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通用2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
這節(jié)《認識圖形》活動課,有著成功的地方,更有不足之處,下面我就以下三方面對我的教學進行反思:
一、將游戲活動貫穿其中是低段教學的重點
1、讓孩子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了愉悅的情感體驗
在活動中,我把復習舊知識融入游戲活動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通過富有兒童情趣的“變魔術”從口袋中依次變出四種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讓學生來猜猜它們都是那些數(shù)學朋友,猜對了我就展示它們,再人人動手、動腦,通過摸、看,初步感受,這樣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充分被調動起來了,使幼兒輕輕松松地進入了新的活動課,同時對數(shù)學產生了興趣,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
2、在活動中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發(fā)展了思維
在探索階段,我設計了找、畫、說、做、拼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學生通過找、描、分,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并體會面在體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描一描,畫一畫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設計富有童趣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如:師:這些圖形的家都安在這些物體上,你能想辦法把他們從物體上搬下來嗎,單獨留在紙上嗎?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可以把立體圖形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立體圖形的邊畫出來?梢园盐矬w用紙包住,然后使勁按他的邊,這樣就可以看到圖形了。在幼兒或自己、或合作在其他物體的面上尋找平面圖形時,他們用剛才找到的那幾種辦法很快就找到了,極易地體會到了,并讓孩子說說是從哪個圖形上面搬下來的,從而活動效果。
3、讓孩子體會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感受數(shù)學美
在學習了新知之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平面圖形,利用平面圖形組成漂亮的'圖畫時,孩子們明顯很興奮,在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還安排了讓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有趣圖形他們都感受到了數(shù)學在生活中不僅很有用而且數(shù)學還很美!
二、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1、教學常規(guī)管理方面有待提高,特別在學生對于學具的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聽話的按照老師的話去做了,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總在擺弄自己的學具,等我講到下面的部分時,這部分孩子就沒有聽到,也就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效率也降低了。
2、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的引導不夠明確,使少部分學生在操作時無目地,教學設計時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實際操作時,孩子們卻是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例如有的孩子在小組活動時僅僅是個旁觀者,而沒有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交流中去。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注意關注每一個孩子,力求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3、多關注好動幼兒的掌握情況,有些孩子在幼兒園時就已經學會認識了這幾種圖形的特征,但對于部分孩子而言,掌握起來相對就要困難許多,由于他們好動,所以對于他們的關注我還做的不夠。
三、今后需要加強的地方
1、加強孩子的常規(guī)訓練,例如在操作學具方面,能很好地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讓孩子在這方面做到“有收有放”,該拿出來的時候就整齊快速的拿出,該收起來的時候就迅速的收好并擺在指定的位置。
2、數(shù)學活動教學,要給幼兒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的實踐機會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一種“心理自由”與“心理安全”的狀態(tài)下,自主的學習,大膽的創(chuàng)新,主動的發(fā)展。例如在用什么方法找出物體的面,讓幼兒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在展示幼兒的探索結果是不急于評價是很好的做法,讓幼兒自己評價,讓幼兒成為主體,老師是引導者。如果老師直接講授,幼兒可能比較難以理解,只有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出方法所在,這樣掌握的知識是比較扎實的。
這節(jié)活動課我覺得最大特點在于以活動為載體。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數(shù)學;在活動中交流,建構數(shù)學;在活動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透過幼兒的這些反應,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改下的數(shù)學教學一定要從孩子們出發(fā),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獲得各種能力。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2
認識圖形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各種操作活動。一是通過動手操作復習學過的圖形,在學生動手的過程中回憶學過的知識,“從老朋友中來找新朋友”。二是動中擺圖形,這一過程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對幾個圖形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對邊數(shù)命名圖形有更深的理解。通過這些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在快樂的課堂氣氛中融入學習活動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的能力。
這部分對于學生來講并沒有很大的難度,許多學生在學前已基本認識了這些圖形,但對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還很模糊。在做題時,要求他們把四邊形涂上顏色,他們把正方體也涂上了顏色。因此,在認識圖形的練習課上我很注意這點,要求學生看清題分清圖形。由于學生的年齡問題,有的時候學生在邊數(shù)多的圖形面前不是很自信,也怕他們在數(shù)邊的時候多數(shù)或少數(shù)導致錯誤,我在布置練習前教授了在學生做題方法中提煉的一個好方法:
比如一個這個圖形,我們事先不知道它是幾邊形,用個這好方法可以有準確又快,你想學嗎?學生積極性很高。方法介紹:為了不多數(shù)每條邊也為了不漏掉每條邊,每數(shù)一條邊的時候在它的邊上畫個小豎條,這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就不會犯重數(shù)或少數(shù)的錯誤了,也不會把圖形認錯了!
這種方法學生很快用到了練習中,錯誤率大大減少。新方法掌握的都很快很好。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3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我設計的本節(jié)課主要體現(xiàn)以下特點:
1、在教學目標上——全面、明確,可操作性強。
2、在學習內容處理上——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3、在組織教學策略上——注意情境與活動教學。
4、靈活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體現(xiàn)大信息量與高效率。
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導入新課的活動中,我沒有從零開始,而是先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已經認識的圖形。這樣就激發(fā)起學生探究新知的強烈欲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接著我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摸一摸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在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更好地體驗出“面”在“體”上,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后我又通過引導學生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異同,深化了對兩類圖形特征的認識,使學生從具體實物操作和形象感知發(fā)展到抽象地認識圖形,進一步體驗到“面”由“體”得和“體”與“面”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特別是通過讓學生充分參與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觀察能力、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初步學會了從“體”上找“面”的方法,弄清了“體”與“面”關系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嘗試找出怎樣利用物體來描出平面圖形的策略,既體現(xiàn)了教學設計的層次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的意識,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圖形特征的認識。通過提問“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shù)學有用,數(shù)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增進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最后我通過練習,出示一些交通標志,讓學生說說這些圖形能在什么地方看得到,表示什么意思,從而有機滲透對學生進行交通規(guī)則的教育,這樣更能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及其育人的價值,使學生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是: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達到過程性目標的評價不夠。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4
“認識圖形”這節(jié)課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主要是通過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動手分類、小組合作、概括總結出四種立體圖形的名稱,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識別這些圖形,但不要求學生準確的表述這些圖形的特征。
基于學生在學習以前對這些立體圖形已經有了一些認識,所以在教學時我提供了大量實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葉筒、積木塊等實物,讓學生通過觀察物體,動手摸一摸使學生從中感覺每個圖形的形狀,通過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數(shù)學知識,對要認識的這些圖形有了最直觀的'感受,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小組合作、動手給物體分類、觀察分類后每種物體的特點,抽象概括出了每種立體的名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對于每一種圖形的認識都經歷了引入—抽象—給出圖形名稱三步,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象。
通過,列舉生活中見到的物體,有利于學生把課本上的使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5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這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等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在描一描,畫一畫的基礎上體會從立體圖形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并能夠正確指出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什么圖形。
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從情景圖中觀察,找出認識的立體圖形。再要求學生拿出學具盒中找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以及一個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三棱柱,要求學生在紙上描出來,并給他們命名,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圖形的特征,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這些圖形,并指出是物體的面,而不是這個物體是,在學生舉例的過程中不斷糾正,讓學生完整的描述,例如、數(shù)學書本的'封面是正方形,時鐘的表面是圓,黑板的面大致是長方形等等。接著讓學生在釘子板上圍一下新認識的幾位朋友,并追問可以圍出圓嗎?為什么?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說出這幾個圖形和圓的區(qū)別。接著,讓學生試著在方格紙上畫一畫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在畫的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闹笇,進一步明確這幾個圖形的特征。為之后進一步學習這些圖形奠定基礎。
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操作,探究,畫一畫,描一描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的教學中,時間的把握還不夠到位,作業(yè)的練習沒有分層,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體現(xiàn)。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6
《認識圖形》一課是北京版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在設計和教學中,我緊緊圍繞“三維目標”和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及主動探索的學習方式進行組織教學,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教學中要求自己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著眼與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的培養(yǎng),注重教學目標的多元畫,由于這部分的內容有很多學生在之前就已經掌握,所以我就不僅局限于學生單純的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過程,在過程中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發(fā)展了思維。在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知道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我的收獲很多。
1、情境導入,拉近學生的生活
上課伊始,我通過詢問學生在上學期學習過的《腳印》一課,把學生的思維帶入到了形象思維之中,在學生回憶中,我把課文中的幾個小動物請到了課堂上,通過動畫的形式讓學生觀看,動畫是學生最喜歡看的,設計成動畫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觀看結束時,開始追問:小動物的腳印都像什么?它們是怎樣留下自己的腳印的?這時學生的興趣很高。如果你也想給自己的小腳丫留下腳印,有什么好辦法呢?這樣的問題設計,和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學習過的課文到學生熟悉的生活,這樣既有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又有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還為下面的學習鋪墊了基礎。
2、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概念性的知識與學生的認知特點存在著較大的距離,我們在教學中務必要找到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概念知識的“幫手”,這就是實踐,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在現(xiàn)實情景中“做”數(shù)學,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實踐機會,調動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當我提出問題:“怎樣把物體的面印在紙上呢?”學生馬上思考并且動手操作實踐起來,他們通過找一找、畫一畫、印一印等方法,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表象,讓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這樣安排既蘊含了面與體的關系,使學生在整體上直觀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也符合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教材強調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其設計的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活動,既可以將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蘊含在活動中,又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又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并且教材選取的題材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生動有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3、分類粘貼,展示學生的智慧
在讓學生操作得到平面圖形之后,我把學生的作品放在實物投影上加以展示,進行方法上的交流,然后要求學生把圖形貼到黑板上各種圖形所在的相應位置。在貼的時候學生表現(xiàn)的特別積極,紛紛表示要把自己的圖形貼上去,看到學生對學習知識的積極勁,作為老師我感到十分的欣慰。這樣的安排既把學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讓學生把各種圖形進行了分類,并且初步滲透了分類的思想,為下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做了鋪墊。
4、回歸生活,強化學生的認知
在學習了新知以后,我通過設計“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在哪兒見到過這些平面圖形”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既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習的立體圖形,也自然地過渡到平面圖形的'認識,使學生覺得學習數(shù)學有用,數(shù)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增進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同時在找的過程中,還強化了學生對幾種基本圖形的認識。之后,帶領學生欣賞多彩的相片,從美麗的動畫中尋找圖形,在觀賞的過程中,再一次強化對圖形的認識,還使他們都感受到了數(shù)學在生活中不僅很有用而且數(shù)學還很美!精彩的動畫效果刺激了學生的美感,讓信息技術在數(shù)學課堂上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雖然也有重視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但是因為孩子年齡和知識結構的特點,在尋找物體上的面時孩子們想到的方法不夠全面、精確,展示作品時,也沒有明確的讓孩子們評價,合作也沒有達到一定的實效性,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加強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他們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本課還要注意語言的簡明性,讓學生在最少的語言信息中獲得最多的數(shù)學信息。在不斷的修煉中,練就自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做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同時通過這節(jié)課,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數(shù)學教學一定要從孩子們出發(fā),勇于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獲得各種能力。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7
高老師來聽課,我講的《認識圖形》,總的來說,我的這節(jié)課缺點比較多,具體有:
1: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參上要求學生能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體就可以了,能認識,能分類,并能說出分類的依據。我講的深淺不一,比如長方體和正方體,我還讓學生認識了它們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而這些內容是高年級才學的,一年級的學生可能難以理解;講圓柱時又講的少了,沒說出什么來。﹙我覺得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是必要的,雖然課本不要求,但是做題的時候用得著啊,書本上的東西很淺顯,同步訓練上的題就把知識延伸了,長方體和長方形怎么區(qū)別?還不是用立體和平面來分嗎,立體和平面怎么分呢?總得用幾個面幾條邊幾個頂點來說明吧!﹚
2:語言太隨便。上課時,我說了這么一句話“由長方形組成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確實,這句話不對,太隨便了!
3:課件中的物體不規(guī)范。在認識生活中的圖形時,我找了一些圖片,有一張是長方體的飯盒,但是轉折的棱是圓弧過渡的,不是嚴格的棱。雖然總體感覺是長方體,但是不該用它。
4:課堂不嚴謹。我在講正方體時,在黑板上徒手畫了一個正方體,“你用工具了嗎?”沒有,我學了十多年的美術,畫幾何體從來都是目測,用直尺是作弊行為,但數(shù)學相反,必須要用直尺畫直線,用圓規(guī)畫圓。我應該注意這一點。數(shù)學是一門非常嚴謹?shù)膶W科,科學和藝術要區(qū)分清楚。不要用藝術的眼光來對待科學。
5:學生動手少,學具準備不充分。一直是老師在講,沒讓學生自己摸一摸、擺一擺。(其實讓學生帶學具了,領導來聽課,要嚴肅嘛,出于課堂紀律考慮,怕他們玩起來不聽課,沒讓學生拿出來……)
總之,要多琢磨,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多看好的課例,先模仿在創(chuàng)新?紤]到學生的知識基礎,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講。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8
本節(jié)課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倡導的教學理念,突出體現(xiàn)在:
1、注重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各種感官認知物體。
認識物體一課的學習,既有知識目標,又有過程性目標。因此不能把這節(jié)課僅僅作為一個知識點,讓學生根據“標準答案”去識別,而應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活動,讓他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逐漸認識物體,體會各種物體之間的區(qū)別。本節(jié)課從開始的“分類”活動,到“命名”活動,再到“神奇的袋子”游戲,都是建立在兒童認知特點的基礎上設計的,這樣的活動能夠較好地體現(xiàn)地“三維目標”,使學生在獲得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2、鼓勵學生用自然的'語言描述各種物體的形狀。
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過去的教學往往追求精確程度等,因而教師說得多,學生模仿得多。而本節(jié)課則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感知,描述對物體的認識,這是學生積累發(fā)展空間必須經歷的過程,這樣的學習是有效的學習。
3、注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發(fā)展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必須一點一滴地培養(yǎng),本節(jié)課設計的活動大多是在5人左右的小組中完成,這對幫助學生建立合作意識,在活動中達成共同遵守的規(guī)則是很有益的。本節(jié)課教學導入采取如何記住學生最喜歡的小貓、小狗的樣子來進行的,利用多媒體課件,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記憶方法,吸引學生學習新知識。接著以小貓和小狗的問題為線索認識物體。教學過程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做到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以情促動、以動激趣、以趣求知,做到思考與實踐、討論與交流相結合。
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積極的動手摸一摸,開口數(shù)一數(shù),用眼睛觀察物體的樣子,猜一猜物體的形狀,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使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區(qū)別中記憶。同時教學的最后安排小建筑師的游戲,目的在于讓學生有空間的感覺,同時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建立自細心,對數(shù)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9
根據學生在學前班認識平面圖形的基礎,課的開始,我重點利用教學掛圖讓學生說說圖中有認識的圖形嗎?引出要學習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與球。
接著我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好的生活中的物品,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shù)學模型圖,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線描立體結構圖。
初步了解了立體圖形后,我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好的生活中的物品,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先讓孩子們一一識別,再試著把自己認為是同一類形狀的物品分在一起,接著出示牙膏盒,讓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狀特征,如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樣的,這樣引導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認識,像牙膏盒這種有6個面組成的,對著的兩個面的大小一樣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然后我再出一個與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樣的紙盒,讓孩子觀察說說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
長方體認識之后,難點是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區(qū)別,為了能讓學生準確找出長方體與正方體,我拿出不同的長方體與正方體,讓學生與同桌之間互相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再說一說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特別是對于那種特殊的長方體,即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有不少學生誤認為是正方體,實際上是長方體。
一節(jié)課下來,書本知識與生活中經驗結合起來,多數(shù)學生能準確認出各種立體圖形并找準,但仍有部分學生在課堂中沒有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如果我能在課堂中再多設計些小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這樣課堂效果應該會理想些。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0
認識圖形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辨認實物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并能完整的表達出來,以及能夠辨認出不同的形體。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知識聯(lián)系比較緊密,因此,我在教學中,認真遵守“數(shù)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這個宗旨。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學生對于這些立體圖形已經有了一些認識,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我準備了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包裝盒、玩具之類的物體,通過這些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物體,使他們能大致概括出每種物體的名稱,教師再加以總結。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從學具盒中找出這幾種圖形,進一步通過摸一摸,感知每種圖形的特點,建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表象。最后通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有利于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
本節(jié)課不足之處:這節(jié)課涉及到學生自己動手觀察、操作,所以會有一些好動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光顧著玩學具盒中的東西,而教師沒有及時提醒,影響課堂進度,對于班級的紀律也要加以約束。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對于長方體的教學力度還不夠,因為長方體的`形狀種類很多,讓學生完全掌握還有一定的困難,對于長方形的舉例較少,以至于在后面的練習中,對于很扁的、很長的一些長方體,學生不認識了。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1
反思本課的教學實施,教學目標基本達成。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課導入,可以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探究。
例如在導課的時候,我是這樣引入的: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在認識物體一課中認識了四種圖形,它們都住在圖形王國里(課件演示:出現(xiàn)宏偉的圖形宮以及滿天飛舞的各種各樣的圖形),現(xiàn)在請大家認一認,說一說。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引導: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王國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有平面圖形家族,(課件演示——出示▄□△○)誰認識它們?請介紹一下。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
二、引導操作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眲(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動腦和動手相結合,手是腦的老師,智慧出在手尖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盡可能的給學生提供操作探索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在教學新課部分,我改變了“教師演示,學生當觀眾,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法,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去嘗試、去思考想象
教師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今天要認識的圖形都住在立體圖形上,你能想辦法讓他們的家從立體圖形上搬出來,單獨住到紙上嗎?”
孩子們經過思考、討論后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有的孩子說:“可以把這些盒子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盒子周圍畫一圈!庇械暮⒆诱f:“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紙上!庇械暮⒆诱f:“可以把紙包在盒子的周圍,用手使勁折,就有一個圖形的痕跡了!边有的孩子說:“還可以把盒子放在紙張下面,用鉛筆描”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你們想不想也來動手印或畫一畫?孩子們情趣高漲,紛紛回答“要”。于是教師提出合作要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在小組展示、匯報的時候,就有了五彩繽紛的杰作:
有的小組采用描的方法,描出了各種各樣的長方形、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有的小組用印的方法,印出了好多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
就這樣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自由的操作、探索、思考、創(chuàng)新,讓孩子在操作中嘗試錯誤,品嘗成功,孩子們學習熱情高漲,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三、精心設計練習,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本冊實驗教材的一大特點是非常注意密切數(shù)學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而課堂練習則是學習鞏固知識,實現(xiàn)由知識向技能和智能轉化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如何在鞏固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起到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又能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就在身邊,懂得把學習到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因此,在教學中我在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設計一道這樣的題目:教師先以電腦演示展示各種各樣的交通標志(孩子們手中也都有一本交通安全讀物),并請孩子們說出這些各是什么交通標志,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再請孩子們想一想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東西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的?因為有了教師先前的啟發(fā)引導,孩子們的思路大開,紛紛舉手搶著回答:書、藥盒、香煙盒、食品包裝盒、中秋月餅盒的面
下課以后,孩子們意猶未盡的圍著老師,揮舞著沾滿印泥的小手,晃動著花花綠綠的小臉蛋,興奮的沖著老師叫到:老師,今天的課可真有意思;老師,什么時候還要讓我們印圖形;老師,我還想上下去;老師,我還能想出其他辦法讓這些圖形搬家
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好。美中不足的是: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由于考慮的不周,忽略了孩子們實際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這些一年級的孩子從沒有使用過印泥,在沒有練習使用的前提下,一下子讓孩子使用印泥,結果他們把桌面、手掌、甚至小臉蛋上都涂得一片狼籍,讓人哭笑不得。
下一次的教學中應改用一次性印章或用有海綿的印泥,效果會更好。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2
今天我在講課本第106頁練習題3時,我指著一個球體問學生:“這是什么圖形?”學生竟然說:“圓1我感到很奇怪,之前我在講這節(jié)新課的時候,我也聽到有學生這樣說,當時沒有很在意,現(xiàn)在想來就是之前沒有對此加以強調比較,才使得學生現(xiàn)在對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區(qū)別不開來。
我就此今天將長方形與長方體,正方形與正方體,圓與球進行了區(qū)分。讓學生先用紙折出長方形、正方形與圓,接著我拿出長方體、正方體和球,讓他們通過仔細觀察,比較兩者之間的`不同,并請學生們總結他們的不同點。學生們很快總結出了長方體、正方體和球是可以放到桌子上,具有立體感;而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是平面的,只可以擺在緊貼著桌子放。并且學生總結出了球是可以滾動的。我就此提出向比如長方體、正方體和球的物體是立體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為平面圖形。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3
一直任教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今年根據學校安排任教一年級的數(shù)學,知識很簡單,但是怎么教給一年級的小學生,說真的很難,處于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階段,教學中抓住孩子的特點很重要。
這次公開課,我講的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其實是在孩子已經對所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圓等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所以本節(jié)課讓學生抓住立體圖形的主要特征很關鍵。一堂課下來,我覺得自己做的比較好的方面是:第一、導入新課的設計,通過一個箱子,設置懸念,“猜猜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好東西”立即把學生帶入到課堂中去;第二、課堂環(huán)節(jié)形式多樣,抓住重點反復強調,通過讓學生看積木、分積木、摸一摸研究積木自己總結四個物體的特征、并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抽物體歸類再次辨認,接著閉目回憶,然后有針對性的練習,以及最后通過猜謎語,觀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建筑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很強,課堂效果整體比較好。
當然,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還是很多的,很感謝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聽課的李校長和老師們,在自己對一年級教學很困惑的時刻,給自己點亮了一盞明燈,感激每位老師的知無不言,讓自己受益良多。現(xiàn)將各位老師的寶貴建議總結如下:首先,對一年級的學生,在課堂簡述的時候,專業(yè)術語應盡量避免,應換成學生所能理解的,例如課堂中在詢問學生長方體的“特征”的時候,應換成長方體長什么樣?通俗易懂,孩子們才會更好的接受。第二,在講述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時候應把握好度,學生對于物體面數(shù)的認識還很抽象,不能作為重點,了解就可以。第三,課堂鼓勵性語言太少,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的點評,以簡單“很棒”“很好”的`評語,過于膚淺。第四,在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大意,有趣的活動,但沒有收到好的效果,學生在抽到物體的時候,扎堆站到一塊兒,不能很好的進行物體的分類。最后,李校長給我們所有數(shù)學老師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建議就是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多用一些生活化的圖片走進課堂,讓孩子們學以致用,更能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是與智慧并存的,不管是低年級課還是高年級的課,每一節(jié)課都是值得深入鉆研的,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用心,相信在教學這條道路上會走的越來越好的,為自己加油吧!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4
“認識圖形(一)”這部分內容是小學幾何圖形學習的開端,也為后面“分類”的學習奠定了基!罢J識圖形(一)”所認識的是后面四種最常見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教學本節(jié)課時,創(chuàng)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數(shù)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shù)學知識。所以,開頭便創(chuàng)設了一個機器人送禮物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課堂的練習部分也加上了情境的延續(xù)部分,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維持了課堂紀律。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實踐中不但的發(fā)現(xiàn),不斷地獲得知識。在低年級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讓學生親自去分一分、認一認、摸一摸、玩一玩、說一說,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只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老師就應當給予肯定與鼓勵。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些物體的特點,并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認識了這四種物體后,再讓學生舉例子,到生活中去找這些物體的朋友,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而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加入了“如果再讓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較愿意選擇哪些形體的積木?為
什么呢?”這樣的問題,使學生們不僅從建筑中感受到了所學物體的美和作用,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5
情感目標:通過創(chuàng)造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新知識和學好數(shù)學的欲望,滲透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
能力目標:通過“摸、找、畫、說、拼“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和討論,使學生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特征,了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其特點,正確辨認幾種圖形。
【教學難點】:
在摸、找、描、說、拼等活動中,初步體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知道“面由體得”,初步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與投影儀)、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棱柱、水彩筆【教學過程】 :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教師在一個布袋里摸幾何體,并敘述所摸到的幾何體的特征,請學生猜一猜老師摸到的是什么。
2.在自己所帶的形體實物中找出和老師一樣的物體。
(在導入新課的活動中,教師并沒有局限于課本,而是從學生的認知和生活的實際出發(fā)
來重新組建。通過摸一摸、猜一猜,充分調動學生認知和情感兩方面的積極性。)
二、 感受“面”從“體”得。
1、認圖形。
師:今天圖形王國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想不想和他們交朋友呢?生:想。
師:交新朋友時,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生: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住在什么地方?
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師:這幾位圖形朋友,你們認識嗎?誰知道它們的名字?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師用課件出示四種圖形的名字)
2、找圖形。
師:它們住在什么地方呢?其實它就在我們的身邊。不信,我們就找找看。從你的桌子上拿一個立體模型,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先獨立觀察,再進行小組交流,最后集中反饋。重點體會:面在體上。
師:剛才你們已經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跟小組內的同學說過了,現(xiàn)在有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全班同學聽一聽呢?
生:我在圓柱上找到了圓形。生:我在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
引導學生說完整、說清楚。突出學生的個性思維
師:通過大家認真觀察,同學們發(fā)現(xiàn)在長方體上能找到長方形;在正方體上能找到正方形;在三棱柱上可以找到三角形,在圓柱上可以發(fā)現(xiàn)圓。
師邊說邊播放多媒體課件,加深學生對面在體上的理解。
(通過“看”體會面在體上,并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更好地理解面在體上,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
3、 摸一摸。
師:新朋友見面要握握手,現(xiàn)在讓我們動手摸一摸各個物體的面,看看你有什么感覺?
。▽W生摸各物體的面,并和同組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感覺)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有什么感覺,想說的就站起來說。
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平。
(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都是平面圖形。)
4、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
生:一種是形,一種是體。
生:長方體能站起來,長方形站不起來。
生:正方體有6個面,正方形只有1個面。
師:大家都很了不起,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都是平平的,它們都是物體的一個面。
三、學會用“體”描“形”
師:我們剛才認識了這幾個新朋友,又找到了它們的家。你們想不想給這些新朋友拍一張照片呀?(生:想)可是怎樣才能把它們拍下來呢?你來想個好辦法。
(學生回答:畫的方法,在沙子上蓋的方法,印章的方法―――如果學生只說出畫的方法,師可引導:想想看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師:小朋友們真愛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請你選一種合適的方法去做。
學生動手操作。
師: 誰愿意與老師說說你是怎樣得到這些圖形的? 各小組匯報:
生:我是把圓柱體放在紙上,用筆沿著邊畫出了一個圓.
生:我是把學具上的這個邊涂上顏色,再印在紙上,紙上就有一個正方形了.
生:我是把積木放在紙上,把紙向上折,就折出一個印來,你們看是一個三角形……
(學生邊說邊演示,老師表揚并獎勵,每一個同學說完把畫好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給學生提供材料和時間的空間,通過在紙上得到平面圖形這一操作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通過展示作品,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
四、體現(xiàn)知識應用于生活
1、今天我們認識的這些圖形,在我們身邊也是隨處可見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些圖形呢?
學生自由活動,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先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給同學聽,再說給大家聽。
師:在你家里能找到這些圖形嗎?能說給大家聽嗎?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集中反饋。
2、師:實際上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xiàn)在我們一同去馬路上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教材第36頁說一說交通標志的動畫片。學生先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再全班進行交流。
(拓展學生的思維。將數(shù)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五、探索與實踐
CAI配著音樂出現(xiàn)各種圖形組合成的美麗的圖畫。
師:你能說說它是由那些平面圖形組合成的嗎?(指個別學生匯報)
師:下面請小朋友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并且說說你們都用了那些平面圖形。(學生隨著音樂分組合作拼圖,然后指小組展示并匯報)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拼出了這么漂亮的圖畫,你們個個都成了小小的發(fā)明家和設計師了。
(整個過程學生表現(xiàn)主動,拼的結果豐富多彩,而且能把拼的方法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集體智慧,體現(xiàn)出了學生間的合作與互助,探索與創(chuàng)新,還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六、總結回顧、課外延伸
我們今天認識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說說。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師:誰來說一說有關新朋友的情況?
生:長方形有四條邊、有兩條長邊、兩條短邊。
生:正方形長得方方正正的、從正方體上能找到正方形。
生:圓形象太陽、象車輪子……
師:下課后想想和這些新朋友還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別忘了告訴我。
(簡單的課后練習,為學生提了具有挑戰(zhàn)性的要求,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比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內容設計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玩中學,樂中悟”是本課最大的特點。
1、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培養(yǎng)空間觀念。
本課打破常規(guī),用“猜一猜”引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欲望,在操作活動中,初步體念了立體和平面的轉換。接著讓學生在學具中辨別,在生活實例中辨別。教師精心安排的觀察,操作等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協(xié)同活動,使空間觀念在大量直觀感知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
2、創(chuàng)設情境,激勵學生探索。
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教者能借助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挖掘數(shù)學外在的情感因素,發(fā)揮情感魅力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到學習數(shù)學是很有趣的。這節(jié)課,教師創(chuàng)設以“交朋友”為主線,(叫什么名字、給新朋友拍照、介紹新朋友等)來串聯(lián)知識的教學活動,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學生學得有趣、活躍、自然,使全體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3、教師安排了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取知識,教學中教師注重從感知入手,通過“看、摸、描”和討論、交流、認識平面圖形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獲得對圖形最直接的體驗。學生學習興趣深厚,同時在數(shù)學活動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6
教學反思:本單元要求學生認識四種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了解他們的名稱和特征,能正確區(qū)分和辨別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我設計的是一堂開放,活潑,更富挑戰(zhàn)性的課。我將學生分為11個學習小組,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小叮當禮物盒中的物體進行分類,通過分一分,摸一摸,搭一搭等自主,活潑的游戲,讓學生動手操作,大膽嘗試,自主探索。反思自己的這一堂課:本節(jié)課教學我認為比較好的方面是:
1、創(chuàng)設小叮當送禮盒的情境,較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學設計思路清晰,分一分,摸一摸,搭一搭,循序漸進,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3、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主探究的空間。
4、通過教師提供的.大量實物(乒乓球、茶葉筒、牙膏盒等)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對要認識的圖形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變化永遠比計劃快,這堂課我認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1、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求不夠明確,不夠細致。有的學生沒聽清楚就操作。
2、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隨意玩桌上的物品。
3、教學時間把握不好,導致搭一搭沒時間做了。
我覺得本堂課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改進:
1、課前要加強小組合作的意識,不至于出現(xiàn)各玩各的局面。
2、增強駕馭課堂及課堂應變的能力。
3、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7
本單元在學生上學期的學習立體圖形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了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
第一課時為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目標是使學生直觀認識幾種常見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能夠辨別和區(qū)分這些圖形,初步建立學生的空間概念。
這一課時我我先帶了一些禮品盒,讓大家說一說什么物體的面是什么圖形,應道學生從物體中分離出面,再從物體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再讓學生摸一摸自己的左面,文具盒的面,書面有什么感覺,體會面的手感。接著出示本課立體圖,問他們有什么好辦法能把這些積木的面畫下來,學生操作實物,師巡視指導。展示學生畫的面,并標注上各個平面圖形的名稱。學生通過分一分,認識各個平面圖形的名稱。學生進行小組進行分類活動,并說明分類理由。小組內利用尺子、繩子、剪刀等工具,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著三種圖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匯報相同點:三種圖形都有四條邊,都有四個角。不同點: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上下兩邊、左右兩邊相等;正方形四邊都相等。
這節(jié)課整體上的非常有條理,就是活動太多,時間沒有控制好,最后的鞏固練習都沒時間來做了。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8
本課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有趣的圖形》中的內容,教材從描(畫、印)出簡單幾何體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圖形,使學生直觀認識一些平面圖形,體會平面圖形與簡單幾何體的聯(lián)系,《認識圖形》教學反思。這體現(xiàn)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之后進行教學的,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會辨認這四種圖形。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本次教學活動我以“玩”著“樂”著認圖形的教學模式呈現(xiàn)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時考慮到兩點:一是從“體”切入到“面”。從學生熟知的立體圖形引入,通過在立體圖形上找“平平的面”自然引入到新知的學習;二是針對六七歲孩子好動、愛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在課堂上用“玩”的形式串起一節(jié)課,將知識點蘊含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性。通過摸一摸、找一找、描一描、擺一擺,讓學生樂學、愿學、玩中學,不知不覺地掌握平面圖形的特征以及和立體圖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和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節(jié)課通過大量的活動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從具體到抽象,從整體到局部,從實物到模型,學生在課堂上經歷了“直觀--抽象--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教學反思《《認識圖形》教學反思》。上課伊始,首先調動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今天老師帶來了上學期的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一下子喚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接著“你能想辦法幫老師把立體圖形上這個平平的面請下來嗎?”一下子把關注點由“體”集中到“面”上。當學生拿著一個立體圖形,通過在紙上描,一個個平面圖形想小精靈一樣從自己手中“跳”出來時,他們覺得自己像是小發(fā)明家,為自己的杰作歡呼!懊妗庇伞绑w”得——這個結論不言而喻。
接下來的“擺一擺”讓學生把剛認識的圖形重新從大腦中調出來,再次直觀呈現(xiàn),強化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記憶。“為什么沒有人擺出圓形?”這樣的追問把活動引向深入,喚起了學生再一次對這四種平面圖形感悟和深入認識的機會。整節(jié)課,“思考”貫穿于有趣的活動中,以“玩”促思,以“做”促思,符合兒童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
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不好把握。如果太過于牽強的控制學生的自主交流時間,那么交流學習的有效性就受到了質疑,如果放任自流,
那么有可能一節(jié)課的學習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2.對一些小組合作交流意識差,不善于表達、不善于傾聽的同學的關注與引導還不夠。
改進措施:
1.課堂教學時注意把握孩子最佳的學習時機,在孩子注意力充沛的時候,讓孩子進行有效地新知學習。
2.給孩子留足夠的時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學習,讓孩子在交流中進行自主探究,自主領悟,教師做好引導者的角色。
3.在孩子的自主交流中,教師適時的引導孩子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傾聽學習,多關注一些不善交流,不善于傾聽學習的同學。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19
本節(jié)課是學習了平面圖形的起始課,是圖形與幾何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平面圖形,乃至運用圖形描述問題、借圖形圖形直觀進行思考的重要基礎。由于平面圖形比較抽象,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動手操作中引入平面圖形,體會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這節(jié)課設計的思路是:
1. 先讓孩子們在觀察、操作中體會“面在體上”,并且通過“描”“印”等方法,得到對應的平面圖形;
2.再通過觀察比較總結出不同平面圖形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
3.在認識這些圖形后,通過觀察思考,體會這些圖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進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本節(jié)課重在學生,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在授課過程中為了讓孩子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方法自主發(fā)現(xiàn)、獲取新知,在操作后設計了連麥分享環(huán)節(jié)。但是直播過程中,因為網絡等原因,連麥失敗多次,不僅沒有完成分享的環(huán)節(jié)還浪費了很多時間,考慮到學生的年按特點和情感因素,甚至可能還會因為連麥問題,讓學生喪失聽課耐心,分散注意力。所以,盡管在預設中考慮到時間因素,每個環(huán)節(jié)安排的都十分緊湊,仍因為網絡原因出現(xiàn)了超時現(xiàn)象,課堂效果沒有達到預期。在以后的直播過程中,我會更加注意和把握這些細節(jié)。
關于線上授課,我還有一些思考和疑惑,想跟大家討論一下。對于不太會使用互動面板的一年級學生而言,我們在進行這類對操作和自主發(fā)現(xiàn)要求較高的課程中,到底該不該通過連麥互動,來搭建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盡量讓學生自主生成新知。
設想:如果連麥成功,則我們可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一定程度上還可以使學生之間的想法互通,實時把握學生學情,掌握學生從觀察到操作到思考到總結的過程;如果連麥失敗,不僅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甚至還有可能讓許多學生喪失聽課耐心,分散注意力,事倍功半;但如果預設中舍棄一部分這樣的連麥環(huán)節(jié)(因為30min的課堂時間,往往連麥2個人差不多,再多1個就很困難)則很難達成相應的目標。這是我的一個疑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問題呢?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20
《軸對稱圖形》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的教學內容。在這階段教學中,讓學生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會判斷軸對稱圖形并畫出對稱軸,能用剪刀剪出簡單的對稱軸。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我認真閱讀了教師用書,認真撰寫教案,并精心設計教學課件。
課后,總覺得這節(jié)課教學效果不理想,感覺學生學得很累。認真分析一番,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上不合理。課前,我認為這個內容不是本冊的重點,決定用1課時授完。課后,才發(fā)現(xiàn)這樣安排,時間太倉促,學生對新內容的消化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囫圇吞棗,這也學一點,那學一點,動手操作、練習、思考的時間大大縮水,最終未能掌握好新內容。
2.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把握不到位。由于在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上不合理,導致學生的思考、練習的時間不夠,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沒能深入地思考、理解,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困難,重難點不夠突出。
3.教學缺乏引導策略。特別是畫對稱圖形,讓學生畫,畫完后教師演示,這樣匆匆而過,學生沒有真正體會找對應點在畫軸對稱圖形的.作用。這里我沒有引導學生深刻掌握,導致學生對對稱軸的認識仍很膚淺,不能很好的正確地畫出對稱軸。我認為教學策略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原因,學生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只能是在原地踏步。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這一節(jié)課重點不突出,難點沒有突破,教學主線不鮮明,效率低。知道了自己教學上還存在的不足,我將繼續(xù)對數(shù)學教學進行研究實踐,希望在今后的課堂上能上出越來越精彩的數(shù)學課。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21
《認識立體圖形》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認識四種立體圖形(包括實物和模型),了解他們的名稱和特征,能正確區(qū)分和辨別四種物體,為接下來平面圖形的認識和學習做好鋪墊。一開始,我借鑒教參和優(yōu)秀教案,設計的是一堂更加開放、活潑、更符合新課標精神的課,利用分一分、摸一摸、推一推、搭一搭等自主、活潑的游戲,讓學生大動手操作、大膽嘗試、自主探索。但是考慮到這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上公開課,以及他們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紀律特點和我本身的教學能力、教育機智等因素,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可能過于開放,或許會出現(xiàn)難以掌控的情形,最終難以落實知識點、滲透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我刪除了部分過于活潑、自主的活動,增加了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有路可走,有序可循,一步一步,循序漸進,以更好的落實知識,滲透學習態(tài)度。通過實際教學,反思自己的這堂課,我覺得以下幾點還是比較成功的:
1、教學的層次比較清晰。嘗試分類——探究形成——聯(lián)想應用。使學生對某幾種物體的認識能由具體物品緩緩前進,逐步抽象為數(shù)學上的幾何圖形,并應用圖形特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從生活數(shù)學出發(fā)。新課標中指出,我們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環(huán)境,改變生活現(xiàn)狀。本著這個精神,我盡量安排知識從生活出發(f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識是有用的,提高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3、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探究的空間,指導了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由淺入深、由粗到細,螺旋上升逐步探究圖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動基本做到了有效。
4、觀察、操作、討論、交流多種教學活動結合。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間觀念。尤其在學生說物體特征和尋找生活中這些形狀的物體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發(fā)言,氣氛十分活躍,全班小朋友都投入到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來,達到了教學目標所要的結果,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但是,整節(jié)課還是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正如教學設計所預測的,這節(jié)課自主性操作明顯不夠(由于擔心課堂紀律),在個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總因苛求課堂的井然有序而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忽略了其實學生在磕磕絆絆地發(fā)現(xiàn)過程中可以對知識加深理解。
另外,在教學中,我深刻意識到,我的評價手段不夠豐富,評價語言不夠生動、靈活、具有啟發(fā)性。
在評價手段方面,我側重于師評生,生生互評雖然也有,但機會給的很少。這個本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沒有很好的把握跟滲透,以至于出現(xiàn)教師過分引導的局面。雖然一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較高的評價能力,只要有心尋找應該還是能發(fā)現(xiàn)這樣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的,這樣的評價也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激情。
“課堂紀律管理”和“教學評價的豐富”是我目前存在的兩大問題,但同時,也將是我接下來新的目標,我會進一步努力,爭取獲得更大的收獲!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22
特殊時期采用了特殊的授課形式,當然就要求老師要有不同于常規(guī)教學的教學方式,這樣才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本周學習內容是有圖形的認識(二)的知識,雖然直播課堂的老師們課講的非常棒,但是針對學習的內容如果只是多讓學生看一下視頻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課前和課后我又布置了一些學生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以便學生更好的來理解學習內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簡單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認識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包括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教材的編排體現(xiàn)了“從體到面”的設計思路。首先通過觀察一些常見幾何體上的面,以及利用幾何體上的面畫平面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然后通過圍、畫、折拼等操作活動,加深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識。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經歷由幾何體到幾何體上的面,再到平面圖形的抽象過程,這樣的過程不僅由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而且對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充分感知到“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的特征,體現(xiàn)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新課程理念。平面圖形的拼組是在學生認識了平面圖形中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之后,通過動手拼一拼,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及圖形之間的一些關系。
利用學生認識的.規(guī)律,讓學生在“拼一拼”中感知;在“剪一剪”中明斷;在“比一比”中驗證;在“做一做”中體驗。通過“想一想”“猜一猜”“拼一拼”,充分發(fā)揮了手、眼、口、腦等多重器官的合理作用,使學生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拼圖能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經過這幾周的學習,學生和家長們慢慢適應了這種學習方式。每天早上老師們都在微信群里提醒學生按時上課,然后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直播課程。
聽完后,老師把自己備課的情況和網絡直播的內容做對比,需要補充的地方,及時通過釘釘直播和同學們交流,及時彌補了不足。
雖然是看直播,我照樣能做到提前備課,以便于及時調整,課后布置后精煉又有針對性的作業(yè)。對于不能及時聽課的孩子,老師們及時和家長取得練習,及時溝通,盡量做到不讓每一個孩子掉隊!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23
《認識圖形(二)》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直觀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立體圖形的物體在生活中比較容易找到,學生學起來也相對比較容易。而平面圖形認識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為了幫助學生把抽象問題具體化,我預設:在課前讓學生準備了所需的立體圖形,用于在課堂上畫、印、剪,這樣做效果會更好些,把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聯(lián)系起來,這樣會更容易理解。
我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一下總結,有以下幾點:
1、對于低年級孩子,融入動畫和音樂,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直觀的立體圖形,找到平面圖形,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輕松地進入了新課,既復習了上學期的立體圖形,又引入了新知---平面圖形。
2、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發(fā)展了思維。在探索階段(體到面的認識)我設計了畫、印、剪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shù)學。
3、在鞏固練習階段,我設計了“猜一猜”“圈一圈”和“涂色”。通過設計富有童趣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思考,加深對平面圖形的理解。
四、在欣賞圖片拼組時,可以預設到孩子們會很興奮,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感受到數(shù)學美。在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平面圖形,制作一幅美麗的剪拼畫,有趣圖形讓學生們感受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不僅很有用,而且數(shù)學還很美。
本節(jié)課,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直觀的圖形,讓學生多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數(shù)學,在活動中交流、建構數(shù)學,在活動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
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數(shù)學教學中,一定要從孩子們出發(fā),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開拓。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獲得各種能力。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24
《認識圖形》是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6頁的內容。本課在設計和教學中,緊緊圍繞“三維目標”和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及主動探索的學習方式進行組織教學,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同時具有較濃的“數(shù)學氛圍”。
1、讓孩子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了愉悅的情感體驗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孩子們面對可愛的物體小精靈、有趣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棱角學具時所流露出的是滿心的愉悅,對數(shù)學充滿了興趣。
2、在活動中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發(fā)展了思維
、偻ㄟ^老師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在幾個活動中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了解了這幾個平面圖形的特點,能夠正確辨認。
、谠谖姨岢隽恕澳隳芟朕k法將這些平平的面表示出來讓大家看一看嗎?”的問題后,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分別想到了用“看一看”、“摸一摸”的辦法。這些可貴的思維亮點充分表明了他們進行數(shù)學思考的成果。
在學生或自己、或合作在其他物體的面上尋找其他的平面圖形時,他們用剛才找到的那幾種辦法很快就找到了,極易地體會到了“面從體出”。而且,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孩子體會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感受數(shù)學美
在學習了新知之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平面圖形,利用平面圖形組成漂亮的圖畫時,孩子們明顯很興奮,他們都感受到了數(shù)學在生活中不僅很有用而且數(shù)學還很美!
4、加強對學生
學習方法
的指導,放手讓他們自己學習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雖然我也有重視放手讓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但是因為孩子年齡和知識結構的特點,在尋找物體上的面時孩子們想到的方法不夠全面、精確,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加強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他們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透過學生的這些反應,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改下的數(shù)學教學一定要從孩子們出發(fā),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獲得各種能力。
5、突出了數(shù)學基本模型的'建構。
教學中,教師始終圍繞“平面圖形”的特點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揭示平面形象的本質—在物體上感受“平平的面”。
6、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教者利用激勵性和富有變化的語言,不斷調節(jié)課堂氛圍,增強學習信心,給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7、尊重教學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處理教材內容。
教材的最后一項練習是讓學生用紙剪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等各種圖形,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我放手讓學生回家動手先剪后拼,再到班上交流,第二天當學生拿出親手做的作品時,看到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時,心中非常高興,有的是按照書中的圖案拼得、有的是自己動腦筋想的,于是我把學生的作品一一放到展示臺上讓學生看,再評出最好的圖畫,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很開心。
認識圖形一教學反思二:
1、“玩中學,樂中悟”是這節(jié)課一個突出的特點。本節(jié)課是通過學生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來完成的。在活動中讓學生親自感知、親身體驗。在感知和體驗中進行思考和探索,通過思考和探索來發(fā)現(xiàn)新知。這樣做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嘗到了由于自主學習而獲得新知的喜悅。我注重從感知入手,安排了較長時間的動手操作活動,通過“想一想,分一分;摸一摸、猜一猜;印一印、畫一畫”和討論、交流、認識平面圖形等活動,使學生們體會到“面在體上”,獲得對圖形的最直接的體驗。課堂上學生用鉛筆沿立體圖形的一個面的邊畫下來、用立體圖形的一個面蘸上印泥印在紙上,在實踐中獲得了平面圖形。這些活動把操作與思考、探究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操作中進行思考,把操作作為探索知識的手段,不僅教給了學生知識和學習方法,還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結合學生展示。整個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2、通過“你們這么聰明他們很不服氣,現(xiàn)在他們藏到我們身邊了,快去找找!”創(chuàng)設出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shù)學很有用,數(shù)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增進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在學生充分表達的基礎上,我出示了各種交通標志牌,這樣的師生互動,不僅體現(xiàn)了師生在課堂上的平等地位,還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圖形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又讓學生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規(guī)則,發(fā)揮了數(shù)學的社會功能,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了人文教育。
3、本節(jié)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緊扣,課堂密度較大,新在回想當時課堂上需要很好的掌控各項活動的時間,才能使整節(jié)課顯得更為流暢。
認識圖形一教學反思三:
本節(jié)課是小學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幾何圖形,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他們采用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并以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一段時間里,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shù)學模型圖,如長方體、圓柱、球的線描立體結構圖弄。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相關生活物品以作學具。教學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種圖形,讓孩子們一一識別,然后讓孩子們倒出自己的學具,試著把自己認為是同一類形狀的物品分在一起,接著出示牙膏盒,讓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狀特征,如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樣的,這樣引導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認識,像牙膏盒這種有6個面組成的,對著的兩個面的大小一樣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然后我再出一個與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樣的紙盒,讓孩子觀察說說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接著在孩子們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在黑板上貼出抽象的長方體模型圖片,將孩子對長方體的認識,從具象的感知的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認識,并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孩子認識正方體、圓柱、球,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中找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一不同點;發(fā)現(xiàn)圓柱和球的共同點和區(qū)別點,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整節(jié)課我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操作、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在玩中進一步鞏固各種物體的特點。
認識圖形一教學反思四:
本單元是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認識,這堂課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識別這些圖形,但不要求學生準確的表述這些幾何題的特征!皵(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基于學生在學習以前,對這些立體圖形已經有了一些認識,所以在教學時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從現(xiàn)實生活中引出數(shù)學內容,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增加對圖形的認識。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動手分類、小組合作、概括
總結
出四種立體名稱,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動手操作、游戲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25
"平面圖形的認識"作為小學階段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第二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怎樣使學生既對幾種圖形的特征有一定的認識,還能初步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一些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確實具有一定的難度。這節(jié)課教師能認真領會課標中的新理念,抓住教材實質,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各教學環(huán)節(jié),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問題的提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本節(jié)課教師創(chuàng)設了"玩七巧板"的情境,非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七巧板"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最熟悉的一種玩具,幾乎家家都有。"七巧板"是他們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2.能從學生認知經驗出發(fā),靈活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對四種圖形的認識,教師改變了教材原來的編排順序.這樣安排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體現(xiàn)了教師能認真鉆研教材,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靈活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3.重視學生的體驗,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1)能讓學生在"玩"中體驗。
。2)能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
。3)能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
總之,"平體圖形的認識"一課,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活動的體驗性方面,都能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努力體現(xiàn)新課標所倡導的基本理念。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 篇26
“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這幾個平面圖形,并通過搭、折、剪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空間觀念。
學生初步接觸圖形,有著太多的好奇,基礎知識掌握的還是很快的,但是小部分同學對圖形的邊數(shù),比較難以理解和變通,怎樣邊就多一條了,怎樣就少一條了。其實由長方形變成指定要求的多邊形,也有小部分學生是比較困難的,我認為是學生缺少生活中的.經驗與情感。
我覺得孩子學習圖形,可以適當?shù)姆诺缴钪腥ゲ倬殻粊硎浅浞掷蒙钪械乃夭,加強認識;二來也是減少純數(shù)學的枯燥無味,給學習增加一些樂趣。所以認識四邊形時我讓學生觀察新房子鋪的地磚,有表面是長方形的地磚,有表面是正方形的地磚,通過地磚碎了一個角或碎了二個角來學習五邊形和六邊形。二年級的學生純粹憑想象學習幾何圖形,會覺得學習有點吃力。但是通過這些生活中的場景的幫助,學生就能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點了,也可證明這樣一句話:“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在讓學生了解邊數(shù)和多邊形之間的關系時,能引導學生通過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弄清幾條邊就是幾邊形(四條邊是四邊形,五條邊是五邊形,六條邊是六邊形)。再反過來問一下:五邊形有幾條邊?六邊形呢?這樣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良好的思維品質,使思維有序,使思維更有效,更科學。接下來的練習也按照這樣的思路來進行,例如,想想做做的第一題,就讓學生弄清什么是四邊形,怎樣去判斷它是否是四邊形。讓學生去說明,它是與不是的理由,以加深對多邊形知識的理解。
課的末尾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看到的多邊形,表面是四邊形的學生說得很好,但五邊形、六邊形學生一時說不出來,所以我展示收集到的一些生活中的多邊形。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學習并不局限于課堂,它應該由課堂走向課外,由書本走向生活。這樣安排,密切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課后我讓學生去找一找生活中的多邊形,如果有困難,就讓家長一起去搜集,并做好記錄。這樣就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了學習活動中來,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優(yōu)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4-22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4-12
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圖形》的課后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2篇)02-24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04-11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11-08
《認識圖形》反思03-14
一年級數(shù)學上《認識圖形》教學反思(精選14篇)11-29
《軸對稱圖形》數(shù)學教學反思04-02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通用33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