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亚洲二区亚洲三区,国产成人高清在线,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牛牛,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日韩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高中生物教案

時間:2023-02-09 08:36:49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教案【熱】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教案【熱】

高中生物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小節(jié)主要講述了DNA分子的結構,關于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向學生展示DNA分子的結構模型。而且教材在概述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特點后,安排了一個“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實驗,以加深學生對這一結構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DNA分子基本組成單位的化學組成

  2.概述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和對DNA分子直觀結構模型的觀察來提高觀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以問題為導向激發(fā)獨立思考,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DNA的結構學習,探索生物界豐富多彩的.奧秘,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

  1.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2.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教學難點:

  1.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

  難點突破方案:

  1.用直觀模型進行教學。

  2.用多媒體課件顯示DNA分子結構組成的動態(tài)過程

  3.總結典型堿基計算規(guī)律,配合習題加深學生的理解。

  教具準備:

  1.DNA分子的直觀結構模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前面我們通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學習,知道DNA分子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能使親代的性狀在子代表現出來。

  那么DNA分子為什么能起遺傳作用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對DNA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那么我們今天就首先來學習DNA分子的結構。

  dna分子的結構教案教學目標達成過程:

  一、DNA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

  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首先來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習過的DNA的相關內容。

  1.名稱:DNA又叫脫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具有雙鏈結構。

  2.組成元素:C、H、O、N、P

  3.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如下圖)

  組成脫氧核苷酸的含N堿基:A、T、G、C,堿基不同則脫氧核苷酸的種類不同

  二、DNA分子的結構(該部分主要通過課件引導學生回答!)

  教師講述:

  在我們以往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已經知道了DNA是由脫氧核苷酸構成,那么這些脫氧核苷酸具體是怎樣組成DNA的呢?組成的DNA又具有怎樣的結構呢?

  介紹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簡介沃森和克里克的發(fā)現過程,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不斷探求新知識和合作的精神)。這為合理地解釋遺傳物質的各種功能奠定了基礎。

  1.DNA分子的結構

  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

  結構:雙螺旋結構

  2.脫氧核苷酸組成DNA分子的過程

  具體過程用PPT展示

  3.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特點

  (1).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

  (3).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堿基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堿基A與T、G與C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叫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三DNA分子的結構特性

  1.多樣性:由于堿基排列順序不同,所以DNA分子有多樣性,由n對堿基組成的DNA分子中,DNA分子的種類為4n.

  2.特異性: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堿基順序

  3.穩(wěn)定性: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后用氫鍵連接兩條鏈,所以具有穩(wěn)定性。

  教學總結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行總結、概況!

  課下作業(yè)

  完成學案上相應習題!

高中生物教案2

  一、教學目標:說出水在生物體內存在的形態(tài)和功能,說出無機鹽在生物體內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體內分布的情況

  二、教學重難點:水、無機鹽在生物體中的分布、功能是本節(jié)重點;學生理解結合水是難點。

  三、教學用具:ppt幻燈片、蒸餾水、佳得樂、綠茶各一瓶

  四、課前準備

  五、教學過程

  六、教學內容:

 。ㄒ唬┘毎械乃

 。ǘ┘毎械臒o機鹽

  (三)練習

 。ㄋ模┙處熁顒又苯右:

  設問:非洲的角馬、大象不遠千里進行遷徙、沙漠中的植物地下的根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幾倍,這些生物都在苦苦地尋覓什么呢?

  舉例說明水對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誕生、沙漠植物的特殊形態(tài)、人胚胎發(fā)育的環(huán)境、人最長缺水時間和缺食時間比較。水在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時期的含量變化:細胞中水分的含量最大(在解題時,注意看清楚問的是干重還是獻重)。水分的減少對生物的影響(植物的枯萎、人的衰老)。

  結合水和自由水:請學生說說認為人體什么結構中有水?指出生物體內的水除了能流動的水的形態(tài)以外,還有一種方式是水分和一些物質結合在一起。(可以舉無水硫酸銅和五水硫酸銅的關系為例子幫助學生理解)結合水的`概念、含量、自由水的的概念。

  自由水的作用:

  1、良好的溶劑(味覺的產生)。

  2、參與許多生物化學反應(種子遇水才能發(fā)芽、光合作用)。

  3、為細胞營造液體內環(huán)境。

  4、物質的運輸(血液)。無機鹽的種類;著重講無機鹽的作用:

  5、生物體的組成部分(血紅蛋白的鐵離子);

  6、參與生命活動(鈣離子對人體的作用)

  p36旁欄部分:

  1、不同種類細胞中的化合物有區(qū)別,例如淀粉與糖原;

  2、含量有差別:如肌肉細胞中蛋白質教多,而脂肪細胞中脂肪較多。

  學生活動簡單回答老師的問題。根據p35圖,分析人不同生長時期體內含水量的變化。(廣告詞: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列舉人體中有水分的結構或者物質。討論并完成相應的練習

高中生物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運用結構與功能觀,認識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2.運用辯證思維,正確看待糖類的功能。

  3.能夠根據糖類的種類和功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4.能為合理膳食,提出建議。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難點:糖類的功能。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教師提問:不吃早飯,容易得低血糖,怎么緩解低血糖呢?

  (口服或注射葡萄糖。)

  追問激疑:葡萄糖是糖類的一種,糖類究竟具有哪些種類和功能呢?

  導入課題——《細胞中的糖類》。

  (二)新課教學

  1.糖類的元素組成

  教師提問:糖類經常被稱為“碳水化合物”,大家能說一下糖類的元素組成是什么嗎?

  (C、H、O)

  2.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教師提問:生活中能接觸到的糖類有哪些?

  (葡萄糖、蔗糖、淀粉。)

  教師講解:這些糖類有的是單糖、有的.是二糖、有的是多糖。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單糖的相關知識。教師提問:什么是單糖?常見的單糖有哪些?

  (不能水解的糖類就是單糖。常見的單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脫氧核糖等。)

  教師追問:葡萄糖的化學式如何書寫?為什么常被形容為“生命的燃料”?

  (C6H12O6;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

  教師提問:由兩分子單糖脫水縮合而成的糖叫二糖,而二糖必須水解成單糖才能被細胞吸收,生活中常見的二糖有哪些?化學式如何書寫?

  (大多數水果和蔬菜含有蔗糖;發(fā)芽的小麥等谷粒中含有麥芽糖;C12H22O11)

  教師補充:人和動物乳汁中有含量豐富的乳糖,也屬于二糖。

  教師提問:生物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構成多糖的基本單位都是葡萄糖分子。多糖的化學式如何書寫?有哪些種類?

  ((C6H10O5)n;淀粉、糖原、纖維素等。)

  組織學生以前后四人為一小組討論常見的多糖在生物體中的分布位置及作用。

  (淀粉是植物體內的儲能物質,玉米、小麥、水稻的種子中含有豐富的淀粉,還大量存在于馬鈴薯等植物變態(tài)的莖或根以及一些植物的果實中;糖原是人和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主要分布在人和動物的肝臟和肌肉中,人和動物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時,糖原便分解產生葡萄糖及時補充;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還可組成植物莖稈和枝葉中的纖維。)

  (三)鞏固提高

  組織學生思考哪些單糖、二糖和多糖是植物或動物特有的。

  (動物特有:半乳糖、乳糖、糖原;植物特有:果糖、蔗糖、淀粉、纖維素。)

  (四)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

  (五)布置作業(yè)

  課下思考二糖水解后的單糖種類是否一致。

  四、板書設計

高中生物教案4

  1.基本單位

  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每分子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脫氧核糖通過脫水縮合而成。由于構成DNA的含氮堿基有四種:腺嘌呤(A)、鳥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因而脫氧核苷酸也有四種,它們分別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和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2.分子結構

  DNA分子的立體結構為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具體為:由兩條DNA反向平行的DNA鏈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A與T通過兩個氫鍵相連、C與G通過三個氫鍵相連),堿基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應注意以下幾點:

 、臘NA鏈:由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的3號碳原子與另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的5號碳原子端的磷酸基團之間通過脫水縮合形成磷酸二脂鍵,由磷酸二脂鍵將脫氧核苷酸連接成鏈。

 、5'端和3'端:由于DNA鏈中的游離磷酸基團連接在5號碳原子上,稱5'端;另一端的的3號碳原子端稱為3'端。

 、欠聪蚱叫校褐笜嫵蒁NA分子的兩條鏈中,總是一條鏈的5'端與另一條鏈的3'端相對,即一條鏈是3'~5',另一條為5'~~3'。

 、葔A基配對原則:兩條鏈之間的堿基配對時,A與T配對、C與G配對。雙鏈DNA分子中,A=T,C=G(指數目),A%=T%,C%=G%,可據此得出:

 、貯+G=T+C:即嘌呤堿基數與嘧啶堿基數相等;

 、贏+C(G)=T+G(C):即任意兩不互補堿基的數目相等;

 、跘%+C%=T%+G%=A%+G%=T%+C%=50%:即任意兩不互補堿基含量之和相等,占堿基總數的50%;

  ④(A1+T1)/(C1+G1)=(A2+T2)/(C2+G2)=(A+T)/(C+G)=A/C=T/G:即雙鏈DNA及其任一條鏈的(A+T)/(C+G)為一定值;

 、(A1+C1)/(T1+G1)=(T2+G2)/(A2+C2)=1/[(A2+C2)/(T2+G2)]:DNA分子兩條鏈中的(A+C)/(T+G)互為倒數;雙鏈DNA分子的(A+C)/(T+G)=1。

  根據以上推論,結合已知條件可方便的計算DNA分子中某種堿基的數量和含量。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結構練習

  1.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堿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堿基,磷酸

  D.脫氧核糖,含氮堿基,磷酸

  2.某生物細胞的DNA分子中,堿基A的數量占38%,則C和G之和占全部堿基的( )

  A.76%B.62%C.24%D.12%

  3.將標記的DNA分子放在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經過3次復制,在所形成的子代DNA中,含的DNA占總數是( )

  A.1/16B.l/8C.1/4D.1/2

  4.DNA分子的雙鏈在復制時解旋,這時下述哪一對堿基從氫鍵連接處分開( )

  A.G與CB.A與CC.G與AD.G與T

  5.若DNA分子中一條鏈的堿基A:C:T:G=l:2:3:4,則另一條鏈上A:C:T:G的值為( )

  A.l:2:3:4B.3:4:l:2

  C.4:3:2:1D.1:3:2:4

  6.DNA復制的基本條件是( )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模板,溫度,能量和酶

  C.模板,原料,溫度和酶D.模板,原料,溫度和能量

  7.DNA分子復制能準確無誤地進行原因是( )

  A.堿基之間由氫鍵相連

  B.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

  C.DNA的半保留復制

  D.DNA的邊解旋邊復制特點

  8.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A+G)/(T+C)=0.5,則另一條鏈和整個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別等于( )

  A.2和1B0.5和0.5C.0.5和1D.1和1

高中生物教案5

  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

  1.能量流動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

  2.物質循環(huán)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循環(huán)圈內周而復始、往復循環(huán)的,參與循環(huán)的物質數量恒定,而且可以________。

  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及其調節(jié)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是由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________功能。在自然條件下,生態(tài)系統(tǒng)總是朝著物種________化、結構________化和功能________化方向發(fā)展。

  2.當生態(tài)系統(tǒng)某一成分變化時,會通過________調節(jié),保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分為兩種調節(jié)方式,其中,________調節(jié)將起主要作用。

  三、食物鏈和食物網

  在食物鏈(網)中,食物鏈的起點都是________,稱為________營養(yǎng)級。能量從一個營養(yǎng)級流向另一個營養(yǎng)級總是________的。

  一、1.單方向 不可逆

  2. 反復利用

  二、1.自我調節(jié) 多樣 復雜 完善

  2.反饋 負反饋

  三、綠色植物(生產者) 第一 逐漸減少

  聚焦科技掃描知識

  生態(tài)工程主要原理:物質循環(huán)再生。

  生態(tài)工程是起步較晚的生物工程,但在我國發(fā)展特別迅速,已由最初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節(jié)水和廢水處理與應用的生態(tài)工程,擴展到了許多生態(tài)農業(yè)。生態(tài)工程遵循“整體性原理、協調性原理、循環(huán)再生原理”等。

  一、物質循環(huán)利用的生態(tài)工程

  1.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城市生活垃圾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將生活垃圾中有機部分、人畜糞便等轉化為優(yōu)質生態(tài)復合肥。

  2.“無廢棄物農業(yè)”

  作物秸稈、人畜糞便還田或用來培養(yǎng)蚯蚓等,用蚯蚓糞便再作肥料,既減少或避免了能源的浪費、給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又增加了產值。

  二、節(jié)水和廢水處理與應用的生態(tài)工程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年降雨量少,既要注意開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同時要注意灌溉的技術,傳統(tǒng)的漫灌浪費大量的水資源,點灌和噴灌能夠節(jié)約大量水,因此,這一技術廣泛地應用到農業(yè)灌溉上。

  隨著工業(yè)化生產的`擴大,一些工廠、小區(qū)排出大量的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等,除限制其減量排放外,還實施了回收(造紙廠利用廢液回收鈣粉、木質素等物質)、再生、再循環(huán)的措施,寓污水處理于應用之中。

  三、山區(qū)小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fā)的生態(tài)工程

  小流域是河流各級支流的集水區(qū)域,這些區(qū)域往往是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地方。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三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生態(tài)工程,是當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流域治理和利用的生態(tài)工程。

  在治理過程中,通過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將治坡、治溝、修梯田與發(fā)展草業(yè)、牧業(yè)、林業(yè)結合起來。

  四、清潔及可再生能源系統(tǒng)組合利用的生態(tài)工程

  沼氣發(fā)酵用農作物秸稈、生活垃圾作原料,通過產生沼氣作清潔可再生能源,達到了物質利用的良性循環(huán),緩解了農村“三料”缺乏的問題,同時又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提高了土地產出水平。

  太陽能、風能的開發(fā)利用,又能夠為全社會提供能效高、對環(huán)境影響小、可持續(xù)的能源服務。

  目前,我國生態(tài)工程應用不斷擴展:

  1.生態(tài)小區(qū)和生態(tài)城鎮(zhèn):利用本地資源,建設能耗低、廢棄物就地資源化的方便、舒適、和諧、經濟的小區(qū)域。

  2.生態(tài)恢復工程:在荒山、荒坡、灘涂、濕地及礦山廢棄地,發(fā)展草業(yè)、牧業(yè)或林業(yè)的工程。

  3.生態(tài)旅游:不消耗、不破壞當地自然旅游資源,設施生態(tài)化的生態(tài)旅游。

  4.綠色化學工程:生產可自然降解、對環(huán)境無害且可循環(huán)利用的包裝、洗滌劑,化妝品等。

  綱舉目張理清結構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較多,在進行生態(tài)建設時,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

  突破難點化解疑點

  1.國家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興建三北防護林工程?不同地區(qū)在造林設計上應當注意什么問題?

  探究發(fā)現:三北防護林跨越中國1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意義: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質量關系到這一地區(qū)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問題,對維護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這一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關系到下游地區(qū)人民的生產、生活和經濟發(fā)展,如黃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容易導致下游地區(qū)的洪水泛濫,而危害巨大的沙塵暴的發(fā)生也與這一地區(qū)的土地沙漠化關系密切;同時這里自然礦產資源豐富,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首先應考慮樹種的生態(tài)適應性問題,種植適宜品種,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其次要考慮樹種的多樣性,保證防護林體系的穩(wěn)定性;不同地區(qū)應根據當地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條件惡劣的地區(qū)應該結合自然恢復力,而農區(qū)的防護林中農田防護林網可能占較大比重。

  我的發(fā)現

  2.汽車尾氣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汽車噪聲又是城市噪聲污染的主要來源。你認為應當采取什么措施來減少由汽車造成的污染?

  探究發(fā)現:減少污染的措施:制定法律法規(guī),禁止市區(qū)內鳴笛,禁止使用含鉛汽油,鼓勵使用電力、天然氣等無污染能源的新型汽車,以及對其研究和應用等。

  我的發(fā)現

  3.為什么要針對不同的地形(如山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探究發(fā)現:山頂土壤條件、氣候條件惡劣,不易蓄水,交通不便,改造成本高,適宜封山,依靠自然恢復力來恢復植被;山腰、荒地等土壤,雖然水分條件較好,但是仍不適宜種植農作物,對于這樣的地方可以自然恢復,也可以人為種植適宜的林木、草或果樹等,加快植被恢復速度,這樣既能降低土壤侵蝕,又能創(chuàng)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對溝底而言,應建設堤壩系統(tǒng),它可以蓄水和淤積土地,還能夠減少山體的崩塌和滑坡,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坡地和山腳農田來說,土壤、水分條件良好,交通也較方便,土地生產力高,適宜種植農作物來解決人們的糧食和收入等問題,但是在坡地上要以水平梯田種植,以減少水土流失。根據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考慮到生態(tài)效益,又要考慮到人們的生活和收入問題。

高中生物教案6

  教學目標:1.理解葉綠體內光能轉換成電能的過程。

  2.理解葉綠體內電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的過程。

  教學重點:光能如何轉換成穩(wěn)定的化學能

  教學難點: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的轉換過程

  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從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危機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嚴重影響以及我國耕地減少與人口數量大引發(fā)的糧食需求的突出矛盾;從提高糧食產量的緊迫性和巨大潛力,引出進一步對光合作用中能量轉換和物質變化進行深入研究的必要,從而導入本節(jié)的研究內容——光合作用。

  二、學生觀察,教師引導發(fā)現問題

  1、 光能轉換成電能

  觀察探索 通過復習高二所學的光合作用有關知識引入高三學習的重點------對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進行深入研究。

  圍繞光能轉換成電能,復習回憶葉綠體的結構,與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換有關的色素,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1)A、B表示色素,請問它們分別代表什么色素?以及各自有何作用?

 。2)特殊狀態(tài)的葉綠素a在光的照射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特殊狀態(tài)的葉綠素a是怎么失去電子的?

 。4)失去電子的葉綠素a是什么性質?怎樣才能恢復穩(wěn)態(tài)?

  (5)失去電子的葉綠體a從哪里奪取電子?

  (6)試寫出水光解的反應式?

 。7)脫離葉綠素a的電子去哪里了?

  (8)最初的電子供體和最終電子受體分別是什么?

 。9)能量轉換的.場所是什么?

  思維發(fā)散與開拓 綠色植物這種獨有的現象在哪些領域有廣闊應用和研究前景?

  同時提出水的光解中電子的傳遞和氫離子的去路的問題,以此進入第二個研究主題,即電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

  2、 電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

  在葉綠體的囊狀結構的薄膜上發(fā)生的能量轉換的兩個步驟,由光能轉換成電能,由電能進一步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是連續(xù)不可分割的過程,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與電子傳遞是偶聯的。觀察多媒體,引導學生分析。

 。1)2H2O→O2+4H++4e- ,水的光解產生的電子和氫離子最終傳遞給什么物質,并生成了什么物質?嘗試寫出物質變化的反應式。

 。2)在電子傳遞過程中還形成了什么物質?寫出其反應式。

 。3)電能轉換成的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什么物質中?

  (4)活躍的化學能意味著什么?

  (5)NADPH除了攜帶一定能量的物質外,還具有什么性質?

  (6)NADPH用來還原什么?

  3、 活躍的化學能轉換成穩(wěn)定的化學能

  在暗反應階段活躍的化學能轉換成穩(wěn)定的化學能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高二階段已經學到的知識,教師需要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思考回憶以下問題:

  (1)ATP和NADPH參與暗反應階段的什么過程的反應?

 。2)在此過程中能量形式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以及場所在哪里?

  歸納總結 在分別學習探索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的三個步驟后,依據教材中圖2-2,要求學生完整敘述在光合作用中能量轉換的全過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前后知識比較,發(fā)現光合作用中能量轉換和物質變化的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同時進行的關系,以運動變化和聯系的觀點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實質即能量轉換和物質變化過程,從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并形成能力。

  知識遷移深化

  甲、乙兩個密閉的玻璃鐘罩內,分別喂養(yǎng)同樣小鼠各一只,和長勢良好的同樣綠色植物各一盆。與甲罩不同的是,乙罩內多了一杯氫氧化鈣溶液。兩玻璃罩同在陽光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甲、乙兩個鐘罩內的小鼠和植物各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教師需要特別指導分析乙罩內的小鼠死亡的原因和光合作用中的暗反應的聯系,深入體會和總結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的關系。

  總結:(略)

高中生物教案7

  第一章第1節(jié)人體的穩(wěn)態(tài)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描述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說明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關注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與健康的關系。

  3)能力方面:

  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教學難點

  1.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

  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三、教學方法:

  問答法、舉例法、講解法、探究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學習法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蹖胄抡n]

  師:同學們好!在開始今天新的一章內容學習,首先請大家看幾幅圖片。

 。úシ艌D片,學生觀看)

  師:20xx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連”的戰(zhàn)士在哨位上站崗執(zhí)勤。當日,地處中俄邊境的黑龍江黑河市氣溫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體溫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xx年7月28日下午3時,天氣悶熱難當。重鋼股份公司煉鋼廠煉鋼爐前溫度起碼超過100℃,他的體溫是不是也達到了100攝氏度呢?

  生:不是,應該是37攝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圖片,抗洪搶險戰(zhàn)士可能會面臨高溫,缺干凈水的惡劣生活環(huán)境抗洪搶險戰(zhàn)士生活環(huán)境中蚊蟲多,細菌等微生物也多,戰(zhàn)士們容易患病。。

  師:前面所看到的惡劣環(huán)境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在寒冷或炎熱環(huán)境中人體是如何維持體溫的?如何來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的?這就涉及到本章所學習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首先來學習

  第1節(jié)——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

 。坌抡n講解]

  師: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問題探討。

  課件展示草履蟲和紅細胞的圖片:

  討論1:圖1和圖2各是什么細胞?請說出細胞的名稱。

  討論2:它們分別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兩者的生活環(huán)境有何異同?

  生:圖1中是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圖2中是單細胞動物草履蟲。

  師:還記得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有幾種嗎,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和草履蟲有相似之處嗎?二者又有何不同?

  學生自由討論,老師點學生起來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兩者生活環(huán)境的相似之處是:都是液體環(huán)境。不同之處是血細胞生活在體內的血漿中,并不直接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而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環(huán)

  境中,可直接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血漿的理化性質更為穩(wěn)定,如溫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今天的第一個內容: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

  課件展示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劇照。

  師:紅樓夢中有這么一句話,女人是水做的,其實不管是女人還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液體成分。我們就把它稱為體液。

  體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tǒng)稱為體液。

  細胞內液(存在于細胞內,約占2/3)

  體液

  血漿

  細胞外液(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組織液

  淋巴等

  師:人體內細胞數量很多,存在于細胞內的液體總和大約占2/3,所以細胞內液多。那么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是什么?

  生:細胞外液

  師: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等。下面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

  ①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環(huán)境之間有何關系?

 、趦拳h(huán)境各部分的物質交換關系如何?

  細胞內液

  體液血漿

  細胞外液組織液

  淋巴等

  教師著重講解幾個概念。

  血漿:血液中的液體成分。

  組織液:是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

  淋巴:組織液被毛細淋巴管吸收,成為淋巴液。

  內環(huán)境:體內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即細胞外液。

  教師展示內環(huán)境的圖片同時請同學們思考幾個問題

  1、血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

  提示:血漿。

  2、體內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

  提示:組織液。

  3、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

  4、毛細血管壁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

  提示:血漿和組織液。

  5、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和組織液。

  請同學們自習看書并回答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的異同點。

  相同點:

  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huán)境,基本化學組成相同。

  不同點:

 。1)在人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漿位于血管內,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不同:存在于組織液中的是體內各組織細胞,存在于血漿中的

  是各種血細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細胞等;

 。3)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差異,如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師: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組織液、血漿、淋巴液之間的內在聯系。

  當血漿流經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淋巴循環(huán)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圖來顯示。由此可見,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ń袑W生上來畫,教師批改、點評、補充)

  視頻展示內環(huán)境之間物質交換的示意圖。(多放幾遍,加深印象,讓學生理解組織液、體液、血漿間的內在聯系)

  想一想:在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這三種體液中,O2濃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什么?CO2的濃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什么?

  提示:O2濃度由高到低: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

  CO2濃度由高到低:細胞內液>組織液>血漿

  接下來我們要學習的是細胞外液的成分。

  首先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上的資料。

  討論:1、如何將表中物質按化學性質進行歸類?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漿中還可能含有哪些物質?

  3、在組成血漿的離子中,哪些離子的含量較多?它們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課件展示:

  二、細胞外液的成份(餅圖)

  教師總結:

  水:90%左右

  1、血漿的主要成分無機鹽:1%左右

  蛋白質:7%——9%左右

  其它物質

  2.組織液、淋巴的化學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異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

  3.細胞外液本質上是一種鹽溶液,類似于海水。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師:在必修1中我們曾學過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來吸水或者失水;紅細胞置于清水中滲透吸水會漲破,置于高濃度食鹽水中滲透失水會皺縮,那么在細胞外液中細胞會出現這種情況嗎?首先請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問題。

  1、細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質?

  提示:細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

  2、什么叫溶液滲透壓?

  提示: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

  3、細胞外液滲透壓主要由什么決定?

  提示: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

  4、正常人血漿的PH是多少?

  提示:7.35—7.45

  5、人為什么能保持血漿PH的相對穩(wěn)定?

  提示:與它含有HCO3-、HPO42-等離子有關。

  6、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多少度?

  提示:37℃左右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一個總結。

 。ㄅ詸谒伎碱})

  提示:哺乳動物的生理鹽水是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這樣的溶液所提供的滲透壓與血漿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相同,所以是血漿的等滲溶液。如果輸液時使用的NaCl溶液的質量分數低于或高于0.9%,則會造成組織細胞吸水或失水。

  師:細胞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可以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

  教師展示內環(huán)境之間物質交換的圖片。

  請學生思考:氧氣是如何進入細胞內的?食物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進入細胞的?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排出細胞的?細胞中的尿素是如何排出的?

  分別點學生起來回答。

  教師點評并總結。

  Na+和Cl-等直接來自于食物,不需要經過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物中的糖類和蛋白質。糖類和蛋白質是兩類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消化系統(tǒng)的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質在小腸內經主動運輸進入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中,經血液循環(huán)運輸到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中,再通過物質交換過程進入組織液和淋巴。由此可見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需要以內環(huán)境為媒介。

  師:通過以上討論可以看出,內環(huán)境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過程,需要體內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參與,同時,細胞和內環(huán)境之間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細胞不僅依賴于內環(huán)境,也參與了內環(huán)境的形成和維持。

 。壅n堂總結]

  課件展示:內環(huán)境的概念、組成、理化性質及物質交換。

  請同學們自己在筆記本上試著畫出本節(jié)的概念圖。

  教學反思:

  第2節(ji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說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及其生理意義,簡述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嘗試解釋生物體維持PH穩(wěn)定的機制。

  3)能力方面:

  a.關注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與健康的關系。

  b.養(yǎng)成自我保健的意識和習慣。

  c.運用這方面的知識關愛家人和親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概念

  2)教學難點

  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

  三、教學方法:

  問答法、舉例法、講解法、探究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學習法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同學們在一入學的時候進行了體檢,體檢什么?有沒有驗血?呈現血液檢驗化驗單:a具體哪些指標查哪些項目?b每種成分的參考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為什么?c化驗單哪幾種超出范圍,對人體有什么不利影響?

  歸納總結答案,內環(huán)境可能會出現不穩(wěn)定狀態(tài),當內環(huán)境不穩(wěn)定時,生命活動難以正常的進行,說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具有重要性。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節(ji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性”

  一、內環(huán)境的動態(tài)變化

  隨著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內環(huán)境中的化學成分是如何變化的呢?

  展示:學生的“體溫的日變化規(guī)律”的調查結果。

  請同學根據調查結果討論,回答下面的問題:

 。1).比較班級中同一年齡同一性別同學的體溫數據,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2).家庭不同成員的體溫完全一致嗎?這說明了什么?

 。3).同一個人的體溫在一日內有變化嗎?與當地氣溫的日變化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如何?

  體溫是內環(huán)境理化性質的一個方面,調查結果證明體溫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實可以證明內環(huán)境的pH和滲透壓也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呢?

  簡單說明了內環(huán)境中的pH值和滲透壓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

  根據以上內容,引導學生總結穩(wěn)態(tài)概念。

  教師強調:(1)穩(wěn)態(tài)不是恒定不變,而是相對恒定的一種動態(tài)變化;(2)這種動態(tài)變化保持在定范圍內。一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遭破壞后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請同學列舉幾個穩(wěn)態(tài)失調的病例,說明癥狀和危害。在同學充分列舉的基礎上,教師給予適度的補充和修正。

  什么原因導致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失調呢?

  機體對穩(wěn)態(tài)進行調節(jié)的能力是有限的,當外界環(huán)境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jié)功能出現障礙,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就會遭到破壞。那穩(wěn)態(tài)會不會出現失調的情形呢?

  簡要介紹穩(wěn)態(tài)概念的提出和發(fā)展,并說明穩(wěn)態(tài)概念已成為生命科學的一大基本概念。

高中生物教案8

  【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類型及特點、

  2、簡述主動運輸對細胞生活的意義,舉例說明大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

  3、通過滲透實驗說出細胞吸水或失水情況,指出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方式異同點。

  【重點難提示】

  重點: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難點:滲透實驗

  【學習展示】

  一、小分子或離子進出細胞膜方式 (一)被動運輸

  知識梳理閱讀教材P47后完成并記住下列內容

  1、概念:物質梯度進出細胞,消耗細胞代謝釋放的能量的擴散。

  2、擴散:由于物質而產生的物質現象,即一種物質從區(qū)域向區(qū)域遷移的過程。

  3、類型 :

 。1)簡單擴散(或自由擴散):分子質量相對或的物質,在不需要參與的情況下通過進出細胞的方式,如、、、、等的運輸。

  (2)易化擴散(或協助擴散):需的參與,從區(qū)域到區(qū)域的擴散,如進入紅細胞。

  4、動力:。

  5、滲透:水分子從通過等結構向水分子區(qū)域的。簡單的說就是水分子以方式通過細胞膜等結構稱滲透。

 。1) 動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與 失水

  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吸水膨脹

  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失水皺縮

  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度,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

 。2)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與失水

  (二)主動運輸

  知識梳理閱讀教材P45后完成并記住下列內容

  1、概念:物質梯度進出細胞,既需要膜上的參與,又需要消耗細胞代謝釋放的的運輸方式。[

  2、舉例:植物根細胞對的吸收,、進入動物小腸絨毛上皮細胞。

  3、意義:

 。1)使活細胞主動選擇吸收,及時排出 和對細胞的物質,保證細胞的順利完成。

 。2)體現了細胞膜的,即可以自由通過,細胞選擇吸收的或小也可以通過。如應用于人工腎的`。

  [思考討論]

  1、簡單擴散和易化擴散有什么異同?

  2、畫圖表示主動運輸和簡單擴散、易化擴散有什么異同?

  3、低溫會影響物質的主動運輸嗎?為什么?

  4、將一張洋蔥鱗片葉放在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3種狀態(tài)的細胞,如圖1-3,你認為這3個細胞在未發(fā)生上述情況之前,其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A.A﹥B>CB.A

  C.B>A>C D.B

  ●植物細胞壁是結構,即和其他物質均能通過。

 、佼斖饨缛芤杭毎|的濃度,細胞吸水膨脹,但由于細胞壁的保護和支持作用,因此觀察不到細胞明顯變化現象

  ②當外界溶液細胞質的濃 度,細胞失水皺縮,但由于細胞壁比細胞膜和細胞質收縮性小,因此會觀察到細胞壁和細胞膜之間分離的現象

 、郛斖饨缛芤杭毎|的濃度,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觀察不到細胞明顯變化現象

  二、大分子或顆粒性物質進 出細胞膜方式

  知識梳理閱讀教材P49后完成并記住下列內容

  1、大分子或顆粒性物質主要通過作用進入細胞(簡稱胞吞);需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胞吞作用過程參見課本。實例:白細胞吞噬、變形蟲吞噬等。

  2、大分子或顆粒性物質主要通過作用排出細胞外(簡稱 胞吐);需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胞吐作用過程參見課本。實例:分泌蛋白的產生等。

  [思考討論]

  閱讀教材P49“拓展探究”,歸納大分子出入細胞的方式與小分子出入的異同。

  【知識小結】用簡略形式歸納本節(jié)內容

  【交流思路】

  【例1】物質進出細胞都要穿過細胞膜,不同的物質穿過細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兩圖表示在一定范圍內細胞膜外物質進入細胞膜內的兩種情況。據圖回答下列問 題:

  (1)指出A、B所示的物質運輸方式,A是,B是。

  (2)上述2種運輸方式中,哪一種加入呼吸抑制劑后曲線會發(fā)生變化?為什么?

  【例2】將人體血液置于9%的食鹽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可以發(fā)現血細胞呈現()。

  A.質壁分離B.正常狀態(tài)C.細胞膜破裂D.細胞皺縮

  【例3】在馬鈴薯中用打孔器取兩圓柱體塊P和Q,p放在蒸餾水中,Q放在與馬鈴薯細胞液等滲的鹽溶液中,1小時后測定處理的圓柱體是否與原來的孔剛好合適()。

  A.P不合適,但Q剛好合適.B.P不合適,Q也不合適

  c.P精確地合適,Q也精確地合適D.P精確地合適,但Q不精確地合適

高中生物教案9

  教學重點:

  1、圍繞細胞不同于非生物的生命特點進行學習和討論。

  2、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3、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為第二章中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奠定基礎。

  4、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為第五章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難點:

  1、細胞的體積與相對表面積對于細胞的意義。

  2、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特點,理解膜的流動性。

  3、葉綠體、線粒體和高爾基體的結構和功能,理解細胞器間的關系。

  4、染色質與染色體間互相轉換的動態(tài)關系

  教學過程:

  問題:病毒具有生命物質中最重要的兩種成分——生命活動的體現者蛋白質和遺傳物質核酸。可是病毒卻不能單獨存活,病毒只有侵入寄主細胞后才能體現生命的特點。上述事實說明了什么?你能分析這其中的原因嗎?

  小結:從物質基礎方面考慮,病毒成分簡單不足以完成復雜的新陳代謝;從結構基礎上看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新陳代謝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因此病毒不能獨立進行新陳代謝。病毒必須寄生于活的細胞生物中才能體現生命現象。

  問題:根據初中知識,舉例說明細胞生物可以分成哪幾類?它們在結構方面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是否有什么共同的基本結構?

  課件演示幾種植物細胞、幾種人體細胞、原核細胞。

  小結討論結果。

  第一節(ji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生物界把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單獨分成一個特殊的界。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又根據細胞是否有細胞核分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明確指出:高中階段主要學習以真核生物為中心的有關生物學問題。

  真核細胞的亞顯微結構:(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結構)

  解釋細胞的顯微結構和亞顯微結構。

  引發(fā)學生探究細胞亞顯微結構的興趣。在電鏡下人們發(fā)現了什么?

  課件演示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等電鏡照片。

  指導學生讀圖:識記各結構名稱以及各結構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注意區(qū)分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異同。

  課件演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模式圖,辨認細胞亞顯微結構。比較細胞的異同時要注意糾正錯誤。強調細胞共有的結構和特有結構,總結出筆記。

  問題:

  1、不同點?植物和動物組織細胞浸在清水中結局相同嗎?為什么植物可以光合作用?

  ——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有的細胞有葉綠體或大液泡。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有中心體。

  2、相同點?說明了什么?這些生命必不可少的結構究竟用什么作用?這些結構是如何體現出生命特點的呢?

  分別學習細胞各部分結構及功能。(重在理解生命意義)

  一、細胞膜

  細胞都有細胞膜這足說明其對生命的重要性。根據細胞膜的相對位置可以推斷細胞膜對細胞有保護作用。

  學生討論:哪些實事可以說明細胞膜是有生命的?

  (相關內容見擴展資料)

  細胞膜是如何保護細胞的?細胞膜的結構和成分與一般的膜存在什么根本的區(qū)別?

  問題討論:學生設計實驗:

  (1)證明膜的存在。(質壁分離;顯微探針感受阻力;電鏡觀察。)

  (2)研究細胞膜的結構需要得到實驗的材料,選用什么樣的生物提供材料?理由?如何得到細胞膜?

  (培養(yǎng)學生在下結論或推測時要重證據、講道理。表達觀點時條理清晰的基本素質。)

  介紹細胞膜的獲取方法(相關內容見擴展資料)。使學生了解科學家設計實驗的思路。

  (3)如何定性、定量的測定細胞膜的成分?

  觀察法:電鏡觀察細胞膜:暗、明、暗三層結構。厚度約75~100埃(見擴展資料)。

  實驗法:科學家通過化學分析的方法測定了細胞膜的化學成分:

  事實一:膜易被脂類溶劑溶解。容易被蛋白酶溶解。(處理后消失。)

  事實二:脂類物質很容易通過細胞膜。

  事實三:用指示劑可以確認其成分: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

  對于一般學生,可以通過分析上述資料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同時了解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

  1、成分:磷脂、蛋白質

  2、結構:

  問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這兩類物質分別隸屬于親水和疏水物質。這兩類物質應該如何排布?

  (1)磷脂分子結構特點:磷脂分子分疏水端和親水端。

  如果是一層分子排成一個平面會是什么樣子?(不符合細胞膜內外均為水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使細胞不能正常進行物質交換。)如果是兩層會是如何排列?理由?

  (2)親水的蛋白質與磷脂分子的關系?

  根據前面給出的信息判斷:暗層和亮層哪層是脂類物質?哪層是蛋白質類物質?依據?

  理解內外兩側暗中央發(fā)亮的觀察結果。

  由于觀察技術所限,科學家對細胞膜的認識基本上是假說和推測,了解學說和假說的區(qū)別。為形象表示細胞膜的結構特點科學家根據假說設計了一些生物模型。其中被廣為接受的是:液態(tài)鑲嵌模型——突出液態(tài)結構

  (1)兩層磷脂分子——基本骨架

  (2)蛋白質覆蓋、鑲嵌、貫穿于“骨架”上。

  問題:這樣的結構與一般的“膜”有什么重要區(qū)別?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對其生理功能會產生什么影響?

  親水物質可以充分接近膜,但是不能隨意通過膜!

  磷脂分子相互之間不連接,而且分子始終處于運動中——液態(tài)流動狀。

  磷脂分子中的2分子脂肪酸總有一個是不飽和的鏈,因此脂肪酸長鏈在雙鍵處發(fā)生彎折。當分子旋轉時會使相鄰分子發(fā)生位移,有可能制造出一個瞬間的縫隙,為物質擴散創(chuàng)造了機會。(——如果膜兩側存在濃度差、分子又比較小或是不被磷脂分子排斥的脂類物質即可以發(fā)生擴散。)

  離子的直徑應該是比較小的,應該按照濃度差擴散。可是事實上不是這樣……。原因?

  細胞膜上蛋白質的作用:

  蛋白質是兩性化合物。因此帶電的離子不易通過細胞膜。細胞外有些離子或小分子有機物可能會與膜上某些蛋白質發(fā)生作用,導致相關蛋白質分子發(fā)生臨時性該變。蛋白質會出現臨時“隧道”或發(fā)生穿膜運動。結果是使相應的離子或小分子有機會通過細胞膜。膜上的這些蛋白質分子被稱作載體。

  糖蛋白形成的糖被的生理功能:

  (1)保護潤滑作用

  (2)細胞識別作用:

  實驗一、取低等多細胞動物黃海綿和紅海綿各一塊。分別打散并充分混合。靜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結果:細胞重新聚集,形成黃海綿和紅海綿。沒有混合色海綿。

  實驗二、人類ABO血型的免疫反應。(選擇講述)

  通過學習蛋白質的功能(如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細胞的物質交換和免疫反應等),有助于學生理解蛋白質的分布特點及其作用。

  載體:(蛋白質)分布于膜上,專一性運輸特定物質的工具。

  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通過以上學習,總結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證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事實以及細胞膜的流動性對細胞的意義:

  (1)草履蟲食物泡的形成及發(fā)展變化。

  (2)變形蟲捕食和運動時偽足的形成;白細胞吞噬細菌;胞飲與分泌;

  (3)細胞分裂時膜的流動性

  (4)細胞雜交時的細胞融合

  人——鼠細胞雜交實驗:熒光標記膜上的蛋白質,(紅色和綠色)細胞結合處界限分明。37℃、10分鐘后,界限消失,紅綠熒光標記的蛋白質均勻分布已經看不出任何界限了。

  學生總結:細胞膜通過流動可以完成什么生命過程?

  (為細胞吸收、分泌、修復、融合、運動、捕食、變形、分裂等提供了基礎)

  3、細胞膜的特點:①結構特點具有流動性。

  ②功能特點具有選擇透過性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生物膜與一般非生物膜的.不同,體會生物膜的生命特點。

  學生討論:細胞膜的流動性與功能上的選擇透過性之間的聯系。

  4、各種物質通過膜的方式:(請參閱“細胞的亞顯微結構.ppt”)

  學生討論生物模型:

  (1)一碗水中滴一滴紅墨水,會發(fā)生什么現象?物理學上屬于哪類?原理?

  (自由擴散的條件是:兩個溶液之間存在濃度差)

  注意糾正:強調擴散的雙向性,總結局是擴散速率不同造成的。

  (2)如果兩個濃度不同的溶液之間存在半透膜——溶劑分子可以自由通過,溶質分子不能通過時,溶液中溶劑分子的擴散,又該是什么結果呢?(逆濃度方向發(fā)生)

  (3)細胞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是否都可以通過擴散作用通過細胞膜呢?哪些不可以?為什么?擴散作用局限于哪些類型的物質?

  小結:

  擴散屬于被動運輸。根據是否需要載體幫助擴散分為:協助擴散和自由擴散。由于水分子的擴散是逆濃度差進行的,因此水分子的擴散又被稱為滲透作用。

  問題:擴散作用是細胞依靠濃度差進行的被動吸收方式。它的優(yōu)缺點各是什么?

  細胞是如何吸收離子和小分子有機物的?

  講解主動運輸的特點:以生活中的相似事例比喻。使學生知道主動運輸的特征。

  列舉主動運輸的事實:

  (1)海帶細胞中的碘濃度30倍于海水;其他海藻有的甚至可以200萬倍于海水;

  (2)紅細胞中的K離子30倍于血漿。

  (3)不同植物吸收的元素的種類和比例不同。

  學生總結歸納、填表:

  方式

  通過方向

  載體輔助

  能量消耗

  物質形式

  自由擴散

  滲透作用

  協助擴散

  主動運輸

  總結:膜的保護作用是一種生物保護。一旦細胞死亡此作用將消失。

  問題:

  (1)細胞膜對細胞的保護有什么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細胞內環(huán)境穩(wěn)定,害物質被屏阻。保證新陳代謝的需求原料及時供應,產物及時排除。)

  (2)細胞膜不同于一般非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特點是哪些?

  (結構上的流動性,功能上的選擇透過性。)

  5、細胞的內吞和外排作用:不能透過細胞膜的大分子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強調:物質始終沒有透過細胞膜,其原理是利用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6、細胞膜的作用:生物性保護。

  細胞膜與細胞的物質交換、細胞識別、分泌、排泄、免疫等功能密切相關。

  在植物細胞膜外還有有細胞分泌的纖維素、果膠等物質構成的細胞壁。對細胞具有機械支持和保護的作用。

  事實:用纖維素酶除掉細胞壁的植物細胞不再保持原來的形態(tài)。將這樣的細胞放置在清水中時,它會象紅細胞一樣吸水破裂。

高中生物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水分代謝”是第二章的重點內容,它與前面所學知識如細胞成分、結構及植物根、莖、葉結構等內容聯系非常緊密;也為今后學習“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內容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了解植物細胞的吸脹吸水;水分的運輸和利用。

  (2)理解植物細胞滲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義。

 。3)通過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進一步理解滲透吸水的原理。

  2、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實驗動手、類比綜

  合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來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習慣。

  3、 情感目標:通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樹立辯證唯

  物主義世界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滲透吸水的原理

  教學難點:半透膜與選擇透過性膜的主要區(qū)別,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tǒng)。

  二、教法設計:

  1、 探究教學法:它由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1)創(chuàng)設聯想,提出探索問題,(2)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推理,(3)設計實驗或演示其它教學媒體對學生的推理結果進行驗證,(4)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探索結果。

  2、 直觀教學法:通過實驗、圖片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啟發(fā)性,使學生更好地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3、 通過設疑引入,為講邊演示實驗和動畫,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教師層層設疑,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推理及綜合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事實會不會就像我們剛才分析的這樣,我們可以把細胞放在外界溶液中,親自觀察一下,看看結果如何。 成熟植物細胞

  一、用課件動畫顯示質壁分離過程。

  問:剛才看到了什么現象?(原生質層收縮于細胞壁分離開)

  問:這種想象叫質壁分離。這里得“質”指的是細胞質嗎?(原生質層)

  問:在質壁分離過程中,液泡有什么變化?細胞液有什么變化?(液泡變小,細胞液減少,顏色加深)

  問:細胞液減少,顏色加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水分減少,濃度增加造成的)

  問:細胞為什么會失水?(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

  問:發(fā)生質壁分離以后,在細胞質和原生質層之間的空隙中是空的嗎?有什么物質?

  問:要是把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放在清水中,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用課件動畫顯示質壁分離復原過程。

  問:把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放在清水中,細胞為什么會復原?

  問:細胞為什么會吸水?(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

  問:通過細胞的紙幣分離和復原實驗,得出什么結論?

 。1) 成熟植物細胞+外界溶液=滲透系統(tǒng)

  (2) 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失水

  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吸水

  小結:通過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證明了成熟的植物細胞可以通過滲透作用吸收水分。根尖分生區(qū)時未成熟的植物細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吸脹吸水,根毛區(qū)的細胞是形成中央液泡的成熟細胞,其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滲透吸水。

  問:根毛區(qū)的細胞能進行吸脹吸水嗎?

  問:死亡的植物細胞會發(fā)生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嗎?

  根毛區(qū)的細胞吸收水分以后,要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位,供植物利用。

  二、水分的運輸

  [課件動畫顯示植物根吸水、利用、擴散的全過程]

  1、根毛區(qū)細胞 ——層層細胞——根導管

  根毛區(qū)細胞——層層細胞間隙——根導管

  2、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植物體各部位

  三、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5%留在植物體內,供植物利用。

  四、水分的'散失:

  根吸收的水分,除了極少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以外,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經葉片表面的氣孔散失掉了。通過氣孔散失掉這么多的水分有其特殊的生理意義。

  水分散失的意義:吸水和運輸水分的主要動力

  五、合理灌溉

  植物在一生中都需要不斷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的植物一生需水量不同,一株向日葵一生耗水約30千克左右;一畝稻田,在整個生長期間耗水大約30萬千克左右。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時期需水量也不相同(如小麥一生的需水量曲線圖)。這些水分絕大部分都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掉了。我國是一個水資源非常貧乏的國家,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水去獲取最高的產量,是農業(yè)生產中的一個大問題。也就是說,根據不同的植物,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水的需求量不同,進行合理灌溉,既不影響產量,又能達到節(jié)水的目的。

高中生物教案11

  課題1 、菊花的組織培養(yǎng)

  1、說出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原理。

  2、學習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技術。

  3、進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

  一、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原理

  植物細胞具有________。即植物細胞脫離了原來所在植物體的器官或組織而處于______狀態(tài)時,在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外界條件的作用下,表現出可以發(fā)育成____________的能力。

  二、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過程

  1、在植物的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都會出現________的差異,形成這些差異的過程叫做__________。

  2、過程

  離體的植物細胞、組織、器官――→(脫分化)組織――→( )叢芽或根等――→(生長)完整的植物體

  思考:馬鈴薯長期種植,產量會降低而且易感染病毒,要想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培育無病毒的馬鈴薯應該怎么辦?

  三、影響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因素

  1、材料的選擇

  植物材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實驗的成敗。植物的種類、材料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都會影響實驗結果。菊花的組織培養(yǎng),一般選擇____________的莖上部新萌生的側枝。

  2、培養(yǎng)基

  植物組織培養(yǎng)需要適宜的培養(yǎng)基,常用的是______培養(yǎng)基,其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如N、P、K、Ca、Mg、S;__________,如B、Mn、Cu、Zn、Fe、Mo、I、Co;________,如甘氨酸、煙酸、肌醇、維生素,以及______等;還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_。

  3、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中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啟動細胞分裂、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關鍵性激素。培養(yǎng)基中添加的植物激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等,都會影響實驗結果。以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為例。

  使用順序實驗結果

  先使用生長素,后使用細胞分裂素有利于細胞____,

  但細胞不____

  先使用細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長素細胞____________

  同時使用______頻率提高

  生長素/細胞分裂素比值與結果

  比值高時有利于____的分化,抑制____的形成

  比值低時有利于____的分化,抑制____的形成

  比值適中促進__________形成

  4、其他影響因素

  pH、溫度、光照等條件是重要因素,不同的植物對各種條件的要求往往不同。進行菊花的組織培養(yǎng)時,一般將pH控制在______左右,溫度控制在________、℃,每日用日光燈照射____、h。

  四、實驗操作

  1、制備MS固體培養(yǎng)基

 。1)配制各種母液。

  (2)配制培養(yǎng)基。

 。3)滅菌

  將分裝好的培養(yǎng)基連同其他器械一起進行__________________。

  2、外植體消毒

  菊花莖段用水沖洗、加洗衣粉用軟刷進行刷洗、用流水沖洗,吸干水分。外植體要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______,然后用無菌水清洗,吸干表面的水分,再用質量分數為0、1%的氯化汞______,、最后用________清洗。

  3、接種

  所有的接種操作都必須在________旁進行,并且每次使用器械后,都需要用______________。

  4、培養(yǎng)

  接種后的錐形瓶放在無菌箱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期間應定期______。

  5、移栽

  6、栽培

  答案:一、全能性、離體、營養(yǎng)物質、激素、完整的植株

  二、1、穩(wěn)定性細胞分化

  2、愈傷再分化

  思考:長期進行無性繁殖的植物,只有根尖和莖尖中幾乎無病毒,因此可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獲得無病毒的馬鈴薯植株。

  三、1、年齡、保存時間的長短、未開花植株

  2、MS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機物、蔗糖、植物激素

  3、生長素、細胞分裂素、濃度、使用的先后順序、用量的比例、分裂、分化、既分裂也分化、分化、根、芽、芽、根、愈傷組織

  4、5、8 18~22 12

  四、1、高壓蒸汽滅菌

  2、消毒、消毒、無菌水

  3、酒精燈、火焰灼燒滅菌

  4、消毒

  1、細胞分化與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多細胞生物體,一般是由一個受精卵通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發(fā)育而成的。細胞分裂只能繁殖出許多含有相同遺傳物質的細胞,只有經過細胞分化才能形成不同的組織,進一步形成各種器官、系統(tǒng),從而完成生物的個體發(fā)育過程。當細胞分化開始時,受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調節(jié),不同細胞的不同基因會在特定的時間、空間被激活,活化一段時間后有些基因的活動停止,而有些基因還在繼續(xù)活動,從而產生了特定的蛋白質(即基因有選擇性的表達),進而產生了不同的組織,也就是在個體發(fā)育中相同細胞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了穩(wěn)定性差異——細胞分化,這是發(fā)生在生物體一生中的一種持久變化,當然胚胎時期達到限度。一般來說,分化了的細胞將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狀態(tài),直到死亡。

  由于體細胞大多是通過有絲分裂繁殖而來的,一般已經分化的細胞仍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體,含有與本物種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已分化的細胞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新個體的潛能,即全能性。在合適的條件下,有些分化的細胞具有恢復分裂、重新分化發(fā)育成完整新個體的能力。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比較強,動物細胞的全能性受到了限制,特別是一些高度特化的動物細胞,很難用它培養(yǎng)成一個新個體,但它的細胞核中仍有保持物種遺傳性的全部遺傳物質,保持著全能性,例如已取得成功的克隆羊——多利就是一例。

  2、愈傷組織

  愈傷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形成的,其細胞排列疏松而無規(guī)則,高度液泡化呈無定形狀態(tài)的薄壁細胞。它容易與根尖、莖尖的分生組織發(fā)生混淆?梢酝ㄟ^下表比較根尖分生組織和愈傷組織的異同。

  組織類型、細胞來源、細胞形態(tài)、細胞結構、細胞排列、細胞去向

  根尖

  分生組織、受精卵、正方形、無液泡、緊密、分化成多種細胞組織

  愈傷組織、高度分化細胞、無定形、高度液泡化、疏松、再分化成

  新個體

  相同點、都通過有絲分裂進行細胞增殖

  3、污染的預防

  污染就是指在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培養(yǎng)容器內滋生菌斑,使培養(yǎng)材料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從而導致培養(yǎng)失敗的現象。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不同于扦插、分根、葉插等常規(guī)無性繁殖。由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所利用的植物材料體積小、抗性差,所以對培養(yǎng)條件的要求較高,對無菌操作的要求非常嚴格。

  污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細菌污染一般是由接種人員造成的,如未戴口罩,接種時說話,或手及器械消毒不嚴等。另一種是真菌污染可能是由植物材料滅菌不當造成的。

  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做好預防。

 。1)防止外植體帶菌。①選擇好外植體采集時期和采集部位。外植體采集以春秋為宜,優(yōu)先選擇地上部分作為外植體,陰雨天勿采,晴天下午采,采前噴殺蟲劑、殺菌劑或套塑料袋。②在室內或無菌條件下進行預培養(yǎng)。③外植體嚴格消毒。做消毒效果試驗,多次消毒和交替消毒。

 。2)保證培養(yǎng)基及接種器具徹底滅菌。①分裝時,注射器勿與瓶接觸,培養(yǎng)基勿粘瓶口。②檢查封口膜是否有破損。③扎瓶口要位置適當、松緊適宜。④保證滅菌時間和高壓鍋內溫度。⑤接種工具使用前徹底滅菌。⑥工作服、口罩、帽子等布質品定期進行濕熱滅菌。

 。3)操作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如一定要規(guī)范著裝,操作過程中不說話等。

 。4)保證接種與培養(yǎng)環(huán)境清潔。①污染瓶經高壓滅菌后再清潔。②接種環(huán)境定期熏蒸消毒、紫外燈照射或用臭氧滅菌和消毒。③定期對培養(yǎng)室消毒、防止高溫。

  對外植體進行表面消毒時,既要考慮到藥劑的消毒效果,又要考慮到植物的耐受力。不同藥劑、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區(qū)別對待。消毒用過的有毒藥品應收集后統(tǒng)一交給有關專業(yè)部門處理,以免引起環(huán)境污染。

  一旦發(fā)現培養(yǎng)材料被污染,特別是真菌性污染,一定不要打開培養(yǎng)瓶。應先將所有被污染的培養(yǎng)瓶統(tǒng)一放在高壓蒸汽滅菌鍋中滅菌后,再打開培養(yǎng)瓶進行清洗。

  題型一、細胞的全能性

  【例題1】、下列實例中能體現細胞全能性的是()。

 、儆门囵B(yǎng)基培養(yǎng)的胡蘿卜單個細胞培養(yǎng)成了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種子進行繁殖③用單個煙草組織培育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解析:①和③都屬于已分化的細胞經過培養(yǎng)形成可育的植株,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實際上是由一個受精卵,通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發(fā)育成新個體,是由未經分化的細胞(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過程,因此不能體現細胞全能性。

  答案:B

  題型二、植物細胞表達全能性的條件

  【例題2】、植物細胞表現出全能性的必要條件是()。

  A、給予適宜的營養(yǎng)和外界條件

  B、導入其他植物細胞的基因

  C、脫離母體后的具有完整細胞核的細胞或組織,給予適宜的營養(yǎng)和外界條件

  D、將成熟篩管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細胞中

  解析:在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為不同的組織、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當植物細胞脫離母體后,在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激素和其他適宜的外界條件的作用下,植物細胞就可以表現出全能性。

  答案:C

  反思領悟:植物細胞表達全能性的條件:一是離體的組織或細胞;二是需要一定的激素、營養(yǎng)及其他適宜條件;三是具有完整細胞核的細胞。

  題型三、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及影響因素

  【例題3】、(20xx?安徽理綜)草莓生產上傳統(tǒng)的繁殖方式易將所感染的病毒傳播給后代,導致產量降低、品質變差。運用微型繁殖技術可以培育出無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過程如下:

  外植體――→①愈傷組織――→②芽根―→植株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微型繁殖培育無病毒草莓時,一般選取____________作為外植體,其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

  (2)在過程①中,常用的MS培養(yǎng)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______,在配制好的培養(yǎng)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有利于外植體啟動細胞分裂形成愈傷組織。接種后2~5、d,若發(fā)現外植體邊緣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在過程②中,愈傷組織在誘導生根的培養(yǎng)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組織培養(yǎng)時常采用根尖或莖尖部位,原因是該部位含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

  (2)MS培養(yǎng)基的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機物,在配制好的培養(yǎng)基中,常需要添加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植物組織培養(yǎng)也應注意無菌操作。

  (3)生長素用量比細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時,有利于芽的分化,比值高時,有利于根的分化。

  答案:(1)莖尖(或根尖)莖尖(或根尖)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2)有機物植物激素外植體消毒不徹底(3)培養(yǎng)基中生長素類物質用量與細胞分裂素類物質用量的比值偏低

  1、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fā)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過程中

  B、細胞分化在胚胎時期達到限度

  C、隨著細胞分化的.進行,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種類會發(fā)生變化

  D、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的細胞核保持著全能性

  2、下列有關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B、主要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階段

  C、外植體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需要陽光、D、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求無菌操作

  3、下列關于愈傷組織形成過程的正確敘述是()。

  A、愈傷組織的形成是離體的植物細胞分化的結果

  B、愈傷組織的形成是離體的植物細胞分裂的結果

  C、愈傷組織的形成是離體的動物細胞分化的結果

  D、愈傷組織的形成是離體的動物細胞分裂的結果

  4、下列關于接種時應注意的事項,全部正確的是( )。

 、俳臃N室要消毒②無菌操作③接種時可以談話④外植體如莖段、莖尖可隨機放入培養(yǎng)基⑤接種時要防止交叉污染⑥接種完立刻蓋好瓶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5、在離體的植物組織、器官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需要下列哪些條件?()

 、傧緶缇谝欢舛鹊闹参锛に丌圻m宜的溫度④充足的光照⑤充足的養(yǎng)料

  A、①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⑤

  答案:1、C細胞分化不會使遺傳物質種類發(fā)生變化,它的實質是遺傳物質在時間和空間上有選擇性地表達。

  2、C植物組織培養(yǎng)是指離體的植物細胞、組織或器官在無菌操作下經脫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完整植物體的過程,其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在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恒溫箱的門應該關閉,不必見光,因為在無光條件下愈傷組織長得更快。

  3、B愈傷組織只存在于植物細胞;離體的植物組織細胞,在培養(yǎng)了一段時間以后,會通過細胞分裂形成愈傷組織。

  4、D整個接種過程必須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不能談話,防止呼吸產生污染,因此操作過程應禁止談話,并戴口罩;接種的外植體放入培養(yǎng)基時注意將形態(tài)學下端插入,而且分布均勻,不能隨機放入,以保證必要的營養(yǎng)和光照條件。

  5、D離體的植物相關結構在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不需要光照,因為該過程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其營養(yǎng)物質來自培養(yǎng)基。

高中生物教案12

  一、DNA是遺傳物質的間接證據

  1。DNA主要位于細胞核的染色體上,線粒體、葉綠體中有少量DNA,它們都有復制和遺傳的自主性。

  2。同一種生物在不同發(fā)育時期或不同組織的細胞中,DNA的含量基本相等。

  3。所有誘發(fā)DNA結構變異的因素均能引起生物的遺傳突變。

  4。蛋白質不具備以上這些特征。

  二、DNA是遺傳物質的直接證據

  1。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1)原理:T2噬菌體侵染細菌后,在自身遺傳物質的控制下,利用細菌體內的'物質合成T2噬菌體自身的組成成分,從而進行大量繁殖。

 。2)過程:

 、儆35S和32P分別標記不同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

  ②用被標記的噬菌體分別侵染細菌;

 、墼谑删w大量繁殖時,對被標記物質進行檢測。

 。3)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2。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1)原理:S型菌可使小鼠患敗血癥死亡。

 。2)活體細菌轉化實驗(體內轉化)

  過程:

 、賀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②S型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

 、奂訜釟⑺赖腟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躍型死菌+R型活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

  結論:S型細菌中含有“轉化因子”,進入R型菌,能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使小鼠死亡。

 。3)離體細菌轉化實驗(體外轉化)

  ①過程:S型菌 DNA+R型菌R型菌+S型菌;

  S型菌 蛋白質+R型菌R型菌;

  S型菌 莢膜物質中的多糖+R型菌R型菌;

  S型菌的DNA+DNA酶+R型菌R型菌。

 、诮Y論:S型菌的DNA才是使R型菌產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

  (4)結論:由(2)(3)實驗可知DNA是遺傳物質。

  思考:人和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遺傳物質主要是什么?

  提示:主要是DNA。

  三、煙草花葉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實驗

  1。過程

  ①TMV A RNA 感染TMV A病毒;

 、赥MV A蛋白質 未感染病毒;

  ③TMV B RNA 感染TMV B病毒;

 、躎MV B蛋白質 未感染病毒;

 、軹MV A RNA+TMV B蛋白質 感染TMV A病毒;

 、轙MV B RNA+TMV A蛋白質 感染TMVB病毒。

  2。結論:在RNA病毒中,RNA是遺傳物質。

  思考:T2噬菌體、HIV、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什么?

  提示:T2噬菌體遺傳物質是DNA,HIV、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名師解惑

  探究:作為遺傳物質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染色體與遺傳的關系十分密切,化學分析表明,真核細胞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質,那么,遺傳物質究竟是蛋白質還是核酸呢?

  作為遺傳物質至少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在細胞生長和繁殖過程中能夠精確地復制自己;

  (2)能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控制生物的性狀和新陳代謝;ks5u

  (3)具有儲存巨大數量遺傳信息的潛在能力;

 。4)結構比較穩(wěn)定,但在特殊情況下又能發(fā)生突變,而且突變以后還能繼續(xù)復制,并且能遺傳給后代。

  科學的研究已經充分證明:核酸具備上述四個條件,所以核酸才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核酸又分為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高中生物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了解細胞學說的發(fā)展過程

  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細胞形態(tài)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的關系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技能】: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

  制作臨時裝片

  觀察不同細胞的差異

  【情感態(tài)度】:認同科學探索是一個曲折漸進的過程

  認識水華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禁采發(fā)菜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細胞的多樣性,特別是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是本課的重點。而了解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用具:實驗材料、顯微鏡、ppt幻燈片。

  課前準備:準備好實驗的材料(選取多少種細胞?)。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使用顯微鏡的高倍鏡觀察集中細胞

  第一課時的課后練習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彩圖,回憶4種細胞的來源以及復習在初中階段所了解的細胞的結構。

  簡單復習一下顯微鏡的使用。用幻燈片指導學生制作臨時裝片并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并以問題作為引導:你觀察的是什么細胞;從低倍鏡轉換到高倍鏡后,視野發(fā)生了怎么樣的變化?為什么要先用低倍鏡找到目標并將其移動到視野中央,再轉換高倍鏡?嘗試用簡圖來描述一下你觀察的細胞;你認為造成細胞形態(tài)結構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同種生物之間和不同種生物之間比較)

  小結,造成細胞形態(tài)結構差異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異。

  課后聯系第1、2題

  第一題:答案是B

  第二題:(1)上皮組織細胞、角質保護層細胞、皮下結締組織細胞;表皮細胞、保衛(wèi)細胞、葉肉細胞、導管細胞、篩管細胞。(2)共同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相異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3)因為兩者都有多種組織有機結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學生活動

  思考并回答問題

  制作臨時裝片并觀察。思考討論老師的問題,并作出回答交流。

  完成練習

  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第二課時)

  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

  課后練習

  科學前沿

  本章小結

  自我測試

  引導學生比較上一節(jié)實驗課所繪制的細胞圖與大腸桿菌相片、模式圖的`差異。提出問題:兩種細胞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在哪里?

  導出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概念、以及兩者之間的代表生物。(真核細胞如動物、植物、真菌;原核細胞如細菌、藍藻)

  以藍藻作為例子介紹原核細胞的生活習性。

  1.什么是藍藻,身邊熟悉的藍藻有那些代表生物?(發(fā)菜、水華)水華對環(huán)境的影響和禁采發(fā)菜的環(huán)保意義。

  2. 形態(tài):比較小,營養(yǎng)方式。細菌主要以寄生、腐生為主,而藍藻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3.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擬核

  4.用幻燈片比較一下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不同點。然后比較兩者的相同點,突出細胞核與擬核物質組成的共同性。

  設問:被譽為現代生物學三大基石是什么?(達爾文的進化論、孟德爾遺傳理論、細胞學說)

  簡單地解釋細胞學說的三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描述了生物是由細胞組成;第二要點描述了細胞的生命活動;第三要點描述細胞的繁殖。(可以以設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講)

  以討論題引導學生閱讀“細胞學說建立過程”的資料。

  課后練習3:根本區(qū)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共性是細胞核的組成物質。

 。裕

  比較兩種細胞的差異,討論并回答問題。(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細胞都有成型的細胞核,而大腸桿菌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嘗試解釋細胞學說的內容

  閱讀資料,討論問題并進行交流匯報。(1、例如科學發(fā)現是曲折,漫長的;2、主要是闡明了生物界的同一性;3、例如對神創(chuàng)論有力的打擊等。

  北京各區(qū)重點高中分班考試數學考察知識點總結

  北京四中數學考察知識點: 高中學習方法

  數論、方程、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平面解析幾何初步、圓錐曲線

  人大附中數學考察知識點:

  排列組合、數論、數列、不等式、平面幾何解析初步、圓錐曲線

  海淀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

  方程、二次函數、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

  西城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

  方程、二次函數、排列組合、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

  東城朝陽重點中學數學考察知識點:

  方程、二次函數、排列組合、三角形與四邊形、直線型、平面幾何之三角形五心與圓冪定理

高中生物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

  1.說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簡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3.列舉生活中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實例,討論、分析濫用抗生 素的危害。

  4.認同應合理使用抗生素。

  過程與方法方面:

  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過瀏覽網站資料 來了解當前人們在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開激烈的討論.了解抗生素的史話以及作用機理.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 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

  培養(yǎng)學生關愛社會,關愛人們健康.培養(yǎng)他們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學難點】

  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及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學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師: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日常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實例和危害。

  學生:分組探討、交流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抗生素素用法的'認識。每位學生提出自己對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濫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W生活動)學生分組個討論。

  教師:展示電視廣告中一些關于抗生素藥物的一些內容,學生討論。

  課件展示:某同學患感冒后,打點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還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 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認為多了好得快。以此實例,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

  學生分組探究學習結束后,進行交流。解答以下問題并展示:

  1.抗生素史話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學生通過看課本,熟練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 的具體寫法。

 。2)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學生看課本討論)

  a.細菌的結構

  b.作用機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過干擾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謝過程而影響其結構和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滅他們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學生討論細菌產生抗藥性的示意圖,并提出自己的認識 和觀點。

  (2)對教材中的資料進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實例

  3.對如何保健,少用藥。或不用藥展開討論。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過本節(jié)課的探討,學生 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隨堂練習】

  1.在日常生活中,對抗生素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只要是感染就用青霉素

  B.把劑量加大,好得快

  C.根據情況和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

  D.使用抗生素及時比使用其他的非抗生素的效果好

  2.利用發(fā)酵工程,可以是產生抗生素的量大大提高,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發(fā)酵工程中,都是用的生物的無氧呼吸。

  B.抗生素是蛋白質。

  C.抗生素能對 付所有的病原體。

  D.不同的抗生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3.抗生素的作用機理是

  A.分解蛋白質,為細胞的繁殖提供營養(yǎng)。

  B.干擾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素的代謝過程,從而影響其結構和生理功能。

  C.是為了 保證細胞的活性

  D.為細胞進行新陳代謝提供營養(yǎng)物質。

  【布置作業(yè)】做學案上的練習題

  【教學反思】

  抗生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藥物、,合理利用抗生素可以達到治病救人的良好效果。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做法不一樣。有些人主張多用多好,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觀點各異。通過一節(jié)課的討輪和探究,學生對抗生素的使用有了一個合理的認識。

高中生物教案15

  一、細胞核

  1.細胞核的存在

  除了維管植物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

  2.細胞核的結構

 。1)核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上有核孔是DNA和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出入細胞核的通道。

 。2)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3)核仁:由染色體片段構成,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核基質。

  3.染色質和染色體之間的關系

  染色質是粗或細的絲狀物,細胞分裂時,染色質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體,兩者是同種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形式。

  4.細胞核的功能

  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趣味思考:把變形蟲的細胞核和細胞質分離,然后單獨培養(yǎng),結果都不能成活;把另一種變形蟲的細胞核移植到該變形蟲的去核的細胞質中,繼續(xù)培養(yǎng),變形蟲能夠分裂增殖,說明了什么?

  提示:說明細胞必須保持完整性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也說明了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二、原核細胞

  1.原核細胞結構

 。1)擬核: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但有一個環(huán)狀DNA分子,位于無明顯邊界的區(qū)域——擬核。

 。2)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沒有真核細胞中的其他復雜細胞器。

 。3)細胞壁:由肽聚糖組成,起著保護并維持細胞形狀的作用。

  (4)其他:莢膜、鞭毛。

  2.種類:細菌、藍藻(藍細菌)等。

  3.生理:能進行細胞呼吸,細胞膜是細胞呼吸的場所;藍細菌能進行光合作用,場所是細胞膜內折疊,上面有光合色素。

  核心解讀

  1.分析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系

  染色質是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一種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安煌瑫r期”指細胞分裂間期、細胞分裂期或不再進行分裂的細胞所處的時期。其關系可歸納如下:

  特別提醒

  染色質是遺傳物質DNA的主要載體,它只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在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線粒體、葉綠體內)遺傳物質僅單獨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沒有蛋白質與它結合形成染色質(體)。在原核細胞內遺傳物質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說,原核細胞內沒有染色體。

  2.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判別

  特別提醒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本質區(qū)別是核膜的有無;原核細胞的唯一細胞器是核糖體。

  題例領悟

  題型一 細胞核是代謝與遺傳的控制中心

  【例題1】 下圖所示為再生能力很強的原生動物喇叭蟲,將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解析:本題考查對細胞核功能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②中含有細胞核,細胞核中含有一個喇叭蟲再生的全部遺傳信息。

  答案:B

  反思感悟

  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細胞必須保持完整性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題型二 細胞核的遺傳功能

  【例題2】 科學家對單細胞傘藻的幼體嫁接,將甲傘的傘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長出了乙的傘帽。下列有關評價合理的是( )

  A.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遺傳的調控中心ks5u

  B.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代謝的調控中心

  C.欲證明細胞核的功能,需同時進行對照實驗

  D.第一次新長出的傘帽與乙的傘帽特征完全相同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評價實驗能力,在證明或探究某一結論或現象時,通過設置對照可以使結論更準確、更具可靠性,也更符合科學性

  答案:C

  反思感悟

  細胞核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場所,是遺傳信息庫,控制著生物的性狀表現。

  【例題3】 下列結構中的遺傳物質,能形成染色體的是…ā 。

  A.葉綠體、線粒體中的DNA

  B.受精卵細胞核內的DNA

  C.細菌、藍藻體內的DNA

  D.病毒體內的DNA或RNA

  解析:染色體僅存在于細胞核中,是真核生物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線粒體、葉綠體以及原核細胞中的DNA都是裸露的,不與蛋白質結合,不形成染色體。

  答案:B

  反思感悟

  DNA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其次還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題型四 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區(qū)別

  【例題4】 識圖作答(題中[ ]內填寫圖中指示結構的`數字)。

 。1)上圖是_______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此細胞具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結構。

  (2)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 ]_______和[ ]_______。

 。3)上圖中的動物細胞也含有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

  解析:該細胞的顯著特點是有細胞壁、葉綠體、中央大液泡,所以據此判斷它是高等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是幼嫩細胞,所以不含中央大液泡,且也不含葉綠體。動物細胞除了不具有葉綠體和中央液泡外,其他細胞器都含有。

  答案:(1)高等植物 ③ 細胞壁 ④ 葉綠體 ⑤ご笠號蕁。2)⑤ 大液泡 ④ 葉綠體 (3)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和線粒體

  反思感悟

  動植物細胞的判斷思路:

  ①有細胞壁的細胞是植物細胞,沒有細胞壁的細胞是動物細胞。

  ②有葉綠體的細胞是植物細胞,沒有葉綠體的細胞不一定是動物細胞,如植物的根細胞不進行光合作用,沒有葉綠體。

  ③有大液泡的細胞是植物細胞,沒有大液泡的細胞不一定是動物細胞,植物的未成熟細胞也沒有大液泡。

  隨堂訓練

  1.從母羊甲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細胞核的卵細胞中,融合后的細胞經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宮內,生出的小羊大多數性狀( )

  A.難以預測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解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控制著生物體主要遺傳性狀,因為遺傳物質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在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內也含有少量DNA。

  答案:B

  2.下圖示科學家進行的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你認為該圖最能說明( )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B.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C.細胞質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

  解析:由圖中信息知道,受精卵分裂過程中,只有含細胞核的細胞才能分裂發(fā)育成胚胎,說明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答案:D

  3.細胞核行使遺傳功能的重要結構是( )

  A.核膜 B.核仁 C.染色質 D.核孔

  解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DNA主要在細胞核中的染色質上,細胞核行使遺傳功能的重要結構是染色質。

  答案:C

  4.下列有關染色體和染色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一物質

  B.染色體和染色質的成分是一樣的

  C.染色體和染色質的形態(tài)是不同的

  D.染色體和染色質的成分是有較大區(qū)別的

  解析:染色質和染色體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質,它們之間的不同不過是同一物質在間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態(tài)表現而已。

  答案:D

【高中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12-17

高中生物教案06-17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11-27

高中生物教案【精】02-04

關于高中生物教案11-24

【精】高中生物教案02-13

高中生物教案【薦】02-12

【熱門】高中生物教案02-12

高中生物教案優(yōu)秀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