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植物生物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藻類植物生物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藻類植物生物教案1
一、學習目標:
1.了解藻類植物的種類,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2.學會用放大鏡觀察衣藻和水綿,比較衣藻和水綿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歸納藻類植物的特征。
二、學習重點:水綿、衣藻的形態(tài)結構和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學習過程:
(一)情景引入:
思考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于藍。這些詩句描寫的是 植物。
(二)學習任務:
1.(自學課本p24)完成下列任務:
(1)生物圈中已經(jīng)知的綠色植物,大約有 種。它們形態(tài)各異,生活環(huán)境也有差別,可以分為四大類群: , , , 。
(2)淡水藻類常見的有: , , , , , 等。(3)海洋藻類常見的有: , , , , , , 等
2.觀察衣藻和水綿(參照課本第5頁,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并對照課本中衣藻和水綿的示意圖,比較它們形態(tài)結構的異同點。
3、自學課本p5,完成下列任務:
a) 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 ,少數(shù)生活在陸地上的 。(2)藻類植物的整個身體都浸沒在 ,全身都能從環(huán)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
______,都能進行___ ______,不需要有專門的吸收養(yǎng)料、運輸或進行光合作用的__ ________。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結構簡單,
沒有 , , 的分化。
b) 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釋放 ,(2)可做 。
與人類的關系:(1)可供 ,(2)可供 。
4、拓展反思:(小組討論并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1)為什么海帶是褐色的?
(2)將一塊新鮮海帶,(干的應提前浸泡1小時)放于盛有清水的燒杯中,用酒精加熱,并把溫度計插在燒杯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觀察海帶顏色將發(fā)生什么變化?
(3)魚缸長時間不換水,缸的內壁上就會長出綠膜,水會變成綠色。這是什么原因?
(4)藻類植物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中?
(5)藻類植物的形態(tài)與你平時常見的陸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四、學習檢測: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導學案
教學目標
1.說出大量根毛對植物吸水的意義。
2.說明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初步了解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作用。
3.運用有關綠色植物吸收水和運輸水的器官特點的知識,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相關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根適于吸水的特點
1.根適于吸水的特點:
方案一:學生直接觀察老師發(fā)放的已長出根毛的幼根,結合已有的知識,四人一組進行討論,小組間進行表達和交流,共同確認根適于吸水的特點。
方案二:學生直接閱讀課本上的《觀察與思考》四人一組討論思考題,通過小組間的表達和交流,共同確認根適于吸水的特點。
2.從生物圈水循環(huán)的角度來理解根適于吸水的意義。
學生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后,小組間進行表達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實際上等于參與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
二、水分運輸?shù)耐緩?.莖的結構
學生四人小組通過觀察莖的橫切和縱切示意圖以及本節(jié)課最后一個自然段,經(jīng)討論、歸納,小組間表達和交流后,歸納出莖的結構。
2.莖各部分的作用
學生通過看本節(jié)課的后三個自然段,通過四人小組討論歸納,小組間合作交流,歸納出導管、篩管和形成層的作用。
3.探究導管是水分在莖內的運輸途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導管是水分在莖內的運輸途徑的實驗,經(jīng)同學間表達和交流,確認最佳方案。通過看課本上的P111的《觀察與思考》,確認導管是水分在莖內的運輸途徑。
三、檢測反饋:
1.水是通過什么途徑跑到葉片中的?
2.將莖橫向切斷,在橫切面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莖的結構知識,判斷是莖的哪部分變紅了?
3.將莖縱剖開,在縱剖面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莖的結構知識,判斷是莖的哪部分變紅了?
4.通過這個實驗,你可得出什么結論?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學會自學獲得知識。把幼嫩的植物莖掐斷,從莖的斷面上會滲出汁液,這汁液是從那里來的?
5、移栽植物時,如果根損傷大多,植物會有什么變化?
6、扦插后的枝條如何處理,成活率會提高?
7、你能用所學知識解釋一下樹怕去皮,不怕空心這句話嗎?
8.準備移栽的茄子秧、黃瓜秧,根部總是帶著一個土坨。這是為什么?
9.在熱帶雨林中,有些樹木莖干上往往長著許多毛茸茸的根。這些根暴露在空氣中,叫做氣生根。氣生根有什么作用?
10.分析:將兩株同樣大小健壯的幼苗,分別培養(yǎng)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中。過幾天,可看到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生長 ,在蒸餾水中的幼苗生長 ,這個實驗說明 。
11.導管存在于 ,能輸送 ,輸送方向是 。 篩管存在于 ,能輸送 ,輸送方向是 。
藻類植物生物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水綿及其它藻類植物,了解水綿的生活習性、形態(tài)結構和營養(yǎng)方式;了解常見藻類植物;了解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jīng)濟價值。
2.通過實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水綿和其它藻類植物的方法,繼續(xù)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通過比較它們與綠色開花植物的不同,繼續(xù)培養(yǎng)分析、比較、歸納的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藻類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經(jīng)濟價值,繼續(xù)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是水綿的生活習性、形態(tài)結構和營養(yǎng)方式;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選擇了水綿作為藻類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的習性、形態(tài)結構和營養(yǎng)是我們了解藻類的知識基礎。而了解藻類植物的特征,就能理解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低等位置,為今后學習生物進化知識奠定基礎,故這兩部分知識是重點內容。
2.難點分析:
觀察水綿并不難,但對它細胞結構的認識卻不容易。這是因為在現(xiàn)有學校條件下,對水綿細胞結構中的細胞質、細胞核、液泡和螺旋帶狀葉綠體彼此之間的位置關系往往不易辨別,誤認為細胞核、葉綠體都存在液泡中,而細胞質更不易看清楚,加上以前從未見過如此之大的帶形葉綠體,難免形成錯誤的認識,不易掌握其立體結構,故對細胞結構的理解是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課題的參考課時為二課時。
二、第一課時:
引言:
這部分教學可在學生原有掌握的綠色開花植物的知識基礎上,先演示一組投影片或盆栽植物或標本,包括有綠色開花植物和非綠色植物(如海帶、紫菜、小墻蘚、鐵線蕨、油松、蠶蟲、白菜等)讓學生觀察后討論:你認識哪幾種植物?哪些是綠色開花植物。
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指出,蠶豆、白菜以及我們身邊常見的楊樹、柳樹、菊花等都是綠色開花植物。其余的如海帶等均為非綠色開花植物,它們構成絢麗多彩的植物世界。
教師接著指出,根據(jù)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的不同,人們將它們分成四個主要類群,即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由此引出本章課題。
在此基礎上可以再讓學生思考回答,你知道以上所列舉的植物各屬哪一類群嗎?(可能有的能說出來,有的說不出來)教師可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指出:海帶、紫菜是藻類植物;小墻蘚屬苔蘚植物;鐵線蕨屬蕨類植物;油松、蠶豆、白菜屬種子植物。我們今天先研究藻類植物。
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海帶、紫菜等屬于藻類植物,可以讓學生再舉出一些其它的藻類植物,并討論:這些藻類植物都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里?學生會舉出海白菜、石花菜、鹿角菜等。比較多的學生會認為藻類植物都生活在海洋中,這時,可給學生演示一張生活在池塘中的藻類植物的投影片,使學生了解還有一些藻類植物是生活在池塘、河流、湖泊這樣的淡水環(huán)境里,由此歸納出藻類植物分為淡水藻和海藻。然后引出本課學習的重點:
一種淡水藻——水綿
(一)水綿的生活習性和形態(tài)結構特點
1.生活習性:
可在課前組織幾個同學參加采集水綿活動,留意觀察水綿的生活環(huán)境。課上先提出思考題:“水綿生活在什么環(huán)境里?”然后演示水綿生活環(huán)境的錄像或投影片。并請參加過采集水綿活動的同學回答:水綿生活在池塘里,在陽光充足的時候,它們常常成團存在,并放出很多的氣泡。
2.形態(tài)結構:
在組織學生觀察水綿時,可提出以下思考題:
(1)水綿的顏色及形態(tài)如何?
(2)水綿有無根、莖、葉等器官?
(3)水綿是由一個細胞還是由多個細胞構成?
(4)水綿的細胞結構與綠色開花植物的細胞結構相比較有何異同?
可事先把采集來的水綿分裝在培養(yǎng)皿中,請學生先觀察水綿的顏色及形狀并用手摸一下水綿,看看有什么感覺。他們很容易觀察到水綿身體的顏色是綠色的、形狀是絲狀的,用手摸水綿會感覺比較粘滑。
接下去要求學生制作水綿的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水綿的內部結構(觀察時可以對照教科書上P94圖1-61或投影片上的水綿結構圖),并認真思考(2)、(3)、(4)道思考題。為保證觀察效果,在制作臨時裝片時,要求學生用解剖針挑取水綿的量要盡量得少,只要裝片質量好,觀察方法正確,并能積極思維,就能了解到水綿結構是相當簡單的,它沒有根、莖、葉等器官。每一個水綿的絲狀體都是由多個細胞構成的,水綿與綠色開花植物的細胞相比較,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不同之處是水綿細胞中葉綠體的形態(tài)比較大,呈帶狀,螺旋狀排列在細胞內。在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了這四個問題之后,教師可以簡要地小結一下:水綿是由多細胞構成的,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結構同綠色開花植物細胞的結構基本是相同的,但細胞內葉綠體的形態(tài)與我們前邊了解的細胞內的葉綠體比較有較大差別。對于葉綠體在細胞中的位置,特別是它與細胞核、液泡、細胞質的位置關系,很易產生誤解。這時,教師可提出這個問題,讓學生繼續(xù)觀察,并讓他們調節(jié)一下顯微鏡,理解細胞是立體的,那么,葉綠體到底存在哪里呢?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這時,有的學生認為,葉綠體存在于細胞質中,但還有些學生認為它存在于液泡中,這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水綿細胞的立體模型,再給予適當?shù)奶崾荆箤W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能清楚地了解水綿細胞的葉綠體存在于細胞質中(有些同學還會錯誤地認為細胞核也是存在液泡中)。這時,教師可演示水綿細胞結構的立體模型,邊讓學生觀察,邊講解。這樣,學生的誤解便可得到糾正。
3.營養(yǎng)方式:
在學生了解了水綿細胞結構之后,對水綿的營養(yǎng)方式就不難理解。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葉綠體有什么作用?”“什么是光合作用?”等問題,再聯(lián)系水綿細胞也有葉綠體,自然它的營養(yǎng)方式與綠色開花植物相同。它們都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這樣,“自養(yǎng)”的概念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最后教師強調指出:像綠色植物那樣,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的營養(yǎng)方式,叫做自養(yǎng),它是各類綠色植物共有的一個重要特征。
在鞏固本課時,可聯(lián)系上面學習過的水綿生活習性,請同學們思考,在陽光充足時,為什么水綿往往形成絲團漂浮在水面上?
三、第二課時:
(二)其他的藻類植物
1.先復習水綿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然后再讓學生思考,聯(lián)系一下生活實際,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屬于藻類植物,由此引入本課題。
2.學生會提到海帶、紫菜或其他藻類植物。此時,教師出示海帶、紫菜的標本(或投影片,如有海帶、紫菜的生活環(huán)境錄像更佳),供學生觀察、分析、比較。讓學生對照課本有關內容及圖解(圖I-63、I-64),討論以下各題:
(1)海帶、紫菜植物體分幾部分?
(2)它們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個體?
(3)植物體有無根、莖、葉等器官?
(4)海帶、紫菜呈現(xiàn)什么顏色?體內還含有葉綠素嗎?
(5)它們的營養(yǎng)方式是怎樣的?與水綿相同嗎?
在學生充分討論,并回答以上問題后,教師可歸納總結,突出以下幾點:
(1)海帶、紫菜是多細胞的植物體,結構也很簡單,都沒有根、莖、葉等器官。海帶植物體分三部分,下面是根狀物、往上是帶柄和葉狀體;紫菜的植物體是薄而柔軟的葉狀體,基部是根狀物。根狀物不具有根的結構,也不起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它只起著固著作用,所以不是根;葉狀體無葉片的結構,所以也不是葉。
(2)海帶、紫菜的葉綠體里,除含葉綠素外,還分別含有大量的藻黃素和大量的藻紅素,所以分別呈褐色和紫紅色。由于它們都含葉綠素,所以與水綿一樣,營養(yǎng)方式也是自養(yǎng)。
學生已經(jīng)了解了多細胞的.藻類植物,如水綿、海帶、紫菜后,還要讓學生了解藻類植物中的單細胞種類。
先給學生展示一滴池水中的藻類植物(可以用錄像或投影片),使學生對衣藻的生活環(huán)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專門演示衣藻的投影片,提出討論題:①衣藻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構成的植物體?②細胞內有無葉綠體?組織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后回答:衣藻是由單細胞構成的,細胞內有葉綠體,可以請學生具體指出衣藻內的杯狀葉綠體。
(三)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這部分教學可采用比較、歸納的方法進行,讓學生思考討論:水綿、海帶、紫菜、衣藻在生活環(huán)境、植物體結構、營養(yǎng)方式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這樣就可歸納出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1.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2.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3.大都生活在水中。
(四)藻類植物對自然界和在經(jīng)濟上的意義
本部分可組織學生自學和討論進行教學。
1.展示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放出氧氣的投影片,組織學生討論:藻類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學生可以答出: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2.展示藻類植物經(jīng)濟意義的投影片或者錄像片。提出藻類植物在經(jīng)濟上有什么意義的討論題,學生觀察討論后回答: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yè)、醫(yī)藥上使用。
小結:藻類植物對自然界及對人類在經(jīng)濟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我們會從藻類植物中提取出更多的對人類有用的成分。
復習鞏固題:
、倬G色植物的植物體一定都是綠色嗎?為什么?
、谠孱愔参锉染G色開花植物低等,為什么?
、鄢喑爆F(xiàn)象常引起魚體大量死亡,為什么?
閱讀:P97一滴池水中的藻類植物。
我國的海帶養(yǎng)殖。
【板書設計】
第九章植物的主要類群
第一節(jié)藻類植物
一、水綿
1.生活習性:池塘、小溪
2.形態(tài)結構:
、倬G色絲狀體
、诙嗉毎麄體
藻類植物生物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常見的藻類植物,了解其生活習性、形態(tài)結構和營養(yǎng)方式。
2、了解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jīng)濟價值。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海帶、紫菜和水綿等藻類植物的方法,繼續(xù)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通過比較藻類植物與其他類群的植物的不同,繼續(xù)培養(yǎng)分析、比較、歸納的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藻類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經(jīng)濟價值,繼續(xù)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一、本節(jié)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是水綿、海帶、紫菜等常見藻類植物的生活習性、形態(tài)結構和營養(yǎng)方式;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選擇了海帶等作為藻類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們的習性、形態(tài)結構和營養(yǎng)是我們了解藻類的知識基礎。而了解藻類植物的特征,就能理解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低等位置,為今后學習生物進化知識奠定基礎,故這兩部分知識是重點內容。
觀察水綿并不難,但對它細胞結構的認識卻不容易。對水綿細胞結構中的細胞質、細胞核、液泡和螺旋帶狀葉綠體彼此之間的位置關系往往不易辨別,加上以前從未見過如此之大的帶形葉綠體,難免形成錯誤的認識,不易掌握其立體結構,故對細胞結構的理解是難點。
三、教法建議
藻類植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關系非常密切,但是學生對藻類植物了解卻又十分不夠。原因是像海帶、紫菜等食物同學都是了解的,但是海帶、紫菜的生活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學生又是不清楚的。建議可將海帶、紫菜等用水泡后讓學生進行觀察,以便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看其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拿市場上出售的不完整的或經(jīng)過加工的植物體來講述時,要解釋清楚以免學生產生誤解。
另外,像水綿、衣藻等藻類植物學生更是缺乏直觀了解。水綿的細胞具有復雜而精細的結構。它的細胞很微小,液泡、細胞質、帶狀葉綠體和細胞核的位置關系,單憑口述是講不清楚的,因此應該使用掛圖或者自制的水綿細胞立體模型來講述。有條件的學校,應當組織學生分組觀察或演示水綿的細胞。在低倍鏡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綿細胞的結構。觀察時要思考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營養(yǎng)方式等問題,特別是藻類植物為什么必須生活在有水、有陽光的環(huán)境中,要組織學生進行比較深入的討論,以促進學生的理解。(可嘗試讓學生觀察統(tǒng)計含衣藻水樣的燒杯中向光面和背光面、水的表層、中層和深層不同位置衣藻的分布密度。)
藻類植物與人類以及對自然界的意義,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有關資料或教師收集資料后讓學生討論。討論時要讓學生體驗自然界中藻類植物的多樣性,讓學生知道藻類植物中許多種類有著重要的經(jīng)濟意義,還應該讓學生知道海洋環(huán)境污染后出現(xiàn)的赤潮生物也是藻類植物,這樣能使學生從多方面認識藻類植物。在討論中更應該要讓學生認識到如何保護環(huán)境,保護藻類植物多樣性的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常見藻類的生活習性、形態(tài)結構和營養(yǎng)方式;
2、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難點:水綿的細胞結構。
設計思想:
通過觀察多種常見的藻類植物,使學生對藻類植物建立感性的認識,進而通過尋找它們的共性,得出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手段:采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導入:
出示一養(yǎng)魚缸(水已變成綠色),提出問題:魚缸中的水為什么會變綠,什么原因會使水變綠?
組織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講解:魚缸中水變綠主要原因是因為水中存在著一種植物,即藻類植物。藻類植物的種類非常多,形態(tài)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我們開始學習藻類植物。
二、講授新課:
(一)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干燥的海帶、紫菜讓學生辯認。從而介紹自然界中除了剛才魚缸中存在的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的藻類植物,還存在一些比較大型的藻類植物,如海帶、紫菜。
2、組織學生按實驗六的方法步驟進行觀察,了解海帶、紫菜和水綿的外部形態(tài)和顏色。
3、組織學生匯報觀察結果,總結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4、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點:
(1)無論是淡水,還是海水,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2)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海帶、紫菜往往是不完整的。完整的海帶、紫菜雖然個體比較大,但并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只是從外形上分為葉狀體和根狀物。
。3)雖然藻類植物的顏色各異,但都含有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4)水綿的細胞不僅具有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同時具有帶狀葉綠體。(此內容如條件允許,可制成臨時裝片,利用實物投影或掛圖進行講解)。
。5)衣藻雖然可以自由游動,但它具有杯狀葉綠體,可進行自養(yǎng),所以仍屬于植物。
。ǘ┰孱愔参锏慕(jīng)濟意義及對大自然的意義:
提出問題:"請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分析藻類植物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之處?"
組織學生自由發(fā)言
出示藻類植物經(jīng)濟意義的錄像,進一步總結藻類植物的經(jīng)濟意義。
教師應指出,藻類植物雖然具有很重要的經(jīng)濟意義,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對大自然不利的因素。如赤潮,就是由于藻類植物和以這些藻類植物為食的單細胞動物大量繁殖,一些單細胞動物產生毒素,造成水質惡化的現(xiàn)象。當然這一現(xiàn)象也是由于人類大量的向水中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結果。
三、反饋:
提出問題:綠色植物都是綠色的嗎?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引導學生以本節(jié)中的切身感受進行回答。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藻類植物
一、常見的藻類植物
實驗:觀察海帶、紫菜和水綿
二、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1、植物體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
但是都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2、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三、藻類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及經(jīng)濟意義:
食用、藥用、魚類飼料、制造氧氣
藻類植物生物教案4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了解藻類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主要特征;
。2)了解藻類植物對自然界和在經(jīng)濟上的意義。
2.能力方面
。1)使學生學會觀察藻類植物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熟練使用顯微鏡和熟練制作臨時裝片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過比較幾種植物類群在形態(tài)結構,生殖方式上的發(fā)展變化,向學生滲透生物進化的觀點;
。2)通過了解藻類植物形態(tài)結構特點,滲透生物與環(huán)境相統(tǒng)一的辯證觀點。
難點重點
(l)水綿的形態(tài)結構和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課題的重點;
(2)水綿細胞的立體結構和葉綠體在細胞質中的螺旋狀排列是本節(jié)的難點。
水綿細胞中的葉綠體的形狀和排列方式屬于微觀結構,必須利用顯微鏡觀察才能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性認識。這需要學生具有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如使用顯微鏡、制作并觀察臨時裝片等。
教具準備
培養(yǎng)在不同小魚缸中的水綿和剛毛藻,完整的海帶(帶孢子囊)和紫菜,顯微鏡,放大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吸管,清水。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學設計思路:觀察法與談話法相結合
。1)實驗演示,導入新課。
。2)學生觀察水綿,總結出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 (3)學生對比觀察總結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4)聯(lián)系實際,了解藻類植物的主要經(jīng)濟意義。
。5)植物類群小結,滲透進化觀點。
2.關于教學過程的說明:
。1)實物演示,導入新課。
首先可以通過問題“為什么一到春季,池水和河水變綠了?”引出藻類植物的課題。結合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自然現(xiàn)象,讓學生回憶在什么地方見到過藻類植物,以及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接著教師演示分別培養(yǎng)在小魚缸中的水綿、剛毛藻等淡水藻類,向學生描述采集這些藻類的地點,以及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然后教師再演示海帶、紫菜等大型海藻。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比較水綿、海帶、紫菜這幾種藻類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是否相同?通過解答問題使學生了解到藻類植物可以分為兩大類:淡水藻類和海藻。教師應注意說明絕大多數(shù)的藻類植物生活在水中,少數(shù)種類的藻類植物生活在陸地上,如發(fā)菜。這樣可以使學生對藻類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谟^察代表植物水綿,了解水綿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
在觀察水綿時,要注意從宏觀到微觀層層深入觀察。具體過程可以采取分步觀察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指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進行觀察。步驟如下:①用放大鏡觀察水綿的外部形態(tài)。先讓學生用手摸摸水綿,有什么感覺。然后讓學生再用放大鏡觀察“水綿是什么形狀?是否分枝?”使學生了解到水綿是細絲狀的、無分枝的藻類植物。觀察“水綿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使學生了解水綿是無器官分化,比苔蘚植物還低等的植物。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會產生“水綿為什么呈現(xiàn)綠色?葉綠素存在于細胞的什么結構中?”“水綿的葉綠體是什么形狀?在細胞內如何排列?我們怎樣才能看到水綿的微觀結構?”等問題,教師抓住學生渴望親自觀察到水綿微觀結構的求知心理,引導學生觀察水綿的顯微結構。②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和步驟,指導學生制作水綿的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除解決上述問題外,還應讓學生思考觀察“水綿是單細胞藻類還是多細胞藻類?水綿的細胞由哪些結構組成?”在學生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顯微攝影向學生同步演示所要觀察的內容,并且巡回加強指導。通過觀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逐個解決上述問題,使學生理解水綿是多細胞的藻類植物。水綿的每個細胞的結構都是相同的,細胞中的葉綠體是帶狀的,呈螺旋狀排列。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出水綿細胞的結構。此時教師進一步提出:“水綿的營養(yǎng)方式是什么?”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了解到水綿雖然結構簡單,但卻和被子植物一樣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是自養(yǎng)的。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在小魚缸中培養(yǎng)的水綿絲團,提出問題“水鋼絲團周圍的氣泡是什么?為什么在光照條件下水綿絲團能漂浮在水面上?”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觀察其它的藻類植物,總結藻類植物的一般特性。
在觀察其它的藻類植物時,要兼顧對單細胞藻類和多細胞藻類的觀察,并注意以下幾點。①有條件的學?梢韵驅W生演示衣藻或小球藻的顯微結構,結合書中的圖II-16了解衣藻這種單細胞藻類的結構,為后面總結藻類植物特征做好鋪墊。②學生分組觀察海帶(褐藻)、紫菜(紅藻)等大型海藻。必須讓學生注意每種藻類植物的形態(tài)和顏色,有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它們呈現(xiàn)出不同顏色的原因,然后提出“紅色和褐色的藻類植物能否進行光合作用,為什么?”的問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自養(yǎng)的概念,將知識融匯貫通。在觀察海帶時,還應讓學生注意觀察海帶上的孢子囊,教師向學生講明在孢子囊中可以產生成熟的孢子,這樣學生就比較易于理解“藻類植物的生殖是孢子生殖,藻類植物屬于孢子植物”。③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向學生演示其它藻類植物的標本,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藻類植物的多樣性,同時歸納出藻類植物的一般特性。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4)關于藻類植物的意義可以結合圖II-18由學生歸納,然后讓學生觀看有關“禁止采集和食用發(fā)菜”的錄像片段(選自《焦點訪談》)以我們身邊存在的事實來教育學生,使他們進一步領悟到關心和愛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必要性和緊迫感。
。5)學完植物的主要類群之后,應對本單元進行一次小結,可以采用列表比較法機板書設計)。要求學生把植物類群(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藻類植物)按照由簡單到復雜(形態(tài)結構)的順序排列并加以比較,學生分析、比較各類群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特點有一定難度,在此教師可加以必要的引導。通過比較、分析,不僅復習有關植物類群的知識,理清知識的脈絡,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分析、比較、歸納的學習方法,理解“植物是由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不斷進化”的觀點,為學生以后學習生物進化理論打下基礎。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藻類植物
一、生活環(huán)境:大都生活在水中
二、分類:淡水藻類和海藻;單細胞藻類和多細胞藻類。
三、代表植物——水綿。
1.生活習性
2.形態(tài)結構
(1)細絲狀的多細胞藻類
。2)水綿的細胞結構:
四、其它的藻類植物
五、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l.植物體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無根、莖、葉的分化。
2.大都生活在水中,孢子生殖。
六、藻類植物對自然界和在經(jīng)濟上的意義
小結:植物類群比較:
植物類群
生活環(huán)境
形態(tài)結構
生殖方式及特點
藻類植物
大都生活在水中
無根、莖、葉的分化
孢子生殖,受精過程離不開水
苔蘚植物
陰濕的陸地
具有莖和葉的分化,無真正的根
蕨類植物
陰濕的陸地
具有真正的根、莖、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陸地上
根、莖、葉都很發(fā)達
種子生殖,受精過程不需要水
【藻類植物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孢子植物--藻類植物01-21
《藻類植物》的教學反思范文08-03
生物教案03-03
第一節(jié) 藻類植物01-21
青城山藻類植物初步研究07-06
生物教案《生物入侵者》教案03-09
免疫生物教案02-24
《生物的特征》教案03-14
《表里的生物》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