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通用21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通用2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
一、關注學生需求,尊重學生個性
關注的心理基礎則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體體現(xiàn),是社會交往中的素質要求,是誠信、關愛、協(xié)作等品質的形成基礎。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前言部分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薄白鹬貙W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正是老師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看作是它“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學生的學習不是他個體的獨特行為,而是建立在師生間、生生間中的一種互動行為。就目前國內學生而言,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是在課堂中。教師是課堂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缎抡n標》明確提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師生的關系由以前的上下級關系變成平等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充分尊重學生。教師尊重學生,是實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不能尊重學生,就無法實現(xiàn)有效教學。古人常說的“師道尊嚴”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解釋,即有“尊嚴”的是知識,而不僅僅是早一點掌握知識的人,教師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yè)”這一光環(huán)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態(tài),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關注學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學生,使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在學生身上發(fā)生作用。我始終認為,課堂不僅是教師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更應是學生表現(xiàn)自己思想和才智的劇場。從這一點出發(fā),我們的教學,就應該克服一“灌”到底,一唱“終”場的做法,而要把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有思考、探究和表達的機會。
我在語文教學時十分注意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xiàn)出學生的首創(chuàng)精神,尊重學生和學生間認知上的差異,尊重學生和學生間情感上的差異,尊重學生與老師、作者間的差異。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小沈,語文基礎差,而且很調皮,老師上課他總不愿聽,我從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入手,尊重他,表揚他,鼓勵他舉手發(fā)言,結果他對語文的興趣日益濃厚,經?凑n外書籍,中考語文考了118分,有效教學在他身上得到體現(xiàn)。
二、多積累,重運用,夯實語文基礎
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打好語言基礎,使學生正確的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最重要的基礎,是語言的積累;語文最基本的素養(yǎng),是語言的運用。只有夯實認字、組詞、造句的基礎,才能構建、組段連篇、成文的語文大廈。積累,首先要積累字詞。就目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而言,重人文,輕工具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不少學生常見常用的字詞不能掌握,語文基礎非常薄弱,這將根本無法形成語文能力。其次,要積累詩文!案褂性姇鴼庾匀A”,熟讀、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經典詩文,對于增強語感,提高語言表現(xiàn)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積累、思想積累、創(chuàng)新積累。“生活積累”指的是深入觀察生活,積極體驗生活,關注社會熱點,體察世態(tài)人情;“思想積累”指的是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辨的習慣,拓寬自己的認識空間,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創(chuàng)新積累”指的是在積累過程中,善于生疑、質疑、釋疑,鼓勵學生發(fā)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對身邊的生活和周圍的事物,學會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思考,達到更高的層次的積累。積累的目的在于運用,在于提高語言修養(yǎng),讓字詞、詩文的積累,內化為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豐富自己的生活,健全自己的人格。
我們知道,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的'。具體到語文教學上來說,語文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而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首先就要打下堅實的語文素質基礎學好語文知識。因此,我在語文教學中,非常注重落實各項語文知識,以便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打好基礎。我是這樣做的:采取分階段、分步驟、分類、分點的方法進行。七年級時,我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意復習小學已學過的語文知識,并結合單元教學,介紹和講解語文知識有哪些類別、哪些知識點;到八年級時,有意識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找出相關的語文知識,并分類歸納,讓學生在“找”的過程中熟悉和掌握各項語文知識;到了九年級時,由我作示范,再讓學生分類歸納,進行各項語文知識的梳理。這樣,學生不僅能夠熟練地掌握語文知識,并且還能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事實證明,準確掌握語文課中所涉及的各項知識,有利于進一步實施語文素質教育。
三、選擇可行教法,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與老師辛勤的教導和采取可行的、適合學生特點的教法是分不開的。在語文教學中,我非常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力求讓課課都有新鮮感,堂堂都有誘惑力。
首先,不同文體的課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有時同一文體的不同課文也采用不同的教法。例如:《春》和《濟南的冬天》都是寫景抒情散文。我在講朱自清《春》時主要是采用“朗讀體會法”。如:在講“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時,為了讓學生體會“鉆”字用得好。我先讓學生省略“鉆”朗讀(小草偷偷地從土里出來),后全讀(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比較二者的效果。學生認為有這個“鉆”字好,我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朗讀思考:“鉆”這個詞用得好,好在哪里?讓他們明白用了這個詞,不僅把小草擬人化了,而且還透露出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在教讀《濟南的冬天》時,我采用了“討論歸納法”。如:課文最后一段中的“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其中“不忍得”用得好嗎?我是先讓學生相互討論,后舉手發(fā)言,最后由我或學生盡量采用同學們的意見來歸納:這三個字將水人格化。水是那樣的多情,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凍上”。事實上,這樣的教學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即使同一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其教法也不完全一樣。如訓練七年級學生閱讀文章時,我是先出好題目,然后有針對性地帶學生進行分析,而在教八年級學生閱讀文章時,我多數(shù)情況下是鼓勵學生自己出題目,自己品析文章。到了九年級,在分析文章時,我是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做,我只是一個適時點撥的“引導者”。
四、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我認為,在語文學習中,閱讀的過程是“吸收”的過程,寫作的過程是“傾吐”的過程。閱讀過程是學生理解感悟文章的過程,寫作的過程是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思維訓練的過程。閱讀和寫作是互為逆反應的東西:閱讀,是別人寫好的文章我們去讀;寫作,是寫好文章讓別人來讀。閱讀對學生的寫作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反過來,寫作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課文是學生寫作的最好范例,學生通過教材中課文這一范例,可以找到很好的寫作范本和素材。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經常將“讀”與“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閱讀中給學生以寫作借鑒,在寫作中促進閱讀。我還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這方面的體會,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與寫作的聯(lián)系,在寫作教學中又注重聯(lián)系參考閱讀過的課文,讓課文成為學生寫作的最好范例。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2
我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年的農村語文教師,學校曾多次組織我們出去聽課,學習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回來也曾多次效仿別人的教學模式,但結果總是不太理想。通過長期的實踐與摸索,我認為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fā),讓每個學生每堂課都能有所收獲,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農村的學生和城里的學生不同,通過比較,我認為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放不開手腳,學生比較害羞,知識面過于窄,語言表達能力差,這樣學生學習語文就有很大的難度,同時對語文教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如何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體現(xiàn)教學個性呢?我做了以下嘗試。
首先,認識到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關注的心理基礎則是尊重,尊重是平等的具體體現(xiàn),是社會交往中的素質要求,是誠信、關愛、協(xié)作等品質的形成基礎。有效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這也是我們要著重發(fā)展的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尊重學生,是實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沒有尊重學生,課改無從進行。 古人常說的“師道尊嚴”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解釋,即有尊嚴的是知識,而不僅僅是早一點掌握知識的人,教師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陽光下最燦爛的事業(yè)”這一光環(huán)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態(tài),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關注學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學生,使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在學生身上發(fā)生作用。比如在我工作的學校,學生的基礎都比較薄弱。學生學習沒有一個計劃,系統(tǒng)性不強,許多學生不知道該怎么去學習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這樣一名學生,他的語文基礎比較差,又比較厭學,所以他每次考試時作文都不寫。當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試卷時,我感到很驚訝。作為一名學生,語文試卷中作文不寫就意味著你考試失敗。于是,我就去詢問其他學生,經過多方了解,我知道了其中的原因了:一是因為他自己不愛學習;另一個是因為以前老師總是批評他,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去學習。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后來的教學中九經常讓他去回答問題并給予鼓勵、表揚,慢慢的上課時他也敢于發(fā)言了,考試時作文也能寫了。最終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由此可見,我們對待每一名學生的態(tài)度都應該一樣,要尊重他們,要慢慢的去引導,讓他們逐漸樹立信心。
其次,認識到語文是一門交際工具的學科,是人類語言的基礎,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字詞句的積累,這是學生理解說話寫作的基石。針對那些放不開手腳,比較害羞,知識面窄,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要加強誦讀,特別是現(xiàn)代文的誦讀,優(yōu)美的語段的背誦,古詩文的背誦等;加強造句練習;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平時在搞一些活動時,要讓這些學生多發(fā)言,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可以讓學生找到自信。
再次,認識到實施有效教學,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當前,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觀念舊,拿著新教材,用老的教學模式去教學。二是沒有創(chuàng)新,教師上課就抱著教參去講解、報答案,學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間。因此我們平時就要注意多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去思考、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能力。
鑒于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我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于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所以多次參加新課程培訓,更新觀念。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外對教材的理解挖掘深度,拓寬廣度,我知道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
為了開闊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學習別人的長處,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從而在一堂課上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灌輸”為“樂學”。而這一切需要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正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最后,認識到實施有效教學,教師應該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風格,吸引學生參與,因此,在課堂上,我改變了過去的教學模式,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新穎的比喻,與眾不同的教法,經常設置一些“小演講”、“辯論會”、“課本劇”、“朗誦比賽”等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競賽”、“我說名著”、“讀書匯報會”,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鍛煉學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成績。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3
在學生的學習道路上,語文是極為重要的一到門檻,中國的文字連在一起時,常常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的意義們同時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老師,在學生結束小學的學習后,更進一步的學習語文時,我們一定要為學生的學習打好基礎。在這里我有一點小小的教學感悟分享給大家。
在教學中趣味和知識性同等重要。在學生發(fā)下課本之后,有的人對課本感興趣,就會翻一翻書,看看有什么樣的故事囊括在書本里面,有的人就直接將書本塞進書包里,看都不看,這就要看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給予學生什么樣的引導和幫助,使得學生都能愛上語文這一門課程的學習,再不濟也可以使那些不感興趣的同學提高語文這一科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將知識幽默的講述出來,像講故事一樣有趣,不會使人厭煩,就要看教師的準備工作做得如何,以及在表達方面的能力能不能貼近學生一點。
干巴巴的講述知識點,根據(jù)教學輔導書上面照本宣科的分析,學生的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就會下降,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是管不到學生在腦海里想什么的,就像有一句俗語說的一樣“強扭的瓜不甜。”強迫學生去學習只會弄出反效果。所以將自己的.準備工作做好,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才能是教學趨向有益的一面。
學習要有深度,學生自己的想法比教師的想法更加的寶貴。在一些美文賞析的過程中,我們總會說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同學們以后該如何如何做,這樣反而是遏制了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束縛了他們的思維。我們要做的其實是將一些能夠在初中階段被學生所欣賞的,適合他們閱讀的文章做一個推薦,布置寫一篇文章,學生的所思所想就表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看到他們對于文章的鑒賞能力。這樣的能力需要依靠學生自己去領悟,我們教師只能在旁邊引導,提供一點思路,開闊他們的眼界。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
語文教學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要全面系統(tǒng)地去研究和講解,不是一時半刻能做到的。在此,我僅從寫作方面進行一些簡單的總結。觀點想法不算成熟,有待大家共同探討和激勵。
幾年下來,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很多學生語文成績很好,也寫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們中大多數(shù)不太喜歡語文課,因此上課也是漫不經心的;另外一些學生很認真,語文課上老師說的每句話,板書的每個字,他們都會記錄下來,可是語文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結局?原因很簡單,前者愛看書,而后者卻把看書當成了任務,努力完成,體味不到其中的任何樂趣。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認為語文教師給自己的定位就十分重要了。
第一,充當引路人角色。
首先我們要充當引路人,引領我們的每個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其實,想想我們自己,當你把閱讀變成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還用擔心讀書認真不認真的問題么?所以,面對初一的學生,我并不急著分析課本,而是向他們介紹中外名著,把其中的經典情節(jié)用幽默的語言簡單的講給學生聽。這樣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吊起學生的胃口,讓他們自發(fā)的'去找名著閱讀,這樣比你苦口婆心的向他推薦,聲色俱厲的強令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活躍課堂氣氛。
分析課文時沒有一個人喜歡板著臉的嚴肅說教,孔子說的好:"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找到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相關話題后,我盡量讓學生笑著聽課,隨意發(fā)言,只要是跟這個話題相關的,你想說就說。慢慢的,學生有了更高一層的要求,他們有了寫的欲望,很想把心里話寫下來,因為是自發(fā)的寫作,他們也會自覺的錘煉字詞,不厭其煩的改。我想,到了這個程度,我們還擔心學生不愿意學習語文么?
第三,注意語文課的深度。
我覺得語文學習決不能停留在表面。所以,我經常給學生讀美文,引導學生討論其中蘊涵的哲理,提醒他們其中優(yōu)美字詞句的意境,并要他們寫下聽后感。這樣訓練的結果,學生從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而且因為聽的多,視野也開闊了,寫起作文來也是素材多多,觀點新穎,經常會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出現(xiàn)呢!
第四,讓學生養(yǎng)成寫隨筆日記的好習慣。
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一方面為將來提供了一個回憶的出口,讓大家練就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另一方面也是為寫作積累素材。很多學生一到寫作時就覺得沒有東西可以寫,就是因為缺少了生活的素材。
第五,養(yǎng)成摘抄的習慣。
但凡平時覺得優(yōu)美的語句,可以摘抄在一個本子上。還有一些名人名言啦,名人事跡啦,作為寫作時的范例引用,增強寫作說服力。不至于使文章顯得過于空洞。
第六,開展課前三分鐘活動。
要求每一位同學按照學號的順序,一課一生,在課前三分鐘進行一個簡短的演講。一方面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口才。另一方面,他們?yōu)榱搜葜v勢必要做一些演講準備,收集材料等。對寫作也是有益的鍛煉。
以上是關于加強寫作能力的一些淺見,寫出來只是想告訴大家,語文教學效果的呈現(xiàn)必須以老師與學生的完美配合為前提。若忽視這一點,教語文真成了費力不討好的事了。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5
語文教學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要全面系統(tǒng)地去研究和講解,不是一時半刻能做到的。在此,我僅從寫作、對待學生以及對自己的要求三方面進行一些簡單的總結。觀點想法不算成熟,有待大家共同探討和激勵。
一、關于寫作
幾年下來,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很多學生語文成績很好,也寫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們中大多數(shù)不太喜歡語文課,因此上課也是漫不經心的;另外一些學生很認真,語文課上老師說的每句話,板書的每個字,他們都會記錄下來,可是語文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結局?原因很簡單,前者愛看書,而后者卻把看書當成了任務,努力完成,體味不到其中的任何樂趣。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認為語文教師給自己的定位就十分重要了。
首先我們要充當引路人,引領我們的每個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其實,想想我們自己,當你把閱讀變成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還用擔心讀書認真不認真的問題么?所以,面對初一的學生,我并不急著分析課本,而是向他們介紹中外名著,把其中的經典情節(jié)用幽默的語言簡單的講給學生聽。這樣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吊起學生的胃口,讓他們自發(fā)的去找名著閱讀,這樣比你苦口婆心的向他推薦,聲色俱厲的強令的效果要好得多。
其二,分析課文時沒有一個人喜歡板著臉的嚴肅說教,孔子說的好:"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找到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相關話題后,我盡量讓學生笑著聽課,隨意發(fā)言,只要是跟這個話題相關的,你想說就說。慢慢的,學生有了更高一層的要求,他們有了寫的'欲望,很想把心里話寫下來,因為是自發(fā)的寫作,他們也會自覺的錘煉字詞,不厭其煩的改。我想,到了這個程度,我們還擔心學生不愿意學習語文么?
其三,注意語文課的深度。我覺得語文學習決不能停留在表面。所以,我經常給學生讀美文,引導學生討論其中蘊涵的哲理,提醒他們其中優(yōu)美字詞句的意境,并要他們寫下聽后感。這樣訓練的結果,學生從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而且因為聽的多,視野也開闊了,寫起作文來也是素材多多,觀點新穎,經常會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出現(xiàn)呢!
第四.讓學生養(yǎng)成寫隨筆日記的好習慣。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一方面為將來提供了一個回憶的出口,讓大家練就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另一方面也是為寫作積累素材。很多學生一到寫作時就覺得沒有東西可以寫,就是因為缺少了生活的素材。
第五,養(yǎng)成摘抄的習慣。但凡平時覺得優(yōu)美的語句,可以摘抄在一個本子上。還有一些名人名言啦,名人事跡啦,作為寫作時的范例引用,增強寫作說服力。不至于使文章顯得過于空洞。
第六,開展課前三分鐘活動。要求每一位同學按照學號的順序,一課一生,在課前三分鐘進行一個簡短的演講。一方面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口才。另一方面,他們?yōu)榱搜葜v勢必要做一些演講準備,收集材料等。對寫作也是有益的鍛煉。
以上是關于加強寫作能力的一些淺見,寫出來只是想告訴大家,語文教學效果的呈現(xiàn)必須以老師與學生的完美配合為前提。若忽視這一點,教語文真成了費力不討好的事了。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6
新一輪的語文課程改革需要教師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樹立嶄新的教育理念。這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是一次通透的洗禮。如何教好新教材,用好教材,推進新課改,是對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的機遇和挑戰(zhàn)。作為新教材的使用年級,我校七年級語文組在校領導和其他年級語文教師的指導和協(xié)助下,認真學習、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取得了些許成績。我們的主要做法有:
一、采取多種形式,落實培訓學習
我校教研采取短期培訓與長期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等形式,注重校本培訓,每周定時定點學習,讓理論學習成為教師的內在需求,并在專門的研討會上將教學中出現(xiàn)的預設外、生成性的問題共同解決;學校創(chuàng)設條件,選派青年教師到武漢等地參加新課改研討學習班和新課標培訓,同時請市、區(qū)教研員到校講學、講課,努力將最前沿的教育教學思想呈現(xiàn)于一線教師面前,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系列手段使新課程理念滲透于教師的教學行為中,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觀念上變“以教師為本”為“以學生為本”,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與引導者,在教學中我們準確把握師生角色定位,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fā)掘學生潛能,舒張學生個性。在第一冊的“口語交際DD這就是我”教學過程中,我們?yōu)閷W生設立了語文學習的成長記錄本,讓學生寫出一個真實的自我,“自我介紹”,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其后的點點滴滴則是成長中的心路歷程。如學習《理想》這一課時,結合課后名言,讓學生在記錄本上記下自己的座右銘,既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也讓學生下意識地積累了許多知識。再如我們學習《鄧稼先》和《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我們請學生談談自己心中的偶像,說說為什么佩服他,那么自己準備做一個怎么樣的人?鼓勵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志存高遠,做一個有抱負的人。
二、深入集體備課,注重教學反思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個體體驗,實現(xiàn)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而集體備課就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這一年的課改實驗中,我們充分反思過去備課的弊端,在此基礎上,對備課進行了改革,制定了"集體備課、互相協(xié)作、資源共享、個人加減"的新的備課方式。其中,集體備課是進行資源共享的前提,個人加減是體現(xiàn)教師個人創(chuàng)造和適合不同班級學生特點的保證。通過討論,我們對新的備課方式形成了以下幾條意見:第一,在備課形式上,我們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側重設計好教學的基本思路。第二,教學設計要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學法,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講求教案的實效性和創(chuàng)造性。
每單元課文由教師分工備課,再集中匯總,討論修改,用集體的智慧形成一整套精品詳案。這樣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另一方面使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材,指導學法,輔導學生。與之配套的還有一系列說課設計、研討課、評課,也有問題解決式的互動研討和教師的教學反思。學校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舉行了相應的具有競賽性質的活動。如剛剛結束的中學部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獎賽,青年教師從講課、說課、教案編寫、現(xiàn)場評課等方面展示出各自的風采,顯示我校青年教師較高的教學水平,并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新課改的行進。 學校規(guī)定全體教師每節(jié)課后必寫教學心得,通過自我反省,以反思日記、課后備課、成長自傳等形式進行內省式反思,通過理論學習或與理論對照進行學習式反思。通過與他人交流、過程觀察、學生反饋、專家會診等方式進行交流式反思。以研究的態(tài)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強調課后反思的重要性。學校還定期對教師課后反思情況進行檢查、評比,并將評定等次在全校公示。
三、改革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積累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讀書、積累、提高”的主題活動,運用各種措施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如“精彩的課前三分鐘演講”。既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也可以摘錄自己欣賞的雋永小文。每節(jié)課訓練一人,要求人人能講,并能從中獲益。經過長期堅持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有明顯進步,學生作文的整體水平也相應提高。
積累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郭沫若有"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均任翕張。"積累是語言材料的內化為個人語言儲備的過程,我們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積累,可以是生活中自由點滴積累,也可以根據(jù)老師的安排積累,值日生每天在板報專欄上抄寫一首詩、一句名言,一組優(yōu)美的句子或其它內容,并向學生推薦《讀者》、《中學生閱讀》等書目,定期指導學生閱讀中外名著,適時作時事點評。在課堂、學校的大環(huán)境中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營造人文化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現(xiàn)學生接受的個體性。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課程標準設置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學習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這個根本性的要求。例如在進行“探索月球奧秘”的主題研究活動中,教師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出關于月球知識的研究小課題,于是“月球知識知多少”、“有關月亮的'對聯(lián)和謎語”、“月亮的傳說”等一系列子課題產生了,帶著這些課題,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投入了研究中。有的學生幾個人共同研究一個課題,你上網查閱資料、我上圖書室借閱書籍、他負責整理資料,個個干得頭頭是道;有的學生則和家長一起合作研究,在自己研究的同時也讓家長更新了一回教育觀念。還有學習《魚化石》一詩時,請學生自己收集關于化石的資料,學生們帶來的成就出人意外:圖片、論文摘選、文章、詩歌,甚至有的同學搬來了自家的大百科全書,可見學生們對活動課的期待與熱忱。綜合性學習課《黃河,母親河》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分成“黃河歷史組、黃河詩歌組、黃河傳說組,黃河環(huán)保組,收集資料,歸納整理,顯示了很好了自學才能,更體現(xiàn)了學生集體的智慧。
與時限較長的綜合性學習課相得益彰的是一些小活動。如課本劇,像《丑小鴨》,學生們自制卡通面具,設計臺詞,自編自導,還煞有介事;還有課文人物的心理訪談,學生研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扮演主持人,為課本人物作內心獨白,于其中折射出自己的精神世界;組織學生編寫手抄報,學生自己分工合作,采訪、排版、配圖、發(fā)行,充分展示了自我才能。我們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運用理論分析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接觸現(xiàn)實生活,擴展知識視野。
四、開發(fā)現(xiàn)代信息技術資源,為新課程改革提供支持
我校緊緊抓住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三個支撐點,即硬件建設、軟件開發(fā)、潛件發(fā)展,努力開發(fā)現(xiàn)代信息技術資源,為新課改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恰當運用電化教育手段,制作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課件具有形象、直觀的效果,融圖、文、聲、像于一體,便于以另一平面呈現(xiàn)課文,幫助學生理解。如《竹影》一課中關于中西方繪畫的差異,難以捉摸地在一個個方塊字間游移,可當多媒體呈現(xiàn)出兩組各具特色的中西方繪畫作品,像鄭燮的《竹石圖》,塞尚的《靜物》等,則一切盡在不言中了,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水到渠成地歸納出其不同!队^舞記》課件的導語部分恰到好處地引入印度舞蹈錄影,讓學生領略到異域風情,對課文中冰心女士的描繪則更充滿了期待。課件《神州大戲臺》進一步將展示平臺的作用發(fā)揮盡致:各種臉譜、唱腔讓學生贊嘆不已的同時心領神會!饵S河頌》課件中黃河壺口大瀑布騰挪宇宙的姿態(tài)、《黃河大合唱》吐吶山河的氣勢使光未然的詩歌靈魂于聲色大動之中赫然顯現(xiàn)。
新課標下的教學每一步前進都需要探索總結。還有許多問題亟待明確。如新課程中“雙基”的落實情況,教學評價的把握,我們的課程內容對于形成學生素質過程中的作用等等。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語文無處不在,作為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愛上語文,因為它是一門神奇而美妙的學科,快樂地學習語文,學習快樂的語文。讓生活走進語文,用語文來描述生活!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7
7月27日至28日,歷時兩天的20xx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學科教師培訓拉下了帷幕,但心情卻難以平靜。通過這兩天的學習,我對新版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以后如何針對新教材進行教學設計也有了一定的規(guī)劃。下面就淺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整體把握教材,取其理念
在新教材培訓的過程中,我在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同志的講話中以及人教社中語室主任王本華教授的視頻“守正創(chuàng)新。構建三位一體的語文教科書編寫體系---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介紹”中明白了新教材編寫的理念:以人文主題、文體組元的雙線組織單元,創(chuàng)建靈活的單元結構,努力做到一課一得,建構適合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的素養(yǎng)體系和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設計,即由“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強化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真正做到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體的書。
二、注重名著閱讀的引導,給學生學習搭建平臺
新教材和以往對比,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更加注重名著閱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讀課中,重視名著導讀,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或閱讀方案,完成閱讀任務,達成閱讀目標的學法?梢圆扇《喾N靈活有趣的形式,例如設計搶答,游戲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名著感興趣。完成從被動讀書到主動讀書的轉變。在自讀課中,指導學生在教讀課中獲得的閱讀經驗,自主閱讀,強化閱讀方法,沉淀為一種能力,關鍵是引導學生用法。
三、教師設計教學,學生在自己體驗中學習
在7月28日上午,我們觀看了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新增課文《竊讀記》的課堂實錄。從視頻錄像中我領略到了名師獨特的教學方法。老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氣氛活躍,寓教于樂,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給我今后的教學提供了指引和幫助。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遵循新教材設計原則,在教讀課、自讀課、綜合課、作文課中解放學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解放頭腦,讓學生能想;解放眼睛,讓學生能看;解放雙手,讓學生能干;解放嘴巴,讓學生能談;解放空間,讓學生能接觸自然;解放時間,讓學生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這就是我在新教材培訓中的點滴體會,抓住文本,取其本意。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鉆研,勤于總結,相信自己會有更深的認識與體會。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8
雖然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只有短短兩年的時間,但是我卻深深的感受到語文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了,這時每位語文老師都需要仔細思索的,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jié)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根據(jù)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并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于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松掌握有關知識。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tài),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意識。米開朗基羅在被視為平常的大理石中發(fā)現(xiàn)“大衛(wèi)”,牛頓在蘋果落地后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卞和在執(zhí)著信念中發(fā)現(xiàn)和氏璧。要想讓學生能發(fā)現(xiàn)美,除非培養(yǎng)他們善于觀察的眼睛!耙换ㄒ皇澜,一鳥一天堂”,運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這里有母親的呵護,朋友的問候,老師的關心,一絲一縷中都寓含濃濃深情。要從身邊瑣碎生活小事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從花的香、草的綠中體味自然,從陽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活,從絢麗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豐富。
培養(yǎng)學生深刻思考意識。感覺于世界豐富多彩,體會生活絢麗繽紛,要能學會思考。創(chuàng)造人的是自然,啟迪和教育人的卻是社會。要能感動于社會中事、物、人,并且能激蕩內心的揚善溢美的思想情感。學會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對生命意義感悟,對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諦。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9
新一輪的語文課程改革需要教師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樹立嶄新的教育理念。這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是一次通透的洗禮。如何教好新教材,用好教材,推進新課改,是對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的機遇和挑戰(zhàn)。作為新教材的使用年級,我校初一語文組在校領導和其他年級語文教師的指導和協(xié)助下,認真學習、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取得了些許成績。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我校教研采取短期培訓與長期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等形式,注重校本培訓,每周定時定點學習,讓理論學習成為教師的內在需求,并在專門的研討會上將教學中出現(xiàn)的預設外、生成性的問題共同解決;學校創(chuàng)設條件,選派青年教師參加新課改研討學習班和新課標培訓,同時請市、區(qū)教研員到校講學、講課,努力將最前沿的教育教學思想呈現(xiàn)于一線教師面前,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系列手段使新課程理念滲透于教師的'教學行為中,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觀念上變“以教師為本”為“以學生為本”,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與引導者,在教學中我們準確把握師生角色定位,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fā)掘學生潛能,舒張學生個性。在第一冊的“口語交際――這就是我”教學過程中,我們?yōu)閷W生設立了語文學習的成長記錄本,讓學生寫出一個真實的自我,“自我介紹”,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
在這一年的課改實驗中,我們充分反思過去備課的弊端,在此基礎上,對備課進行了改革,制定了"集體備課、互相協(xié)作、資源共享、個人加減"的新的備課方式。其中,集體備課是進行資源共享的前提,個人加減是體現(xiàn)教師個人創(chuàng)造和適合不同班級學生特點的保證。在備課形式上,我們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側重設計好教學的基本思路。教學設計要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學法,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講求教案的實效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讀書、積累、提高”的主題活動,運用各種措施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新課標下的教學每一步前進都需要探索總結。還有許多問題亟待明確。如新課程中“雙基”的落實情況,教學評價的把握,我們的課程內容對于形成學生素質過程中的作用等等。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語文無處不在,作為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愛上語文,因為它是一門神奇而美妙的學科,快樂地學習語文,學習快樂的語文。讓生活走進語文,用語文來描述生活!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0
通過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展開,收獲良多。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曾聽一位老教師說:“課本編的有他一定的道理,講課前首先要吃透課本!碑斎贿@不是說講課就圍著書本轉來回的讀,而是不管怎么變都是不會脫離這個根本的。
課前準備包括備學生、備教材。作好充分、足夠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揮灑自如。在這次的公開課交流中,我看到有的老師講起課來可以旁征博引,不但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而且也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整節(jié)課精彩紛呈。也有的準備不夠充分,需要用到什么事例講解的也是拿來就說,所舉事例考慮不周全,有時缺乏邏輯性嚴密性。
我們說教師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學生,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們在教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我發(fā)現(xiàn)青年教師都能跟學生培養(yǎng)出一定的感情,有了感情的教學會擦出教學的火花,使教學變得更精彩。我們的學生都是很敏感,很聰明的,當你對他們給予了全部的愛心,飽含著熱情的上每一節(jié)課的時候,他們會回報給你百倍的情意。
曾經有個學生因為受到學校的表彰,他當時要求擁抱一下我們的院長,在他的過去的學習生涯中都是差生的代表,只得到過老師的批評,第一次受到這樣的獎勵,讓他十分的感動。是啊我們的學生也許是最調皮最不好管理的,但是他們更是內心中情感最充沛的'群體,而我們的教師就是要好好的引導他們。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以他們人格魅力和品德來打動人的,而并不僅僅是學識。
總得來說,這學期的工作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也使我認識到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yǎng)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1
我們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目標設計上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直接導致了課堂效率的低下:
1.目標要求過高或過低。
這方面原因一是教師沒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師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高估或低估了學生認知水平和語文能力。目標要求過高,脫離學生實際,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目標內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學生思想負擔,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目標要求過低,所教內容學生低年級已經理解并掌握,到了高年級教師還要不斷訓練要求,學生強打精神,磨來磨去,教學效益低,更重要的是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厭煩的情緒。
2.教學目標不明確,不能突出教學重點內容。
對教材沒有進行深挖、吃透、靈活組織,導致教學目標的不明確。要么面面俱到,突現(xiàn)不出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補充大量資料,顯得過度臃腫,喧賓奪主,一堂課下來學生一頭霧水,不知這節(jié)課要掌握什么,內容過多讓教師在45分鐘內難以完成教學任務;要么目標確立過低,課堂容量太小,一節(jié)課只抓一兩段,密度小,效率低下,一節(jié)課學生沒有學到多少實用的東西。
3.教學目標不能體現(xiàn)語文本體性。
由此導致教學過程中只是熱鬧的解讀文本內容,忽視了語文本體,將語文課上得像生物課、科學課、地理課、歷史課甚至建筑課、數(shù)學課等等,就是不像語文課。用洪鎮(zhèn)濤老師的話說就是“我們都熱心去種別人的田,卻荒了自己的地”、“我們語文老師個個都是學雷鋒的模范”。
那么,閱讀教學中怎樣才能合理明確地確立教學目標呢?筆者覺得應當注意下面幾點:
1.準確深入地解讀文本,深入地了解學生實際,結合文本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確立合理明確的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目標的切實可行,確保教學目標的落實。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應該根據(jù)學段目標、單元目標,結合學生階段特點和認知能力,照顧學生的認知差異,不能確立過高于或過低于學生實際的目標。例如對于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新課標作了明確要求,重在考查學生記誦積累淺顯文言文的過程,人教實驗版七年級上冊文字淺顯的傳統(tǒng)精品篇目,如《論語十則》《智子疑鄰》、《塞翁失馬》,可以讓學生整篇背下來,至于《山寺》《童趣》,難度較大,可以鼓勵程度好的學生背,大部分學生讀熟即可。另外,文言語法方面,例如詞法、句法等文言知識,新課程照顧到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初中階段不要求過多涉及,學生知其然即可,只要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即可,教師不能像對高中學生那樣對詞法、句法作過高要求。當然,符合學生實際的目標一定要落實到位。
2.確立教學目標應整體把握,突出重點,點面結合,取舍適度。一節(jié)課內容的教學目標不可以面面俱到,過于寬泛,要突出教學目標中的重點,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例如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上冊《陋室銘》一課,教學要求一課時,雖然文章很短,只有81字,但文章內涵很豐富,所謂一字千金。從思想內容上看,表現(xiàn)了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高潔孤岸的節(jié)操、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文章使用了托物言志手法,借陋室來表明自己志向;從語言上來看,第一,含蓄精煉,短小精悍,富有表現(xiàn)力;第二,駢散結合,一韻到底,平易流暢,瑯瑯上口,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第三,運用多種修辭格,除了駢文的排比對偶之外,還運用了比興、借代、反問、互文、引用等多種修辭格;從構思方面看,新穎別致,反向立意,結構嚴密,層次井然,比興開頭,引出陋室,類比作結,突出陋室;從文言知識上看,名詞動用、一詞多義、倒裝句式、實詞虛詞,不可謂不典型。一節(jié)課只有短短的45分鐘,要想讓學生掌握眾多的內容,根本不可能。要想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學時間,只能都是蜻蜓點水,點到為止。所以,必須結合學段特點和文本特點,篩選出教學內容,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并突出其中一兩點作為教學重點。
3.要突出語文本體性。在確定目標時要結合文本培養(yǎng)學生感受語言、品味欣賞語言和評價語言的能力,重視學習語言,重視語言訓練,突出語文本體。文本中涉及其他領域的知識點到為止,不糾纏不清,可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向相關學科老師請教或查資料解決。例如教學人教實驗版七年級下冊《天上的街市》一課,根據(jù)文本內容及學生實際可確定其教學目標:學習、誦讀詩歌,培養(yǎng)讀詩興趣,理解詩中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體會聯(lián)想和想象的表現(xiàn)作用,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這樣就體現(xiàn)出了語文本體性。如果過分于對天河、牛郎星、織女星等知識作以介紹,就上成了天文學課。教學人教實驗版七年級下冊于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一課,教學目標可以確立在誦讀詩歌、品味詩歌語言、體味詩歌感情上,引導學生熱愛祖國,體會臺灣同胞濃厚的思鄉(xiāng)情懷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過多關注兩岸關系、黨對臺灣的方針政策、臺灣的重要地位、臺灣的現(xiàn)狀,就上成了思想政治課。人教實驗版八年級上冊《奇妙的克隆》一課,教學重點結合教材內容可確定為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對文中涉及的克隆知識,只要求學生大略了解即可,如果過多講解分析,就容易上成生物課,學生雖然對“克隆” 了解透徹了,但勢必會沖淡語文的本體性。
在閱讀教學中,只有我們深入鉆研教材,整體把握教材內容,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篩選教學內容,合理明確地確立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出語文本體性,我們的課堂就有了導向性,我們的課堂就會充滿語文課的味道,教學的實效性也就有了基礎保障。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2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于教育,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我們背負著歷史的重托和社會的期望。“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不斷探索,不能說形成了一套理論,但也積累了一點經驗,供大家商榷。
一 、學生是主體 關愛每一個學生
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說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
1、給優(yōu)生以雄心
優(yōu)秀的學生有他扎實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還有獨道的學習方法,基于這些優(yōu)越的條件,我要求學生擁有的是雄心壯志,要定下更遠更高的目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13班的李冰倩和14班的成清源是極具語文天賦的女生,她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濃烈,文筆優(yōu)美,閱讀鑒賞及審美能力都很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老是給她們灌輸要爭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闖的勇氣和決心,因此,在多次考試中,她們都能考出105分甚至是110以上的高分,她們的語文功底是不錯的。
2、給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總是吊在中間,因而好多易滿足的同學也就樂于呆在這個位置,平平而過,懶懶散散,消極地對待自己的成績。針對這種心理,我給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勵他們通過努力趕超優(yōu)秀生,因而好多學生恢復了信心,他們努力趕超,擴大了優(yōu)生的范圍。原來有些人成績平平,但到了現(xiàn)在都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
3、給差生以上進心
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眼中,應該沒有“差生”,只有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尊重這類學生。努力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我并不比別人差”,“我還有優(yōu)于別人的長處”我班有個李某某,學習上一竅不通,但他會些小發(fā)明,因此我常常在課堂上擠出時間,讓他表演,獲得大家稱贊,還有一位王某某,學習極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難題(也許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機會大肆渲染,鼓勵他,促使他上進。這樣,這些所謂的差生嘗到了一點學習的甜頭,也就多了一點學習的勁頭了。
二、把情傾灑給每一個學生
1、 對好生注入嚴厲的情感而非寵愛。常言道,嚴是愛,松是害。我對學生要求嚴格,愈是好生,我更是當面說壞話,背后說好話。在我的班上,優(yōu)生沒有趾高氣揚的神態(tài)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病態(tài),因為他們跟所有同學是同等的,有時甚至更苛刻些。
2、對中等生關愛并非溺愛。
我所帶的兩個班級中,有這樣一類女生,語文成績較好,但理科成績弱,總名次總是上不去,因而也沒了位置,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找她們談心,肯定她們的長處,教會她們協(xié)調各科的關系,樹立她們單科精品意識。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科目,不放棄自己,因此,這類同學的語文成績往往保持優(yōu)秀。
3、對差生包容而非放棄
王某某是個眾所周知的差生,但我對他采取了包容的態(tài)度,允許他課堂上犯一點點小錯誤,如聽課走神,作業(yè)做不完等,但我并沒放棄他的求知,能少做作業(yè)但不能不交.
三、把業(yè)授給每一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币虼耍恳粋學生都能成為創(chuàng)造者。
1、課堂進度顧及每個學生
我通常上課的進度不快,我的每堂課要能使每個同學聽懂,每個同學有所得。
2、課堂提問針對每一層學生
提問中我因勢利導,難題拋給優(yōu)生,而易題留給了中下等同學,這樣優(yōu)生感覺有挑戰(zhàn)性,而差生也不會因答不上而尷尬,失去學習的信心。
3、課后輔導落實每一類學生
培優(yōu)補差是落實的重點,對待優(yōu)生我在課堂上進行拔高訓練,比如寫作技巧的指導,閱讀的綜合能力的提高,讓這類學生真正優(yōu)起來,而對于差生則注重基礎的訓練,有關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淺易的閱讀等達到一個鞏固過程,這樣因地制宜,適得其所。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3
以追求美的享受——語文課注重審美體驗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本事,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
語文教育應當并且能夠造就現(xiàn)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fā)揮重要作用。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構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語文課標中在闡釋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將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本事、閱讀本事、寫作本事、口語交際本事。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構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語諧發(fā)展,作為重中之重。另外還需要清楚的是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當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很多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每個語言文字都是一顆跳動的生命,都具有必須的感情色彩,豐富的內涵,“花”能使你想到百花盛開,那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還會是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卻那樣堅韌,在風雪中傲立的小花!鞍俸匣ā弊屇愀杏X到清純,淡雅!懊倒寤ā眲t讓你感覺艷麗芬芳,熱情似火。僅僅是“百合”與“玫瑰”兩個詞語的不一樣,僅僅是這兩個字的差別,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不一樣的刺激,感受。這就是我們的母語所賦予我們的空間,靈感。也是唯有我們的母語才有如此的魅力。每個跳動的音符都會激起孩子們的遐想,給人以美的享受。都能使你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都會讓你想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孩子們賦予每個文字以新的生命賦予它變化的色彩,使他盡顯英雄本色,盡其使命。也應讓孩子們盡情享受文字給他們帶來的歡樂,用孩子們的特有的童音,用他們獨特的理解,讓他們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種境界。我在不斷追求著。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們在學習語文中不斷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讓每個中國人都喜歡我們的母語,這是每位語文教師甚至說是語文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職責。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4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靠于“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復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作了如下歸納。
一、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jù)教材資料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范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shù)纳疃龋埸c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lián)系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fā)展處以及資料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jié)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tài),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三、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以課堂學習為核心,主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構成有序、趣味、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經過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5
語文教學大體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和習作。我就我平時的教學工作跟大家分享一點我的心得,期望大家能給我提出寶貴意見。
一、基礎知識方面:注重點滴積累,重復出現(xiàn)
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表現(xiàn)于基礎知識的遷移運用。基礎知識包括:拼音、文字、詞匯、句子、語法、修辭、邏輯,乃至細小的標點等等。實踐中我感悟到:嚴把關,是提成績的關鍵。處理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很多翻閱相關練習題,提煉出重要易錯的知識點,以重點強調,每一天聽寫,多種形式練習的方式反復出現(xiàn),久而久之學生們能熟記于心了。
二、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升學生學習本事的重要前提,也是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1、課前有主動預習,上課勤作筆記,課后自覺復習的習慣。
2、閱讀過程中有查閱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習慣,自我解決生字、新詞。
3、閱讀時自我提出問題,邊讀邊思考,設疑研讀的習慣。
4、勵學生多讀作文書,多看課外書,增加知識儲備,豐富寫作素材。我班學生有這樣一個習慣,還沒上的課文,學生自覺、往后讀,還沒要求背的課文和日積月累,學生會自覺去背。所以,我在教學新課時,學生對新課已經很熟悉了,上起課來就比較簡便。
三、寫作教學
鼓勵孩子們多讀書多積累,平時注重積累寫作文時才有話可說。那么如何積累素材呢?我認為可經過以下兩種途徑:
1、閱讀中積累。在閱讀教學中,有很多課文的課后練習中都會出現(xiàn)“背誦自我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F(xiàn)實中,優(yōu)秀習作舉不勝舉,學生能夠把課內、外積累的好詞佳句、片段、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分門別類地摘抄在自我的積累本上,并在后面寫上一點感想或是模仿一個小片段,時時去翻閱,這樣時間久了,用的多了,就會熟記于心。最終把積累來的東西變成自我頭腦中的東西。
2、從生活中積累。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世界。《爬山虎的腳》和《蟋蟀的住宅》這兩篇課文,之所以能寫的準確生動都源于作者連續(xù)細致的觀察。
以上是我從知識教學上分享了我的一點兒拙見,我再從學生管理方面分享我的管理習慣。
1、關心和愛護學生,僅有孩子們喜歡你了。才會愿意跟你交流溝通。才會愿意學習你的.學科。
2、聽講習慣的培養(yǎng)很重要。我喜歡營造一個簡便愉悅但不是亂而無序的課堂。這樣學生就喜歡參與到課堂中來。愿意積極思考問題,愿意積極回答問題。
3、學習小組長的培養(yǎng)很重要。小組長管理本組學習、衛(wèi)生、紀律,這樣一個大的團體就變成一個個小的團體。管理起來很容易,小組里一幫一接對子還十分有利于后進生的轉化。
4、班級里干凈整潔、秩序井然也有利于學習。我不相信亂哄哄的臟兮兮的教室會有人愿意學習。有好的班風才會有好的學風。除了班級管理,我還注重學生夢想的樹立。學生有夢想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習態(tài)度的端正也很重要,我經常對孩子們說:“學習態(tài)度就等于學習成績。沒有行不行、能不能、僅有想不想!蔽覀兊目谔柺牵簞e人能做的我就能做;別人不能做的我還能做。每一天提高一點點!有好的生活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有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孩子的學習錯不了。
5、關心重視后進生,多與家長溝通,多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習慣,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情景,是轉換后進生的一個重要途徑。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6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我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選擇,是課程改革倡導的新觀念。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被動理解式的學習,嚴重束縛了學生自主學習本事的培養(yǎng)。所以,讓新觀念、新方法走進小學語文課堂,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xiàn)哪些新的教學觀念呢?
1、教學的民主性。語文教學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現(xiàn)代教學過程。體此刻教學實踐中的民主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教師的主角發(fā)生改變,由教學的中心和主宰變?yōu)榉⻊沼趯W生發(fā)展的地位,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學變成一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際交往活動。所以,教學應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二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在于指導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中要給學生研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重視展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研究和發(fā)現(xiàn)的成果。要注意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課堂上不要有這樣或那樣的清規(guī)戒律,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形式和資料,善于發(fā)表自我的獨特見解和體驗,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2、教學的開放性。語文教學的開放性是指開發(fā)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語文教學的大課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不一樣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教學的開放性應體此刻:一是學習空間的開放。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圖書館、因特網等也應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語文知識,構成語文本事。二是學習資料的開放。要打破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和教師都有自主選擇學習資料的權利,對教材的資料可根據(jù)實際進行改換、增刪,使學生從豐富的教學資源中獲取語文知識。語文教學應注重課程的整合,有機滲透數(shù)學、音樂、美術、自然等方面的知識資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學習方式的開放。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理解式學習方式,要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忙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選擇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如觀察、實踐、調查、實驗、模仿、體驗等,讓學生自主探索,從而在教師的指導幫忙下,構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獲得語文素養(yǎng)。
3、教學的合作性。語文教學的合作性是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旨在促進學生主體發(fā)展的教學活動。它以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xiàn)解決問題的目的。生生互動的形式,凝聚了團體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優(yōu)勢互補,縮小個體差異;教學的合作性主要表此刻: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在討論中一般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fā)表自我的看法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xié)作”:用自我擅長的形式(如讀、畫、唱、演等)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從中反思自我的學習行為。其他語文實踐中的合作會更加充分和自由,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研究。這個伙伴能夠是教師、同學、家長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對象的廣泛性,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學會與人相處。
4、教學的探究性。探究是最能體現(xiàn)人之本性和人之力量的心智活動,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同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本事和態(tài)度的教學活動。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旨在在體驗過程中敏銳地捕捉問題,緊緊地追問、探索問題的結果。語文教學中探究的領域十分廣泛,能夠是文章的思想、資料,也能夠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夠是學生感悟學習方法的過程,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學生產生疑問的,都能夠作為探究的對象。兒童的思維和認知具有獨特的視角,不一樣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的孩子有不一樣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教師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承認差異,不搞統(tǒng)一標準。另外,探究更重要的還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本身。要探究的不僅僅有思想資料,更有方法、情感、態(tài)度等;這些探究都能夠是深層次的,是更有探究價值、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的。
5、教學的過程性。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必須是具體、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策劃一項活動,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資料有所選擇、確定、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所以,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能夠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到達人人參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zhàn)。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7
語文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長期以來,語文學科并沒有得到學生應有的重視,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課之外,這一點在許多學校都已是不爭的事實,非重點學校尤其如此。分析下來,語文課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語文考試成績難以拉開差距,并且往往成績與實際程度不符,導致學生不愿花力氣是更主要的原因。改革考試方案是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則一直致力于尋找一條能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較好地結合的道路,在幫助學生提初其考試分數(shù)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奠定其文學素養(yǎng)的根基。應該說,我們還沒有找到最佳的道路,只是在摸索中積累了一些做法,介紹出來,以期拋磚引玉。
一、夯實基礎。
(一)早下手,抓反復。
語文是一門積累的學問,靠短期強化往往毫無效果,況且從初一到初三,學生的各科學業(yè)難度逐漸加深,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年級越初就越難在語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學生初一剛入學時就抓緊其語文的`學習。初一剛開學,我們就分發(fā)了一套文學、文化常識和古詩詞名句名篇摘錄的材料,讓學生在空余時間背誦。為了克服遺忘,我們將這部分內容定為每學期開學摸底測驗的必考內容,讓學生在反復不斷的復習中加強記憶。
在文言文語法知識上,我們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學策略。即在初一一開始就讓學生徹底弄清楚文言語法規(guī)則,第一篇文言文課文就讓學生自己歸納文中的各種語法現(xiàn)象,這樣做雖然在一開始占用了較多課時,但幾篇課文下來老師就再不必進行文言語法方面的教學,學生的文言文學習便有了較快的初始速度,為后來的大量閱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用足教材,以“本”為本。
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非常重視利用教材,按照H版教材的體例,有步驟有計劃地提初學生的能力。
六冊書的課內文言文我們幾乎全部上過,總體上采取先慢后快、重點篇目慢非重點篇目快的原則,有變化有側重地實施教學。
課內現(xiàn)代文中的必讀篇目我們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學重點不是讓學生記住對課文本身理解的結論,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并將這種思維過程中所用的方法遷移到課外文章的閱讀中去。泛讀課文則是選擇某一側面,以學生討論為主,運用所學方法自主解讀文本。
(三)分步前進,學寫作文。
在作文教學上,我們沒有一蹴而就,而是從夾敘夾議的記敘文開始,逐步訓練論點型議論文、論題型議論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讓學生先列并列式、層進式結構提綱,再連綴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認真批改,詳細講評,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來。
二、廣泛拓展
(一)擴展閱讀課外文言語段。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盡量選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勵學生將有些故事作為論據(jù)寫入作文,檢測學生掌握情況。
(二)引導學生課外自讀。
(三)堅持以剪報的形式擴大學生閱讀量,把握時代脈搏。
(四)堅持寫隨筆,抽時間做評講,優(yōu)秀作文印發(fā)給全年級。
(二)專項復習。包括文言虛詞、實詞,古文化常識,詩詞鑒賞等,每項復習結束都有自編配套試卷加以檢測鞏固。
在作文方面,抽出課堂時間寫限時作文,提初學生臨場作文能力。根據(jù)各班不同情況,從審題、結構、材料、語言等方面專項突破。
(四)適度訓練綜合性試卷。為避免重復操練,我們對眾多綜合性試卷作了挑選,選擇難度不同的試卷,全年級統(tǒng)一測試,重在訓練考生考試的感覺。
老師兢兢業(yè)業(yè),認真塌實,任勞任怨。不僅解答學生的質疑,而且常常與學生談心,進行心理疏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把對老師的感情轉移到學科學習上來,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8
教科書中,學生最喜歡看什么書?你看發(fā)下來新書時,學生首先翻開什么書讀得津津有味就知道了。那肯定是咱們語文老師引以自豪的語文書。一節(jié)節(jié)一年年的課堂學習中,學生最輕視的是什么課?看看不少學生讀到初中甚至高中依然分不清修辭方法、說明方法、表達方式等就明曉了。那肯定也是咱們語文老師汗顏心痛的語文課。文章是渾然一體的精美藝術品,學生自然喜歡。那學生為何輕視語文課呢?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面對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學生而言,按部就班、支離破碎的課文解讀應該是其中一個原因。再看看名師的課堂,再回想自己某些師生群情激昂的課堂,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也是喜歡語文課的,不過他們喜歡的是渾然一體、一氣呵成的課堂。那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注重課堂的綰合,用渾然精彩的課堂把學生們緊緊綰合在你的課堂里。那么,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能否綰合、怎樣綰合呢?本文將根據(jù)筆者學習聽課以及上課的經驗嘗試著梳理一二。
一、重綰合是初中生對語文課的心理需求
初中生年齡大約在12—15周歲,心理上認知、情感及個性雖然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自我意識較強,但學習動機還不夠穩(wěn)定,意志品質也不夠成熟。你問小學生你將來干什么,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的遠大志向;你問高中生的人生目標,他們可能會告訴你明確的目標。惟有初中生,當你問他們的目標時,他們往往是沉默的,因為他們覺得說得太大可笑了;說得具體也不可能,因為他們幾乎還沒有考慮過。一個人意志力的強弱與其世界觀和人生觀有很大的關系,當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沒有確立起來時,責任心、堅韌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質就不可能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他們大多還是喜歡誰就學誰的課,喜歡這節(jié)課就全身心投入,不喜歡他們會游離在課堂之外。特別對于看似誰都能聽得懂的語文課堂,如果你僅是按部就班學習課文或者一塊一塊地肢解課文,破壞了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美感或者你沒能上出超越他們理解的新穎內容,都不足以吸引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所以重視語文課堂的綰合是初中學生對語文老師的基本要求,老師設計的內容及課堂的呈現(xiàn)要能緊緊地抓住他們的心。
二、重綰合是語文學科對語文老師的需求
重綰合也是語文學科對語文老師的需求!墩Z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語文課程的總目標,它多達十項。在總的教學建議中,它也列舉了六大建議。在課程理念中它也強調了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語文作為母語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語文與其它學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面對同一篇文本,不同的語文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確定出不同的教學內容。而這也正是語文教學的魅力,語文本身就是博大精深的,語文課程的豐富性以及其多重功能、多樣策略為每位語文老師發(fā)展教學個性奠定了基礎。這樣就可以產生語文教學的豐富內涵、多樣形式,可以使得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與無限的張力,因此自覺自主地綰合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就成了語文學科本身對我們語文老師的必然需求。
三、巧設計是語文課堂教學綰合的基石
教母語的語文老師擁有可以自由綰合教學內容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但也最容易上得支離破碎、不知所云,因此,設計教學預案對于語文老師而言特別重要。教學預案的設計一般有兩種構思方式,一種是板塊結構,一種是線性結構。兩種方式很難說孰優(yōu)孰劣,一般優(yōu)秀的設計倒多是兩者的緊密糅合。比如你在教案設計上看到的可能是“導入”“整體感知”“具體品味”“拓展延伸”“作業(yè)布置”等幾個板塊,但是,好的設計一定是有一條線貫穿了所有板塊的,而決不會讓每個板塊是斷裂開來的。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領軍人物余映潮也經常采用板塊結構來上課,但是他設計的板塊看似相對獨立而又緊密聯(lián)系,幾個板塊之間還是形成了層層遞進式的教學思路的。比如他的《濟南的冬天》一課,就用“三讀”(一讀,了解文章大意;二讀細細品味了精彩段落;三讀就是課后作業(yè)的背誦)串起了從導入到感知再到品味和鞏固的幾大板塊。
那么常態(tài)課中,采用那種形式較好呢?可能采用板塊結構的老師不在少數(shù),因為覺得它思路清晰,容易操作,不用費盡心思怎么去設計過渡綰合的問題及語言,用“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就可以順利上完一節(jié)課。但也正是因為此,語文課往往上得波瀾不驚,味同嚼蠟。因此,越是平時的常態(tài)課,筆者認為越應該采取的是線性結構。雖然設計時需要找到好的切入點,備課的難度增加,時間延長,但是一旦你設計好了宛如一篇精美文章的教學預案,那么當你走進課堂時,胸有成竹的感覺和你上課過程中如行云流水的教學流程會抵消掉你課前備課時所有的辛勞。作為老師,還有什么比看到學生全情投入的神情更滿足自得的呢?
比如,《那樹》是臺灣當代散文家王鼎鈞的作品,文章通過描寫一棵大樹的命運,含蓄地表達了對自然界寶貴生命慘遭虐殺的痛惜和憂慮,是一篇難度頗大的散文。我校夏老師在設計教學預案時以“你綠在這里,綠著生,綠著死,死復綠!边@一句子為文本鑒賞的主干,探究老樹的命運,引發(fā)都市文明與自然界共同發(fā)展等問題的深層思考!澳憔G在這里,綠著生,綠著死,死復綠。”這一句子在文中的重要性可謂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只要找到了這一句,全文的脈絡就非常清晰了。夏老師為學生尋找了一片利于放飛的天空,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整節(jié)課由于有這條線的串聯(lián),聽、說、讀、寫相結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的感悟和發(fā)現(xiàn)變?yōu)橐粋漸進的.過程,從進入課文到深入課文最后到探尋主題并自我發(fā)現(xiàn),最終順利完成整個預設。師生共同投入感情的一節(jié)課,學生是系著線的風箏,高飛于藍天,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而不是系著牛繩的耕牛,聽所謂的答案,默默記筆記。再說,新課程的實施,試卷上很少是書上直接學過的答案,讓學生被動地記筆記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綜合素養(yǎng)絲毫沒有幫助。
酈道元的《三峽》是一篇優(yōu)美的文言寫景散文,在設計時我想把文意疏通放在語言品析的環(huán)節(jié)里,于是我從“峽”字形入手設計:“‘峽’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所以要寫三峽風光,當然要從三峽的哪兩個方面入手來描寫?”“在作者描寫的山山水水中,你喜歡什么呢?”“你喜歡山的什么呢?”“那么你喜歡三峽水的什么呢?”在字形的引領下,層層追問,在學生找說的同時融進字詞的疏通和美文的誦讀,一氣呵成,學生也感覺酣暢淋漓!堵淙盏幕糜X》是一篇說明文,但第一段又比較生動形象,因為描繪了落日的幻覺,后幾段文字是揭示幻覺的原因。抓住這個特點,我設計時構思了“藝術讓我們沉醉,科學讓我們清醒”的教學思路,引領學生品味了說明文中描寫的精妙及這類事理說明文
其實,就是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是渾然一體的藝術品,所以幾乎每篇文章也都能找到巧妙設計的那個點,從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比如《湖心亭看雪》中的“癡”字,《孔乙己》中外貌描寫的那句話或者引人深思的結尾,《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出大亂子了”的關鍵句,《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和“納”字等等。還有看名師的課堂實錄時就發(fā)現(xiàn),被名師演繹過的經典文章莫不是渾然天成的藝術品。名師特別注重教學預案的精妙渾然設計的原因就是因為教學內容的組織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科學管理的根本。語文教學活動必須是教師有意識的控制活動,是有目的、有方向的運動。課前符合學生思維層次、思維規(guī)律的
四、妙語言是綰合成為常態(tài)的教育智慧
老師要能像鹽一樣融入孩子的身體里,學生才能和你在課堂里產生緊密的連接,形成有效的互動,達成學習的最大效果。課前精妙的設計是很重要的基礎,但也只是基礎。在真正的課堂教學現(xiàn)場,最渾然一體的綰合還特別依賴于教師的教學智慧。而課堂調控的課堂智慧更多地體現(xiàn)在教師巧妙的提問語言和銜接過渡的語言。
提問語言很忌諱說“接下來請同學們回答老師的這個問題”等很直白的話,似乎把一節(jié)課變成了練習講評課。除掉課文的主問題是自己課前精心預設好的之外,課文的追問問題在課前預設的基礎上會隨著課堂的進展有一定的變化。這時候巧妙巧妙的銜接語十分重要,它可以不著痕跡地把問題引向縱深。比如被大家津津樂道的余映潮的《濟南的冬天》中當余老師感覺到學生的表述還沒有到位時,不是說“其他同學還有沒有補充?”“還有嗎?”“只有這一點理解嗎?”等不少人常有的引導方式,他總是悠悠地說:“對,下面還應該有話說!庇眠@種方式來重新啟迪學生思維、挖掘學生潛能、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方法。嚴強在上《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當發(fā)現(xiàn)學生結合王熙鳳的外貌描寫分析性格陷入瓶頸時,嚴老師用“大家知道清朝婦女服飾美的標準嗎”引導學生輕松地解讀到了王熙鳳華貴美麗外表包裹下的多重性格。
在提倡語文教學重視人文性的今天,銜接點評的語言被越來越多的老師重視,但是在改變只用“好”或“不對”之類過于簡單的評語一評了之的情況的同時,有些評價又走入了虛假的誤區(qū)。比如,“真好,你回答的真不錯!薄澳阏姘!”“大家掌聲鼓勵一下!”因為當你說這些時語調很平淡,沒有驚喜的眼神和語氣時,初中學生決不會因為這些所謂的表揚而激動,從而提高課堂的投入度的。其實只要你老師是真誠,全情投入的,不用直接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額外的點評,而只要在逐漸推進的教學流程中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客觀點評并引領深入就可以了。嘉興名師姚培紅老師在上《生物入侵者》一文時,姚老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都作了點評,但絲毫都沒有嘩眾取寵的生硬之嫌,就是因為姚老師都在解讀質量的本身上進行點評,說出了學生優(yōu)秀的地方以及不足的地方。比如在進行說明文片斷練習時,有一個學生開頭那句話是用記敘文的表述方式介紹了自己喜愛的花瓶。姚老師及時抓住這一細節(jié),在肯定她說明方法用得好的同時,校正了開頭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在沒有練習過說明文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9
其實,在剛開學的那段時間里,初來乍到,在很多方面都頗為費力,備課的時候雖然也有看課本和教參,但是真正講下來發(fā)覺整堂課都是我的自導自演,學生課堂掌握不足,檢測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多,那時我的心情也很復雜。直到在一次復習《承天寺夜游》時偶然翻閱了余老師的教學設計,突然發(fā)覺自己的問題是出在備課這一環(huán)節(jié)了。回憶自己當時上這一課,按照大綱要求先是解決字的翻譯、詞的理解和斷句,接著就是文段翻譯然后就是各種貼近考點的理解等等。結果等課后檢測中發(fā)現(xiàn)很多反復講過地方學生還是出問題。抱著嘗試的心理,我先是搜集了學生易錯的地方,接著“厚著臉皮”在學生中“不恥下問”出錯的原因,最后分類為:記不到、記混淆、無法理解這三類。在具體復習這一課的時候只抓住蘇軾的情感變化進行有針對的記憶、區(qū)分和理解。在這里,我就借用了余老關于此文的結構變化處理的過程,從概括到情感流露的分析再到細化,就很輕松地讓學生領悟到文章的思想。
從這里,我明白了自己往常備課是一種毫無目的的備課,即使把知識點歸納得再齊全,學生吸收不了還不如精簡為一節(jié)課突出一個目標。當然,如今期末臨近了,如何進行有效的.復習,避免復習課上學生無精打采,可能在板塊式練習的過程中要加強方式的靈活變化,讓學生集中注意力。
其次,要抓緊平時所學知識點的復習。
從理論上講,學生學習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解決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問題。要學會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歸納、抽象、概括,從而完成知識系統(tǒng)化的工作。概念是思維活動的細胞,本來想通過復習用思維的細胞組成一個思維的有機體,或者說,把概念組成一個概念體系,形成基本的理論,所以如果平時不抓緊學習,很多學生在復習時一下子就會陷入到對一個個基本概念的理解上。這種復習其實就是對遺忘知識點的重新建立連接了,而且在考場上還容易出錯,所以說這樣的復習進展極慢還“不討好”,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厭煩這樣的復習?梢哉f,平時學習是準備原材料的過程,而復習是組裝知識大廈的過程。平時不備料,“知識大廈”在復習時就建立不起來。可見,抓緊平時的學習是搞好復習的基礎,復習是平時學習的深入和繼續(xù),二者不可分割。
綜上所述,如果教師能在教學設計、教法選取、目標確立以及課后復習引導等環(huán)節(jié),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多次的系統(tǒng)復習,那么學生學到的知識不僅質量會越來越高,而且會以少而精的形式牢固地貯存在頭腦中,為實現(xiàn)學生獨立地應用這些知識創(chuàng)造極好的條件。
教學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講,要摸索的道路還很長。雖然自己從教時間不長,成長也不太明顯,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自己在將來的每一天能過得充實快樂,收獲成長的幸福感,不過實話實說,自己也確實不夠勤奮,平常充電不足,所以希望各位前輩們能多加督促,幫助我改掉這種壞習慣。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20
首先是朗讀。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惫旁娨惨粯樱寣W生通過朗讀來感受詩中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每個人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作為老師只需要在朗讀之前將生字做好解答,讀詩是怎樣停頓的做好標注。在對古詩進行朗讀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對作者的關注,對當時作詩環(huán)境的關注。
其次是了解詩的創(chuàng)作過程。詩人是怎樣的環(huán)境中發(fā)出什么樣的感嘆,表達了什么樣的想法,都與創(chuàng)作的.過程息息相關,了解了這些,就基本能夠對一首詩有了解析,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古詩的魅力。
然后是解析詩的結構。將情感、事件等等要用大段文字描寫的語言熔煉在一首詩之中,同時還要人能夠從中感受到作者當時的情感變化,這樣的文字功底是需要我們一起去學習的。通過對詩句的解讀,讓學生了解到漢字在詩句中起到什么作用,為什么要這么安排,將簡單的詞語進行顛倒有什么樣的好處。教導學生在寫作當中運用一些這樣的技巧,提升文字表達的能力。
最后是借助多媒體教學。學生的閱歷不夠豐富,因此在欣賞詩詞時沒有足夠的想象力,在腦海里沒有一個明顯的印象,文字的表述也不夠學生去想象得到詩人所表達的奇幻的世界,所以借助一些工具來呈現(xiàn)一幅具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加深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同時將詩句讓學生用聯(lián)想以一個美好的景象記下來。
在古詩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不能夠死板的按照書本去教,根據(jù)現(xiàn)在教學目標,讓學生對中國的詩詞文化產生興趣,最終熱愛我們的文化,所以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我們的知識。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21
陽春三月,在溫潤的春光中,我們語文組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在我們縣城的臥龍學校,有幸觀摩了市教研室組織的三節(jié)公開課,其中有閱讀課、古文復習課、作文課。同時也悉心聽取了專家的對這三節(jié)課的精彩點評。學習之后,獲益匪淺,現(xiàn)將體會和心得整理如下: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毙抡n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yōu)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教學中要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注重生成與建構,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fā)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jié)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jù)地說”,“任意地說”,“編造著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中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學語文研修總結08-03
中學語文國培總結08-01
中學語文2024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5篇)04-30
中學語文教研活動方案范文10-08
中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05-31
中學語文老師工作總結05-28
中學語文教師述職報告08-29
中學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05-30
小學教學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2篇)08-06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10-13