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南春節(jié)習俗
海南人的春節(jié)是怎么過的呢,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精心搜集了關于海南的春節(jié)習俗,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年 市
從年前的臘月中旬起,文昌城鎮(zhèn)的街上便普遍進入春節(jié)的節(jié)日歡慶狀態(tài),
海南春節(jié)習俗
。據(jù)風俗志記載:“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案幾筆墨,人從作書,則賣畫幅,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點綴渲染節(jié)日氣氛的行當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各畫棚子售年畫;對子攤寫賣對聯(lián)、橫批、門心、抱柱、斗方;賣元寶的,賣煙花的,賣爆竹的,賣紙錢的,賣燈籠的、賣香燭的,賣京果的、賣糖貢的......一應俱全。送灶君
年前的臘月廿三日,舉行送灶君。灶君也成灶神灶公,民間傳說是天上玉皇大帝派來凡間監(jiān)察人們的善惡和家庭興衰情況的,他要上天去朝見玉皇大帝,將各家各戶的好壞情況稟奏玉皇,以便對人間善惡給予扶持或懲罰。在廿三日回天那日,人們備辦祭品和“灶公馬”,設香案于庭院來送行。到了廿四日,人們趁灶公不在家,百無禁忌地進行大掃除,對屋內(nèi)外清潔,這叫做“採坌”,以迎接新年新春的來臨。等到次年春節(jié)的初五日,人們又設酒席迎接灶君的歸來。因他是一位廉正的尊神,文昌人把他的神位立在家神的神龕上,與本家祖先并列,享受四時節(jié)期的祭祀。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jù)《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通通掃出門。把灶王爺送走以后,就開始打掃房子,家里的男女老少齊動手,拿著新買的掃把將屋頂墻壁都要打掃一遍,并用水沖洗干凈,力爭一塵不染,這就叫做“掃塵”。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文昌話也叫“彩倫”,在文昌每一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城鄉(xiāng)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年 糕
每年臘月的最后幾天,文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做年糕的習慣,年糕海南話也叫“甜粑”或者“薏粑”,用來表示新一年的日子會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大年還沒到,大家就已經(jīng)制作好京果和糖貢(文昌最重要的年糕),作為拜年互贈的禮品,大快朵頤的食品,祭祀祖先的供品。
京果是用優(yōu)質的糯米粉加上白糖和少量的水混合揉搓押平切成條狀,油鍋內(nèi)炸熟即成。糖貢是用煮熟的大米曬干,在熱鍋爆成米花,在爆米花中加入白糖、椰子肉片、姜茸,煮成稠狀,待從鍋中撈出的米花溫度適宜后,用手捏成圓球狀或押平切成方塊,其特色是香脆芳甜,可口誘人。
據(jù)記載:清朝時期作為進貢給皇族的地方果品叫“京果”,狀如花生。“糖貢”的稱謂,是集糖糕貢品之意而得名。
除 夕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十分忙碌。人們早早起床,將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然后開始殺雞、殺豬、做菜,為團圓年飯做準備。到了中午11點左右,人們便在八仙桌上擺放雞、魚、豬肉,開始祭祖(祖先)。
文昌有句歇后語——“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閑。”因為在文昌,無論多拮據(jù)的人家,借錢借米也要殺雞,并將未切塊的完整熟雞擺在八仙桌上祭祖,文昌人無雞不成年,一過中秋,家家戶戶就開始圈養(yǎng)文昌雞,除夕的餐桌上少不了白斬雞。
到了晚上,團圓年飯是每家每戶在除夕的重頭戲。“雞肥肉香魚鮮”是團圓年飯的一大特點。“文昌雞”是團年飯必不可少的主菜。文昌人過年,祭祀祖先,雞是不可少的供品,認為雞爬土覓食,雙腳總是向后爬,用雞來祭祀祖先隱喻有益于后代人。人們還喜歡有紫菜煮雞湯,意指“紫氣東來”、“財源廣進”。白斬雞是團年飯的主菜,還有不少人用雞湯、雞油煮制文昌雞飯,雞飯配文昌雞,味道更加清香爽口。
通常每戶人家在這天都會殺上5、6只雞,除滿足當晚吃用,還為初一備用。在吃魚之前,長輩都會叮囑晚輩要用手中箸先戳下魚頭再戳魚尾,然后夾魚肉吃,意指希望晚輩做事能“有頭有尾”。
吃完團圓年飯后,大家便開始忙活著在家里貼對聯(lián),貼福字,每家每戶還會在雞籠上、豬圈處、廚房內(nèi)張貼“利是”,張燈結彩,還拿柚桔擺在神桌上,因海南話“柚”和“桔”與“又吉”諧音,表示新年“又”獲大“吉”大利,
資料共享平臺
《海南春節(jié)習俗》(http://www.ishadingyu.com)。并按俗情在桌上陳列三盅茶五盅酒,俗稱“三茶五酒”。“三茶”敬“天、地、人”三“才”,“五酒”求“福、祿、壽、財、丁”五“福”。并用紅紙條寫“童言無忌”四個字貼在中堂屏風上,又在過廳門楣上粘上“迎春大吉”之類的橫額。然后,清掃香爐中的“香腳、燭腳”、陳舊掃帚、陳舊燈盞和陳舊竹器,遠拋于門口的十字路上,放一串鞭炮,謂之“送窮”。凡事俱為初一做準備。正月初一
丑時至卯時的時間里,依照通書所規(guī)定的吉時時辰上香祖先,告知新春的來臨,然后又按照通書所指定的方位向天空迎接財神(喜神)登上神壇,與祖先并座。這時敬獻茶、果,接著燃放又長又響的鞭炮,為祝頌財神在新年里賜予財運亨通,萬事如意。過一個時辰,必須向財神“貢齋”即貢飯(意為初一首開伙)。
初一早晨,晚輩們須早早起床洗漱,然后穿上新衣給家里長輩拜年。長輩也給晚輩發(fā)“壓歲錢”,希望子孫們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長輩還會按人數(shù)將小紅包放進一盒子里,讓子孫們來“撿”,寓意子孫來年好運相伴。
之后,長輩將事先煮好并用紅紙染過的紅雞蛋給晚輩“脫殼”。“脫殼”的步驟是:長輩拿著紅雞蛋順著晚輩的頭部、肩部下推滾腳部,嘴里念著“從頭紅到腳”的吉利話。然后晚輩將將雞蛋剝殼吃完。
年初一也有較多禁忌:如不準打掃、不準殺生、不準出遠門等。吃完早餐后,一家人品嘗著糖貢、瓜子、香茗,圍坐在一起聊家常,既溫馨又熱鬧。
年初一拜年僅限于左鄰右舍或同村兄弟叔侄,不出遠門,不行市。在拜年時,彼此都恭敬地向對方說“恭喜發(fā)財”類的吉利話。
正月初二
這天早上在祖公廳前擺上米飯、雞、豬肉、魚等貢品“請財神”。當今,有些地方僅擺清茶、年糕和燒香放鞭炮。經(jīng)商者和小業(yè)主則在自家店鋪立“財神位”,從正月初二和年十六起,月月逢初二、十六都燒香敬財神。
大年初二也是出嫁的女兒帶丈夫孩子回家拜年的日子。在文昌,如果是新婚第一年回娘家拜年,則自備鞭炮,進門前放一串鞭炮以表告知。一對新人給長輩叩首、禮拜,是最隆重的拜年,這一天,家中其他人(特別是長輩)都得在家,接受拜賀。岳父岳母得準備豐盛的宴席宴之。下午女兒女婿走時,還得給用紅紙包的糖果、年糕等做“等路”。(海南話:禮品)
一些地方還有嚇女婿的習俗。
年初二也是走親訪友的日子,親朋好友拜年時,都要準備鞭炮,糖果、餅干等禮物,這天也是十分熱鬧的。
正月初三
初三一大早,各家各戶在祖公廳供茶水和年糕,點上香燭,放鞭炮,接著拿起新掃帚,從祖公廳起,至正室住房、廚房、橫屋房、庭院,依次掃地,繞后吃早飯。自此,禁忌的話可放開了,意即“開赤口”。
不知從何時起,正月初三成了文昌人的開“赤口”之日(俗稱“漏赤口”),從初三開始,“口舌”可稍微放寬,但明顯的不吉利話還是不能說。
正月初四
從初四開始,一直延續(xù)到正月結束,甚至農(nóng)歷二月份,在文昌各個鄉(xiāng)鎮(zhèn)會有公期、婆期等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同時也是走親訪友的日子。春節(jié)期間,走親訪友,長輩都會為晚輩準備紅包,壓歲錢等。
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正月十五,俗稱“小年”,這一天,人們也像過大年初一那樣張燈結彩“貢飯”,不過規(guī)模比春節(jié)小得多。正月十五夜農(nóng)村是很熱鬧的,有演大臺戲、舞龍獅、送燈等各種娛樂活動,尤以送燈較普遍,流傳較久。
按照習俗,女人對祖先及神靈是不得燒香的,如家中無男人,要請諸如叔伯的男人代為燒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要破例燒香時,要站在神位一旁朝拜,不能正面對著神位。其習俗約定如此,至今猶然。
【海南春節(jié)習俗】相關文章:
松溪春節(jié)習俗資料06-21
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大全03-13
春節(jié)有什么傳統(tǒng)習俗03-12
春節(jié)的習俗優(yōu)秀作文(精選53篇)02-20
拜年的四種形式:春節(jié)習俗03-13
臘月二十三 送灶上天:春節(jié)習俗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