助線作法中,由輔助線帶來的條件是不同的,重視這一點,要求學生板書證明過程,以體會一題多解帶來的體驗。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如圖,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數(shù)。

  解:∵AB=AC,BD=BC=AD,

  ∴∠ABC=∠C=∠BDC,∠A=∠ABD(等邊對等角)。

  設∠A=x,則∠BDC=∠A+∠ABD=2x,

  從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

  解得x=36°

  于是在△ABC中,有∠A=36°,∠ABC=∠C=72°。

  【教學說明】等腰三角形“等邊對等角”及“三線合一”性質,可以實現(xiàn)由邊到角的轉化,從而可求出相應角的度數(shù)。要在解題過程中,學會從復雜圖形中分解出等腰三角形,用方程思想和數(shù)形結合思想解決幾何問題。

  四、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第1組練習:

  1、如圖,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別求出它們的底角的'度數(shù)。

  如圖,△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邊BC上的高,標出∠B,∠C,∠BAD,∠DAC的度數(shù),指出圖中有哪些相等線段。

  2、如圖,在△ABC,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數(shù)。

  第2組練習:

  1、如果△ABC是軸對稱圖形,則它一定是( )

  A、等邊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外角是100°,它的頂角的度數(shù)是( )

  A、80° B、20°

  C、80°和20° D、80°或50°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比底邊多2cm,并且它的周長為16cm。求這個等腰三角形的邊長。

  4、如圖,在△ABC中,過C作∠BAC的平分線AD的垂線,垂足為D,DE∥AB交AC于E。求證:AE=CE。

  【教學說明】

  等腰三角形解邊方面的計算類型較多,引導學生見識不同類型,并適時概括歸納,幫學生形成解題能力,注意提醒學生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

  【答案】

  第1組練習答案:

  1、(1)72°;(2)30°

  2、∠B=∠C=∠BAD=∠DAC=45°;AB=AC,BD=DC=AD

  3、∠B=77°,∠C=38、5°

  第2組練習答案:

  1、C

  2、C

  3、設三角形的底邊長為xcm,則其腰長為(x+2)cm,根據(jù)題意,得2(x+2)+x=16。解得x=4!嗟妊切蔚娜呴L為4cm,6cm和6cm。

  4、延長CD交AB的延長線于P,在△ADP和△ADC中,∠PAD=∠CAD,AD=AD,∠PDA=∠CDA,∴△ADP≌△ADC。∴∠P=∠ACD。又∵DE∥AP,∴∠CDE=∠P。∴∠CDE=∠ACD,∴DE=EC。同理可證:AE=DE。∴AE=CE。

  四、師生互動,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主要探討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并對性質作了簡單的應用。請學生表述性質,提醒每個學生要靈活應用它們。

  學生間可交流體會與收獲。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5

  一、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已經(jīng)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內容學習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維、逆向研究的經(jīng)驗,如:已知兩直線平行,有什么樣的結論?

  反之,滿足什么條件的兩直線是平行?因而,本課時由勾股定理出發(fā)逆向思考獲得逆命題,學生應該已經(jīng)具備這樣的意識,但具體研究中

  可能要用到反證等思路,對現(xiàn)階段學生而言可能還具有一定困難,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

  二、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節(jié)。教學任務有: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并利用該定理根據(jù)邊長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利用該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具體的數(shù),增加對勾股數(shù)的直觀體驗。為此確定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體內容及勾股數(shù)的概念;

  2、能根據(jù)所給三角形三邊的條件判斷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jīng)歷一般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經(jīng)歷從實驗到驗證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歸納能力。

  ●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體驗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

  2、在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體內容。

  三、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實驗猜想歸納論證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二學生,他們的參與意識較強,思維活躍,對通過實驗獲得數(shù)學結論已有一定的體驗

  但數(shù)學思維嚴謹?shù)耐瑢W總是心存疑慮,利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讓同學心服口服顯得非常迫切,為了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力求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1)從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入手,通過知識再現(xiàn),孕育教學過程;

 。2)從學生活動出發(fā),通過以舊引新,順勢教學過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過思維深入,領悟教學過程。

  2、課前準備

  教具:教材、電腦、多媒體課件。

  學具:教材、筆記本、課堂練習本、文具。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jié)課設計了七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引入;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第三環(huán)節(jié):小試牛刀;第四環(huán)節(jié):

  登高望遠;第五環(huán)節(jié):鞏固提高;第六環(huán)節(jié):交流小結;第七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引入

  內容:

  情境:1.直角三角形中,三邊長度之間滿足什么樣的關系?

  2、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否就是直角三角形呢?

  意圖:

  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探究熱情。

  效果:

  從勾股定理逆向思維這一情景引入,提出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

  內容1:探究

  下面有三組數(shù),分別是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①5,12,13;②7,24,25;③8,15,17;并回答這樣兩個問題:

  1、這三組數(shù)都滿足 嗎?

  2、分別以每組數(shù)為三邊作出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們都是直角三角形嗎?學生分為4人活動小組,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一組數(shù)。

  意圖:

  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得出若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則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這一結論;在活動中體驗出數(shù)學結論的發(fā)現(xiàn)總是要經(jīng)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

  效果:

  經(jīng)過學生充分討論后,匯總各小組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①5,12,13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②7,24,25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③8,15,17滿足 ,可以構成直角三角形。

  從上面的分組實驗很容易得出如下結論: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內容2:說理

  提問:有同學認為測量結果可能有誤差,不同意這個發(fā)現(xiàn)。你認為這個發(fā)現(xiàn)正確嗎?你能給出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理由嗎?

  意圖:讓學生明確,僅僅基于測量結果得到的結論未必可靠,需要進一步通過說理等方式使學生確信結論的可靠性,同時明晰結論: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滿足 的三個正整數(shù),稱為勾股數(shù)。

  注意事項:為了讓學生確認該結論,需要進行說理,有條件的班級,還可利用幾何畫板動畫演示,讓同學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活動3:反思總結

  提問:

  1、同學們還能找出哪些勾股數(shù)呢?

  2、今天的結論與前面學習勾股定理有哪些異同呢?

  3、到今天為止,你能用哪些方法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4、通過今天同學們合作探究,你能體驗出一個數(shù)學結論的發(fā)現(xiàn)要經(jīng)歷哪些過程呢?

  意圖:進一步讓學生認識該定理與勾股定理之間的關系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試牛刀

  內容:

  1、下列哪幾組數(shù)據(jù)能作為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請說明理由。

 、9,12,15; ②15,36,39; ③12,35,36; ④12,18,22

  解答:①②

  2、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是 ,則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 )

  A 250 B 150 C 200 D 不能確定

  解答:B

  3、如圖1:在 中, 于 , ,則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鈍角三角形

  解答:C

  4、將直角三角形的三邊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后, (圖1)

  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不能確定

  解答:A

  意圖:

  通過練習,加強對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認識及應用

  效果

  每題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5分鐘),并指出各題分別用了哪些知識。

  第四環(huán)節(jié):登高望遠

  內容:

  1、一個零件的形狀如圖2所示,按規(guī)定這個零件中 都應是直角。工人師傅量得這個零件各邊尺寸如圖3所示,這個零件符合要求嗎?

  解答:符合要求 , 又 ,

  2、一艘在海上朝正北方向航行的輪船,航行240海里時方位儀壞了,憑經(jīng)驗,船長指揮船左傳90,繼續(xù)航行70海里,則距出發(fā)地250海里,你能判斷船轉彎后,是否沿正西方向航行?

  解答:由題意畫出相應的圖形

  AB=240海里,BC=70海里,,AC=250海里;在△ABC中

  =(250+240)(250-240)

  =4900= = 即 △ABC是Rt△

  答:船轉彎后,是沿正西方向航行的。

  意圖: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鞏固該定理。

  效果:

  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解決問題的過程即可;利用三角形三邊數(shù)量關系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當遇見數(shù)據(jù)較大時,要懂得將 作適當變形( ),以便于計算。

  第五環(huán)節(jié):鞏固提高

  內容:

  1、如圖4,在正方形ABCD中,AB=4,AE=2,DF=1, 圖中有幾個直角三角形,你是如何判斷的?與你的同伴交流。

  解答:4個直角三角形,它們分別是△ABE、△DEF、△BCF、△BEF

  2、如圖5,哪些是直角三角形,哪些不是,說說你的理由?

  圖4 圖5

  解答:④⑤是直角三角形,①②③⑥不是直角三角形

  意圖:

  第一題考查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考慮問題要全面,不要漏解;第二題在于考查學生如何利用網(wǎng)格進行計算,從而解決問題。

  效果:

  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熟悉度后,能夠快速做答并能簡要說明理由即可。注意防漏解及網(wǎng)格的應用。

  第六環(huán)節(jié):交流小結

  內容:

  師生相互交流總結出:

  1、今天所學內容①會利用三角形三邊數(shù)量關系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滿足 的三個正整數(shù),稱為勾股數(shù);

  2、從今天所學內容及所作練習中總結出的`經(jīng)驗與方法:①數(shù)學是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②數(shù)學結論的發(fā)現(xiàn)總是要經(jīng)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③利用三角形三邊數(shù)量關系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當遇見數(shù)據(jù)較大時,要懂得將 作適當變形, 便于計算。

  意圖:

  鼓勵學生結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談自己的收獲和感想,體會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廣泛應用及它們的悠久歷史;敢于面對數(shù)學學習中的困難,并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經(jīng)驗,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發(fā)展運用數(shù)學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意識。

  效果:

  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與實際收獲,總結出利用三角形三邊數(shù)量關系 判斷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從古至今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七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課本習題1.4第1,2,4題。

  五、教學反思:

  1、充分尊重教材,以勾股定理的逆向思維模式引入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 ,滿足 ,是否能得到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問題;充分引用教材中出現(xiàn)的例題和練習。

  2、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活動,從中體驗任何一個數(shù)學結論的發(fā)現(xiàn)總是要經(jīng)歷觀察、歸納、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同時遵循由特殊一般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

  3、在利用今天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引導學生善于對公式變形,便于簡便計算。

  4、注重對學習新知理解應用偏困難的學生的進一步關注。

  5、對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論證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不做要求。

  由于本班學生整體水平較高,因而本設計教學容量相對較大,教學中,應注意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狀況進行適當?shù)膭h減或調整。

  附:板書設計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嗎

  情景引入 小試牛刀: 登高望遠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6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和函數(shù)值的意義.

  2.使學生會用描點法畫出簡單函數(shù)的圖象.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理解與認識函數(shù)圖象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識圖能力.

  難點:在畫圖的三個步驟的列表中,如何恰當?shù)剡x取自變量與函數(shù)的對應值問題.

  三、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函數(shù)有哪三種表示法?(答:解析法、列表法、圖象法.)

  2.結合函數(shù)y=x的圖象,說明什么是函數(shù)的圖象?

  3.說出下列各點所在象限或坐標軸:

  新課

  1.畫函數(shù)圖象的方法是描點法.其步驟:

  (1)列表.要注意適當選取自變量與函數(shù)的對應值.什么叫“適當”?——這就要求能選取表現(xiàn)函數(shù)圖象特征的.幾個關鍵點.比如畫函數(shù)y=3x的圖象,其關鍵點是原點(0,0),只要再選取另一個點如M(3,9)就可以了.

  一般地,我們把自變量與函數(shù)的對應值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和縱坐標,這就要把自變量與函數(shù)的對應值列出表來.

  (2)描點.我們把表中給出的有序實數(shù)對,看作點的坐標,在直角坐標系中描出相應的點.

  (3)用光滑曲線連線.根據(jù)函數(shù)解析式比如y=3x,我們把所描的兩個點(0,0),(3,9)連成直線.

  一般地,根據(jù)函數(shù)解析式,我們列表、描點是有限的幾個,只需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把這有限的幾個點連成表示函數(shù)的曲線(或直線).

  2.講解畫函數(shù)圖象的三個步驟和例.畫出函數(shù)y=x+0.5的圖象.

  小結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根據(jù)函數(shù)解析式畫函數(shù)圖象的三個步驟,自己動手畫圖.

  練習

 、龠x用課本練習(前一節(jié)已作:列表、描點,本節(jié)要求連線)

  ②補充題:畫出函數(shù)y=5x-2的圖象.

  作業(yè)

  選用課本習題.

  四、教學注意問題

  1.注意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通過研究函數(shù)的圖象,對圖象所表示的一個變量隨另一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就更有形象而直觀的認識.把函數(shù)的解析式、列表、圖象三者結合起來,更有利于認識函數(shù)的本質特征.

  2.注意充分調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圖的積極性.

  3.認識到由于計算器和計算機的普及化,代替了手工繪圖功能.故在教學中要傾向培養(yǎng)學生看圖、識圖的能力.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7

  分式方程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將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用分式方程 表示,體會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

  2、經(jīng)歷實際問題-分式方程方程模型的過程,發(fā)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數(shù)學的轉化思想人體,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合作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 生努力尋找 解決問題的進取心,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將實際問題中的等量 關系用分式方程表示

  教學難點:

  找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有兩塊面積相同的`小麥試驗田,第一塊使用原品種,第二 塊使用新品種,分別收獲小麥9000 kg和15000 kg。已知第一塊試驗田每公頃的產(chǎn)量比第二塊少3000 kg,分別求這兩塊試驗田每 公頃 的產(chǎn)量。你能找出這一問題中的所有等量關系嗎?(分組交流)

  如果設第一塊試驗田 每公頃的產(chǎn)量為 kg,那么第二塊試驗田每公頃的產(chǎn)量是________kg。

  根據(jù)題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二、講授新課

  從甲地到乙地有兩條公路:一條是全長600 km的普通 公路,另一條是全長480 km的高速公路。某客 車在 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 km/h,由高速 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 是由普通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時間的一半。求該客車由高速公路從 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

  這 一問題中有哪些等量關系?

  如果設客車由高速公路從甲地到乙地 所需的時間為 h,那么它由普通公路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為_________h。

  根據(jù)題意,可得方程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分組探討、交流,列出方程。

  三。做一做:

  為了幫助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qū)重建家園,某學校號召同學們自愿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總額為4800元,第二次捐款總額為5000元,第二次捐款人數(shù)比第一次多20人,而且兩次人均捐款額恰好相等。如果設第一次捐款人數(shù)為 人,那么 滿足怎樣的方程?

  四。議一議:

  上面所得到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點?

  分母中含有未知數(shù)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與整式方程有什么區(qū)別?

  五、 隨堂練習

 。1)據(jù)聯(lián)合國《20xx年全球投資 報告》指出,中國20xx年吸收外國投資額 達53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設20xx年我國吸收外國投資額為 億美元,請你寫出 滿足的方程。你能寫出幾個方程?其中哪一個是分式方程?

  (2)輪船在順水中航行20千米與逆水航行10千米所用時間相同,水流速度為2. 5千米/小時,求輪船的靜水速度

 。3)根據(jù)分式方程 編一道應用題,然后同組交流,看誰編得好

  六、學 習小結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七、作業(yè)布置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方差的定義和計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產(chǎn)生和形成的過程。

  3.會用方差計算公式來比較兩組數(shù)據(jù)的波動大小。

  二.重點、難點和難點的突破方法:

  1.重點:方差產(chǎn)生的必要性和應用方差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難點:理解方差公式

  3.難點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 - )]比較復雜,學生理解和記憶這個公式都會有一定困難,以致應用時常常出現(xiàn)計算的錯誤,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安排了幾個環(huán)節(jié),將難點化解。

  (1)首先應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學習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確學生很難對本節(jié)課內容產(chǎn)生興趣和求知欲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多舉幾個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選擇儀仗隊隊員、選擇運動員、選擇質量穩(wěn)定的電器等。學生從中可以體會到生活中為了更好的做出選擇判斷經(jīng)常要去了解一組數(shù)據(jù)的波動程度,僅僅知道平均數(shù)是不夠的。

  (2)波動性可以通過什么方式表現(xiàn)出來?第一環(huán)節(jié)中點明了為什么去了解數(shù)據(jù)的波動性,第二環(huán)節(jié)則主要使學生知道描述數(shù)據(jù),波動性的方法?梢援嬚劬圖方法來反映這種波動大小,可是當波動大小區(qū)別不大時,僅用畫折線圖方法去描述恐怕不會準確,這自然希望可以出現(xiàn)一種數(shù)量來描述數(shù)據(jù)波動大小,這就引出方差產(chǎn)生的必要性。

  (3)第三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直接對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釋,波動大小指的是與平均數(shù)之間差異,那么用每個數(shù)據(jù)與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個數(shù)據(jù)的波動大小,整體的波動大小可以通過對每個數(shù)據(jù)的波動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夠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波動大小的一個統(tǒng)計量,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程度和課堂時間決定是否介紹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數(shù)據(jù)波動大小的其他統(tǒng)計量。

  三.例習題的意圖分析:

  1.教材P125的討論問題的意圖: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2).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計算公式作鋪墊。

  (3).介紹了一種比較直觀的衡量數(shù)據(jù)波動大小的方法——畫折線法。

  (4).客觀上反映了在解決某些實際問題時,求平均數(shù)或求極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方差的意義和目的。

  2.教材P154例1的設計意圖:

  (1).例1放在方差計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數(shù)據(jù)波動大小的規(guī)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時復習,鞏固對方差公式的掌握。

  (2).例1的解題步驟也為學生做了一個示范,學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決其他類似的實際問題。

  四.課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選擇一些更時代氣息、更有現(xiàn)實意義的引例。例如,通過學生觀看2004年奧運會劉翔勇奪110米欄冠軍的錄像,進而引導教練員根據(jù)平時比賽成績選擇參賽隊員這樣的實際問題上,這樣引入自然而又真實,學生也更感興趣一些。

  五.例題的分析:

  教材P154例1在分析過程中應抓住以下幾點:

  1.題目中“整齊”的含義是什么?說明在這個問題中要研究一組數(shù)據(jù)的什么?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齊即波動小,所以要研究兩組數(shù)據(jù)波動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明確題意。

  2.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個統(tǒng)計量,為什么?學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數(shù),因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這個問題可以使學生明確利用方差計算步驟。

  3.方差怎樣去體現(xiàn)波動大小?

  這一問題的提出主要復習鞏固方差,反映數(shù)據(jù)波動大小的規(guī)律。

  六.隨堂練習:

  1.從甲、乙兩種農(nóng)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別測得它的苗高如下:(單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問:(1)哪種農(nóng)作物的苗長的`比較高?

  (2)哪種農(nóng)作物的苗長得比較整齊?

  2.段巍和金志強兩人參加體育項目訓練,近期的5次測試成績如下表所示,誰的成績比較穩(wěn)定?為什么?

  測試次數(shù)1 2 3 4 5

  段巍13 14 13 12 13

  金志強10 13 16 14 12

  參考答案:1.(1)甲、乙兩種農(nóng)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齊

  2.段巍的成績比金志強的成績要穩(wěn)定。

  七.課后練習:

  1.已知一組數(shù)據(jù)為2、0、-1、3、-4,則這組數(shù)據(jù)的方差為。

  2.甲、乙兩名學生在相同的條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環(huán)數(shù)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經(jīng)過計算,兩人射擊環(huán)數(shù)的平均數(shù)相同,但S S,所以確定去參加比賽。

  3.甲、乙兩臺機床生產(chǎn)同種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別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別計算出兩個樣本的平均數(shù)和方差,根據(jù)你的計算判斷哪臺機床的性能較好?

  4.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練習中成績如表所示:(單位:秒)

  小爽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據(jù)這幾次成績選拔一人參加比賽,你會選誰呢?

  答案:1. 6 2. >、乙;3. =1.5、S =0.975、 =1. 5、S =0.425,乙機床性能好

  4. =10.9、S =0.02;

  =10.9、S =0.008

  選擇小兵參加比賽。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已知三邊畫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邊邊邊公理,能用邊邊邊公理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3)會添加較明顯的輔助線。

  2、能力目標:

  (1)通過尺規(guī)作圖使學生得到技能的訓練;

  (2)通過公理的初步應用,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1)在公理的形成過程中滲透:實驗、觀察、歸納;

  (2)通過變式訓練,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SSS公理、靈活地應用學過的各種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jù)題目條件和求證的結論,靈活地選擇四種判定方法中最適當?shù)姆椒ㄅ卸▋蓚三角形全等。

  教學用具: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自學輔導

  教學過程:

  1、新課引入

  投影顯示

  問題:有一塊三角形玻璃窗戶破碎了,要去配一塊新的,你最少要對窗框測量哪幾個數(shù)據(jù)?如果你手頭沒有測量角度的儀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證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嗎?

  這個問題讓學生議論后回答,他們的'答案或許只是一種感覺。于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三角形的三個元素――三條邊。

  2、公理的獲得

  問:通過上面問題的分析,滿足什么條件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讓學生粗略地概括出邊邊邊的公理。然后和學生一起畫圖做實驗,根據(jù)三角形全等定義對公理進行驗證。(這里用尺規(guī)畫圖法)

  公理: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應用格式: (略)

  強調說明: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兩個三角形中證全等;再按公理順序列出三個條件,并用括號把它們括在一起;寫出結論。

 。2)、在應用時,怎樣尋找已知條件:已知條件包含兩部分,一是已知中給出的,二時圖形中隱含的(如公共邊)

 。3)、此公理與前面學過的公理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與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在演示中,其實可以去掉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條,以顯示三角形條件不可減少,這也為下面總結“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獨立的條件”做好了準備,進行了溝通。

  (5)說明AAA與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3、公理的應用

  (1) 講解例1。學生分析完成,教師注重完成后的點評。

  例1 如圖△ABC是一個鋼架,AB=ACAD是連接點A與BC中點D的支架

  求證:AD⊥BC

  分析:(設問程序)

  (1)要證AD⊥BC只要證什么?

  (2)要證∠1=

  只要證什么?(3)要證∠1=∠2只要證什么?

 。4)△ABD和△ACD全等的條件具備嗎?依據(jù)是什么?

  證明:(略)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道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a≠0,n是正整數(shù))、

  2、掌握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

  3、會用科學計數(shù)法表示小于1的數(shù)、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

  難點:

  會用科學計數(shù)法表示小于1的數(sh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堂知識使學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理論來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能利用事物之間的類比性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課堂引入

  1、回憶正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

 。1)同底數(shù)的冪的乘法:am?an = am+n(m,n是正整數(shù));

  (2)冪的乘方:(am)n = amn (m,n是正整數(shù));

 。3)積的乘方:(ab)n = anbn (n是正整數(shù));

 。4)同底數(shù)的冪的除法:am÷an = am?n(a≠0,m,n是正整數(shù),m>n);

 。5)商的乘方:()n = (n是正整數(shù));

  2、回憶0指數(shù)冪的規(guī)定,即當a≠0時,a0 = 1、

  3、你還記得1納米=10?9米,即1納米=米嗎?

  4、計算當a≠0時,a3÷a5 ===,另一方面,如果把正整數(shù)指數(shù)冪的運算性質am÷an = am?n (a≠0,m,n是正整數(shù),m>n)中的m>n這個條件去掉,那么a3÷a5 = a3?5 = a?2,于是得到a?2 =(a≠0)。

  二、總結:一般地,數(shù)學中規(guī)定:當n是正整數(shù)時,=(a≠0)(注意:適用于m、n可以是全體整數(shù))教師啟發(fā)學生由特殊情形入手,來看這條性質是否成立、事實上,隨著指數(shù)的取值范圍由正整數(shù)推廣到全體整數(shù),前面提到的運算性質都可推廣到整數(shù)指數(shù)冪;am?an = am+n(m,n是整數(shù))這條性質也是成立的、

  三、科學記數(shù)法:

  我們已經(jīng)知道,一些較大的數(shù)適合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有了負整數(shù)指數(shù)冪后,小于1的正數(shù)也可以用科學記數(shù)法來表示,例如:0。000012 = 1。2×10?即小于1的'正數(shù)可以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shù)位數(shù)只有1位的正數(shù),n是正整數(shù)。啟發(fā)學生由特殊情形入手,比如0。012 = 1。2×10?2,0。0012 = 1。2×10?3,0。00012 = 1。2×10?4,以此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從而有0。0000000012 = 1。2×10?9,即對于一個小于1的正數(shù),如果小數(shù)點后到第一個非0數(shù)字前有8個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這個數(shù)時,10的指數(shù)是?9,如果有m個0,則10的指數(shù)應該是?m?1。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學習重點:函數(shù)的概念 及確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學習難點:認識函數(shù),領會函數(shù)的意義。

  【自主復習知識準備】

  請你舉出生活中含有兩個變量的變化過程,說明其中的常量和變量。

  【自主探究知識應用】

  請看書72——74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 思考書中第72頁的問題,歸納出變量之間的關系。

  2、 完成書上第73頁的思考,體會圖形中體現(xiàn)的變量和變量之間的關系。

  3、 歸納出函數(shù)的定義,明確函數(shù)定義中必須要滿足的條件。

  歸納:一般的,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如果有______變量x和y,并且對于x的_______,y都有_________與其對應,那么我們就說x是__________,y是x的________。如果當x=a時,y=b,那么b叫做當自變量的值為a時的函數(shù)值。

  補充小結:

  (1)函數(shù)的`定義:

  (2)必須是一個變化過程;

  (3)兩個變量;其中一個變量每取一個值 ,另一個變量有且有唯一值對它對應。

  三、鞏固與拓展:

  例1:一輛汽車的油箱中現(xiàn)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單位:L)隨行駛里程x(單位:千米)的增加而減少,平均耗油量為0.1L/千米。

  (1)寫出表示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2)指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 汽車行駛200千米時,油箱中還有多少汽油?

  【當堂檢測知識升華】

  1、判斷下列變量之間是不是函數(shù)關系:

  (1)長方形的寬一定時,其長與面積;

  (2)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與面積;

  (3)某人的年齡與身高;

  2、寫出下列函數(shù)的解析式.

  (1)一個長方體盒子高3cm,底面是正方形,這個長方體的體積為y(cm3),底面邊長為x(cm),寫出表示y與x的函數(shù)關系的式子.

  (2)汽車加油時,加油槍的流量為10L/min.

 、偃绻佑颓埃拖淅镞有5 L油,寫出在加油過程中,油箱中的油量y(L)與加油時間x(min)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谌绻佑蜁r,油箱是空的,寫出在加油過程中,油箱中的油量y(L)與加油時間x(min) 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3)某種活期儲蓄的月利率為0.16%,存入10000元本金,按國家規(guī)定,取款時,應繳納利息部分的20%的利息稅,求這種活期儲蓄扣除利息稅后實得的本息和y(元)與所存月數(shù)x之間的關系式.

  (4)如圖,每個圖中是由若干個盆花組成的圖案,每條邊(包括兩個頂點)有n盆花,每個圖案的花盆總數(shù)是S,求S與n之間的關系式.

  八年級變量與函數(shù)(2)數(shù)學教案的全部內容由數(shù)學網(wǎng)提供,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教師依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置,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學習目標

  1、通過運算多項式乘法,來推導平方差公式,學生的認識由一般法則到特殊法則的能力。

  2、通過親自動手、觀察并發(fā)現(xiàn)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特征,并能從廣義上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義。

  3、初步學會運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

  學習重難點重點:

  平方差公式的推導及應用。

  難點是對公式中a,b的'廣泛含義的理解及正確運用。

  自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設計

  看一看

  認真閱讀教材,記住以下知識:

  文字敘述平方差公式: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完成下列練習:

 、(m+n)(p+q)

 、(a+b)(x-y)

  ③(2x+3y)(a-b)

 、(a+2)(a-2)

 、(3-x)(3+x)

 、(2m+n)(2m-n)

  想一想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請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計算對不對?若不對,請在橫線上寫出正確結果、

  (1)(x-3)(x+3)=x2-3( ),__________;

  (2)(2x-3)(2x+3)=2x2-9( ),_________;

  (3)(-x-3)(x-3)=x2-9( ),_________;

  (4)(2xy-1)(2xy+1)=2xy2-1( ),________、

  2、(1)(3a-4b)( )=9a2-16b2; (2)(4+2x)( )=16-4x2;

  (3)(-7-x)( )=49-x2; (4)(-a-3b)(-3b+a)=_________、

  3、計算:50×49=_________、

  應用探究

  1、幾何解釋平方差公式

  展示:邊長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個邊長為b的小正方形。

  (1)請計算圖的陰影部分的面積(讓學生用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計算)。

  (2)小明將陰影部分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長與寬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積嗎?

  2、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1)103×93 (2)59、8×60、2

  拓展提高

  1、閱讀題:

  我們在計算(2+1)(22+1)(24+1)(28+1)(216+1)(232+1)時,發(fā)現(xiàn)直接運算很麻煩,如果在算式前乘以(2-1),即1,原算式的值不變,而且還使整個算式能用乘法公式計算、解答過程如下:

  原式=(2-1)(2+1)(22+1)(24+1)(28+1)(216+1)(232+1)

  =(22-1)(22+1)(24+1)(28+1)(216+1)(232+1)

  =(24-1)(24+1)(28+1)(216+1)(232+1)

  =……=264-1

  你能用上述方法算出(3+1)(32+1)(34+1)(38+1)(316+1)的值嗎?請試試看!

  2、仔細觀察,探索規(guī)律:

  (x-1)(x+1)=x2-1

  (x-1)(x2+x+1)=x3-1

  (x-1)(x3+x2+x+1)=x4-1

  (x-1)(x4+x3+x2+x+1)=x5-1

  ……

  (1)試求25+24+23+22+2+1的值;

  (2)寫出22006+22005+22004+…+2+1的個位數(shù)、

  堂堂清

  一、選擇題

  1、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計算的是( )

  (1)(a-2b)(-a+2b);

  (2)(a-2b)(-a-2b);

  (3)(a-2b)(a+2b);

  (4)(a-2b)(2a+b)、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課題:一元二次方程實數(shù)根錯例剖析課

  【教學目的】 精選學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關問題時出現(xiàn)的典型錯例加以剖析,幫助學生找出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使學生在解題時少犯錯誤,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課前練習】

  1、關于x的方程ax2+bx+c=0,當a_____時,方程為一元一次方程;當 a_____時,方程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別式△=_______,當△_______時,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當△_______時,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當△________時,方程沒有實數(shù)根。

  【典型例題】

  例1 下列方程中兩實數(shù)根之和為2的方程是()

  (A) x2+2x+3=0 (B) x2-2x+3=0 (c) x2-2x-3=0 (D) x2+2x+3=0

  錯答: B

  正解: C

  錯因剖析:由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得x1+x2=2,極易誤選B,又考慮到方程有實數(shù)根,故由△可知,方程B無實數(shù)根,方程C合適。

  例2 若關于x的方程x2+2(k+2)x+k2=0 兩個實數(shù)根之和大于-4,則k的取值范圍是( )

  (A) k>-1 (B) k<0 (c) -1< k<0 (D) -1≤k<0

  錯解 :B

  正解:D

  錯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實數(shù)根的前提是△≥0

  例3(20xx廣西中考題) 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 x-1=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根,求k的'取值范圍。

  錯解: 由△=(-2 )2-4(1-2k)(-1) =-4k+8>0得 k<2又∵k+1≥0∴k≥ -1。即 k的取值范圍是 -1≤k<2

  錯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項系數(shù)1-2k≠0這個前提。事實上,當1-2k=0即k= 時,原方程變?yōu)橐淮畏匠,不可能有兩個實根。

  正解: -1≤k<2且k≠

  例4 (20xx山東太原中考題) 已知x1,x2是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兩個實數(shù)根,當x12+x22=15時,求m的值。

  錯解:由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得

  x1+x2= -(2m+1), x1x2=m2+1,

  ∵x12+x22=(x1+x2)2-2 x1x2

 。絒-(2m+1)]2-2(m2+1)

  =2 m2+4 m-1

  又∵ x12+x22=15

  ∴ 2 m2+4 m-1=15

  ∴ m1 = -4 m2 = 2

  錯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實根的前提條件是判別式△≥0。因為當m = -4時,方程為x2-7x+17=0,此時△=(-7)2-4×17×1= -19<0,方程無實數(shù)根,不符合題意。

  正解:m = 2

  例5 若關于 x的方程(m2-1)x2-2 (m+2)x+1=0有實數(shù)根,求m的取值范圍。

  錯解:△=[-2(m+2)]2-4(m2-1) =16 m+20

  ∵ △≥0

  ∴ 16 m+20≥0,

  ∴ m≥ -5/4

  又 ∵ m2-1≠0,

  ∴ m≠±1

  ∴ m的取值范圍是m≠±1且m≥ -

  錯因剖析:此題只說(m2-1)x2-2 (m+2)x+1=0是關于未知數(shù)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數(shù),所以在解題時就必須考慮m2-1=0和m2-1≠0兩種情況。當m2-1=0時,即m=±1時,方程變?yōu)橐辉淮畏匠,仍有實?shù)根。

  正解:m的取值范圍是m≥-

  例6 已知二次方程x2+3 x+a=0有整數(shù)根,a是非負數(shù),求方程的整數(shù)根。

  錯解:∵方程有整數(shù)根,

  ∴△=9-4a>0,則a<2.25

  又∵a是非負數(shù),∴a=1或a=2

  令a=1,則x= -3± ,舍去;令a=2,則x1= -1、 x2= -2

  ∴方程的整數(shù)根是x1= -1, x2= -2

  錯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負整數(shù)應包括零和正整數(shù)。上面答案僅是一部分,當a=0時,還可以求出方程的另兩個整數(shù)根,x3=0, x4= -3

  正解:方程的整數(shù)根是x1= -1, x2= -2 , x3=0, x4= -3

  【練習】

  練習1、(01濟南中考題)已知關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圍;

 。2)是否存在實數(shù)k,使方程的兩實數(shù)根互為相反數(shù)?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根據(jù)題意,得△=(2k-1)2-4 k2>0 解得k<

  ∴當k< 時,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2)存在。

  如果方程的兩實數(shù)根x1、x2互為相反數(shù),則x1+ x2=- =0,得k= 。經(jīng)檢驗k= 是方程- 的解。

  ∴當k= 時,方程的兩實數(shù)根x1、x2互為相反數(shù)。

  讀了上面的解題過程,請判斷是否有錯誤?如果有,請指出錯誤之處,并直接寫出正確答案。

  解:上面解法錯在如下兩個方面:

 。1)漏掉k≠0,正確答案為:當k< 時且k≠0時,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2)k= 。不滿足△>0,正確答案為:不存在實數(shù)k,使方程的兩實數(shù)根互為相反數(shù)

  練習2(02廣州市)當a取什么值時,關于未知數(shù)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實數(shù)根 ?

  解:(1)當a=0時,方程為4x-1=0,∴x=

 。2)當a≠0時,∵△=16+4a≥0 ∴a≥ -4

  ∴當a≥ -4且a≠0時,方程有實數(shù)根。

  又因為方程只有正實數(shù)根,設為x1,x2,則:

  x1+x2=- >0 ;

  x1. x2=- >0 解得 :a<0

  綜上所述,當a=0、a≥ -4、a<0時,即當-4≤a≤0時,原方程只有正實數(shù)根。

  【小結】

  以上數(shù)例,說明我們在求解有關二次方程的問題時,往往急于尋求結論而忽視了實數(shù)根的存在與“△”之間的關系。

  1、運用根的判別式時,若二次項系數(shù)為字母,要注意字母不為零的條件。

  2、運用根與系數(shù)關系時,△≥0是前提條件。

  3、條件多面時(如例5、例6)考慮要周全。

  【布置作業(yè)】

  1、當m為何值時,關于x的方程x2+2(m-1)x+ m2-9=0有兩個正根?

  2、已知,關于x的方程mx2-2(m+2)x+ m+5=0(m≠0)沒有實數(shù)根。

  求證:關于x的方程

  (m-5)x2-2(m+2)x + m=0一定有一個或兩個實數(shù)根。

  考題匯編

  1、(20xx年廣東省中考題)設x1、 x2是方程x2-5x+3=0的兩個根,不解方程,利用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求(x1-x2)2的值。

  2、(20xx年廣東省中考題)已知關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個根為1,求m的值。

 。2)m=5時,原方程是否有實數(shù)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實數(shù)根;如果沒有,請說明理由。

  3、(20xx年廣東省中考題)已知關于x的方程x2+2(m-2)x+ m2=0有兩個實數(shù)根,且兩根的平方和比兩根的積大33,求m的值。

  4、(20xx年廣東省中考題)已知x1、x2為方程x2+px+q=0的兩個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1、2、3、4,并能與性質定理、定義綜合應用.

  2.使學生理解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會根據(jù)簡單的條件畫出平行四邊形,并說明畫圖的`依據(jù)是哪幾個定理.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探索式試明法”開拓學生思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2.通過教學,使學生逐步學會分別從題設或結論出發(fā)尋求論證思路的分析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一題多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體會幾何證明的方法美.

  二、學法引導

  構造逆命題,分析探索證明,啟發(fā)講解.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1、2、3的應用.

  2.教學難點:綜合應用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3.疑點及解決辦法:在綜合應用判定定理及性質定理時,在什么條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條件下用性質定理

  (強調在求證平行四邊形時用判定定理在已知平行四邊形時用性質定理).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圖案最常見的構圖方式:軸對稱、平移、旋轉……,理解簡單圖案設計的意圖。認識和欣賞平移,旋轉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能夠靈活運用軸對稱、平移、旋轉的組合,設計出簡單的圖案。

  2、能力目標:經(jīng)歷收集、欣賞、分析、操作和設計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體驗點:經(jīng)歷對典型圖案設計意圖的分析,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增強審美意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

  重點與難點:

  重點:靈活運用軸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及它們的組合進行的圖案設計。

  難點:分析典型圖案的設計意圖。

  疑點:在設計的圖案中清晰地表現(xiàn)自己的設計意圖

  教具學具準備:

  提前一周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圖案、圖標的剪貼、臨摹以及。多種常見的圖案及其形成過程的動畫演示。

  教學過程設計:

  1、情境導入: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逐個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典型圖案,并讓學生試著說一說每種圖案標志的對象。(展示課本圖3—23)

  明確在欣賞了圖案后,簡單地復習旋轉的概念,為下面圖案的設計作好理論準備。對教材給出的六個圖案通過觀察、分析進行議論交流,讓學生初步了解圖案的設計中常常運用圖形變換的思想方法,為學生自己設計圖案指明方向。其中圖(1)、(2)、(3)、(4)、(5)、(6)都可以通過旋轉適合角度形成(可以讓學生自己說說每個旋轉的角度和旋轉的次數(shù)及旋轉中心的位置),另外圖(2)、(3)、(5)也可以通過軸對稱變換形成(可以讓學生指出對軸對稱及對稱軸的條數(shù)),而圖(2)可以通過平移形成。

  2、課本

  1 欣賞課本75頁圖3—24的圖案,并分析這個圖案形成過程。

  評注:圖案是密鋪圖案的代表,旨在通過對典型圖案的分析欣賞,使學生逐步能夠進行圖案設計,同時了解軸對稱、平移、旋轉變換是圖案制作的基本手段。例題解答的關鍵是確定“基本圖案”,然后再運用平移、旋轉關系加以說明,注意旋轉中心可以為圖形上某一特征的點。

  評注:可以取其中的任何一個為基本圖案,然后通過變換得到。而且變化方式也可以是:左下角的圖案通過軸對稱變換得到左上圖和右下圖。

  (二)課內練習

  (1) 以小組為單位,由每組指定一個同學展示該組搜集得到的圖案,并在全班交流。

 。2) 利用下面提供的基本圖形,用平移、旋轉、軸對稱、中心對稱等方法進行圖案設計,并簡要說明自己的設計意圖。

  (三)議一議

  生活中還有那些圖案用到了平移或旋轉?分析其中的一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四)課時小結

  本課時的重點是了解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變換是圖案設計的基本方法,并能運用這些變換設計出一些簡單的圖案。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圖案的設計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認識?(可以利用平移、旋轉、軸對稱等多種方法來設計,而且設計的圖案要能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再就是圖案的設計一定要新穎,獨特,這樣才能使人過目不忘,達到標志的效果。)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五)延伸拓展

  進一步搜集身邊的各種標志性圖案,嘗試著重新設計它,并結合實際背景分析它的設計意圖。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2-04

優(yōu)質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11-02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熱】01-20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推薦】01-20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熱門】01-18

【熱】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01-18

【薦】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01-17

【精】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01-21

八年級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07-27

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