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皮囊》讀書筆記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皮囊》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皮囊》讀書筆記1
一開始的一章《皮囊》就讓我有種新的想法,有種靈肉可以分離的感覺,這是一種全新的感覺。
以前包括看一些冥想的書,還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都是向內(nèi)求,但是阿太給人的感覺就是可以跳出身體之外審視自己,這又是另一種體驗,值得去嘗試,與身體拉開一定的距離。《殘疾》講真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好幾次我都看著看著就陷入自己的思維了,首先看到作者父親殘疾的時候我想到的是余華的《活著》這本書,也是給我很壓抑的感覺,可能這種感覺讓我把這兩本書聯(lián)想到了一起,最近身邊的好多事也浮現(xiàn)出來,各種的不幸,深深地無力感,我也曾像坐著母親那樣"虔誠"的求過神明,原諒我打引號,因為我確實是一個雖然相信宗教信仰力量但是更信科學的無神論者,但是那種尋求最后一根依賴的稻草的感覺我能理解,走投無路的無力感。后面作者分享了他與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玩伴或者說朋友的故事,我很同意的一點就是期望值不要設的太高,有野心固然帶來前進的沖勁和動力,但是也得有摔下來減震的海綿墊子,不然真的摔得疼,可能還疼得受不了,還有一點作者也是和我的做法很像,不抽煙,不喝酒,同樣的理由,不允許存在讓自己上癮,能束縛住自己的東西,所以不學抽煙,不學喝酒,總算看到一個和自己理由相同的人了。
最后,每個人生活的世界就是他眼中的世界和他想像的世界的集合,正是這種多樣性構(gòu)成了世界的多元和多彩,無論是彩色還是灰色,甚至是黑色,都是生活和世界的顏色,參差多態(tài)乃幸福本源。
《皮囊》讀書筆記2
人人都稱贊《皮囊》的好,一句句意味深長的話點評了皮囊,也概括了皮囊,名人對名人作品的評價也吸引了不少讀者,為此打開《皮囊》這一書。
讀者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找到與之共鳴的地方,而后受益匪淺。那么寫這些東西的文人,他們對人生的領悟以及對一件事情的客觀評價又是多么的清晰、全面、理解。讀一本好書是在和一味偉人對話,好書的背后實則是一位擁有強大靈魂的人。
時間是有力量的,它會沉淀內(nèi)容,那些我們還未觸及的生活,這些我們永遠做不到切身體會的情感。
幾次他想我想急了,大清早在樓下不斷叫我名字,通常寫稿到凌晨五六點的我,睡眼惺忪地起身,走到樓下,發(fā)脾氣地說了他一通,讓他別再吵我,然后搖搖晃晃地回房間去睡,但第二天,他又一大早叫我名字!镀つ摇
有時我會想,是不是每一位年邁的老人都會做著無比重復,讓人心生厭倦的事。他們的行為變得遲鈍、思想變得簡單了,每天做著該是生活,卻又比生活更干脆的事。他們退化成了孩童,卻無法得不到用來形容小孩可愛、無知的褒義評價。他們是怎么呢,是什么樣的生理過程導致他們老年后的種種表現(xiàn),而我們對他們的理解則是惹人厭惡,可能有那么些有耐心的人,會細語相陪,但最后也只是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
隔著只是一個客廳的距離,奶奶不見爺爺?shù)娜擞,就會用她那左半身不便的身子挪動著,喊著爺爺(shù)拿,又或是一個人在房間的時候,也會不停地喊著姑姑或爺爺?shù)拿,無人回應時,聲音則是愈發(fā)的響亮。靠近身問她有什么事,她用一雙呆呆又不確定的眼神說:沒事。于是我們?nèi)胰嗣刻於冀菰谀棠痰暮艉奥曋,像是一只蒼蠅在你耳旁不停嗡嗡作響,刺激著你的耳朵,沖擊著你的頭腦。這種環(huán)境下生活的我們不覺會感到煩躁和疲倦,如果得空出去走一下,耳朵倒是凈化了一番。
有過生硬的語氣罵過她,而她是用帶點無辜又惱怒的表情看著你,有時反而數(shù)落你一通,在辯解‘難道說話也不讓我說了嗎’。我們會厭倦他們的行為,為他們那些不明原因的做法感到生氣,而我們每天都在這種生氣又喜悅的環(huán)境下度過一天又一天,我們既不理解又無法不接受,不理解的是那些莫名其妙的事,而無法不接受的則是血脈相連的情。
沒有長大到她的那年齡,沒有經(jīng)歷生命周期里那鮮明的過程,是不理解時間沉淀帶給一個人的內(nèi)容的,對于她的行為,我不理解,或頑劣,頑劣中體現(xiàn)的是一份最單純的`情——害怕孤單和丈夫陪伴的安全感。
《皮囊》是認人、認心的書,透過事物的表層,深入它的內(nèi)心,觸摸到的是一顆悲憫、無助、渴望的心。
模糊不清的每天磕磕絆絆,其實連結(jié)它的是一份經(jīng)歷世間事的現(xiàn)實的情。
作為旁觀者,未真正到達那一刻,只能通過想象去猜測那中間的復雜過程,只是自己的片面之詞去下定義,終究理解不全那將近用一生時間去填充的愛的寬度。
《皮囊》讀書筆記3
其實現(xiàn)在很晚了,但是又急于分享今天的收獲。今天用零散的時間,讀完了《皮囊》,雖然很早之前就有人推薦給我,,,雖然讀過一些,但是可能年齡和經(jīng)歷都沒到,于是就體會不到作者說的那些話,今天是真的明白了,很震撼的明白了。。
現(xiàn)在也不是很明白,為啥他要花費這么多的筆墨描述他的父親,可能“文展”和“厚樸”讓我覺得更加震撼吧。
現(xiàn)在其實很想把這篇文章全部都摘抄到這里,但是這有什么意義呢?可能同為北漂,可能同是小鎮(zhèn)出身,可能我的成長也是階梯式的,所以我比那些城里的孩子,多了一些---渾厚。
鄉(xiāng)村的小學,初中,縣城里的高中,天津市的大學,北京的工作,每個階梯,每個成長,都是這么有足跡,,,,即使這樣,我也覺得我和厚樸是這么的相似,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和這個社會的不融和。。
剛讀大學和工作不久的我很相似,總是在拼命感知人們希望聽到什么,如何的嘩眾取寵,說不出來的恐懼,沒有足夠的自信,也沒有足夠的技術(shù)功底,也沒有殷實的家底,,,發(fā)自內(nèi)心的覺得自己矮人一頭,,現(xiàn)在回頭想,為什么這么需要別人喜歡呢?大概是生存的本能吧。
北京牛人太多,于是很容易和荷爾蒙相互催化,給人帶來“世界確實無限展開”的那種眩暈感,這樣的地方,確實需要那種戰(zhàn)天斗地的人,也需要出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人。
時過境遷,或者說是年歲漸長,慢慢的也開始明白,能真實的抵達這個世界的,能確切的.抵達夢想的,不是不夠一切的投入,而是務實,謙卑,甚至是你自己都看不起的隱忍。這一點,不得不說,楊小眼做的挺好的。
其實,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我為什么這么著急,倉促,同時又強烈而真摯的擁抱世界的想象。
《皮囊》讀書筆記4
沉!這本書勾勒的父親真實又沉重,包括其他人物。前面九章包括兩個“阿小”扣除一個“神明”共九個人物的故事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
父親的形象是“懦弱又可愛,兢兢業(yè)業(yè)一輩子”;母親的形象有時剛強,有時“慷慨”有時又無比“脆弱”;愛情的得而復失、生活的`起起落落直到最后的死亡,“美麗”的形象是吶喊又無助;兩個“阿小”的對比,角色的互換性十足,兩個人物妥協(xié)于生活的方式,一個是得到“香港”,一個是得到“香港的幻想”,“阿小”的形象是“香港”;“文展”心門的敞開與閉合,不合時宜的負重前行,文展的形象是“唇”或者蠢;“厚樸”的五音不全,玩性十足,闖爺一枚,把有形無形的“hope”貫徹始終,厚樸的形象是“青春無敵也有敵”。其余兩位,阿太和“圣誕節(jié)”朋友就按下不表吧。
蔡走出一扇門又走進另一扇門,門里面“拓”出的風景真實的同時又極其凄涼。有對家的記憶,有對兒時的回憶,有對中學和大學的追憶,最后是對自己對命運的不斷追問。這些追問有的答了,有的又沒答,確實幫助讀者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內(nèi)心,內(nèi)心已經(jīng)存在的東西。
《皮囊》讀書筆記5
最近,看了蔡崇達的《皮囊》,順便上網(wǎng)找了他的資料,發(fā)現(xiàn)他有這樣一句名言:“走向自己的內(nèi)心,是通往他人內(nèi)心最快最本質(zhì)的路徑”。我想,這應該是他在這本書中,勇于解剖自己,將成長經(jīng)歷中的種種困苦、迷茫、不堪,都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根本原因吧!
這本書以作者身邊人的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其中的人物大都充滿悲劇色彩,只有作者蔡崇達算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
很多讀者評論,前幾篇寫作者親人的文章,非常細致感人。但后幾篇寫朋友的文章看了讓人很不舒服,總感覺作者在朋友的故事中,透露出了一種成功者的沾沾自喜,甚至有一種小人得志的卑瑣和齷齪。
我對此很不認同。我在書中看到的作者只是一個被命運揠苗助長的早熟者。在面對偏癱父親和貧困家庭時,他茫然無措地被逼迫著向現(xiàn)實低頭,小心翼翼地算計著自己的人生,生怕走錯一步就會萬劫不復。
在命運面前,他只能用卑微的執(zhí)著和隱忍與之博弈,結(jié)果他“成功”了,但他并沒能為靈魂找到一條自由的出路。因為他說,他并不知道要怎么享受生活?他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最應該珍惜和最珍貴的東西?
其實,作者的這些拷問,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
阿太是書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這是一個令人驚詫的老太太,她沒有文化,卻經(jīng)常口出哲語。她99歲,但蒼老皮囊下包裹的卻是一個豁達、不屈的靈魂。
在作者的記憶里,阿太是個心如堅石的老人。在女兒早逝時,她倔強地沒掉下一滴眼淚。在手指頭被切斷時,她表現(xiàn)得毫不在乎。但在她不慎摔倒,身體不能動彈時,她竟然哭了,因為她認為“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她覺得女兒的死亡,代表著靈魂掙脫了皮囊的束縛,回歸了它輕盈的本質(zhì)。而當她不能動時,她為自己的生命被肉體拖住而感到悲傷。
這個智慧的老人,令我們這些整日為滿足肉體欲望而奔波勞碌的.現(xiàn)代人汗顏。
二、
在作者筆下,母親是一個充滿執(zhí)念的女人,她柔弱的皮囊下,包裹著一個倔強的靈魂。
她在初嫁時,與丈夫一同許下了建新房的愿望。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她心甘情愿地貢獻了自己的嫁妝;當丈夫不幸中風偏癱,家庭財務困難時,她寧愿去撿爛菜葉糊口,也要將省吃儉用攢下的錢拿來建新房;當老房子面臨拆遷時,她仍執(zhí)著地要進行房屋重建。盡管她明白,這種行為徒勞無益,花掉的錢必將打水漂,卻依然不改初衷。
她好像一輩子都在為建房子而活著,因為她不服氣,她想用這種方式來維護殘疾丈夫的尊嚴,來保障這個貧困家庭在小鎮(zhèn)的地位;蛟S,她也是在用這種不可理喻的偏執(zhí)表達著她的愛情宣言吧!
三、
父親的一生命運多舛,看起來像是個懦弱且無能的男人。
他年輕時因為超生被開除了公職,在消沉了三年之后,去寧波當了海員,而后帶著掙來的錢,做過各種生意。中年時,他突然中風偏癱,將家庭的重擔推給了柔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
一開始,他充滿信心地試圖通過康復訓練來戰(zhàn)勝偏癱的身體,希望能重新掌控這具不聽使喚的皮囊。但慢慢地,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肢體在進一步失控。他憤怒、恐懼、掙扎,最終他失敗了,他被皮囊困住了。于是,他放棄了,不再幻想重新扮演好父親的角色。恰恰相反,他迅速地退化成了一個孩童,常常用無理取鬧的方式來嘲笑自己的無能和失敗。
在與失控的皮囊搏斗了8年后,他突然去世,但他的靈魂始終帶著些許不甘。最后,在神明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的靈魂終于得到了安息。
四、
張美麗是小鎮(zhèn)少年們的性啟蒙老師,但這具美麗的皮囊,卻承載了太多世俗的偏見和詆毀,最終脆弱的靈魂以自殺的方式脫離了皮囊的束縛。然而,她的靈魂并沒有得到世俗的諒解,她最終成了孤魂野鬼。
縱觀張美麗短暫的一生,只因年輕時追逐愛情,未婚失身,后來又離了婚。所以,在小鎮(zhèn)人的眼中,她就成了被妖魔化的狐貍精。盡管她后來經(jīng)商變成了企業(yè)家,但仍然被親人和鄰里視為污染小鎮(zhèn)風氣的妖孽。
在自殺前,她跪在宗祠門口,對天發(fā)誓,自己沒有作孽,她只是把她覺得美的、對的、喜歡的,都做成生意。但沒有人相信,因為人們只相信他們愿意相信的東西。
這個美麗的女人到底只是個小鎮(zhèn)姑娘,骨子里充滿了對傳統(tǒng)和權(quán)威的敬畏和順從。她沒有能力抵御流言蜚語的侵蝕,最后,只能白白做了舊傳統(tǒng)和舊輿論的犧牲品。
五、
文展是一個降伏了“兔唇”生理缺陷的小鎮(zhèn)少年,是一個從九歲就開始整理自己的中國歷史大綱的“天才”,是一個為鍛煉領導能力,每天組織小伙伴開展各種集體活動的初中生。他從小就見識非凡,有明確的人生方向。他厭惡小鎮(zhèn),渴望融入城市,為此,他深謀遠慮地進行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
初中畢業(yè)后,他如愿考上了重點中專,急迫地將戶口遷出了小鎮(zhèn)。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因為兔唇,他在學校遭到了嘲笑。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一直試圖用衣錦還鄉(xiāng)的方式重建往日的自信和驕傲。但最終,他失敗了,只能無奈地回歸小鎮(zhèn),過上了普通人的庸常生活。
而與之對應的是,從小被他啟蒙的作者蔡崇達,卻在多年默默的堅持和隱忍中,慢慢過上了他規(guī)劃中應過的生活。當兩人再次相遇時,這個驕傲的男青年在長久沉默之后問道:“你說,憑什么是你?為什么不是我?”
但不管有多少不甘,天才文展終究還是泯然眾人了。不知道是有缺陷的皮囊束縛了他的理想,還是對“天才”的執(zhí)念讓他不合時宜,無法腳踏實地。
六、
這是一個將hope(希望)寫進名字的人,他活得張揚、隨性。當作者務實又緊張地訓練自己與真實世界的相處能力時,厚樸卻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
他參加各種社團;打工賺錢組建樂隊,并取名“世界”;頻繁更換女友……他說他想嘗試世界的各種可能。
當圍繞在他身邊的人,逐漸明白了現(xiàn)實的意義,紛紛離開他,各自謀求前途之時,只有他還一直活在對夢想的虛幻想象中,肆意地揮霍自己的青春。
畢業(yè)前半年,不向現(xiàn)實低頭的厚樸被學校勒令休學,開始了四處流浪的生活。直到最后,沒有朋友收留了,才被他父親接了回去。在家人的幫助下,他變成了一個小村莊的教書先生。
但他那用想象喂大的過度膨脹的理想幻象,卻成了他腦中趕不走的怪獸,摧毀著他的肉身和靈魂。在飽受折磨之后,他用自殺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我不知道厚樸是不是因為太純真,所以才會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最終活成了一個悲劇。但我很贊同作者的觀點:“或許能真實地抵達這個世界的,能確切地抵達夢想的,不是不顧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熱,而是務實、謙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憐的隱忍!
從書中或執(zhí)拗、或虛妄、或務實的人物故事里,我看到了每個人的不易和掙扎。在這本書的后記中,蔡崇達說,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或提醒讀者,“看見”自己,“看見”更多人。
其實,我們就像故事中的阿太、父母、張美麗、文展、厚樸、阿小等人一樣,都是帶著沉重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只不過有的人,為了滿足肉身的各種理性和非理性的需求和欲望,不得不丟掉靈魂,甚至出賣靈魂,從此變成行尸走肉。而有的人,卻可以掙脫肉身的束縛,讓靈魂穿越時空,從此永垂不朽。
《皮囊》讀書筆記6
六小時看完這本書,一開始看完一篇故事總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因為故事內(nèi)容太過真摯和殘忍,讓我感慨良多。看到一半,我還不知道作者所謂的皮囊是什么,只是有著“軀殼”這層理解。到后半部分,越來越多的文章直指作者本身的內(nèi)心活動,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撕開,也把自己熏得滿眼淚光。我不再想給皮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我慢慢明白作者要表達的內(nèi)容“皮囊只是人體的一個軀殼,終有一天,時光會把它帶走,但我們還有心,通過心去溫暖彼此照亮彼此”這本書不僅有著心靈的陳述,更有關于沒有表達卻無比偉大的愛情,有著城市化發(fā)展的變遷,有著鄉(xiāng)下人的偏見和純樸,有些濃濃的故鄉(xiāng)情……有些許多許多東西,但是,正如書的最后一段所說,
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于他內(nèi)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
所以,在我們不同的人生階段再讀這本書,定會有別的`感受。但此刻,?它照亮了我內(nèi)心小小的一部分,也愿他能去照亮更多人的內(nèi)心,讓我們懂得所謂的“理解”。好書!
《皮囊》讀書筆記7
放在書架中很久了,不管是電子版還是實體書,也一直沒有拿起來,說實話,以前每一期都會看,一篇文章,一張圖片,一個問答,諸如此類,出版的書是,不知是時代下青年的原因,還是編輯的喜好選擇,表達,描述,中心都說不上不好,但就是不能夠在心里留下太多痕跡,各種風格的`,漫不經(jīng)意,深沉,散漫,沖動,悲嗆,喜劇性,懷舊等,年齡漸長,也愈來愈難以激起漣漪。在這種個人偏見下,皮囊也遲遲未看。人生來一具皮囊,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從阿太,父母,阿小,張美麗,HOPE(厚樸),生命中經(jīng)過和相交的一部分人生,各人環(huán)境我,各具性格,生命之重,不在于每個人的性格思維,而在于時間時代和冥冥中命運給所有人復雜纏繞的牽扯與遭遇。
一直都很喜歡兩種表述方式,一種是上帝視角的小說,能將一件事情方方面面極盡詳細的敘述出來,從環(huán)境到事態(tài)發(fā)展,作者操控情節(jié)又不干涉其中;另一種就是自身經(jīng)歷與其中想法,也許帶有一些個人觀點,但卻已自己視角看整件事,直指內(nèi)心。唯一的難度就是不著痕跡,不刻意描寫,也不刻意回憶,不刻意添加
《皮囊》讀書筆記8
囊是蔡崇達的第一部文學作品,由若干個生活中的小故事組成。在讀完其中的《阿小和阿小》后感觸頗深。故事的主人公為兩個叫“阿小”的人,其中一個鎮(zhèn)里的阿小,另一個則是香港阿小。鎮(zhèn)里的阿小沉默寡言,他出生在漁民家庭,全家捕魚為生,自己卻下決心長大絕不做漁民,要走出小鎮(zhèn)。然而,他讀書卻并不好,這讓他這種高傲的安靜,被理所當然的當作一種孤僻。另一個阿小,之所以被稱為“香港阿小”是因為他的父母在香港承包工程發(fā)了家,在移民去香港之前,他需要在小鎮(zhèn)的姑姑家寄居一段時間。在兩個“阿小”的腦海中都有那么一個“遠方”,因此,他們似乎可以輕視周圍的一切,他們不屑于活在當下。對于香港阿小來說,香港是個更好的世界,他活在“去香港前準備”的生活里。他經(jīng)歷的一切都是過渡的,無論生活、友誼還是情感。他生活在奇怪的錯位中,他能夠接觸到這個世界最發(fā)達的東西帶給他的刺激與誘惑,肉身卻不得不安放于似乎落后于幾十年之久的鄉(xiāng)下。他肆無忌憚的消耗著眼下的時間,活在幻想之中。當他真正移民香港時,卻發(fā)現(xiàn)與那個想象中的“天堂”格格不入,在那個圈子里,他被認為是粗鄙的鄉(xiāng)下人,他依然是孤獨的。家庭遭遇變故后,親友紛紛離他而去,讓他感受到城市世態(tài)炎涼的一面。不能不承認,他們之于這座城市,只是再渺小不過的一分子,每天清晨醒來,乘坐擁擠的交通,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扮演各自的角色,時間一到,又拖著疲憊的身體會到所謂的家,準備第二天的演出。與之相比,鎮(zhèn)里阿小的命運似乎要好些,他曾經(jīng)也有自己幻想的`生活,他發(fā)誓自己絕不做漁民,重復父輩的工作。他曾經(jīng)因能接觸到香港阿小的待見而驕傲,仿佛得到了重視,即便染上了種種惡習。他也曾因香港阿小的離去和不再聯(lián)系而失落和傷心。他曾試圖抵抗生活,與父親大打出手,離家出走,留長發(fā),每天騎著摩托車狂飆,直到經(jīng)歷一次嚴重車禍后,才安心的與父兄一起去捕魚,逐漸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有自己的房子、妻子和兒子。
生活中有很多像文中兩個阿小這樣的人,他們都生活在“錯位”之中,生活在對未來的無盡想象之中,他們與現(xiàn)實的一切格格不入,腦海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可當愿望破滅,他們又會陷入極度的痛苦。究其原因,生活的“錯位”源自對自己定位的錯誤,當一個人所擁有的資源不足(包括能力、金錢、權(quán)利等),卻有著遠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理想”時,他們會被“理想”所拖累,既丟掉了當下,又永遠不會達到想象中的“未來”。好比香港阿小,他們父母在香港做生意暴富,阿小會認為小鎮(zhèn)里已經(jīng)容不下他,他屬于香港,像電影中一樣,打耳釘留長發(fā)騎著摩托車在街上狂飆才是他的生活。而事實證明,在香港生活遠沒有他想的那么簡單,由于文化有限,他在香港的學校中被認為是‘粗鄙“的鄉(xiāng)下人。由于能力有限,在父母這座靠山不在時,他已經(jīng)無法維持原有的生活,最終淪落為一名維修工。所有發(fā)生這些無關命運,而是生活在教阿小認清自己和他所在的世界。同樣地,小鎮(zhèn)的阿小也曾有過豪言壯志,但可惜能力不及,理想中的生活離他格外的遙遠,遠到看不到,摸不到,幾次打擊后,他放棄了抵抗,認清了自己,從此甘心捕魚,甘心在小鎮(zhèn)上生活,成家,立業(yè)。他很幸運,因為他提早回到了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
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高三的后半學期,整個學校像傳銷公司。老師整天說,別想著玩,想想未來住在大城市,行走在高樓大廈間,那里才好玩。他們偶爾還會距離:某某同學考上了北京的大學,然后,他就住在北京了,口氣篤定的好像王子工作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边@是一種很常見的“傳銷”,學校或家長會對孩子進行,給孩子一個定位,給他們描述一個美好的將來,直到孩子認為那就是他應該去做的,那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勺罱K呢,有多少孩子最后發(fā)現(xiàn)那些并不是他們真正喜歡的,并不是適合他們的,因此而痛苦。大城市固然好,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直到自己適合什么、喜歡什么,這樣才活的踏實,才不會“錯位”。
《皮囊》讀書筆記9
韓寒在書的首頁這樣推薦,可是讀完這本書這兩種感受好像也都沒有,一直在想《皮囊》的讀書筆記也不知道該怎么寫。小J和我說她看完這本書,覺得最不喜歡的就是作者,不知道為什么。我看完倒是沒有不喜歡作者感覺,可是卻也有那么一點點壓抑。
這本書并不厚,文筆流暢,比較好讀。最讓人喜歡的應該還是本書前半部分描述的作者的阿太、父親、母親的部分。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我期許自己要活得更真實也更誠實,要更接受甚至喜歡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歡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處理、欣賞各種欲求,各種人性的丑陋與美妙,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最好方式!
后半部分寫朋友,阿小、文展、厚樸,雖然每個故事故事都發(fā)生在作者生活中的不同階段,但是每個故事又基本一致。他們都在作者成長的.對立面,在作者成功扎根北京后,以一個看似成功者的角度,用只參與了朋友的那部分來審視他們的整個青春,這可能也是小J不喜歡的地方,也是我覺得整本書讓我覺得壓抑的地方。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對待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自己去尋找和它相處的方式。每片海,沉浮著不同的精致,也翻滾著各自的危險。生活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為節(jié)制或者自我用邏輯框住,甚至掩耳盜鈴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無論如何,它終究永遠在那躁動起伏。”
“我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處的距離,找到欣賞它們的最好方式。”
這是我這本書最喜歡的一段話。
《皮囊》讀書筆記10
初見書名是帶了有色眼鏡的。然而讀完前幾篇,就著實理解了“皮囊”二字的內(nèi)在含義,也明白了序中所說“不要在公共場合讀它”的建議,因為是真的會控制不住,已經(jīng)記不清多少次流淚。
作為寫過260萬+字報道的記者,作者有著嫻熟的寫作技巧,但是在我看來絲毫不虛偽做作,相反卻總是直擊內(nèi)心最柔軟最脆弱的部分。如果說前半部分是帶給我對親情的'回憶,后半部分則帶給我更多的思考。說實話,在一口氣讀完《皮囊》的某篇文章后,我真的沉在那個世界里了。跑去廁所,靠著門,不愿出來,不愿見光,也不愿說話。心想:活著到底是要追求什么樣的生活呢?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呢?當然,我自己也說不清楚;蛟S我像作者一樣,用“制高點”的眼光來審視身邊的人、身邊的世界,用一切可能的價值標準給他們一個評判;又或許我像文中的厚樸一樣,對這個世界有著無限的憧憬和仰望,但卻最終沒敢放出自己的光芒。更多的,我應該是游走在這個世界的靈魂,了解人類的七情六欲和虛偽做作,不愿與任何一種所謂“流派”有一樣的觀點或瓜葛,只愿飄在半空,觀察、嘲笑、羨慕和悲傷,然后轉(zhuǎn)場離開。
《皮囊》讀書筆記11
最開始覺得這是一本很溫柔的書,畢竟最開始的幾章寫的真的很美好。
獨特的阿太,堅韌的母親,懂事的兒子。
阿太那么大的'年紀心態(tài)還特別好,一句: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我立馬就粉上了她。
后來描述作者的朋友們,越看越難受,這些朋友們就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最開始的信誓旦旦,滿懷希望。可是后來,因為一句:這個世界不是這樣的。之后變得謹小慎微,不愿多言,甚至不愿出門,心里落差到有的自殺。
或許這就是兩種不同的心態(tài)造成的,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是隨遇而安,而他的朋友們基本都是把人生計劃的過于周密。
我很害怕這樣的文字,畢竟現(xiàn)實的生活,我們大多數(shù)是按計劃來過的,不談計劃,似乎你就是個不求上進的人。飄在外面,我們卻無能隨遇而安。
挺喜歡馬賽爾·普魯斯特的那句話: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于他內(nèi)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
我的內(nèi)心是:咖啡店老板對他用尺子一量,一米七不到,便很認真地打了個。他拉著我就跑,邊跑邊笑:端莊個毛啊。
卸下所有的偽裝,告訴自己,不要端莊,做好自己已經(jīng)夠了,何必還要裝作他人喜歡的樣子。
《皮囊》讀書筆記12
少年不經(jīng)事,那時的我目光總會停留在那些有曼妙身材的美女或帥氣逼人的男生身上,當然誰見了美女、帥哥春心蕩漾,這也很正常。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辈贿^,越經(jīng)歲月沉淀,越發(fā)現(xiàn)最好看的皮囊也不如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1、
姑姑家的表哥阿浩娶到了全村最漂亮的女孩瑩露。那女孩丹鳳眼、筆直高挺的鼻梁、有一張紅潤的櫻桃小口、身材高挑苗條、皮膚白晰、左臉頰那個迷人的小酒窩,誰見誰瞪直眼。
可以說所有贊美的語言,都不能形容她的美!結(jié)婚那天,我被表嫂的美貌打動了 ,圍著她轉(zhuǎn),“表嫂、表嫂”的叫她,她羞澀的答應著。
婚禮過后再見到表嫂是另一年的春節(jié),平常大家各忙各的,只有春節(jié)期間,親朋好友才有時間聚聚。
漂亮的表嫂已經(jīng)產(chǎn)下一個大胖兒子,產(chǎn)后的她身材看上去雖稍微發(fā)福一些,倒更顯女人的韻味,臉色紅潤有光澤,臉上的肌膚像剛剝了皮的雞蛋,吹彈可破。
趁表嫂在給孩子喂奶,我嘻皮笑臉的上前輕輕掐了一下表嫂的臉,感覺這臉能掐出水來!拔!表嫂真的太誘人了!
不過,這美好的感覺沒過多久就讓我改觀了。表嫂給孩子喂奶喂睡熟后,就和我們幾個來姑姑家玩的表姐妹聊天。
一聊不知道,一聊嚇一跳,她滿嘴爆粗讓我瞪目結(jié)舌:“臥靠,你們知不知道,我算瞎了眼,嫁了你們這個窩囊廢表哥。什么破中學老師,每個月就拿著幾千元的工資,就這點工資是我收入的零頭,我讓他辭職到我公司上班,他不愿意,還跟我僵,整整一個灌了鉛的書呆子。我真是悔不該當初,當初那么多條件比他好的追求者不要,偏偏上了他的賊船!
我聽了這話,表嫂光輝的形象瞬間倒塌,心想:咋這么粗魯,可惜這一身皮囊。
后來,姑姑偷偷的告訴我,表嫂可難待候了。全家把她像祖奶奶的供著,好吃好喝讓她先上,除了生孩子、喂奶的活讓她自己干,別的活她基本不干。但她就不領情,想罵誰就罵誰,想給誰看臉色就給誰看臉色。有時全家人好好在吃飯,也不知誰說錯了一句話,她立馬甩筷子走人,翻臉比翻書還快。
姑姑說,等孫子大一些,就和他們分家,不想住一起了,太受氣,這媳婦一點教養(yǎng)也沒有,也不知她爹媽怎么教的?當初你表哥非她不娶,說她長得好看。現(xiàn)在倒好,這后悔藥可是無處可買。她后悔我們還后悔呢!
再后來,漂亮的表嫂出了緋聞,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削減。再見時,她的美貌已不讓人心動。
皮囊再美,終究只是皮囊。
2、
曾看過一檔求助類綜藝節(jié)目,男嘉賓求助主持人,他從來都沒有看過自己的女朋友素顏,就算是去三亞旅游男嘉賓特地蹲點,但是最后還是沒有看到女朋友的真正面容。
主持人問如果你的女朋友素顏很丑,你還愛她嗎?
男嘉賓說,我愛的是她的善良和溫柔,還有懂事。就是丑,我也愛她。
主持人請出了他的女朋友,化妝的她看起來是個清秀小家碧玉型的女孩。
她說出了不肯卸妝的原因,小時候人家說她丑,而父母也都不幫她。長大后學習工作也有人因她長得不好看而攻擊她,所以她從小就因為長相的原因也很自卑,從小也很懂事。后來在化妝中找到了自信。
說完原因之后,工作人員找到女孩的父母,父母其實并沒嫌棄她,而且都覺得她長得很清秀很好看。
而男孩也說我愛你不僅僅是你的外表,而是你的懂事,你的溫柔和善良。
最后女孩卸了妝,其實也沒有她說的那么難看,而且很有古典風格。男嘉賓和她手牽手的走下臺,一臉深情。
其實好看的皮囊讓人喜歡,但是有趣、懂事的靈魂更讓人喜歡。
3、
有趣會不會讓你很淺薄,何為有趣?
有趣就是,當別人和你聊天時,不會覺得你很庸俗,也不會覺得你很毒舌。
很多人總會用一句:沒有辦法,我這人說話很耿直。
樂嘉在《性格色彩學》里把人的性格分為:紅、藍、黃、綠四種性格色彩。其中紅色性格色彩的人,說話耿直,性格直爽,可卻很容易得罪人。每一個顏色的性格色彩,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物極必反,大黃、大紅也不行,人要學會紅藍相間,這樣才能取長補短。
有趣便是相處上,能讓彼此輕松自在;有趣也是靈魂上,彼此能夠相溶以沫。過于耿直,過于直爽也會傷害與你交往的朋友。
有趣就是你曾讀過很多書,看過很多不同的風景。當你與別人交流時,不會顯得淺薄彎酸,咄咄逼人。
有趣的人,總會有著不同的思想和經(jīng)歷讓人癡迷。在她們的思想里,總是積極向上,不會輕易滿足現(xiàn)有的狀態(tài)。與人聊天時,會讓人覺得謙虛謹慎,輕松自在。
4、
有趣不止是,在文字與心靈的區(qū)別,更是一種心靈的碰撞。而喜歡一個人,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
美貌讓人喜歡,有趣讓人癡迷。有趣的靈魂,總會吸引有趣的人。
我有個離了異的姐妹,和她出來吃飯,她說她老公找好了。
我先是恭喜她,而后問她是不是她心目中的一類,她說并不是,我問那為什么會選擇在一起。
她說:“因為他對我好,他不帥不高,但是他愛我很多。”
或許有的人工作很好,很富有,但是愛和尊重遠比物質(zhì)上的富有要重要的多。
一見鐘情看臉蛋,長期共處看性格,一生相守看人品……兩個人在一起總有一天要卸下所有。
真誠對待,刻意的說和做,太累,做自己,才是對,你的開心你的沮喪你的榮耀你的失敗他都喜歡,那就沒錯了。
有趣的人,總會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尊重喜歡自己夢想的人。
你的人生有限,不要茍且而活,與有趣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樂趣。
《皮囊》讀書筆記13
沒想到這本書給能讓我有感而發(fā)這么多,昨天的文章主要側(cè)重于個人看法,今天則更多情感的抒發(fā)吧。
除了這些文章,觸動我的還有什么呢,我想,還有阿太對作者說的那些話,關于人不過是一具皮囊的言論;還有作者不時發(fā)出的對故鄉(xiāng)的戀戀不舍和更深的連接;還有久別后的朋友之間的疏離與扼腕。
談到故鄉(xiāng),我始終沒有那么大的情懷,想起有一次,爸爸喝醉酒,照例開始教育我,念念叨叨故鄉(xiāng)之于自身的重要性,我沒有他期望的那么多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但是也不是他口中那副急于擺脫故鄉(xiāng)的形象?赡芨嗟氖且驗閺奈凑嬲尘x鄉(xiāng)過,學生時代每年逢假期就會興沖沖地趕回家,那不是故鄉(xiāng),那只是我的家鄉(xiāng),那只是印在火車站優(yōu)惠區(qū)間上的站點,那是可以用74.5的硬座、117.5的二等座、121的巴士、4個小時的車程來衡量的地方。
我真正奔赴的,只是個我父母親所在的地方。
然后,只要被爸爸瞪一眼就會眼淚汪汪的我,委屈地辯駁:“對我來說,故鄉(xiāng)就是有我爸媽的地方!
然而今年開始忙碌著找工作,當承載我希冀的簡歷紛紛奔向天南地北各個陌生的城市的時候,當它最終落戶在杭州之后,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查一查回家的航班,而后也開始想,以后興許一年只有一次回家的機會了。
這時候看到《皮囊》,突然對故鄉(xiāng),有了更深的一層體會。
泉州是一個海濱城市,而我的故鄉(xiāng)沒有那片波光粼粼,但是有層層疊疊的.綠,還有特定季節(jié)是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我的故鄉(xiāng)沒有熱鬧的出海打漁,甚至沒有讓我能明確說出來的活動,只是每每到了某個節(jié)日,而我不得不留在學校過節(jié)的時候,談起家鄉(xiāng)的習俗,我卻是話最多的那個。
所以故鄉(xiāng)到底是什么呢。
因為現(xiàn)代高科技發(fā)展帶來便利的交通,帶來四通八達的媒體資訊,我們從未真正遠離,所以我們沒有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更或者是因為,故鄉(xiāng)早已經(jīng)具體化到某一個地方、某一種食物、某一個人身上了。
她說不定是某種食物:
一群在外的朋友湊在一起時,聊起小連城,無非思念學校門口的爛粉和兜湯、南門頭的捆粄、大橋下的大扁食、四角井的燈盞糕,或者只是媽媽做的菜,我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全都化作跟隨我們走南闖北的肚子里的饞蟲。
她說不定是我家門前的小溪流,也說不定是培養(yǎng)教育我的母校,更說不定是從小到大春游秋游的目的地冠豸山。然而,奶奶曾在那洗菜的小溪流已被柏油馬路覆蓋,小學的母校已經(jīng)化為居民樓的工地,冠豸山在售出協(xié)商買回的過程中開始向本地人索取門票......
每次回家看到又一片新的施工地,或者只是一塊又被開墾然而尚未動工的農(nóng)田時,我總是會感到可惜,甚至是鄙夷,好好的小鎮(zhèn),本來就應該是一幅接地氣的模樣,偏要硬凹造型向現(xiàn)代化大都市看齊。
于是我想起我的另一個故鄉(xiāng),那個離開更久我更愿意稱作故鄉(xiāng)的地方——一個更加偏僻的鄉(xiāng)鎮(zhèn),那里曾經(jīng)是我的伊甸園,是最初在我心中播撒美好種子的地方,然而這幾年回去時,看見四處橫躺的木材,看見我嬉鬧的涼亭都是木屑,我根本沒有再往里面走的欲望。
于是我的心情就跟作者說的這樣一段話產(chǎn)生了共鳴:
“我知道,其實自己的內(nèi)心也如同這小鎮(zhèn)一樣:以發(fā)展、以未來、以更美好的名義,內(nèi)心的各種秩序被太倉促太輕易地重新規(guī)劃,銷毀,重新建起,然后我再也回不去,無論是現(xiàn)實的小鎮(zhèn),還是內(nèi)心里以前曾認定的各種美好!
這種不可挽回不可避免的遺憾,也同樣產(chǎn)生在每一次和朋友分別的時候。
我曾經(jīng)做過一個電影畫面感極強的夢,夢到我一個人搭乘著日本電影里常見的火車,窗外是一閃而過熟悉而陌生的風景,車廂內(nèi)是熟悉的朋友。久別的朋友突然主動問候我,我還一臉詫異地回:“你怎么會跟我說話!比缓,這么些時日的隔閡就像不曾存在一般,聊得很熱火朝天。
不知不覺,火車到站,友人A下車,友人B登場。留下我一臉錯愕,追問著友人A的去向。
這個夢境與現(xiàn)實太相似,醒來后的我一直空落落的。
前些日子見到一些故人,外界因素推動下能夠自然而然地像彼此認識但不熟的朋友一樣聊天,分開時也不像更小的時候所期望的那樣,非要執(zhí)著地把過去的一些困惑和誤解解釋清楚,因為突然覺得,那是另一個時間段的事了,對待過去的事,最好的做法是——既往不咎。
因為我們總是活在當下的,所以,對未來,也不要搶抓不放。
就像突然想聯(lián)系很久沒互相通信的朋友,毫無疑問彼此都想展現(xiàn)出曾經(jīng)的熱絡,然而幾分鐘的問候之后,空氣里只剩難忍的尷尬。那時我哈哈一笑,說:“相見不如懷念,就這樣吧!”然后逃離一般匆匆掛了電話,并長舒一口氣。
就像畢業(yè)許久總想組織一次聚會,也許這件事的難度不是各自都忙,而是怕見了面已不復年少的模樣,讓彼此和自己都失望。
作者的一席話是很好的解釋:
“每個人都已過上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讓許多人在這個時空里沒法相處在共同的狀態(tài)中,除非等彼此都老了,年邁再次抹去其他,構(gòu)成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標志,或許那時候聚會才能成真!
動筆之前,沒想到《皮囊》的讀后感會變成這么長的侃侃而談,或許真的是平常人的生活里也折射了我的影子,而作者又沒有難懂的故作深沉,從而激起了我許多的共鳴。如果讓我寫,我好像還能繼續(xù)寫下去,只是怕演變成了 懶婆娘的裹腳布,反而沒有了趣味。
能讓讀者寫出這么長的感慨,大概真達到了作者的期許吧,因為人的本質(zhì)是一致的,而我們有心,從而達到了共同的部分,最終看見了彼此,映照出彼此,溫暖了彼此。
今天其實寫了兩篇文章,但是對另一篇不滿意,沒有飽和的情感,沒有滿滿的觸動,打算好好寫再發(fā)出來了。
另,今天在學習日語時,發(fā)現(xiàn)慢慢地,積累的知識也不少了,打算一周要騰一兩天出來整理之前學過的內(nèi)容,否則會消化不良吧。
《皮囊》讀書筆記14
《皮囊》這本書是去年回國過春節(jié),之后回澳大利亞路過北京,在北京的發(fā)小送給我的。她是我欣賞的人,溫馨狹小的小房間里堆滿了書,還有她的理想。
巧的是,回去的飛機沒有電視,我就把這本書看完了。我一邊看,一邊流淚。其實這本書的主調(diào)也不是那么悲慘,但作者細膩的文筆著實讓我觸動。
一開始的序言中,有句話很適合我當時在讀的心境:我說服自己,這不值得流淚,這不值得哭,我所看到的不過是、僅僅是人世間每時每刻發(fā)生的事。
全書分為幾個大章節(jié),一開始我以為是自傳,細膩到肯定真實發(fā)生,但后來的故事越發(fā)離譜,讓我懷疑是不是小說。有評論也表示不知用小說還是自傳來形容。但肯定的是,這本書很真實,所以也是大賣的一大因素吧。在李敬澤序中,“蔡崇達寫得不太好的時候,還會有一點生澀的文藝腔,但當他全神貫注全力以赴時,他不文藝了,他站在這里,艱難地捫心而說!
藍色字體為原文部分。在此記錄一下,我喜歡的句子。
I.皮囊
這本書的名字“皮囊”最早出自作者的阿太。書中這樣形容阿太:
阿太滿是壽斑的臉,竟輕微舒展開,那是笑。
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總是請假往老家跑-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個下午。她不甚明白地笑,展開那歲月雕刻出的層層疊疊的皺紋,我就莫名其妙地釋然了許多。
能想象,一個在城市打拼的青年,面對見過世間繁華險惡,早已寵辱不驚的安然的百歲老人,那種狀態(tài)必然安慰到我們所有焦慮的人。
當阿太去世的時候,她安慰作者不要太過難過: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污濁給拖住。而這個肉體,就是我們靈魂的皮囊。
II.母親的房子
*一只珊瑚蟲拼命往上長,死了變成下一只珊瑚蟲的房子,用以支持它繼續(xù)往上長。
*誰也不會在意渺小但同樣驚心動魄的死亡和傳承。
*別人的生活就這么淺淺地敷在上面-這是母親尋找到的與它相處的最好距離。
*這藥反而醫(yī)治了這個因殘疾因貧窮而充滿怒氣和怨氣的家庭(當時作者的母親打算服毒自殺)。
*這房子的一切。像看一個熟悉卻陌生的親人,它的皺紋、它的壽斑、它的傷痕。
*整個小鎮(zhèn)遍布著工地,它們就像是一個個正在發(fā)膿的傷口。而這些房子外面布著木架和防塵網(wǎng),就像包扎的紗布。這片土地將皮開肉綻。
*過去的影子在這里影影綽綽,昨日的悲與喜還在那停留,想象著,它們終究變成的一片塵土飛揚的廢墟。
*以發(fā)展、以未來、以更美好的名義,內(nèi)心的各種秩序被太倉促太輕易地重新規(guī)劃,摧毀,重新建起,然后我再也回不去,無論是現(xiàn)實的小鎮(zhèn),還是內(nèi)心里以前曾認定的種種美好。
*事實上,直到母親堅持要建好這房子的那一刻,我才明白過來,前兩次建房子,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臉面,而是父親的臉面-她想讓父親發(fā)起的這個家庭看上去是那么健全和完整。這是母親從沒表達過,也不可能說出口的愛情。
“我不介意。”我假裝冷靜地說著,心里被印證的某些事,又觸動到差點沒忍住眼淚。我看見那笑容就這么一點點地在她臉上綻放開,這滿是皺紋的臉突然透出羞澀的容光。(作者的母親好可愛)
III.殘疾
*身體像被放掉的氣球,均勻地干癟下去-說不出哪里瘦了,但就感覺,他被疾病剃掉了整整一圈。
*他和我同時真切地感受到,疾病在他身上堆積的重量。
*是父親掙扎著調(diào)動臉上的肌肉對我笑,但爬到他臉上的滋味太多了,那個笑,終于扭曲成一個我描述不出的表情。
*揣摩各自的角色和準確的臺詞。
*她有種力量,不卑不亢卻和藹可親,讓人感覺是一個有主見的老好人。
*沒錢帶來的不僅是生活的困頓,還有別人有意無意的疏遠和躲避-即使心再好,誰都怕被拖累。
*挫敗感從那一個個細微的點開始滋長,終于長成一支軍隊,一部分一部分攻陷他。
*來前悄無聲息,來后鋪天蓋地。
*他在后面安靜得像植物一樣。
*像是隨時被拉到行刑場的戰(zhàn)俘,已經(jīng)接受了呼之欲出的命運。這種絕望反而也釋放了他。
*動不動把刺痛我的生死掛在嘴上。但我也知道,這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IV.重病房里的圣誕節(jié)
*疾病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他們,即使他們當時身處不同的生活,但疾病一眼看出他們共同的地方,統(tǒng)一把他們趕到這么一個地方圈養(yǎng)。
*死亡不是疾病的目的,疾病是盡可能占有身體,用自己的秩序統(tǒng)治那身體。
*一打開,嘈雜的生氣馬上撲面而來。(醫(yī)院里安靜的病房通常在建筑的高層,而一二層往往是門診,此處嘈雜的生氣仿佛和安靜壓抑的樓上是兩個世界)
*我厭惡這種感覺,就像你按照自己的記憶走一條印象中很平坦的路,然后突然哪里凹陷了,一踩空,心直直往下墜。
*有種東西,隔閡著彼此,注定無法做非常好的朋友-目光,太透徹的目光。這里的小孩臉上都有雙通透的眼睛,看著你,仿佛要看進你的心里。我知道那是雙痛徹后的眼睛,是被眼淚洗干凈的眼睛。因為,那種眼睛我也有。和擁有這種眼睛的人說話,會有疼痛感,會覺得庸俗的玩笑是不能說的,這么薄的問題,在這么厚的目光前,多么羞愧。于是會想掏心掏肺,但掏心掏肺在任何時候都是最累的,通常只要說過一次話,你就不想再和他說第二次了。(這種透徹的目光很有畫面感,我似乎曾經(jīng)見過。)
*這種遺忘又馬上會催生內(nèi)心的負罪感。
*你一不小心留出空當,就會被悲傷占領-這是疾病最廉價、最惱人的雇傭兵。
*家屬們一般憂心忡忡,病人們?yōu)榱吮憩F(xiàn)出果敢,卻意外地陽光。每個病人都像個小太陽一樣。當然,代價是燃燒自己本來不多的生命力。
*我發(fā)誓,不和這重癥病房里的任何病人交朋友了。然后安靜地回到父親的病房,把躺椅拉開,舒服地癱在那,假裝,一點悲傷都沒有。
*似乎是和疾病最不相干的人,不用擔心,要在她面前掩飾悲傷或者承受她的突然消失。而且她的壞脾氣恰好是個優(yōu)點:確保你不會很深地和她發(fā)生情感。我嘗試理解她的市儈和不近人情。
*這個時候,突然從樓下沖上一縷游走的光線,擦著渾濁的夜色,往上一直攀爬攀爬,爬到接近這樓層的`高度,一下子散開,變成五顏六色的光-是煙花。
*燃放煙花的痕跡還在哪,灰灰的,像一層淡淡的紗。過幾天,風一吹,沙子一埋,這痕跡也會不見的。一切輕薄得,好像從來沒發(fā)生過。
V.我的神明朋友
*每個家庭都想辦法消化這種困難,并且最終呈現(xiàn)出波瀾不驚的平凡和正常。
*混亂掙扎開一個方向,任性地擺脫了一個可能的命運。
*發(fā)覺了世界上有我一個人承擔不了的東西,才覺得有神靈真挺好的。
*圣杯(由兩塊木片削成,一面削成橢圓形,一面削平,把兩塊木片擲到地上,反彈出的不同的組合,表示神明的贊同、否定與不置可否)。
我記得我老家那塊有個很神的楊八姐廟,奶奶曾經(jīng)帶我去拜她。和文中描寫的一模一樣,心中想著問題,然后將圣杯丟下。如果結(jié)果不滿意,那就再丟一次,前一次就表示楊八姐沒聽清什么的。直到圣杯擺出自己滿意的結(jié)果,然后大家心滿意足的離去。連這種“自欺欺人”的習俗和文中也一模一樣呢。
有時我在想,這種信仰的膜拜和暢銷書《秘密》提到的道理是不是一致?一種強大的信仰讓當事人更加堅定,有“神明”在保佑自己,一定心想事成。而《秘密》的核心也就是,相信!相信自己的期望,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這樣的感覺,不激烈、不明顯、只是淡淡的,像某種味道。只是任它悄悄地堆積著,滋長著,會覺得心里沉沉的、悶悶的,像是消化不良一般,我知道,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悲傷。
VI.阿小和阿小
*然而他讀書卻并不好,這讓他這種高傲的安靜,被理所當然地理解成一種孤僻。(是啊!當你讀書很聰明的時候,你的孤獨會被認為是天才的曲高和寡。然而成績很差,只會被認為奇葩的不合群。)
*白的發(fā)亮,瞬間讓周圍的一切都灰暗了。
*一種找不到話題的恐慌感,在彼此心內(nèi)滋長。
*橋上一點一點的燈影,快速滑過,一明一滅,掩映著車里晃動著的疲倦人群。
VII.天才文展
*有那么一兩秒,我腦海里晃過諸如草原、大海、星空。。。此類很浩瀚的什么東西。
*他的臉通紅通紅,幾乎可以看到皮膚下的血液在沸騰。
*我莫名其妙地害怕那種相遇,每次見到他,仿佛自己的粗陋一下子全部裸露了,自己的困惑不自覺地又洶涌起來。
*但她不敢把這不安說出口,似乎一說出口,一切就清晰可見,一切擔心都落地為實了。
*他再次吞下了自己的殘疾,但是,不是以童年時期的那個方式。
*它果然是記憶中的那個樣子,大又不僅僅是那個樣子,就如同一張沒對焦好的照片,一旦清晰起來,大概的模樣還是如此。
*疲憊但警惕,眼神的冷漠不是由攻擊性的那種,而仿佛是對他自己的冷漠。
*既失去家鄉(xiāng)又永遠沒辦法抵達遠方的人。
(從這章開始,我就開始懷疑此書并非自傳。書中文展的故事,如果是真的,那真的很可惜。)
VIII.厚樸
*看到活得這么用力的人,我總會不舒服,仿佛對方在時時提醒我要思考如何生活。
一個女性友人,一開始認識我的時候,非常喜歡我。然而“表里不一”的我,并不是真的如看起來那般“傻白甜”。我,獨立而自我,將她拒之千里之外。因此她的熱情被我屢屢澆滅,最終演變成不置可否的保持距離。
她對我的這種排斥感還略帶嫌棄和不喜歡。后來她坦誠,說她嫉妒我。嫉妒我非;钴S和有生命力。我很努力,而我的努力襯托了她的不努力。
我沒解釋什么。
后來我想到,其實,我們認識的時機不對。我冰冷的對待她,是因為當時的我,內(nèi)心極其脆弱和自卑。因為害怕受到傷害,所以把自己包裹的很緊。不敢讓別人看出自己丁點的不堪。也就是說,當時的我,活的很不自由。
而這種看似優(yōu)秀實則不自信,會給人高傲的假象,讓別人產(chǎn)生嫉妒的情感。真正的優(yōu)秀,是不卑不亢,陳懇待人,是能讓人產(chǎn)生羨慕和模仿的情感。
*我把這個動作掩飾成用水擦臉時舒服的哼哼聲,我看出來了,你不是因為擦臉舒服,而是因為扮演自己太累。
*一副活在當下、活在人間的塵俗感。
*其實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哪個才是我應該堅持的活法,哪個才是真實。
*不合時宜的東西,如果自己虛弱,終究會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但有力量了,或堅持久了,或許反而能成為眾人追捧的魅力和個性。我擔心著、羨慕著、懷疑著又期待著他。
這句話,是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句。當時讀到,有種說到心坎的感覺。
記得有一次在研究所餐廳吃飯。坐在一起的同組學長,不知什么原因說我是個很有個性很有想法的人,還舉了個例子,說我就是那正太分布95%
區(qū)間之外的p值小于0.05的人。
旁邊另外一個女生說她一直覺得自己挺有個性的。然后,學長看了一眼,說:“你挺正常的!
我一聽就不樂意了,“你是在說我奇葩嗎?!”那個女生也不樂意了,“你是在說我沒個性嗎?!”然后我們兩個學妹都嘟著嘴哼哼唧唧的看著學長,一副要學長給說法的樣子。一句話,得罪了兩個師妹,學長不置可否的低下了頭。
說實話,當別人說類似的話時,我內(nèi)心是有點小竊喜的。畢竟隨波逐流和人云亦云都是貶義的。然而一個在別人眼里看來是個性的人,一定是孤獨的。
這種不被理解的孤獨,如果在一個非常非常自信的人身上,那就是氣場。否則,大多數(shù)的我們,在做出很“特別”的事時,總免不了偶爾的深深自我懷疑:為何我身邊的人都不這樣,而我這樣?我是不是走錯路了?
*厚樸確實在用生活追求一種想象,可能是追索得太用力了,那種來自他生命的最簡單的情感確實很容易感染人,然后有人也跟著相信了,所以厚樸成了他想象的那個世界的代言人。但我總覺得他是在為所有人的幻想燃燒生命。假如這個幻想破滅,別人只是會失望,但厚樸自己的內(nèi)心會發(fā)生什么呢?
*共同的出口:厚樸你來帶頭做吧!圍著他,像真的圍著他們生命的希望一樣。
*我不禁開始揣測,或許厚樸是他父親自認為未盡興的青春,在新的一個肉體上的延續(xù)。
*但我知道自己勸說不了厚樸,我們能成為好朋友,或許正因為我們是相反的人。
*頑強地打著精神,但消沉的感覺悄悄蔓延開。
*更像是以青春的名義集體撒的一個嬌。
*只是這樣的宣誓,沒有從心里透出來的力氣,讓人聽了,反而感覺到無法言說的虛弱。
*北京這個夢想之地,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厚樸天然的生存之所,然而,我也知道,在北京發(fā)生的任何理想和夢想,需要的是扎扎實實,甚至奮不顧身的實踐。當他看到夢想背后那蕪雜、繁瑣的要求時,是否會有耐心,是否具有能力,是否能有足夠的接受度-夢想原來是卑微的執(zhí)著。
*能確切地抵達夢想的,不是不顧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熱,而是務實、謙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憐的隱忍。
*他不是假裝,他只不過不知道怎么處理自己身上的各種渴求,只是找不到和他熱愛的這個世界相處的辦法。每個人身上都有太多相互沖突卻又渾然一體的想法,他只是幼稚,還沒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誰。因為覺得,沒有必要向她解釋什么。因為,她也是個不知道自己是誰的人。
*他越來越投入對夢想的想象,也因此,越來越失去和實際的現(xiàn)實相處的能力。
*他不知道,最離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個個庸常而枯燥的努力。
*他知道自己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他能想象到的瑰麗生活去與現(xiàn)實抗衡,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緊張、敏感地去抗拒一切質(zhì)疑和暗示。
*他敏感地覺得,現(xiàn)在的我,是映照他失敗的最好對比。
*以前讀大學的時候,總覺得這城市格外的小,就是一條主干道,衍生出幾條功能迥異的路。然而,當它藏住一個人的時候,就變得格外的大。
*我必須在中場休息時候結(jié)束后,繼續(xù)扮演起在現(xiàn)實生活中苦苦爭取來的角色。
*我總會邊想象,邊自己開心地笑。仿佛過上這樣生活的,是我自己。
*住在厚樸腦子里的怪獸,是他用想象喂大的那個過度膨脹的理想幻象。
*然后不斷深深地、長長地嘆氣。仿佛我的胸口淤積著一個發(fā)酵出濃郁沼氣的沼澤,淤積著一個被人拼命咀嚼,但終究沒能被消化,黏糊成一團的整個世界。
《厚樸》是我最有感觸的一個故事;蛟S因為厚樸有我的影子,所以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我的想法有時很理想主義和浪漫,這種“不接地氣”讓我很難和別人聊到一起來。這種不被認同感讓我時常懷疑我自己。然而,我還是做不了別人,我只能真實的做我自己。
在不斷自我懷疑中,不斷勇敢,不斷繼續(xù)。這,是我唯一的出路。
其它部分
*這海水之上那碎銀一樣的陽光,鋪滿我的瞳孔,醒來的時候,已經(jīng)在醫(yī)院的病床上。曾經(jīng)的掩飾,更加在意,更加狂熱。
*都只能從國外的標準去解釋當時為什么這么建,而不能說出這個建筑這條街道和人群的生活是如何自然地演變?nèi)诤,骨肉相連的。
*人與人關系的建立,顯得那么充滿偶然又似乎必然。
*直接地突破你說話的邏輯,不讓你有試圖掩飾的機會,指明你所逃避或者不敢面對、不明白的。每次和他聊天,我時常都有種受傷感-有試圖掩飾的挫敗,也有的是,其實自己也不理了解自己的狀態(tài),然后就被李大人這般一陣見血地指出并且批評了-我知道李大人內(nèi)心的善良和本意,然而我總是難以遏制挫敗感。
*在不知道怎么生活的情況下,我會采用的是一種現(xiàn)成的、狹隘的、充滿功利而且市儈的邏輯怎么能盡快掙錢以及怎么能盡量成名,用好聽的詞匯就是所謂“夢想”和“責任”。
*我真想好好和你聊聊,關于我們要怎么享受生活,而不是如何讓虛妄的夢想膨脹自己。我真的太想和你談談,什么才是我們最應該珍惜和最珍貴的。
*我知道那種舒服,我認識這里的每塊石頭,這里的每塊石頭也認識我;我知道這里的每個角落,怎么被歲月堆積成現(xiàn)在這樣的光景,這里的每個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時間滋長出這樣的模樣。
*父親突然離世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不是哭泣,而是滿肚子的怒氣,我憎恨自己再無法為父親做點什么。
*心里踏實到對生與死毫無畏懼。
*那一刻我會覺得自己是切開的木頭年輪中的某一環(huán),擁擠得那么心安。
*我突然如同墜入一種深邃如黑洞的恐慌中,一種踩空的感覺,眼淚止不住汩汩地流,但同時,好奇心又不斷提醒自己,掙扎著想看幾眼陌生的風景。
*我抬起頭,看到一個碩大的,橘子,懸在上空,我知道,這就是童年時代的所有黃昏。
*我看著一座座的房子在我眼光中迅速到來,卻倉促被扯走。我就這樣短暫參與了他們的生活,剛開始鋪張關于他們命運的想象,卻又被迅速帶離。作為游客,愜意的是,任何東西快速地滑過,因為一切都是輕巧、美好的,但這種快意是由罪惡的?焖俚囊磺卸伎梢猿蔀轱L景,無論對當事者多么驚心動魄。太多人的一生,被抹除得那么迅速、干凈。至少你們的名字和名字牽扯的記憶,被我?guī)ё吡,這是我對時間能做的唯一反抗。
*我不相信成熟能讓我們能所謂接受任何東西,成熟只是讓我們更能自欺欺人。
*世界已經(jīng)幫他剔除掉天真的虛妄。他能否已經(jīng)找到辦法和自己身上的欲望講和。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聽他開口說話,看得到各種復雜、精密的境況和命運,如何最終雕刻出這樣的性格、思想、做法、長相,這才是理解。
*我應該看見更多的人。這是對路過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這也是和時間抗衡、試圖挽留住每個人唯一可行的努力。還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并最終構(gòu)成了我們本身。
《皮囊》讀書筆記15
初中的時候,喜歡辭藻華麗的文章,羨慕那些筆下妙語連珠的人。現(xiàn)在的我,喜歡閱讀一些樸實的故事,用簡單平和的語言將自己內(nèi)心的感觸娓娓道來。
阿太的故事沒有給我留下過深的印象,也許是太過于堅強了,讓我敬而遠之。
母親的房子對我的觸動比較深刻,母親對父親沒有言說的愛都隱藏在她對修建房子的堅持中,被人誤會虛榮也好,被父親埋怨也好,都不曾動搖她的信念,家是父親的臉面,她爭得是父親的形象。
我的神明朋友,雖然迷信居多,但也能深刻體會到親人之間血溶于水的情。雖然作者不愿相信巫人的把戲,但還是忍不住大哭,一切都源于愛。
對于香港阿小,天才文展,以及厚樸,總能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的冷漠,也許是太過于認清現(xiàn)實,也許是太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所以這樣的作者在我心里是冷靜的,成熟的,穩(wěn)重的,也是冰冷的。
這本書讀起來不費時間,前前后后加起來不到六個小時,如果拋去思考的時間,也許兩個小時就可以看完,但給我的感觸卻是最多的,每一句話都能引起我的共鳴,每一個故事的背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的映射出我自己的情況,所以更能打動我。
時光的催促,家鄉(xiāng)的建設,將我們的記憶一點點偷走,抹去,找不到祭奠舊時光的`憑據(jù),內(nèi)心無所依托,空落落的難受。外出拼搏與陪伴父母之間的矛盾,與道不同而越走越遠的兒時伙伴相顧無言的尷尬,都與我自身經(jīng)歷不謀而合。這本書寫到了我的心坎里,我終于可以借由書中的文字準確表達自己內(nèi)心對這些事的真實感受。
這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書,不同的時間段領悟到的東西都會有所不同。
【《皮囊》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皮囊讀書筆記(通用38篇)01-05
讀《皮囊》心得體會04-07
企業(yè)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04-27
網(wǎng)絡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12-16
讀《皮囊》有感11-18
《皮囊》讀書心得01-07
讀皮囊有感12-17
皮囊讀書心得10-19
皮囊讀后感04-28
《皮囊》讀后感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